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死亡,是所有人类必须经历的,是人生的终场。科学家研究如何让人类寿命延长,甚至是找到永生奥秘,但。也许未来科技发达了,有机会达到永生吧。死亡与衰老相伴,不过科学家发现,人类衰老过程并不匀速进行,,其中衰老速度最快的是34岁、60岁和78岁三个节点。人在34岁时,最容易感受到生活、工作、婚姻等压力,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不论男女,在这阶段都很容易衰老。60岁是死亡高发的一个年龄阶段,60岁刚刚结束工作,原本应该享受退休生活,但刚刚退休的人反而不适应,闲的时间太多就总是瞎想,不够豁达就容易加速衰老。78岁身体机能已经处于晚期,越是生性豁达的人,晚年生活就越是幸福快乐。反而经常焦虑自己、焦虑子孙后代的老人家,因为心态的变化,会加速身体衰老的过程。总之,。心态摆好,活得更久。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小题2】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析这个比喻的构成及作用。
21-22高一下·安徽宣城·期中
知识点:修辞手法情境补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高妙的语言大师,曹雪芹的巨作《红楼梦》不仅在文学界竖立起一座历史丰碑,而且构建了一座修辞艺术的殿堂。,“谐音”的修辞运用最妙,每每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红楼梦》中的谐音广泛地运用在人名、地名之中,其中,。比如,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合在一起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人命运遭际令人叹息。又如,甄士隐的丫鬟娇杏谐音“侥幸”,她从甄家的丫鬟一跃成为贾雨村的正夫人,可见其“侥幸”;甄家千金甄英莲的名字也暗含谐音,谐音“真应怜”。

谐音还是作者表达讽刺与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书中贾宝玉的父亲腐朽陈旧,,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其名“贾政”谐音“假正”,正是作者对其为人“表面正经”的辛辣嘲讽。谐音艺术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咀嚼其中含义,每个谐音都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如此成功的对谐音艺术的广泛使用在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这不仅展现出作者高妙的艺术技巧,更展现出作者对于语言驾轻就熟的把控与运用。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小题2】近年来,一些政务服务平台利用“谐音”取名走红,如甘肃省政务服务平台取名“甘快办”,广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取名为“粤省事”,请任选一例咀嚼其中含义及妙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