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4 引用2 组卷724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于官籍:登记
B.巡抚朱钦事坐:因…受牵连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府第宅院
D.中官不敢挠,故得其职举:被举荐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逐吏代之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B.帝即位,斥予民作《师说》贻之
C.璜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不如善遇之
D.万言诉帝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小题3】【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4】【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小题5】【小题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12-13高三上·山东泰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壬辰,王安石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帝言:安石不好官职,自奉甚薄,可谓贤者。光曰:安石诚贤,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陈升之既相,帝曰:升之有才智,晓民政。光曰:但不能临大节不可夺耳。帝又曰:王安石何如?对曰: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帝尝御迩英阁听讲,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至饥寒流离,况县官督责之威乎!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斗米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B.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C.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D.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盘庚之迁,是指商王盘庚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迁都于殷。王安石用此来表明变法的决心。
B.平民,即普通百姓,战国时期和秦朝称平民为“黔首”,因“黔”指偏远的贵州,故有此称。
C.经筵,旧时帝王听讲经籍的地方。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常平,指常平仓,西汉时始设立,是古代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官民粮食需求设置的粮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批判当时士大夫大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表明自己将助君有所作为,而不会在其位不谋其职。
B.司马光在君王亲驾迩英殿听进读时,表明了自己反对青苗法的态度,他担心青苗法会和太宗在河东所确立的和籴制度一样,成为后来之患。
C.司马光不重禄位自荣,希望能解救生民之患,他掌管兵事后,仍多次上疏阐明自己的观点,但皇帝认为他越职言事。
D.皇帝对陈升之和王安石评价都很高,想任用二人为丞相,但司马光分别指出了二人的缺点,最终二人都不能为相,皇帝只能任用司马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
【小题5】材料二中司马光对王安石其人有怎样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璟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为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居官鲠正,武后高其才。中宗嘉其直,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与言得失。后韦月将告三思乱宫掖,三思讽有司论大逆不道,帝诏殊死。璟请付狱按罪。帝怒,岸巾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诛矣,尚何请?”璟曰:“人言后私三思,陛下不问即斩之,臣恐有窃议者,请按而后刑。”帝愈怒。璟曰:“请先诛臣,不然,终不奉诏。”帝乃流月将岭南。

玄宗开元初,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四年,迁吏部兼侍中。帝幸东都,次崤谷,驰道隘,稽拥车骑,帝命黜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璟曰:“陛下富春秋,今始巡守,以道不治而罪二臣,繇此相饬,后有受其蔽者。”帝遽命舍之。璟谢曰:“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帝善之。广人为璟立遗爱颂,璟上言:“颂所以传德载功也。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欲厘正之,请自臣始。”有诏许停。

京兆人权梁山谋逆,敕河南尹王怡驰传往按。初,梁山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璟曰:“婚礼借索大同,而狂谋率然,非所防亿。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平纵数百人。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圣历后,突厥默啜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逾年,才授右武卫郎将,灵佺恚愤不食死。

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注:①仗下,即退朝后。②殊死,古时指斩首的死刑。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B.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C.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D.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阁,唐代武则天时期,将中书省改称凤阁。凤阁舍人,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B.岸巾,与“羽扇纶巾”的“巾”均指冠巾。皇帝岸巾而出,表现了严肃庄重性。
C.巡守,即“巡狩”,“守”指所戍守的疆土;巡守,指天子出行,视察各地。
D.京兆,指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管辖的地区。文中意指后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璟直言进谏。宋璟认为皇帝对韦月将的处理会招人私下议论,请求皇帝一定重新查办处理。
B.宋璟思量周全。他认为皇上倘若因道路堵塞就贸然罢黜官员,这没有顾及此事对今后的影响。
C.宋璟率先垂范。广州人为宋璟立碑颂德,他上书表达了希望从自己开始纠正不良风气的看法。
D.宋璟守正不阿。回京路上没有与杨思勖交谈,这让杨思勖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
(2)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㥄字长儒,状貌伟丽,善于容止。齐神武至信都,以为开府谘议参军。神武入洛,议定废立。太仆綦俊盛言节闵帝贤明,可主社稷。作色而前曰:“若其贤明,自可待我高王。既为逆胡所立,何得犹作天子?若从俊言,王师何名义举?”由是节闵及中兴主皆废。更立平阳王,是为孝武。以建义功,封武城县公。天平中,授徐州刺史。初,㥄为常侍,求人修起居注,或曰:“魏收可。”㥄曰:“收轻薄徒耳。”更引祖鸿勋为之。又欲陷收不孝之罪,乃以卢元明代收为中书郎。由是收衔之。及收聘梁,过徐州,㥄备刺史卤簿迎之,使人相闻收曰:“勿怪仪卫多,稽古力也。”收语蹇,急报曰:“崔徐州建义之勋,何稽古之有?”㥄自以门伐素高,特不平此言。

㥄以籍地自矜,每谓卢元明曰:“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崔、赵李何事者哉!”崔暹闻而衔之。神武葬后,㥄又窃言:“黄颔小儿堪当重任不?”暹启文襄,于是锁㥄赴晋阳讯之不服暹引邢子才为证子才执无此言那出告㥄子赡曰尊公意正应欲结姻陈元康赡有新生女,乃许妻元康子。元康为言于文襄曰:“崔㥄名望素重,不可以私语杀之。”文襄曰:“若免其性命,当徙之遐裔。”元康曰:“㥄合死。朝野皆知。公诚能以宽济猛,轻其罚,则仁德弥著,天下归心。”乃舍之。

五年,为东兖州刺史,复携冯氏之部。冯氏受纳狼籍,为御史劾,与㥄俱召,诏付廷尉。寻别诏斩冯氏于都市,㥄以疾卒狱中。㥄历览群书,兼有辞藻。自中兴迄于孝武,诏诰表檄多㥄所为。然性侈,耽财色,于诸弟不能尽雍穆之美,世论以此讥之。

(节选自《北史崔悛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锁㥄/赴晋阳讯之/不服/暹引邢子才为证子才执无此言/邢出/告㥄子赡曰/尊公意/正应欲结姻陈元康/
B.于是锁㥄赴晋阳/讯之/不服暹引邢子才为证/子才执无此言/邢出/告㥄子赡曰/尊公意/正应欲结姻陈元康/
C.于是锁㥄/赴晋阳讯之不服/暹引邢子才为证子才执无此言/邢出告㥄/子赡曰/尊公意/正应欲结姻陈元康/
D.于是锁㥄赴晋阳/讯之/不服/暹引邢子才为证/子才执无此言邢出告㥄/子赡曰/尊公意/正应欲结姻陈元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立是帝王废置皇后、太子,诸侯或大臣废除旧王另立新君。
B.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指代国家并沿用至今。
C.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用作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D.表,古代臣子呈给帝王或上级官吏的一种文书;檄,多用于声讨和征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㥄仗义执言,拥立孝武建功。在商议废立大事的时候,太仆綦俊极力推崇节闵帝,崔㥄站出来反对;最后改立平阳王为帝,他也因此被封为武城县公。
B.崔㥄构怨魏收,受到魏收奚落。崔㥄看不起魏收,不请他修撰起居注,甚至想诬陷他不孝之罪;后来魏收受聘出使梁朝经过徐州,借机把他奚落了一顿。
C.崔㥄轻视文襄,险招杀身之祸。神武帝去世,崔㥄瞧不起袭位的文襄帝;文襄帝得知想治他死罪,因元康的说情才赦免了他,于是崔㥄就把孙女许配给元康的儿子。
D.崔㥄生活奢侈,和睦诸弟有失。崔㥄很有文学才华,诏书诰命表章多是他写的,但本性奢侈,沉湎于财色,与各个弟弟不能和睦融合,受到舆论的讥讽。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诚能以宽济猛,轻其罚,则仁德弥著,天下归心。
(2)冯氏受纳狼籍,为御史劾,与㥄俱召,诏付廷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