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3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洁访谈录

荒林

荒林:从一种社会理想的追求到个体的追求,变化是非常大的。你开始时是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写作,比方写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的时候,你还是比较重视社会问题的。

张洁:中国知识分子通常会有这种情结。

荒林:你写的时候很关注社会的状况吗?

张洁:也不是,就是因为一种感动,或是说动心。

荒林: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张洁:不太真实。对小说来说,没有一个具体、真实的故事,不过是某个契机给你一种创作的启发、冲动,然后你尽力挖掘。

荒林:当时你的写作冲动就是因为感动吗?

张洁:古今中外的作家就这么两类,一类是先有感动、动心,然后去挖掘:比如,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创作冲动等等;另一类是先有理念,然后去寻找故事、细节。

荒林:你觉得你属于哪一类?

张洁:我想可能是第一类吧。我不会先有理念,然后找一个故事、细节往里填充。

……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问一个为什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时候会想上好几天,想不通是怎么回事,然后豁然开朗。

荒林:豁然开朗就开始写作是吗?

张洁:我写作从来没有提纲,但脑子里每时每刻都在想我的小说。连《无字》我都没写过写作提纲,只想第一部写什么,第二部写什么,哪一章写什么,然后坐下来写。写作提纲对我没什么用,根本不会照着它去写。经常是最早的设想和后来的写作根本不是一回事,最早的创意和写成的小说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不断地否定自己,所以最后写成的故事和最初的设想完全不一样。

荒林:我觉得《无字》特别具有思辨理性,女主人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谁?”,她一直在分析身边的人和世界,始终在分析之中。

张洁:就像一个个庭审,将人物反复拿来审问,其实也包括在拷问自己,因为你很多事情闹不懂。某些地方有人说我重复,其实我是有意如此,就像交响乐,主旋律会在每个乐章中不断出现。《无字》中的很多段落都是我有意的、不断的重复,但人们没看出来,我是白费心机了。

荒林:当把写作本身当作思索过程的时候,和讲故事是有些区别的。

张洁:思索是一个过程,不是惟一的,但是相当重要的过程,我不喜欢说惟一,决定每一件事物的因素都十分复杂,我们所说的只能是其中之一,我特别喜欢“之一”这两个字。

荒林:你会不会觉得正因为是“之一”,思索就成了一个永远的开放的过程,你的人物也永远在过程之中?

张洁:如同有人说我成功,我也不喜欢这个词,因为“成功”这个词是完成时态,创作、人生都没有完成时,除非你死了。但那只能叫停止,并不等于完成。

荒林:由于是思索型的写作,人物和事情都在过程之中,因此能发现你的写作,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之间,思考的过程和痕迹清晰可见。从写作的结构来说,是你的思考变了。

张洁:《无字》以后,我的写作技巧的确有了提高,包括我的语病都得到很大的纠正。我不是学文学出身,看书为了快也不那么认真仔细地学习,所以语病相当严重,尤其是第一稿《沉重的翅膀》,简直一塌糊涂。但是通过《无字》12年的训练,每天都在那里磨,现在再写小说,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了。

荒林:最初由于感动而写作,想到的是社会责任感;现在你写作,关心的是写作的过程,人物的成长。你对于写作技巧越来越有唯美的追求。像你刚才谈到《无字》的音乐性,就穿透了故事本身。

张洁:一个好艺术家,终其一生追求的是感觉和表述的零距离,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达到感觉和表述的零距离,但是哪怕接近一点,也算进步。你每天都在努力。每天希望接近它一点。如果你觉得今天比昨天修改得更好一点,更接近你的感觉,那就是一个进步。所以我说自己每天都在成长。

(选自《文艺争鸣〈存在与性别,写作与超越——张洁访谈录〉》,有删改)


【注】①张洁(1937~2022),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中国作协理事,两次获茅盾文学奖。②荒林,原名刘群伟,时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创作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话题,张洁表示这源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情结,但自己的创作不是基于对社会状况的关注,而是来自社会问题引发的创作冲动。
B.被问到小说创作的发端时,张洁认为作家的创作类型决定了作品的建构方式,而自己创作的关键在于产生创作冲动和启发后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求。
C.关于小说创作的方式,张洁更强调勤于思索,认为写作提纲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因为作家不会照着提纲去写,最初的设想和完成的作品往往相差甚远。
D.关于作品《无字》的相关讨论,张洁表示该作品不仅是她进行创作实践的平台,也是她提升创作技巧的阶梯,但仍然没有实现感觉和表述的零距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林作为提问者,关心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期望可以复原作家的创作过程,探寻创作方式,从而分析文学的规律和作家的发展变化。
B.荒林作为对谈的一方,对张洁的作品非常熟悉,在交流过程中随时进行总结和点评,从而营造了对谈氛围,引导对话逐步深入地展开。
C.从张洁的创作发展来看,从最初因感动而写作到后来的追求唯美,反映出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家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成长过程。
D.张洁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家,更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能冷静对待自己的成就,对自己写作上的重复、语病等不足也有清醒的认识。
【小题3】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荒林评价张洁“把写作本身当作思索的过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2·安徽·三模
知识点:新闻、通讯、访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教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42.4%;中国次之,拥有592家,占23.3%. 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中请教也在近20年内持续增长,2016 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年申请数为30115项。如今,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正以每年近50%的速度快速发展,市场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2017年预估增长率将达到51.2%,产业规模达到152.1亿元,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或将迎来调整洗牌期,以此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立宁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时间与过程,目前整个行业有些过热和盲目,出现泡沫和倒闭很正常,符合科技产业市场规律、市场本身存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也从侧面推动着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卢泽华《人工智能:中国抢“先手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 02 22)

材料二:

产业投资方面,国内人工智能领线投融资在2011年初见规模,2017 年投融资总规模达到1800亿人民币,平均每笔金额接近6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于千寻网《中国信通院品牌数据系列》)

材料三:

如今,中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破和应用的创新。然而,相比于巨大的资本规模和大量的专利授权,现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还很弱小还有漫长且艰难的路要走。从行业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门槛高、投入时间长,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趋同的发展趋势;从市场角度看,和关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更多的只是有一个概念而缺少独创技术和应用场景,短期内无法让产品落地,应用前景渺茫。如果商家一味趋利而动、产生市场泡沫,催生行业虚火,恐怕人工智能将只能在资金链中扩张、在实验室中成长。

人工智能绝不仅仅是几款可实现“无人操作”的机器人,更不只是用来战胜人脑的围棋手,如果内行只顾凑热闹,推“概念”、抢噱头,不只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禁锢科技力量的应用落地,束缚整个产业的想象力。毕竟,投资人或许会听“概念”, 但市场速的终将是“实在”。

(摘编自王萌《多找门道,少凑热闹》人民网2018 02. 22)

材料四:

台湾人力资源机构104人力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广泛地投入商业应用,该领域的人才也愈显紧缺。据不完全统计,台湾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从2016年开始明显增长,到今年缺口保守估计为6000个,增长了一倍,增幅远高于其他行业人才需求增幅。

104人力银行数据长吕承谕说,台科技主管部门预计五年投入160亿元(新台币,下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目前该产业已逐渐以实验室走入商业运用,企业对资料科学家、演算法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等关键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人工智能行业的薪资也水深船高,据人力贵源机构样本统计,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崭平均80万到120万元,这在平均年薪不到55万元的台湾,是名副其实的高薪行业。

(摘编自《台湾人上智能人才紧缺,薪资高》新华网2018.02.22)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1-2017年间,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热悄始终保持看持续高涨的态势,2017年投融资总规模达到1800亿人民币,是2011年的6倍多。
B.2008- 2017年间,从中国人上智能领域每年投融资总额来看,后一年与面一年相比,其中2017年是增加最多的年份。
C.2008- 2017 年十年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笔数大体上保持着较好的增长趋势。
D.2011- 2017 年间,按当年投融资总额与笔数的关系来计算,2013 年每笔金额的平均数是最少的。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期,截至2017年上半年,所拥有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已位居全球第一,专利申请数延续看增长的势头,超过3万项。
B.2018年, 中国人工智能将迎来调整洗牌期,届时某些相关企业会出现泡沫和倒闭,这符合科技产业市场规律。
C.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资本规模和专利授权量巨大,但是,引领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的龙头企业尚未发展起来。
D.我国很多人智能初创企业在成立初期通过主推概念,催生了大量的独创技术利应用场景,但短期内很难让产品落地市场。
E.据台湾有关机构调查, 台湾人工智能商中的应用领域人才紧缺; 人工智能行业属于名副其实的高薪行业,该行业的平均年收入远高丁台湾平均年薪。
【小题3】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名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清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海外人才专属发展平台LockinChina联合全球名校中国职业发展联盟(GUCCU)等发布的《2017年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54. 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圈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该报告显示,导致留学生回国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留学生毕业后难以留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而美国、英国和澳洲留学的学生就占比超过56%,因此造成了大批的海外留学生归国的现象。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超过半数居住在直辖市,发展优于国内读研毕业生。

(摘编自《中国留学生海归调查:第三轮归国潮开启”人才顺差”世纪拐点》,《每日经济新闻》2017年9月7日)

材料二:

由于不了解国内环境,海归们回国后往往需要克服“逆文化冲击”。除生活条件、工作节奏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外,国内外在办事程序、沟通渠道与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对此,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人才科学基金副主任王真表示,海归人才急需一个重新认知自我与适应国内环境的过程。“我们在工作中了解到,‘逆文化冲击’在海归群体中普遍存在。大部分人谈及回国后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在社交、择业、就业、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表现出‘水土不服’。”

(摘编自《林熙“筑巢引凤”服务海归人才》,《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6月16日)

材料三: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认为薪酬超过预期的海归仅有1%,三成海归认为实际收入基本符合期望,而近七成海归对工资待遇感到失望。一方面,近年来海归人数呈几何倍数攀升;另一方面,国内每年也有700多万的毕业生与他们在应聘市场上竞争,雇主的选择余地很大,海归们在薪水上讨价还价的空间越来越小。在国内就业形势发生明显变化的同时,许多海归们却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他们对海归光环深信不疑,带着并不理智的骄傲闯入人才市场,自然会被打击得头破血流。更要命的是,海归人数增长的同时,质量却在下降。随着留学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留学生却选择了含全量并不高的国外大学和专业。并且,中国留学生对1年制硕士的“速成”学制尤其偏爱。尽管留洋经验可以为他们的简历镀上一层金,但他们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却颇为有限。

(摘编自凤凰网2017年09月08日)

材料四:

“海带”(意指“海待”)的出现是个好现象,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海带”的出现说明国内的企业已经不再唯学历、出身用人,而是更注重人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这也提醒那些想借着出国留学镀金的人,不要试图靠一张海外文凭回来就想搞特殊化。专家建议出国留学应该结合自身,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

(摘编自《海归过剩成“面霸”?》,《环球时报》 2011年7月31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中关于海归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2017年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海归人员回国发展主要是考虑国内经济以及家庭等因素。
B.海归人才在多个维度上表现出“水土不服”,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不当,以及对国内环境的不适。
C.只有三成左右的海归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基本符合期望值,可知海归人员不如之前那样受追捧。
D.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留学热潮的兴起,因追求“速成”等原因,留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堪忧。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分析了留学生归国发展的原因,材料二则侧重分析海归们回国之后需要克服的困难。
B.英、美、澳洲移民政策的收紧,使得留学生不能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是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因素。
C.在国内就业形势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不少海归在择业时仍带着不理智的傲骄,是极其不恰当的。
D.“海带”的出现提醒出国留学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注重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小题3】结合材料,分析“海归”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各是什么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摘自《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2016年7月27日)


材料二 :
      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的税减半。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2015年7月26日)


材料三 :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37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2017年1月15日)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介绍,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B.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C.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可见其是最权威的。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 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
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D.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告对近两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说明在全球经济动荡之下,“一带一路”投资前景堪忧。
E.三则材料的来源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