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嗣昭,本姓韩氏。太祖[注]出猎,至其家,见其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适生儿,太祖因遗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克柔养以为子。更名嗣昭。天复元年,梁破河中,取晋、绛、慈、隰,因大举击晋,围太原。嗣昭日以精骑出击梁兵,会大雨,梁军解去。进攻蒲县。梁朱友宁以兵十万迎击之,嗣昭等败走,友宁追之,晋遣李存信率兵迎嗣昭,存信又败。梁军遂围太原,而慈、隰、汾州复入于梁。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嗣昭昼夜出奇兵击梁军,梁军解去,嗣昭复取汾、慈、隰。于此时,嗣昭力战之功为多。天祐三年,与周德威攻梁潞州,降丁会,以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梁筑夹城以围之。梁太祖尝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其使者,逾年,庄宗始攻破夹城。嗣昭完缉兵民,抚养甚有恩意。梁、晋战胡柳,晋军败。庄宗惧,欲收兵还临濮,嗣昭曰:“梁军已胜,旦暮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庄宗然之。十九年,从庄宗击契丹于望都。是时,晋遣阎宝攻张文礼于镇州,宝为镇人所败,乃以嗣昭代之。镇兵出掠九门,嗣昭以奇兵击之,镇军且尽,馀三人匿破垣中,嗣昭驰马射之,反为贼射中脑,拔矢于脑,还营而卒。

(选自《新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材料二:

嗣昭子继韬,少狡狯无赖,及长,谋叛,与梁通盟。及庄宗平河南,继韬惶恐,计无所出。乃赍银数万两,随母杨氏诣,冀以赂免。庄宗不听,事泄,斩于天津桥。

史臣曰:嗣昭以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终没于王事,得以为忠。然其后嗣皆不免于刑戮者,何也?盖货殖无穷,多财累愚故也。抑苟能以清白遗子孙,安有斯祸哉?

(选自《旧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注】太祖,指晋王李克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B.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C.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D.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这是用谥号来指称皇帝。此外还可以用庙号等来指称皇帝。
B.契丹,古族名。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后建立了辽国。
C.阙,古代王宫、祠庙前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
D.货殖,古指经商或囤积财货以营利。也指经商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嗣昭出生时即有祥瑞之象,引起太祖的注意,太祖让其弟李克柔收养了李嗣昭。
B.李嗣昭勇敢善战。在和后梁的战争中,李嗣昭威震敌胆,屡战屡胜,战功卓著。
C.李嗣昭爱护百姓。担任昭义军节度使期间,李嗣昭保全了潞州的百姓,优抚甚佳。
D.李嗣昭颇有计谋。在胡柳之战中,李嗣昭对敌我双方的分析令庄宗欣然接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
(2)嗣昭以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终没于王事,得以为忠。
【小题5】李嗣昭效忠两代君王,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儿子李继韬因谋叛被斩。俗语讲“虎父无犬子,将门无懦夫”,但李氏父子的对比让人唏嘘,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请你结合材料二从多角度分析“虎父”“犬子”的原因。
21-22高二下·广东·阶段练习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上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言甚切直。疏奏,高宗下诏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徙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良嗣器之。关内饥,人相食,良嗣政上严,每盗,三日内必擒,号称神明。垂拱初,迁工部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方监裴匪躬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曰:“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武后闻之,戒曰:“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永昌元年,安石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后辨其非,良嗣悸,谢不能兴,舆还第,卒,年八十五。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妻妹往,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在荆州时,州有河东寺,本萧詧为兄河东王所建,良嗣曰:“江、汉间何与河东乎?”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

(选自《新唐书·苏良嗣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B.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C.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D.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盗发”与“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B.“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与“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两句中的“案”字含义不同。
C.“第出入北门”与“山顶千门次第开”(《过华清宫》)两句中的“第”字含义相同。
D.“妻妹往谢”与“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良嗣不惧权势,执法严明。任周王府司马时,周王年少不守法度,苏良嗣多次劝谏周王,并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绳之以法。
B.苏良嗣善于识人,重视贤才。当时韦安石因明经被举荐,调任雍州乾封县县尉,苏良嗣非常器重他。
C.苏良嗣正直勇毅,直言切谏。尚方监裴匪要卖掉园中的水果、蔬菜以补贴王公大臣。苏良嗣反对,这类事就被制止了。
D.苏良嗣心胸宽容,不计得失。他曾因女婿犯错而受连累被贬官,其亲人表达歉意而他不以为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上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
②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小题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以学   少:年少时
B.烟涛微茫难求   信:实在,确实
C.侧宿松、匡庐间   转:辗转流徙
D.虎瑟兮鸾回车   鼓:弹奏
【小题2】下列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才华横溢。贺知章称赞他假以时日可比得上司马相如,苏颋惊叹他为谪仙。
B.李白狂放不羁。玄宗下诏让他供奉翰林,他仍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
D.李白晚年多舛。安史之乱中,因做永王幕僚获罪,后得郭子仪倾力相救。
【小题4】从文中两句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若两句都选,按第一句给分),用现代汉语翻译。
(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2)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小题5】诗人为什么把仙境和仙人盛会描绘得如此金碧辉煌、异彩缤纷、盛大热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本二: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已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惟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可不戒哉?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B.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C.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D.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指《尚书》,意为“上古之书”,与《诗经》《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B.用事,此处指“执政”“当权”,与其意义和用法相近的有“视事”“当国”。
C.忍,此处意为“残忍、残酷”,与《齐桓晋文之事》“吾不忍其觳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中的“忍”字意思都不同。
D.恃,意为“依仗、依靠”,与“恃才傲物”“恃才矜己”中的“恃”字意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擅长写史论,文本二以宦官制度给国家带来危害立论,逐层剖析宦者祸国的行径,叙事议论相得益彰,分析详尽。
B.欧阳修认为宦官终日随侍国君,关系日渐亲密,国君日益疏远忠臣,而重用宦官理政是导致宦者之祸的重要原因。
C.有时国君发觉宦官危害已深,想要铲除祸患,却或因操之过急而被宦官挟持成为人质,或使奸雄们借机生事。
D.唐昭宗亲近宦者,远离贤士,当他开始悔悟时,却为时已晚,因为此时宦官已经形成自己的势力,难以根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2)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小题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和《五代史宦者传论》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国不当,就会有“身死国灭”的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明君治国的做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