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亮中山人也,本名道德。祖佑连,魏蔚州刺史。父持真,镇远将军、领民酋长。魏大统中,以亮著勋,追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

亮少倜傥,有从横计略,姿貌魁杰,见者惮之。普秦初,以都督从贺拔岳西征,解岐州围。侯莫陈悦害岳,亮与诸将谋迎太祖。悦平,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太祖令亮袭之。定儿以义兵犹远,未为之备。亮乃将二十骑,先竖纛于近城高冷,即驰入城中。定儿方置酒高会,卒见亮至,众皆骇愕,莫知所为。亮乃麾兵斩定儿,县首,号令贼党。仍遥指城外纛,命二骑曰:出追大军。贼党忷惧,一时降服。于是诸州群贼,皆即归款。及太祖置十二军,简诸将以将之,亮领一军。每征讨,常与怡峰俱为骑将。

魏孝武西迁,以迎驾功,除使持节、右光禄大夫、左大都督、南秦州刺史。大统元年,以复潼关功,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饶阳县伯,邑五百户。寻加侍中。从擒窦泰,复弘农及沙苑之役,亮并力战有功。迁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进爵长广郡公,邑通前二千户。以母忧去职,居丧毁瘠,太祖嗟其至性,每爱惜之。俄起复本官。

亮以勇敢见知:为时名将,兼屡陈谋策、多合机宜。太祖乃谓之曰:卿文武兼资,即孤之孔明也。乃赐名亮、并赐姓侯莫陈氏。十年,为东雍州刺史。为政清净,百姓安之,在职三岁,卒于州,时年四十,丧还京师,太祖亲临之,泣而谓人曰:股肱丧矣,腹心何寄!令鸿胪卿监护丧事。追赠太尉,谥曰襄,配享太祖庙庭。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B.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C.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D.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是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开国君主。除庙号外,帝王还有用以纪年的年号、用于祭祀的谥号等称号。
B.“仪同三司”,散官名。汉代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享有同于三司的仪制。
C.“出”多指京官外调,大统十年,刘亮外调担任东雍州刺史。文中指官爵变动的动词还有“改”“迁”等。
D.“配享”指古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也可以指有功之臣配祭于帝王宗庙。文中刘亮配享庙庭指的是后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亮祖上功勋卓著。其祖是魏蔚州刺史,父亲做过镇远将军,刘亮也因他们的功勋而被封将军等职。
B.刘亮深受太祖器重。太祖认为刘亮文武兼备,堪比孔明,以为股肱,后来他不幸去世,太祖亲临吊唁。
C.刘亮作战有勇有谋。在奉命攻打孙定儿时,他先故布疑兵,后率二十骑兵斩杀了孙定儿,降服了敌军。
D.刘亮为官清正廉洁。大统十年,他外调担任东雍州刺史,为政清净,百姓安定,任职三年,卒于任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母忧去职,居丧毁瘠,太祖嗟其至性,每爱惜之。
(2)亮以勇敢见知,为时名将,兼屡陈谋策,多合机宜。
2022·贵州毕节·三模
知识点:《周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桧字季华,秘书监虬之次弟也。性刚简任气,少文,善骑射,果于断决。年十八,起家奉朝请。弱冠居父丧,毁瘠骨立。服阕,除阳城郡丞、防城都督。大统四年,从太祖战于河桥,先登有功。授都督,镇鄯州。吐谷浑入寇郡境,时桧兵少,人怀忧惧。桧抚而勉之,众心乃安。因率数十人先击之,溃乱,余众乘之,遂大败而走。以功封万年县子,三百户。时吐谷浑强盛,数侵疆场。自桧镇鄯州,屡战必破之。数年之后,不敢为寇。十四年,迁河州别驾,转帅都督,居三载,征还京师。时桧兄虬为秘书,弟庆为尚书左丞。桧尝谓兄弟曰:“兄则职典简牍褒贬人伦弟则管辖群司股肱朝廷然而四方未静车书不一桧唯当蒙矢石履危难以报国恩耳。”顷之,太祖谓桧曰:“卿昔在鄯州,忠勇显著。今西境肃清,无劳经略。九曲,国之东鄙,当劳君守之。”遂令桧镇九曲。寻从大将军王雄讨上津、魏兴,平之,即除魏兴、华阳二郡守。安康人黄众宝谋反,连结党与,攻围州城。乃相谓曰:“尝闻柳府君勇悍,其锋不可当。今既在外,方为吾徒腹心之疾也,不如先击之。”遂围桧郡。郡城卑下,士众寡弱,又无守御之备。连战积十余日,士卒仅有存者,于是力屈城陷,身被十数创,遂为贼所获。既而众宝等进围东梁州,乃缚桧置城下,欲令桧诱说城中。桧乃大呼曰:“群贼乌合,粮食已罄,行即退散,各宜勉之!”众宝大怒,乃临桧以兵曰;“速更汝辞!不尔,便就戮矣。”桧守节不变。遂害之,弃尸水中。城中人皆为之流涕。众宝解围之后,桧兄子止戈方收桧尸还长安。东梁州刺史。

(节选自《周书·柳桧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兄则职典简牍/褒贬人伦/弟则管辖/群司股肱朝廷/然而四方未静/车书不一桧唯/当蒙矢石履危/难以报国恩耳
B.兄则职典简牍/褒贬人伦/弟则管辖群司/股肱朝廷/然而四方未静车书不一/桧唯当/蒙矢石/履危难/以报国恩耳
C.兄则职典简牍/褒贬人伦/弟则管辖群司/股肱朝廷/然而四方未静/车书不一/桧唯当蒙矢石/履危难/以报国恩耳
D.兄则职典简牍/褒贬人伦/弟则管辖/群司股肱朝廷/然而四方未静/车书不一/桧唯当蒙矢石履危/难以报国恩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阕,终了。古人遇父母去世,必须守丧二十七个月,守丧期满脱去丧服,称为服阙。
B.邑:一般城镇,也可指都城。文中“邑三百户”即指将城镇中的三百间房屋赐给柳桧。
C.丞:指辅佐主要官员的官吏,“丞相”则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D.赠:追赠,赐给死者官爵或称号,追赠对象可以是官员本人,也可以是官员去世的家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桧为人至孝。柳桧十八岁时就被朝廷看重,本应奉命离家做官,但此时父亲过世,他不但依制守丧不赴任,而且哀痛过毁,形销骨立。
B.柳桧能征善战。面对强大的宿敌吐谷浑,柳桧数年之内屡战屡胜,使得敌军再也不敢前来进犯,而后屡获升迁,回京任职。
C.柳桧善于攻心。吐谷浑入侵,军心不稳,柳桧安抚鼓励士兵,平定情绪;梁州城外,柳桧高声暴露敌军弱点,激励将士信心。
D.柳桧忠勇有节。面对反贼,柳桧在士众寡弱与不占地利的弱势下,奋战多日,力屈被擒,在威逼利诱下,宁死不屈,终被杀身弃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率数十人先击之,溃乱,余众乘之,遂大败而走。
(2)众宝大怒,乃临桧以兵曰:“速更汝辞!不尔,便就戮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詧,字理孙,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统之第三子。初,昭明卒,梁武帝舍詧兄弟而立简文。詧既以其昆弟不得为嗣,常怀不平。以梁武帝衰老,朝多秕政,有败亡之渐,遂蓄聚货财,交通宾客,折节下之。又以襄阳形胜之地,时平足以树根本,世乱可以图霸功,遂克己励节,树恩于百姓,务修刑政,志存绥养。

太清二年,梁武帝以詧兄河东王誉为湘州刺史,徙湘州刺史张缵为雍州以代詧。缵恃其才望轻誉少年州府迎候有阙誉深衔之及至镇遂托疾不与缵相见后闻侯景作乱颇凌蹙缵属侯景已请和,梁武帝诏罢援军,誉自江口将旋湘镇。缵乃贻梁元帝书曰:“河东戴樯上水,欲袭江陵。岳阳在雍,共谋不逞。”梁元帝乃令王僧辩等攻誉于湘州。

詧时以誉危急,率众二万以救之。会大雨暴至,众颇离心。其将杜岸等以其属降于江陵。詧众夜遁归襄阳。初,詧囚张缵于军,至是,先杀缵而后退焉。后詧遣将攻拔岸等,尽诛诸杜宗族亲者,其幼稚疏属下蚕室

詧恐不能自固,乃遣使称藩。是岁,梁元帝令柳仲礼率众进图襄阳。詧乃请救,太祖遣杨忠擒仲礼。时朝议欲令詧发丧嗣位,詧以未有命,辞不敢当。及江陵平,太祖立詧为梁主,詧乃称皇帝于其国,唯上疏则称臣,奉朝廷正朔

初,詧将尹德毅说詧曰:“今魏虏贪婪,多所诛夷。若殿下为设享会,因请于谨等为欢。彼无我虞,当相率而至,预伏武士,因而毙之。分命果毅,掩其营垒,斩馘逋丑。江陵百姓,抚而安之,文武官寮,随即诠授。王僧辩之徒,折简可致。然后朝服济江,入践皇极。”詧不从。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詧乃追悔曰:“恨不用尹德毅之言,以至于是。”

詧在位八载,年四十四,薨。谥曰宣皇帝,庙号中宗。

史臣曰:梁主任术好谋,知贤养士。及淮海版荡,骨肉猜贰,拥众自固,称藩内款。虽土宇殊于旧邦,而位号同于曩日。贻厥自远,享国数世,可不谓贤哉。

(节选自《周书•卷四十八》,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缵恃其才望/轻誉少年/州府迎候有阙/誉深衔之及/至镇/遂托疾不与缵相见/后闻侯景作乱/颇凌蹙缵/
B.缵恃其才望/轻誉/少年州府迎候有阙/誉深衔之/及至镇/遂托疾不与缵相见/后闻侯景作乱/颇凌蹙缵/
C.缵恃其才望/轻誉/少年州府迎候有阙/誉深衔之及/至镇/遂托疾不与缵相见/后闻侯景作乱/颇凌蹙缵/
D.缵恃其才望/轻誉少年/州府迎候有阙/誉深衔之/及至镇/遂托疾不与缵相见/后闻侯景作乱/颇凌蹙缵/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明太子,即梁武帝的长子萧统,曾主持编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因萧统死后谥“昭明”,《文选》又被称作《昭明文选》。
B.蚕室又称宫刑、腐刑。与“墨、劓、刖、大辟”构成奴隶制五刑,所谓“宫刑者畏风,须暖,作窨室蓄火如蚕室,因以名焉”。
C.玺是皇帝专用的印章,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其使用有明确的规定:皇帝所佩谓玺,皇后、皇太后所佩谓印。
D.正朔,即正统。承有正朔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统一,而是一个朝代对中国(华夏)衣钵的正统继承的资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詧心中常怀不平之气。因兄弟不能立为继承人,又因梁武帝衰老,朝政多有弊端,呈败亡之象,萧詧就积蓄钱财,交结宾客,笼络人心。
B.萧詧助兄抗叔。梁元帝听信张缵等人的谗言,进攻湘州,萧詧亲自率军救援萧誉,却以惨败告终,溃败而逃前,将与萧誉有嫌隙的张缵杀害。
C.萧詧投附西魏。梁元帝派柳仲礼进攻襄阳,萧詧因而不得不向西魏乞兵,西魏援助萧詧击退柳仲礼,萧詧于是被立为梁主,对西魏称臣。
D.萧詧政治目光短浅。属将尹德毅献计,劝他趁机摆脱西魏自立门户,萧詧没有听从,等到江陵全城老幼被俘虏,自己失去了襄阳才追悔莫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克己励节,树恩于百姓,务修刑政,志存绥养。
(2)及淮海版荡,骨肉猜贰,拥众自固,称藩内款。
【小题5】尹德毅劝萧詧摆脱西魏,自立门户。“尹德毅之言”提出了哪几条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崔彦穆字季昭,清河东武城人也,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史。父稚,笃志经史,不以世事婴心。起家秘书郎,稍迁永昌郡守。

②彦穆幼明悟,神采卓然。年十五,与河间邢子才、京兆韦孝宽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伏膺儒业,为时辈所称。魏吏部尚书陇西李神隽有知人之鉴,见而叹曰:"王佐才也。"永安末,除司徒府参军事,转记室,迁大司马从事中郎。

魏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擒东魏郡守苏淑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道孝武嘉之,拜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时军国草创,众多殷繁,太祖乃诏彦穆入幕府,兼掌文翰

④世宗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俄拜安州总管、十一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入为御正中大夫。陈氏请敦邻好,诏彦穆使焉。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善玄言,解谈谑,甚为江陵所称。转民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天和三年,复为使主,聘于齐。使还,除金州总管、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寻征拜小司徒。

⑤大象二年,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三方兵起。以彦穆为行军总管,率兵与襄州总管王谊讨司马消难。军次荆州,彦穆疑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有异志,遂收而戮之。及事平,隋文帝征王谊入朝,即以彦穆为襄州总管、六州诸军事、襄州刺史,加授上大将军,进爵东郡公,邑二千户。顷之,永业家自理得雪,彦穆坐除名。寻复官爵。隋开皇元年,卒。子君绰嗣。君绰性夷简,博览经史,有父风。大象末,丞相府宾曹参军。君绰弟君肃,解巾为道王侍读。大象末,颍川郡守。

(节选自《周书·崔彦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擒东魏郡守苏淑/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道/
B.魏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擒东魏郡守苏淑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道/
C.魏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擒东魏/郡守苏淑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道/
D.魏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擒东魏/郡守苏淑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道/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B.文翰,翰,原指羽毛,后借指毛笔、文字、书信。文翰在文中指公文信札。
C.辅政,君主年少或新君嗣位,授命有能力的人辅弼国政,辅政的都是异姓大臣。
D.解巾,巾,头巾,原指劳动人民裹头防晒的织品。“解巾”即除去头巾,出任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彦穆出身世宦,家学渊源。父亲崔稚专心致志于经史典籍,不关心世事。开始担任官职为秘书郎,逐渐升任永昌郡守。
B.崔彦穆自幼聪慧,卓尔不凡。十五岁进入中书学习,倾心于儒学,为当时人所称赞。被有知人之鉴的李神隽誉为王佐之才。
C.崔彦穆文武兼修,功勋卓著。孝武帝时举义起事,隋文帝辅政时平叛三方叛乱;军国初创供职幕府,后来出使陈、齐,皆不辱使命。
D.崔彦穆备受荣恩,晚节不保。崔彦穆历职几朝几代,得到极度的信任和褒奖,官运亨通。晚年因罪被免职,因此而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史。
(2)军次荆州,彦穆疑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有异志,遂收而戮之。
【小题5】世宗为什么会下诏让崔彦穆出使陈朝?请简要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