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理论中,个体结合为社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未分化状态下的同质性个体,以机械整合的方式结合为社会;二是高度分化的异质性个体,以有机整合的方式结合为社会。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本质上都是一种以面对面接触为基础的在场整合。二者的差别在于,机械整合局限于身体可及范围内的面对面接触;有机整合表现为不同职业群体之间不断传递的面对面接触。尽管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塑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但是个体结合为社会的空间基础都是共同在场。然而,互联网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时空结构和个体结合方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整合状态。从宏观秩序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由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构成的在场整合,进入以缺场为基本特征的虚拟整合,也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粘性或数字化机制,使虚拟空间中基于特定需求而发生的非面对面接触,形成一种稳定联系和团结状态。

相对于在场整合而言,虚拟整合的革命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虚拟整合是一种建构性社会事实。按照涂尔干的理论逻辑,个体一旦结合起来,将会突生出某种超越个体层面的社会事实。在场整合所产生的超越性社会事实,就是一种内生性规范,也就是按照特定方式结合起来的个体,受“在场机制”的约束而生发出来的群体道德或社会规范。但是,个体在虚拟空间中的结合,由于缺乏“在场维持机制”对彼此的约束,本身无法产生内生性规范。虚拟空间的规范仅仅是一种网络空间的技术设定,也就是内嵌于代码的网络技术规则。这种虚拟空间中的技术设定或技术规则,并不是结合的产物,而是结合的前提。同时,来自现实世界的道德、习俗和法律被个体所内化之后,也会投射到网络空间,这种被个体携带进入的规范容易被误识为虚拟世界自身的规范。如果按照涂尔干的理论推演,虚拟整合同样会产生一种超越性社会事实,但这种超越性社会事实并不表现为一种规范性力量,而是一种建构性力量,一种跨越时空的建构性力量。

其二,虚拟整合未能形成相应的道德匹配。在涂尔干的经典理论中,在场整合的两种方式分别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集体意识和道德形态。其中,机械整合的集体意识表现为至高无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从价值上抽象为一种维护共同生活的集体道德。面对集体至上的情感压力和精神氛围,个人完全被集体情感所支配,个体人格被塑造成一种激情四射和不计个人得失的集体人格。有机整合的集体情感是一种理性的职业共同体意识,它表现为职业共同体的制度化要求,并从价值上抽象化为一种维护独立生活的职业道德。职业共同体中的个体人格被职业道德塑造成由敬业主义和职业精神所表征的职业人格。总体上看,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都发展出一套与两种整合方式相匹配的道德形态。但是,在网络生活中,由于虚拟整合未能像在场整合一样创造规范,因而也不存在维持规范的集体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集体意识的社会,也就无法从价值上抽象出维护虚拟生活的道德形态。

由于缺乏相应的道德匹配,虚拟整合中的实践关系只能依靠两种途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是虚拟空间的技术设定或技术规则;二是个体在线下实践所内化的道德规范。对于前者来说,技术设定确实能够发挥或替代社会规范的作用,但是,这些技术设定主要是由虚拟生活的操纵者(平台)所主导的技术规则,是一种不对称的技术设定,技术本身没有价值倾向和道德属性,但是不对称的技术设定很容易在规则的掩盖下被操纵者变成服务于自我的技术设定,甚至充当其技术作恶的工具和渠道。对于后者来说,用户在线下实践所内化的道德规范则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线下所内化的道德规范,要么是与有机整合相匹配的职业道德,要么是与机械整合相匹配的集体道德,在道德属性上与虚拟整合并不匹配;二是由于在场机制缺失,线下所内化的道德规范进入虚拟空间后将会弱化。虚拟空间这样一种非常态环境对(传统)道德规范效力的发挥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比如,在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而进行的网络教学中,线下课堂上被高度规训的中小学生普遍变成了线上教学的“神兽”,就是这种弱化的具体表现。总之,虚拟整合惊人的技术建构力,在面对用户在线下实践所内化的道德规范时,要么因规范错位而互不相及,要么因规范弱化而无济于事。

(摘编自张兆曙《虚拟整合与平台社会的来临》)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整合状态,人类社会进入虚拟整合阶段而不再采用在场整合方式。
B.按涂尔干的理论推演,虚拟整合虽以内嵌于代码的网络技术规则为前提,但也会产生超越性社会事实。
C.现实世界中的道德、习俗和法律在被个体内化之后,投射到网络空间,形成虚拟世界自身的规范。
D.个体在线下所内化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面临着规范错位和规范弱化两个问题,后者的挑战更为严峻。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塑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但个体结合为社会的空间基础都是共同在场。
B.从虚拟整合未能像在场整合一样存在维持规范的集体意识来看,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集体意识的社会。
C.虚拟整合是一种建构性力量而并不是一种规范性力量,而且这种建构性的力量是跨越时空的。
D.只要加强个体在线下实践中道德规范的内化,就能防止技术设定被平台用于服务自我甚至技术作恶。
【小题3】下列各项中,所述网络行为属于虚拟整合中“技术作恶”的一项是(     
A.网络主播在其平台未获得冬奥会赛事转播权的情况下转播解说冬奥会体育赛事。
B.移动应用商店、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和内置信息内容服务首屏、推荐区。
C.网站以强制捆绑、隐藏等方式将功能软件安装在用户系统中收集用户信息。
D.网络商品经营者规定退换商品包装或外观必须完好,否则收取相关费用。
【小题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文章的论证思路。
【小题5】在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而进行的网络教学中,线下课堂上被高度规训的中小学生普遍变成了线上教学的“神兽”,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原因。
21-22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究竟是在发展我们的精神能力还是相反呢?听听“好声音”、看看肥皂剧,果真能代替反复默诵与咀嚼、温习消化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与针刺般的言语、章节与名篇巨著吗?我们所说的信息,究竟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呢,还是具有深度与品质的追求?视听信息能取代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吗?不,那是不可能的。恰恰是语言符号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能力,取得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调动精神资源,能够发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识见解。只要语言文字没有消失,只要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联没有改变,只要语言文字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还存在,文学的重要性就不会发生变化。英谚云: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黄鹤楼现在已不在原址,建筑材料也不理想,但是黄鹤楼仍然吸引了那么多游客,原因在于崔颢与李白的诗。以为3D4D视听节目与网络音频视频能代替文学,那就是以白痴的聪明来取代文化与智慧。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的评价,文学史的特点是看高不看低当然我们个人常常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文学史不会对各个时代都有的二三流作家多加注意。不要过于重视印数,不要过于相信炒作。传播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价值。当然会有许多人以当下市场效益为最看得见的成就,我们不可能排除这样的写作者,他们对于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有其贡献。但是从长远看,从更重要的意义上看,文学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是一个民族的品位与素质,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史,是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与胸襟。我们写作者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恶俗化、碎片化、单纯搞笑、单纯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写诗的人心中应该有屈原、李白、杜甫、希金,我们写小说的人心中应该有曹雪芹蒲松龄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我们写戏剧的人心中应该有关汉卿与莎士比亚。

不要跟着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跑。要尽量维护文学这一行当的纯正风气其实所有的伟大作家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克隆的。经典作家经典作品不是当世注定的,不是被任命的,也不是销售排行榜哪怕是获奖名单所能全部反映出来的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什么事都有一个过程。写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很欣赏网上的一句话:凡是把自己没有写出好作品的原因归咎于环境的人,即使把他迁移到日内瓦湖边的别墅里,他照样—我说的是他更加嘛东西也写不出来。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云亦云的胡说八道,不跟着起哄。一句话,除了潜心写作,干咱们这一行的人没有别的法门。

(摘编自王蒙《说给青年同行》)

【小题1】作者引用英国谚语“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最主要是为了说明(   
A.英伦三岛和莎士比亚相比,莎士比亚作品的精神价值远远胜过英伦三岛的物质价值。
B.莎士比亚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包括了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
C.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有这种文化就有追求与生活方式,而这对整个民族至关重要。
D.莎士比亚的作品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还存在着,他的作品的重要性就不会发生变化。
【小题2】下列关于文学的成败标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的时代,不能把印数、发行量看作标准。
B.大家名家的经典作品往往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
C.以当下市场效益为最看得见的成就的写作者对于文学发展也有其贡献。
D.不能表现民族精神、民族品味与素质民族的智慧与胸襟的就不是文学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时代的条件下,我们的文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也产生了危机。
B.经典作家经典作品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而不是炒作、注定和任命得来的。
C.文学有其根本性的特点,文学创作不要跟风,但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
D.不管时代和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包括文学在内的有些东西不应该会改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首先,国与家,国与国民、国土具有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国与家是统一的。《逸周书》云:国有本,有干。土地,本也;人民,干也。这是说,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与国土、国民是一体的。

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中国古代美学总结出了一系列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美学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理论:一是诗言志。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汉代《毛诗序》不仅申说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言志教化的统一,关键是将转化为,经此转化,言志就不止属于个人,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私志成为了公志——家国之志。二是兴寄论。重情,重美;重理,重善。兴寄的核心为家国情怀。兴寄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往往是破过娱论。中国当今审美生活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过娱论,如娘化,热衷后宫争宠等。它们都打着美学的旗号,实际上是在糟蹋美学。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高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因而要时刻将家国置于心中,要有担当,有责任,为新时代言伟志,为新社会施教化,为新生活写真创美。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还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互利、公平。宋代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在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万世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这一重要理念。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得到彰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所以历代统治者把拓展疆土作为治国之本。
B.家国情怀在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而成为一种美学情怀。
C.“诗言志”是中国美学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中国古代典籍中提到了这一命题。
D.“教”转化为“志”,“言志”的“志”就从“私志”成为“公志”,就不再属于个人。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论证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B.文章第四段中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对“天下情怀”的理念形态进行了分析论证,具有说服力。
C.文章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名人名言,用于说理或佐证,内容丰富,论述有理有据。
D.文章结尾通过古今对比,指出了当下“天下情怀”的现实意义,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时代要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和推断不正确一项是(     
A.“为万世开太平”是“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与提升,“开”字体现了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B.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限制,本质上还是一种空想,不可践行。
C.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彰显了中华美学的精神内核:家国情怀及天下情怀。
D.娘化,后宫争宠剧热播等现象显示了当今“过娱”化审美,实际上是在糟蹋美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 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小题1】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小题2】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③情景互生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