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793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沂州道上

邓友梅

赶车人个子魁梧,黑地里看不清脸相,问过我俩的来处后,骡车就摇晃着出了村子。

风悠悠地大着。一团街黑云从沂蒙山顶往东南涌过来,一带山峦成了墨黑色。沂州道上,一片肃穆景象。

坐在我对面黑影中的是顾彤,一个热情而容易激动的人。我俩来临沂采访,对象是一位出色的农业社主任。顾彤望望四周,充满感慨地说:“这条道,我十年没走了。十年前,我在这里认识了一个人,那人高大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我眼前,他那火焰似的目光总烧得我浑身震动。这两天,看到这久别的景象,他的影子又在我眼底活了过来。”

他说的是什么人呢?我禁不住要求他讲下去。

一九四七年夏末,我们那个纵队奉陈毅将军的命令从鲁中插到鲁南敌后,破坏敌人的重点进攻。

西进第一天,火药烟似的黑云连成一片,从西北方压下来。风带着沂河两岸的砂石,滚卷过鲁南平原。我们用毛巾包上脸,走一二十步睁眼看看前边的人。夜里,风小了,翻了海似的大雨砸下来,转眼就没了路。我们把绑腿解下来,从头到尾连成一根长索,抓着走路。沂蒙山虎啸似地吼着。离我们三四里地远有部队在打阻击,我们却连枪声都听不见。到天亮,总共才走了二十来里路。上级命令休息两小时,分班做饭。

我在连里当文书,通讯员给我送来一茶缸煮黄豆。这时,从我们的来路上,不慌不忙地走过来一个人。这人好魁梧的个儿,长脸,高颧骨,一双大眼滚满了红丝,左胳膊挂在胸前的一条草绳上,整个袖子全被血染成了深褐色。

他走到我面前,看看煮黄豆,爽快地说:“同志,给我吃些行不?”

我把茶缸递给他,他就地一坐,一会儿就吃光了。放下茶缸,他问:“咱们连上有药没有?我这胳膊还没包扎呢。”

我问他是哪个单位的,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湿了的土皮夹,又从皮夹里抓出一张复员军人证明书,上面印着:临沂县支前大队二中队,中队长。

我们连的卫生员上个星期牺牲了,留下一瓶红药水和一个救急包在我皮包里。我把红药水倒在手巾上,轻轻给他一抹,手巾被一件硬东西挂住了。他浑身紧张了一下,用力推开我,两眼注视着伤口,两根指头捏着一块弹片,狠命一拔,随手扔到泥里,抢过药水,往伤口浇,拿救急包按住,又用破袖子一裹,一声不响地走了。

我们连队有任务,不能帮他。但到了休息站,我们捡了一匹骡子,指导员令我拉着它等那位同志。

我找个树下坐好,不知不觉睡过去了。睡着睡着,一阵机枪声惊醒了我。四架野马式飞机在东边开阔地上空俯冲,响起一阵阵枪声。地面有一个人,一会儿倒下,一会儿跳起来往这边跑。

他看见我,怔了一下,随即又倒了下去,这次却没再爬起来。飞机又在他头上扫射了好久,然后盘旋了一周,嗷嗷嗥着,朝西边飞去了。

他还没起来。我把骡子拴在树杈上,想过去看他。还没出树下,就听他喊:“别动,飞机还要回来。”

果然,话音刚散,一架野马式飞机从我身后掠过来,又在开阔地的上方旋了一圈,这才飞走。

飞机消失后,他带着满身泥水走过来,正是那位同志。他简直完全变了一个人,眼窝和腮都深深地凹进去了,脸色蜡黄,嘴唇焦黑,吊着的那只手变成了黑紫色。

我拆了些树枝,把我俩和骡子都伪装起来,扶他骑上牲口,在青纱帐里走。走着走着,忽然,头顶上嗖嗖两枪,四周看去,糟了,五十米开外有十几个敌人,正往我们这儿跑。

他一下子就跳下来,伸手从我皮带上拉出手枪,夹在左胳膊弯里,右手抽出匕首,喊道:“快,上去!”

我说:“你先上!”

他说:“你上去拉我!”

我两手按住骡背,往上一窜,刚迈过一条腿,那骡子就像疯了似的,尖叫一声,撒腿飞跑。我喊“吁”,拉缰绳,揪棕毛,怎么也不能使它慢一步。

背后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我的心紧紧缩成一团,勉强回头,才知道已跑出很远了,背后是一大片青纱帐,根本认不出刚才出事的地方。

又跑了一阵,看见连队了,我大声喊:“快拦住,快拦住……”

大家拦在路上,那骡子原地转了个圈,颓然倒下来,我看见它屁股上有一道匕首划过的血痕……

说到这里,顾彤长吁一声。

“可惜我没记住他的名字,不然,这次倒可以打听一下。”顾彤沉默了片刻,又叹气道:“不过若真打听出他还活着,我也没勇气去见他,这些年自己进步得不快啊!”

远处传来几声鸡啼。公路两旁稀稀落落地露出了白色的墙壁和蓝色的树丛。黎明悄悄地,悄悄地随在雨的身后飘来了。是那种沉静的,温暖的雨,落在地上连声音都没有。

到了岔路口,车停住了。我们感激着跳下车.赶车人咳了一声,沉闷地说:“你说的那人没死,在陈家后庄当农业社主任,叫陈宝田。”

“陈宝田!”我惊叫道,“我们要访问的就是陈宝田!”

顾彤问:“你怎么知道的?”

赶车人笑道:“我怎么不知道?”

顾彤定睛一看,怔住了。我也怔住了。可不是吗,长脸,高颧骨,大眼睛,左边的袖子空着……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顾彤和“我”来临沂采访,看到的“黑云”等景物与连队西进时相似,这促使他对“我”讲起陈宝田的故事。
B.从“狠命”拔出弹片等描写,可见陈宝田性格坚忍;从先送走战友、再独自轻松脱围等情节,可见其临危不乱。
C.顾彤觉得自己“进步得不快”而愧对陈宝田,这也是他开头说“他那火焰似的目光总烧得我浑身震动”的原因。
D.开篇写“黑地里看不清脸相”,结尾写景物逐渐浮现,光线的变化既点明时间的流逝,又暗示着真相即将揭晓。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两次写到下雨均富有意味,第一次写夜晚大雨突出战争环境的艰苦,第二次写黎明的小雨象征着战争终于结束,和平终于到来。
B.顾彤是讲述者,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他也是故事的亲历者,他的所见所感能更好地表现主人公的伟大。
C.小说先写了吃黄豆、树下休息等相对平静的场景,接下来的飞机轰炸、陷入敌围等情节却令读者的情绪紧张起来,笔法上张弛有度。
D.小说开篇写到“赶车人个子魁梧”,而顾彤感慨“那人高大的身影”,先埋伏笔;结尾再点明二者同为一人,首尾呼应,构思巧妙。
【小题3】“沂州道上”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有重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画线部分在刻画陈宝田形象时,既有不变之处又突出其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广东深圳·二模
知识点:其他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羊倌的年

朱华胜

太阳挂在山梁,洒下金色的光芒,有的树叶已经泛绿。老羊倌像往常一样,大年三十这一天,早早就把羊赶到山上,让羊吃个饱。他养着两只羊,一条大黑狗。他说,养多了我管不过来,养两只羊、一条狗做伴,我都七十三岁了。

他看着这对奔跑的羊和身边吐着舌头的大黑狗,心里乐开了花。自从儿子走了以后,每年过年乡政府都会给他送来过年的大米、肉、油,还有一个红包。特别是在城里工作的那个小石头,每年春节这个小子都要回来过年,给他带两条烟。这不昨晚又给他送了两条红烟来。想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凑近鼻孔,使劲闻了闻,好香。现在不能抽,回家再抽。自己是看山人,更要防火。虽然村里几年前就不要他看山了,说年纪大了。但他跑得动,坐不住。还是像往常一样,太阳出来他上山太阳西落他下山,日日坚持巡山。

有人说,老羊倌憨得很,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山,还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守山人。谁都知道,守山人很穷,成天在山林里走着,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山林又不是他一家的,也不能给他家带来富裕,他这是何苦呢?像他这样一家人都守山的并不多见。

乌蒙山山连山。几年前,大小山谷里私挖乱采严重,不像现在管得严。有几个外地人来山上偷砍树木,老羊倌的儿子发觉了,在纠缠中,儿子不慎滚落石沟,抢救无效死亡。儿子死后的第七天,老羊倌赶着羊,背上斧头,向山里走去。这一走,就走到现在,就是十五个春秋。儿媳在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在他的催促下,改嫁到邻村,逢年过节,都要领着孙女来看他。

知足吧,老羊倌自言自语,我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他走到山顶,眼神里亮了起来。山那边还是山,山山相连,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山。山脚是溪水,水连着水,这都是咱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啊。山上生长着很多树和花,他闭上眼睛就能数出它们的名:青松、罗汉松、亮松、杜鹃等。

有村民说,老羊倌爱山林,那儿有他儿子的味道。儿子经化成一棵树,一年四季,与他相伴。

夕阳向晚,村子里传来零星鞭炮声。今天是大年三十,他决定早些下山。

春节的山村,喜气洋洋,村娃一群群,嬉闹追打。红灯笼、红年画、红对联。家家飘出肉香味,伴随袅袅炊烟,在村子上空弥漫,久久不散。

“爹!”“爷爷!”老羊倌定睛一看,那不是儿媳吗?那不是长高了出落得水灵灵的孙女吗?她们怎么来了?

“爷爷。你看,妈妈今天一大早就炸了很多酥肉、豆腐圆子、荞丝洋芋片,还蒸了一碗八宝饭,给爷爷送来了!”孙女的眼睛亮闪闪的,笑眯眯说着,揭开手里的提篮,香气扑鼻。

“哇,好香!”老羊倌笑了,咂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

“大爹,你再不下山我都要来喊你了。今晚跟我去过。”柱子人未到,声音先跑了进来。

“不啦,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惯了。你看我儿媳,送来这么多好吃的,再加上你们的,政府给的,够吃到正月底了。”老羊倌笑容溢满皱纹间。

突然,大黑狗跑了出去,跟在一个人身后亲热地跳着。

“爷爷,”隔壁胖丫双手端着一个大碗,碗里冒着热气,“爷爷,我妈做的牛肉炖山药排骨汤。”

随着胖丫说话的声音,村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老羊倌泪眼婆娑,望向墙上挂着的儿子的照片。儿子望着他,也在笑。

过年啰。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写出了老羊倌的生活状态,为下文他儿子的意外埋下了伏笔。
B.老羊倌能够闭着眼睛数出山上生长的很多树和花的名字,是因为他喜爱这山林。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老羊倌“咂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开心和满足。
D.小说结尾写老羊倌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既是老羊倌被众人惦挂的感动之泪,也是老羊倌对已故儿子的思念之泪。
【小题2】小说在刻画老羊倌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把时间设定在“大年三十”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酒坊

徐春林

那是多年前的春天,我去一个叫桃花源的村庄。

我到时,已近中午。阳光穿过松林,照在流泉上闪闪发亮。最早迎接我的是一只黄狗,它依着酒坊的门框,把头伸出来又缩了回去。没过一会儿,又把头伸出来,开始汪汪地叫。没有人理睬它的叫声,酒坊经常会有陌生人来。酒坊是松木构建的,一个天井式双重庭院,靠着山岩。院的东北角里是一个灶台,低矮的灶台灶膛朝下,木柴朝里扔,全落在低处。屋柱与檐匾均有雕刻花鸟鱼虫。长年累月,院落的小瓦熏得漆黑。阳光从瓦缝里流进来,一个姑娘拿着相机给酒徒照相。屋内的酒气栩栩如生,绕着房梁到处跑。

在酒坊窄小的巷道里,七八个人挤在一块儿,彼此说着话,相互碰撞着酒杯。见我进来,一个脸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女人从侧门走过来。“你就坐这儿吧。”一张低矮的小桌子,旁边放着一条旧板凳。刚一坐下,残缺的板凳一扭,我整个人和风一起飘起来。腿碰到了桌子的吊板,一阵生疼。

“别动,坐下。”

她叫砚台,二十出头的姑娘,是酒坊的主人。眼睛很大,黑黑的,像酒坛子深不着底。

我是照着邀酒信的地址来的,来之前,读过她的《走吧,砚台》。那本书我很喜欢,至今还记得封面的那个背影。据村民们说,砚台的祖先,以前也是酿酒的。砚台是在山外长大的,后来又回到了村子里,继承祖业煮酒为生,空闲时写写文字。期间,相继带有三个徒弟,都是女性,大徒弟比她大二十五岁,原先在广州干丝绸生意,身价已过千万,喜欢摄影。二徒弟比她小两岁,大学毕业后一个人悄悄来这儿喝酒,喜欢自然。小徒弟与她同龄,是从湖南来的,会写诗。一到冬天,酒坊就会发出邀酒信,信里夹着小徒弟的诗,配大徒弟拍的照片,酒徒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酒坊的侧门处架着一座木桥,两个桥墩栽在流泉的深处。黄昏的时候,砚台坐在桥板上,脚吊在桥板下荡漾着。砚台和我说着后半生的事情,头顶上远远的星光照着我们,松林里的风哗哗地响着。大徒弟正在屋里洗碗,锅碗碰得哗啦响。二徒弟出门抱着柴火进去,蹲下身子烧火。今天晚上是她煮酒,在她眼里,自己就是个天生的煮酒人。小徒弟拿着扫帚,把地上的松针扫成一堆,装在麻袋里,那是点火最好的原料。

到了六月,流泉被太阳晒蔫了,一点儿声息都没有了。这时,砚台的日子是颠倒着过的,白天睡觉,一到晚上便爬起来煮酒。酒在夜里生长得特别快。

二十年前,村子里分土地,砚台家的地分在这流泉的峭壁上,孤单的一块,离村子好几里路。地不能说不是好地,可一到春天,种子种下去,什么都长不出来。几年后,砚台一家人被迫离开了村子。等砚台回到村子时,已长成了一个大姑娘,水灵灵的,村子里再也没人认识她。她离开时只有五岁,和她一样高的松树,现在长得比山还高。

不过,这时村子里的人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多数搬迁到了山外,村子里到处是荒芜的田土。昔日的鸡鸣狗吠,也退出了乡村的舞台。所幸的是,松树常青,挑战着酒的空虚。春天来的时候,砚台把那些荒田荒地都租种起来,红薯、洋芋、茄子、辣椒、豆角和西红柿,这些蔬菜生长快,很快就挂果,每亩的收入有上千元哩。她把卖菜的钱捐给村子里一些贫困的孩子,帮他们买书包和生活用品。

到了春天,满山都是酒味,酒在春雨中孕育,伴着竹笋破土而来。酒徒就像是南归的燕子,从四面八方唧唧喳喳地赶来了。阳光把云块顶开,穿过酒坊的缝隙,照在酒坊的灶台上,发着金闪闪的光。三个女徒把日子调制在酒里,所有的光阴都入了松与酒的道行。夜半出酒的时候,我听见,呜,呜,呜哇,咕咕咚,像是繁复的水流声,咚的一下,感觉酒摇摇晃晃地坠下去,感觉声音像是从天上来。

砚台的酒不卖钱。酒徒自带下酒菜,只需讲一个故事,以故事换酒不限量的。一些酒徒没把这酒当回事儿,尽情畅饮,三杯下肚便好奇地仰头望月,卯着劲喊山,声音飘到了星星上,回音又一串串地返回来,很快就跑到了酒坊的屋顶上。晚餐后,大家神情释然,师徒四人一个说河南话,一个说湖南话,一个说四川话,砚台说江西方言,借着淡淡的月光,把白天的故事记录下来,夜晚才踏实。

小道上阵阵微风掠掠而过,空气在叶冠的扑打下,一飞缕一飘线,酒香长空,金针度日,一棵松树,几壶酒,入自然,灵魂,也入自然。砚台的心便留在那酒的长夜里,与松木一起守黑夜,守白天,守一个个日子。

嗅山间酒味,听流泉水声,人便融入到古典的情怀中。我突然领会到,松与酒之交,便是君子之交,松和酒的互文,用沉默写出了新的颜色。

酒是什么时候喝醉的,居然一点儿都不知道。我从酒中醒来时已近黄昏,酒坊非常热闹。又来了一拨人,他们端着酒杯,彼此碰撞着,给我讲种菜致富的事情,怎样种菜,怎样卖钱。今天砚台一早就上山去了,说是采摘些松花回来,碾成粉末酿酒。这便是她新取的酒名,松花泉。我还是头一回知道,松花是可以酿酒的。她笑着说,还有药用的功效。每次她都是一个人出门,狗在前面带路。谁也不知道她所去的方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我后来还知道,砚台父母亲离开村子后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是一名退休的老人把她养大的,也就是她的养父。我听后根本不敢相信,我没有见到她的养父,我去时,他已去世好些年,埋葬在酒坊后山的松林中。

多少年后,砚台的小徒弟回到了湖南。在湖南常德仿造了一个酒坊。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酿造不出原汁原味的松花泉来。

某日,我又来到了酒坊。当然,这已经是几年后了。我是来拜师学艺的,可这时酒坊已经没有了,一棵苍老的古松还立在那里。整村移民后,村里不要说酒坊,就连铁皮棚都拆除了。

再次离开村子时,已过黄昏,我隐隐约约地看见那只狗还守在酒坊的门口,不时朝天空叫着,像是在和我告别,又像是在等着酒坊的主人回来。我发现,酒的味道还在村子里,哪儿也没去。

(有删改)

【小题1】第二段对酒坊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2】简要分析砚台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小题3】品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所幸的是,松树常青,挑战着酒的空虚
(2)松和酒的互文,用沉默写出了新的颜色。
【小题4】探究“酒坊”在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硬打三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要征集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马凳。

何谓马凳?就是给马匹钉掌时用的矮木凳。

三个月征期已过,马凳尚无音讯。馆长马增直摇头,认为没戏了。

这一日,一个白胡子干巴瘦老头儿,肩背梢马子找上门来,对马馆长毛遂自荐说,做马凳是我的熟套子活儿。

马馆长打量眼前这位老爷子,青鞋白袜灯笼裤,腰背挺直,双眼有神。说是八十有九,但也就像七十出头摸边小八十的样子。

马馆长心里直打鼓,试探着问,您带家伙儿来了?

老人将梢马子从肩上取下,兜底往地上一倒,好家伙!刀、斧、刨、锯,光凿子就有十几把。

马馆长问,您要什么条件?一个马凳要做多长时间?

老人开出条件:一个独门独院,要什么料得供什么料,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马馆长略一思索,一拍脑门,行。

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不对。我要的是酸枣木。这是牛犄角枣木。

马馆长一摸后脖梗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

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

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是十几根短棒棒。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的,下半截还留在山上。我要的是坐地棵。

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锯的是树的上半截?

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只见一头沉下,另一头翘起,露出水面。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

七天后,马馆长看到他面前摆着十几根短木枋,酸枣木黢黑的外皮已经被刮掉,露出微红嫩黄如铜质的白茬,纹理细如蛛网。

十四天后,老人对马馆长说,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烧一锅滚开水。

那又是为何?

老人颇自豪,这你又不明白了。酸枣木只有经开水煮过,虫不吃,蚁不咬。

二十一天后,马馆长再去看时,只见老人手中摆弄着几个小物件,两头尖,中间凸。

您这是做的什么?像枣核。

老人颇为得意,算是让你猜对了,这叫枣核钉。我做的马凳,浑身不见铁。我用枣核钉,拼接凳面。

二十八天后,马馆长再去探视时,只见老人用二分半的凿子在木枋上凿眼。凿刃啃咬着矩形小凹槽,金黄的木屑被掏出,榫眼却没凿透。

马馆长笑了,您这是……

这是闷榫,不是透眼。你当我是糙木匠?你别看我是个钉马掌的,做马凳——手细。

三十五天后,老人面前的木枋子长出了榫头,不过马馆长看了一眼,觉得卯眼不对。既然是卯榫结构,怎么榫头大于卯眼呢?走着瞧吧。

四十二天后,马馆长看马凳还未成型。凳面与凳腿,长掌与短掌,牙板与嵌板,还在老人面前摊成一片。他不由得催道,再过七天,“纪念馆揭幕式”就要举行了!

满四十九天,揭幕式如期召开。

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原来只是一只马凳,高一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分别往八个方向伸展着,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和紫荆条花香。

马馆长指着马凳说,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然后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马蹄,剔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想当年,冀东几百匹战马在东八县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就是多亏了这样一只小马凳。并且,无论将马凳怎么扔,最后总是三条腿着地,不滚不倒。

有人问,现在,可以宣布马凳收藏了吧?

话音刚落,老人提着十八磅大锤闪亮登场了,说了声:慢!还有最后一道活儿没完呢。

老人左手持二分半凿子,右手持斧,往那本无缝隙紧致的榫眼正中生生开出一道黑缝,然后从口中衔着的三枚木楔取出一枚,插立于黑缝之中。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带一股雄风,往那楔子上砸去。如此三声三锤三楔,说来也神了,那三枚木楔,已分辨不出你我,竟然和整个马凳浑然一体了。

众皆称奇。有人问,您这一手活儿可有名称?

老人吐出四个字:硬打三分。

这时,坐在前排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者,被人搀扶着颤巍地走上前来,拉住老人的双手,连说道:你就是当年给骑兵营钉马掌的小马哥!多烈性的马,到你手里跟猫似的。我就是骑兵一连的老连长,当年就是你飞出的马凳,挡了日本鬼子一军刀,我的马刀才劈了下去。硬打三分,是你的外号。你还记得是哪位首长给你起的外号吗?

我宁可忘了我姓甚名谁,也不会忘了给我起外号的那个人。

谁?

聂帅,聂荣臻!

(选自《小小说选刊》,作者许福元,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对老人出场时的外貌描写,不仅反映了老人内在的精神面貌,也为下文写老人做出令人称绝的小马凳作铺垫。
B.通过老人指点他人找酸枣树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老人对当地环境极为熟悉,与后文交代他的抗日经历相照应。
C.“多烈性的马,到你手里跟猫似的”一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于法,表达了老连长对小马哥钉马掌技艺的钦佩之情。
D.小说情节曲折多姿,扣人心弦:老人出现制作马凳,马凳选材用心良苦,马凳亮相激起人们对抗战英雄的尊敬与怀念。
【小题2】“硬打三分”这一标题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简短的问答式对话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