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歌子

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中,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


【注】①杜若:香草名,又称“杜衡”。②霅(zhà)水:即霅溪,在浙江吴兴县,东北流入太湖。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泛流萤,明又灭”写词人在湖边看到的夜景:萤火点点,忽明忽灭。此处着一“泛”字,极写流萤之多。
B.“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这几句以萧萧的风声,凄清的笛声,反衬出湖边的寂静。词人眼前展现的是一望无垠、波光点点的湖面,都让作者沉醉。
C.下阕“杜若洲,香郁烈”这两句作者通过想象微风送来杜若草散发出浓烈的香气来表达自己闲适和惬意的心境。
D.“尽属侬家风月”表达的豪兴与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本词的景物描写颇具特色,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该词是如何写景的。
21-22高二下·湖南·期中
知识点:写景抒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南宋]吴文英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壁,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注】①梁:当为禹庙之梅粱。据嘉泰《会稽志》卷六:梁时修禹庙,“唯欠一梁,俄风雨大至,湖中得一木,取以来梁,即‘梅梁’也。夜或大雷雨。梁辄失去,比复归,水草被其上,人以为神,縻以大铁绳,然犹时一失之”。②悭(qiān):稀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登禹陵所见所感,造句深奇幽邃,既写实又写虚,虚实结合,古今变幻,多处用典,插入了词人丰富的主观想象。
B.“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呼应开篇,说夏禹的丰功伟绩竟不为后人所识,词人对世事变幻的感慨溢于言表,深郁悲凉。
C.下阕紧扣词题“与冯深居登禹陵”,词人与冯深居久别重逢,“积藓残碑,零圭断璧”写出了词人家中古物的沧桑变迁。
D.全词以秋日为主,结尾突显春日赛会喧闹是反衬全篇寥落凄凉,转瞬即逝的春日喧闹与永恒的凄寂形成鲜明对照。
【小题2】叶嘉莹评:“‘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三句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理性说明的感性再现。”结合本词意境,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