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在迅速发展和变化,乡土文学的理论和创作也需要作出必要的调整。只有如此,它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行新的超越。

首先,加强对乡村的平等和关爱意识。长期以来,乡村社会都是中国社会的底层,遭受着社会最多的压力和苦难。作家要真正深入地表现乡村,丰富乡土文学的魅力,需要深入乡村社会,以平等和关爱的姿态看待和认识乡村。当然,平等和关爱并不排斥批判,只是这些批判应该建立在对它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之上。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农村面临大的变化和转换契机,如果不能真正深入乡村,不能以关爱姿态进入乡村的深层世界,不可能把握到这些变化的脉搏,也辨析不清楚乡村未来的发展态势。

其次,强化本土内涵和家园意识。乡土文学包括两方面内涵,它们之间虽然有密切关联,却也有分别的侧重。其中,更联系着乡村生活方式,更侧重于本土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乡土文学的内在精神应该牵连着民族文化记忆,有深切的本土文化关注。在今天,当然不宜完全淡化的意识,但却需要特别强调强化的色彩。因为到工业化时代,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差异性会越来越小,但在相同的生活方式背后蕴涵着的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所以,只有强化民族本土意识,才能深化乡土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家园意识与本土意识有直接关联,因为乡村的意义不局限于农业文明生活方式,作家们对乡土社会的变异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怀旧和叹惋,而是需要寄寓对人类、对人性的关怀和思考。这也是当前乡土文学的精神发展空间所在。

第三,强化乡土文学的美学特质。美学特质是乡土文学独立存在的基础,也是它能够赢得独特文学史地位和受到大众特别喜爱的重要原因。离开了这一点,乡土文学的存在价值会受到决定性的影响。其实,工业化的背景并不应该影响乡土文学的美学特点,虽然乡土社会的范围在逐渐缩小,农业文明方式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其美的意义并不因此而失去。乡土的美,其实质是自然的美、风俗的美、人性的美,这些都是超时空、超地域性的,它是人类审美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可能随生活方式改变而消灭。

(摘编自贺仲明《中国乡土文学的精神发展空间》)

材料二:

乡村题材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类型。不同历史情境下的乡村书写,呼应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与召唤,形成独具中国美学追求的文学传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并实施,使乡村题材创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敦促作家对乡村进行再认识以及美学再创造。

新时代的乡村题材创作不仅要面对当下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审美样态与情感精神状况的多样性,更需要认识到,伴随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城镇化进程,乡村所发生的新变化。乡村是一个包含农、林、牧、副、渔多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广义概念。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乡村题材创作更多聚焦于狭义的农村,也即以种植耕作为主的农业,对草原游牧、山林渔猎、海洋渔业以及其他类型的乡土生计与活动观照较少。今天的乡村开始实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操作甚至智慧管理,互联网+农业、绿色与休闲农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乡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尽管区域性发展差异依然存在,但既有的城乡二元格局正在逐步被打破,新的乡村召唤新的书写。

城乡互动与一体化进程使乡村现实更加生机勃勃,扩展了乡村书写的经验领域、题材范围与表述空间。这要求作家不仅要了解生产、经营等宏观规划,同时要在转型过程中聚焦乡村新文化、新观念的形成。比如,农民运用自媒体工具,直播销售农产品,技术不仅带来了流通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塑造着农民的新形象。作家需要把这些变化通过文学的方式讲述出来。大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文化创新、生态建设等一系列关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生福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变革中,我们要关注乡村的不变。比如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是传统文化根脉所在,在当下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环境变了,文化根脉仍在。

当代乡村题材创作应基于对传统的革故鼎新之上,发现与提炼新三农经验,要求作家在忠实记录、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还要有理想与典型的探求。新时代的乡村文学塑造,接续的是现实主义的伟大传统。近年来出现阿来《云中记》、彭学明《人间正是艳阳天》等一系列虚构或非虚构的作品。它们或塑造新时代乡村新人形象,或追寻美丽中国的乡愁记忆,或从一线扶贫故事中提炼乡村建设经验,处处显示出对中国当下乡村现实的深情观照与深刻洞察。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乃至外国文学等不同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我们期待乡村题材创作诞生出更多具有史诗性的作品与典范性的形象。

(摘编自刘大先《认识新乡村,写出精气神》)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农村的飞速发展,促使作家必须深入乡村社会,以平等和关爱的姿态去看待和认识,才能辨清其发展态势。
B.乡土文学能独立存在以及备受大众的喜爱等,是其美学特质使然,离开了这点,它的存在价值会受到决定性的影响。
C.乡村题材的创作,曾经只聚焦于以种植耕作为主的农业,却极少去观照诸如海洋渔业等其他类型的乡土生计与活动。
D.近年来的一系列乡土题材作品,继承和发扬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传统,处处显示出对中国当下乡村现实的观照与洞察。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乡土文学的理论和创作需要作出彻底的调整,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从而实现超越。
B.乡土文学创作应强化“本土”内涵和家园意识,一切本着对人类和人性关怀和思考的原则,去审视乡土社会的变异。
C.当下我国乡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虽然区域性发展差异依然存在,但既有的城乡二元格局已经被打破。
D.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事关国计民生,深刻影响乡村,要求作家关注乡村的“变”与“不变”,延续传统文化的根脉。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乡土文学”作品范畴的一项是(     
A.老舍《四世同堂》中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故事。
B.沈从文《边城》中湘西农村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土人情。
C.莫言《红高粱》中山东高密东北乡反侵略、反压迫、反封建的故事。
D.陈忠实《白鹿原》中陕西关中白鹿原村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的故事。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小题5】“不同历史情境下的乡村书写,呼应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与召唤”,请以《故乡》、《孔乙己》、《祝福》等其中一部或者几部作品为例,简要概括鲁迅笔下乡村书写的特点。
2022高一下·安徽·竞赛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文学的四大文体中,散文研究最不受重视。究其因,主要有三:第一,散文最为零碎和复杂,它是一个余数,即无法归入小说、诗歌和戏剧的文学作品,都被放进散文这个篮子。正因其杂、散、乱的特点,文体特征不够鲜明,所以难以归类和研究,其价值也就大打了折扣。第二,古今中外没有成熟的散文理论作为支撑,这给散文研究带来极大难度,更无捷径可循。第三,长期以来,新文学价值评估将创新作为绝对标准,散文是一个传统性较强的文体,其价值自然不像小说、诗歌、戏剧那样引人注目。所以,其他文体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散文研究则门可罗雀。

其实,这种状况既不正常,也是观念的偏向使然,它反映的是整个学界对于散文及其散文文化的误解、误读与无知。如果改变研究的路径依赖,打破理论至上及西方文化优势的偏见,散文价值就会获得新的阐释。

从文体的纯粹性来说,散文之似乎显得杂乱无章,是个缺点;但从丰富多样、包罗万象、有容乃大进行考量,这又是个优点,几乎没有哪个文体在开放性与包容性上能与散文比肩。这也是为什么,散文可容纳一百多个分类。如将小说、诗歌比成一条河流,散文无疑是一个大海,其中有不断拓展和增殖的研究空间及其可能。

以往,学界总是站在向西方学习的角度看待甚至否定散文价值,认为它落伍于时代,在传统中打转,没多少存在价值。事实上,散文比其他文体可能更多保留了传统文化文学基因密码,更好地实践和创新了中西文化文学的现代转型。从李大钊的《青春》、鲁迅的《野草》、林语堂的《个人的梦》、施蛰存的《论老年》、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林非的《浩气长存》、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等作品中,可见其端倪。当更多小说、诗歌、戏剧还停留在简单向西方学习和模仿,忽略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散文却不弃传统、悄然进行创新性转换。

散文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说诗歌靠浪漫的想象与诗意见长,小说重视虚构和编织故事,戏剧着眼于制造激烈的冲突,散文则眼睛向下,直面现实,尤其是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碎与光影。在以往研究者看来,散文这一特点无疑成为过于现实、琐屑甚至无聊的代名词。但换个角度看,也正因为散文的及物特点,它才被广泛运用,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话语表达式。

散文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随处可见,其审美趣味也是难得的滋养。一本《古文观止》不知培育了多少代国人的哲思与高尚的美学趣味,如韩愈《师说》中的师不必贤于弟子,欧阳修《秋声赋》中的不与草木而争荣,还有丰子恺的《渐》和朱自清的《匆匆》,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散文的独特价值,确立散文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的基础上,克服以往对于西方文化文学尤其是各种理论的过分依赖和盲目崇拜,呼唤散文研究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王兆胜《散文的文化自信与价值重估》)

材料二:

王兆胜自由的散文观在思想上体现为天地之道和人文精神,而在文体上则呈现为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的散文观念。形不散是对散文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错误思想的反拨。散文的即‘形体’之谓也,指散文的结构布局、用词遣句,王兆胜提出形聚的散文观念,意在督促散文家将散文之聚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散文逻辑、规则撰写文章。

神不散是散文创作的固有要求,散文的,王兆胜认为可以理解为精神、神采、神气或神韵等,王兆胜希望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时注重神凝的必要性,创作出富有神采的、精光四射的散文。在强调散文要形凝神聚的同时,王兆胜特别重视心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散文的心散,即拥有宁静从容、自由散淡的心灵,即使身处喧嚣的都市也能拥有心远地自偏的心境。而散文文体的边缘性特质决定了散文平淡自然的特性,由此王兆胜强调散文家都应该修炼一颗自由平淡的心灵,这样才能不受限制,挥洒自如,创作出真正优秀的散文。

对于冰心的《寄小读者》,王兆胜颇为喜爱,因为在这里没有世俗功利的一面,只有真、善、美以及一颗珍贵的童心。冰心在《寄小读者》里着意营构一个美好纯洁的世界,她不是不懂得人世间的黑暗与残忍,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意的回避。在散文中揭露世界上的黑暗与丑恶并试图提出解决的方法固然意义重大,但是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人以爱和美的享受也同样珍贵。正是因为冰心以一颗自由、纯净的心灵进行散文创作,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充满爱与纯洁的世界。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蕴含着天地之心和人文关怀,不失为一部佳作。但是他在创作《病隙碎笔》时却因为失去了自由宁静的心灵而造成思想的沉重与心灵的闭塞,这在王兆胜看来是极为可惜的。

(摘编自毛苹清、贺仲明《真诚与自由——评王兆胜的散文研究》)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散、乱的特点使散文文体特征不够鲜明,进而影响其归类评估,这是散文研究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B.散文直面现实,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碎与光影,被广泛运用,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话语表达式。
C.冰心在《寄小读者》中构造了一个对人世间的黑暗与残忍等有意回避的美好纯洁的世界,因为她是用一颗自由、纯净的心灵进行散文创作。
D.“形不散”“神不散”既纠正了“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错误思想,又是散文创作的原本就必须遵循的规范。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列举了大量散文经典作品,意在证明散文保留了传统文化文学基因密码。
B.材料一用“汗牛充栋”“门可罗雀”来对比其他文体和散文的研究状况,论述语言富有趣味。
C.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点出“形不散—不散—心散”的文体观,然后一一论述。
D.材料二论述王兆胜颇为喜爱冰心的《寄小读者》,意在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人以爱和美的享受。
【小题3】下列语句中与文中“形凝神聚”的“神”的内涵最一致的一项是(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用志不分,乃凝于神D.意得神传,笔精形似
【小题4】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包括《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等篇目,你认为教材编者选取这些文章组成该单元的原因有哪些?请以这些篇目为例,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小题5】东北育才学校拟开展散文征文活动,请根据材料二谈谈在散文创作时作者要注意哪几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土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选自费孝通1948年首版《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

新华社哈尔滨929日电题: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清晨时分,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农机副主任陆向导来到稻田旁,指导种植户检修农业机械,为即将开启的忙碌做准备。

七星农场万亩大地一望无垠,恰似一块金灿灿的巨型地毯,陆向导不禁想起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深情地说:这个地方看不够,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

2018925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他步入正在收割的地块,察看水稻收获情况。看到总书记来了,收割机驾驶员们下车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家亲切交谈的情形,陆向导仍历历在目:我们唠的都是家常,收成、粮食价格、家庭收入还有子女就业,总书记样样关心。他称赞我们农场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作为第三代北大荒人。我感到特别光荣!

从亘古荒原到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为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的北大荒,挥别了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的艰辛岁月,见证了科技发展最快、农业成果最多、职工最受益的新时代。

以前觉得种地太累了,现在有了科技手段。再也不用靠天吃饭!曾想要放弃种地的周德华现在成了示范户,一年收入超过15万元。他的身后,100亩无人农机智能管控作业试验基地已实现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无人化、智能化远程作业和管理,成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鲜活例证。电动机械代替人工撒种、无人机打药代替背壶洒药,高速侧深施肥有了导航系统,农场统一进行农资配备、农时管理、技术推广和秋粮收购……通过科技赋能,七星农场走上了优质、丰产、高效的道路,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3.8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粮食总产14.5亿斤,智慧农业正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

要端稳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难忘,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摆满展台,习近平总书记走近前去,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把穗观粒,察土问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于心的粮食安全,让北大荒人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的压舱石,中国的饭桌上,每9碗饭就约有1碗来自黑龙江。让黑土地增绿、守好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大国粮仓的一道必答题。七星农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设200个监测点,形成覆盖100万余亩耕地的大数据,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土壤地力分布,实施黑土地保护分级管理;根据等级制定黑土耕地保护措施,建立田长制工作考评制度……通过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措施,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14年的4.08%提升到2021年的4.279%。

陆向导说:土壤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用更多有机肥代替化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珍惜我们的黑土地,保护我们的命根子。

秋风送爽,稻浪滚滚。陆向导擦去汗水,语声爽朗:我们有信心、更有底气,为中国碗装上更多更好的中国粮!

2022929日新华社记者陈聪、杨思琪、闰睿、孙晓宇报道)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人即使迁徙,也常常是忠实地守着直接向土地去讨生活的传统,这与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有着很大关系。
B.身处异乡,若水土不服,可以用家乡家里灶上的泥土煮一点汤吃,可见泥土在以种地谋生的人心中的可贵地位。
C.游牧或工业与农业下同,它们非取资于土地,故游牧的人可逐水草而居,做工业的人可择地而居,迁移是常态。
D.“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北大荒人备受鼓舞。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1948年首版,受时代的局限,费孝通先生对于人与土地的关系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
B.两则材料都重点探讨了人与土地的关系,通过对比,突出了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土地观念的改变。
C.黑龙江在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上贡献巨大,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于国于民意义非凡。
D.《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题目连用两个四字短句并以感叹号作结,意在强调减少粮食进口的紧迫。
【小题3】下列选项,不属于科技助力北大荒发展的一项是(     
A.七星农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诸多监测点,形成覆盖耕地面极广的大数据,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B.建立“田长制”工作考评制度。主要领导分别作为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各级田长,层层落实目标责任。
C.周德华无人农机智能管控作业试验基地实现了主要环节无人化、智能化远程作业和管理,“智慧农业”硕果累累。
D.电动机械代替人工撒种,无人机打药代替背壶洒药,导航系统介入高速侧深施肥,助力七星农场走上优质、丰产、高效道路。
【小题4】请结合材料,谈谈“乡士社会”从“乡土”走向“现代”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画家对诗的理解,以及画家的想象力,对绘画作品的高下来说至关重要。邓椿《画继》所载北宋徽宗朝画院考试的情况,曾有关于诗意画的一段趣闻:

复立博士,考其艺能……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魁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以见舟子之甚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魁则画荒山满幅,上出幡竿,以见藏意。余人乃露塔尖或鸱吻,往往有见殿堂者,则无复藏意矣。

同样一句诗,各人所画不同,可见诗句能够提供给画家的想象空间是相当大的,画家的想象落实到画上,主要是对细节的描绘。至于其高下则取决于对诗和画这两种文艺形式特点的把握,以及相互转换的技巧。诗借助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叙事议论,以唤起受者的共鸣,是将物象提炼为意象,以形成意境,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物象—意象—意境。而这一切都是诉诸想象的,但受者的想象跟作者的想象未必相同,同一首诗在不同受者的心中唤起的想象也有差异。这就是说,诗的想象是游移的,诗歌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至于受者如何想象,则因人而异。实际上,受者在接受的过程中也参与了创作,可谓是艺术的再创造。诗里的孤舟这个意象,在受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模样,是舴艋舟呢,还是乌篷船呢,只能凭受者的生活经验加以具体化。诗中的古寺,究竟是类似灵隐寺呢,还是类似岳麓寺呢,也只能凭受者自己想象了。绘画则直接诉诸受者的视觉,它必须将诗中的意象固定为可以看到的一种具体事物,而排斥其他的想象空间。从诗到画的转换,本有多种选择,画家可以驰骋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画作一旦完成后,就只有一种形象呈现在观者面前了。也就是将想象的多种可能固化在一种实实在在的画面上,从诗到画的过程可以表示为:意境—意象—物象。

再回过头来讨论那段趣事。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出自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原是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的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关于寇准这两句诗,宋王十朋《梅溪后集》记载:盖公雅存济世之心,与舟横野渡之意合。……公为是邑时,年方逾冠,有爱在民,世呼为寇巴东。其后致身宰相,践其所言。然性素刚直,不与物浮沉,晚节为奸邪所挤,流落南荒以死,天下至今哀之。意谓舟横野渡流露出寇准弱冠未遇时之心态,并预示了日后之拜相与功业。济河与济世,其间有一点微妙的联想。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本有我行我素、不随波逐流之意。寇准化用这两句诗,同样也流露出自己性情之刚直,所以日后受谄罢相,流落南荒而死。这些言外的隐藏的含义,也许连作者本人也未曾明确地意识到,我们通过细读才能体会,夺魁的画士恐未必知晓,即使知晓也画不出来,而这正是诗意画的限度。

诗歌作品为诗意画开启了灵感之门,也筑起了限制想象的围墙。画家既要跨入诗人开启的门,进入诗意的境界,又不能为诗的内容所囿,更不能甘心于图解,图解很难成为高超的艺术。

绘画欲表现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其实是很难的。画景物比较容易,要画诗人内心的波澜就很难,尤其是那些言外之意就更难表现了。画家只好摘句为画,抓住有直观性的一句或几句来画。在诗的各种体裁中,绝句是比较容易画的。长篇歌行,只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在诗的各种题材中,山水诗是比较容易画的,而那些带有说理性的诗就很难画了。似乎可以说诗意画乃是诗的简化,可以产生定格聚焦的趣味,而难以给人读诗时所产生的回肠荡气的感动、回味无穷的美感、丰富的联想和人生的启发。

(摘编自袁行霈《诗意画的空间及其限度》)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很多士大夫的眼中,诗与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但都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优秀的诗歌通过对文字符号的加工,表现作者内心深处的旨趣;同样,画纸上描绘的山川景色人物,也能传达出无可言表的弦外之音。因此诗与画相互交融,互相汲取营养,使诗境愈来愈像画境,画意亦愈来愈具诗意。宋人诗画同一律的概念,深受王维以来南宗画风的影响,而这一学说的流行,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的,古典诗歌注重抒情的传统,抒情诗中对韵味的追求,文人和画家身份的重合(如王维、苏轼),都极大地推动了它的演进。

不过,诗与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德国莱辛在《拉奥孔》中就反对诗画同律的说法,在他看来,诗与画各有所长:诗歌中的语言文字以能描述出事物的时间性为长,而绘画的颜色线条则更能捕捉景象的空间性。在中国,诗画一律说也并非一统天下;片面追求诗画一律,也造成了不小的弊端。后来的文人画片面追求神似反对形似,影响了中国画的总体风貌:文人画家造型和模写物象的能力都受到限制,写实作品偏少;题材上也限于惯例的诗意趣味,缺乏广阔的视野。

钱锺书先生认为诗较画更胜一筹:文字艺术不但能制造颜色的假矛盾,还能调和黑暗和光明的真矛盾,创辟新奇的景象”“诗歌里渲染的颜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画家感到彩色的破产,诗歌里勾勒的轮廓、刻画的形状可能使造型艺术家感到凿刀和画笔力竭技穷”“写一个颜色而虚实交映,有时还进一步制造两个颜色矛盾错综的幻象,这似乎是文字艺术的独家本领,造型艺术办不到

(摘编自赵静文《诗与画的相互渗透》)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诗句为画家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一句诗时,不同的人会绘出不同的画。
B.读者要借助想象来理解诗句,读者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存在偏差,读者对诗的理解是对诗的艺术再创造。
C.“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出自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表达了他受谄罢相、流落南荒的苦闷之情。
D.钱锺书认为诗较画更胜一筹,因为文字艺术凭借想象创造丰富的形象,而造型艺术家用凿刀和画笔难以做到。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绘画以视觉呈现形式将意象固定为物象,限制了受者的想象空间,在艺术水平上,绘画不及诗歌。
B.古人作诗会化用前人诗句,来表现自己的志趣,如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就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
C.诗转换成画是画家利用自己想象将其形象固定化的过程,画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诗作的体裁和题材。
D.“诗画同一律”的观念与古代文人和画家身份重合的现象密切相关,这一观念成为了中国画的金科玉律。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诗画一律”论的一项是(     
A.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B.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C.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
D.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小题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小题5】北宋邵雍说:“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