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数字人民币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等特点,在规模化前提下,可以节约货币流通成本,节约印制现钞所需要的纸张,因而本身就是绿色低碳的货币工具和支付工具。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数字钱包,在数字人民币诞生前,里面承载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诞生后,钱包里装的内容会增加央行数字货币,大家仍然可以使用原有的钱包进行支付。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使用时收取了一定的手续费,而数字人民币作为公共产品,在使用时无需手续费。

(摘编自管筱璞、李云舒《数字人民币:弯道超车》)

材料二:

2019年末以来,人民银行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202011月开始,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试点地区。截至20216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试点期间,数字人民币注重持续探索应用模式创新。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提升其扩展能力,促进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与相关手机制造商合作,研究提供包括双离线交易等功能在内的移动支付新体验。

(摘编自《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20217月)

材料三:

在美国政府的信用支撑和强大的经济价值之下,美元作为全球头号储备货币已经统治了世界金融几十年的时间。但货币形态的变化并不等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去中心化成为可能,以美元为架构的金融信用体系正受到挑战,但目前可以替代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支付货币地位的货币并未出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张涛认为,在央行数字货币出现后,国际货币体系将如何演变“很难预测”。储备货币被接受往往伴随着结构性变化,包括树立政策可信度,建立法治,形成具有深度和高流动性、以同一种货币计价的市场等,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改变很可能十分缓慢。但张涛也指出,长远来看,广泛可得的央行数字货币,加上强大的网络外部效应,都能使储备货币地位的转变更快发生。

(摘编自桂涛《数字货币大变局将如何演变》)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央行数字人民币是指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化形式的货币,它由央行负责,具有国家信用,其价值与纸钞、硬币等人民币等值。
B.数字人民币先由央行发行,然后再把数字人民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指定的运营机构,最后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C.数字人民币作为货币工具和支付工具,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其本身也具有了绿色低碳的特性。
D.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承载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和数字货币,它们只是一种电子支付手段,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人民币。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9—2021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的选择只考虑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各地产业和经济特点。
B.央行谋求和相关手机制造商合作,研究提供双离线交易功能的移动支付方式,并不属于我国数字人民币应用模式创新。
C.随着近几年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快速推进和技术发展,数字人民币将会很快代替现金,使我国快速迈进无现金社会。
D.国际货币地位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绝不会仅仅只是因为数字货币的发行而提高其在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小题3】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你会为数字人民币的更好发展提供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1-22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闻、通讯、访谈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下,“一个学期做半尺多厚的卷子”“一个假期上七八个补习班”,是不少学生的常态;升学的压力,学校之间的竞争,父母的教育焦虑,施加到学生身上,也让他们难言轻松。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孩子们房间里的灯总是亮到深夜。

当然,真正为学生减负,还需要整个社会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教育科学精神的提高。当所有人都要求孩子必须跑步前进的时候,教育完全成了一场你追我赶的竞争。这样的竞争,必然有输有赢,可能还会有人体力透支,跑不下去。但其实,孩子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只以分数来贴标签,就难免忽略一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的禀赋、才能、爱好都能被发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成长,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快乐。

(摘编自《让孩子早一点关灯睡觉》,《人民日报》2019年1月29日)

材料二:

图1     学业负担重的学生在各年级的比例

图2     父母觉得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部分原因

材料三:

2018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重磅文件《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有些学生不仅在校时间长、体育锻炼时间少,而且节假日还要参加家长安排的兴趣班。

如何减负是一个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如何契合教育现实,减负指标如何执行,如何监督与问责,都应有周到的制度安排。“减负令”描绘的愿景很美好,但关键还在落实。

除了出台“减负令”以外,教育部门还应健全教育监督机制,改革教育评价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只有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才能让家长消除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态,学校才能体会到给孩子减负的好处。

(摘编自《减负新规好   落实是关键》,《中国妇女报》2019年1月2日)

材料四:

事实上,减负问题是东亚文化圈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学习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要付出努力,克服困难。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滕珺分析,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必然要求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我国频频出台的减负政策本质上是社会转型的产物,这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提及减负,大部分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两个方面:第一是作业过多,写作业时间过长超过学生承受范围,造成生理负担过重;第二是焦虑过度,情绪失衡,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两会上的发言指出:“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内容,我们把它叫作负担。在正常范围内的,我们把它叫作课业、学业,叫作必须付出的努力。”因此,减负不只是在课程、教材、考试等方面修修补补,简单地压缩学习时间,降低学习难度,而是减少那些枯燥的、乏味的、反复的、机械的学习,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充分地提升学习的质量,让学生既付出努力,又学得愉快。

在滕珺看来,很多家长关于负担过重的抱怨或“这头减了,那头又增”的焦虑,根源正在于对减负的认识错位。她说:“学校教育除了教书,更得育人。而育人就意味着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工作,而是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发生真正的‘化学变化’。”

实际上,教育的担子不仅是孩子一人在挑,家长、老师、学校等全社会都在承受负荷过重的阵痛。陈宝生呼吁,减负需要各方面合作。要抓住学校教学减负、校外减负、考试评价减负、老师教学减负、家长和社会减负五个方面,整个社会都要提高教育素养,树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不要听信那些似是而非的理念,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办事,让他们健康成长。

(摘编自《减负不是简单做减法》,《人民日报》2018年3月29日1)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的学业负担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要想给学生减负就要各方面合作、一起努力,多角度、多层面减负才能真正让学生减负。
B.中高考竞争加剧引起升学压力提升,导致家长更加焦虑,所以有些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是教书育人,除教授知识外,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C.减轻学生负担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任务,要考虑方方面面,比如我国目前的教育现实、减负指标的执行、监督机制、评价手段、资源配置等。
D.给学生减负不是中国独有的,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结果,而为学生减负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是要遵循的规律。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升入一年级后学业负担直线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个年级普遍存在学业负担重的问题。
B.随着中高考竞争的不断加剧,升学的压力已从中学传到了小学,有些家长认为培训机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
C.给学生减负是要执行相关标准的,课业、学业是正常的教学内容,是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努力,是不能减少的,减负减的是这些之外的内容。
D.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集中在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其一是作业过多,写作业时间过长,超出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其二是家长过度焦虑而造成学生情绪失衡。
【小题3】给学生减负除了国家政策层面外,有人认为家庭责任重大,也有人认为学校责任重大。你认可哪个观点?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之后,正在迎来崭新的生物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可能将远远超过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对人类影响的总和。未来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科技革命,将大幅度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病死率,降低医疗成本,延长人类预期寿命。一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得到控制甚至被消灭;基因编辑等技术有望对1000多种单基因控制的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治疗:干细胞技术则可定向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器官等。未来30年,由于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生物技术推动农业新一轮“绿色革命”,人类有望彻底告别饥饿。未来,生物技术将推动农业新一轮“绿色革命”,有望最终解决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问题。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既能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与食物的污染,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们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动物新品种,提高动物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甚至可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生长调节剂等,使人类有望彻底告别饥饿。

工业技术经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正在向绿色化、“生物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生物催化正在逐步取代化学催化,能够大幅度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发酵技术以生物质为原料研发的新型材料,如手术线、人工骨骼等高端材料,加速工业材料进入生物时代。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生物恐怖风险陡然上升,人类面临更大的生物安全威胁,保障生命安全、生态安全,亟待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广泛使用。基因组大幅度提升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水平,如新型冠状病毒的任何变异都不能逃脱人类的眼睛;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将大幅度提升人类改造生物的能力。当然,这些技术也是“双面技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止技术滥用、误用对人类与环境造成损失。未来世界,科学家将不断揭示生命规律,对人类自身与生物世界的了解、调控能力将不断提升。

总之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来临,生物经济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专家们尽管对新的科技革命、生物经济来临的时间还存在分歧,但关于生物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则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的世纪,谁引领生物经济的发展,谁就能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摘编自“人民论坛”王宏广《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研判》,2022年9月23日)

材料二

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规划》明确,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合作共赢、造福人民、风险可控”的基本原则,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于发展壮大生物经济来说,“创新”就是“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此,《规划》将“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十四五”发展生物经济的五个原则之首,强调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一是科技突破不断涌现。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二是产业创新持续活跃。近年来,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三是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同时,生物技术有力支撑新冠疫情防控。

当然,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析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百年疫情冲击国际开放合作等不利因素。

接下来,各地方和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确保《规划》目标和整体战略任务落地落实。

(摘编自《凤凰网财经》《中国首次提出“生物经济”五年规划!》,2022年5月10日)

材料三

3月3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出台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两个文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强调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对黑龙江省振兴发展也作出了“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等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规划》和《支持政策》的编制工作,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握生物科技进步和生物产业变革新机遇,迎头赶上生物经济发展新浪潮,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当前,生物经济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一个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更加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加快成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把发展生物经济作为黑龙江省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产业、构筑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对于黑龙江省实现换道超车,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黑龙江省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资源、创新、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黑龙江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生物质资源全国第一。汇集了一批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哈兽研专业研究全国领先。具备深厚的生物产业基础,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黑龙江省还是全国最大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

黑龙江省发展生物经济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

(摘编自《黑龙江日报》,2023年3月30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中“生物技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科技革命,基因编辑技术使目前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
B.生物技术推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可逐渐减少对环境与食物的污染,提高动物产品质量。
C.生物安全是人类未来安全短板之一,亟待生物技术上能有重大突破与广泛使用来保障生命和生态安全。
D.专家们虽然对新科技革命能否到来见解不一,但都一致认可引领生物经济发展是把握未来发展的关键。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生物催化取代化学催化后,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速工业材料进入生物时代,使人类有望告别饥饿。
B.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会使人类消灭一些疾病,降低人类的病死率,大幅提高对衰老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C.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将提升人类改造生物的能力。在未来世界,生命的规律将被科学家不断揭示。
D.“创新”就是“牛鼻子”,比喻形象生动,突出“创新”在生物经济抓发展、谋未来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小题3】中国人民大学刘玉书说:“生物经济的价值就如同月球上的珍贵矿产资源一样,是巨大机遇。”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并分析我国未来如何在创新上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北京初冬的一个早晨,戴着蓝色棒球帽的潘老先生,蹬起一辆半旧的电动自行车,“呼呼”地穿行在清华大学校园里。车轮子不时滚过枯黄的落叶,一路把他从北边的宿舍楼,带到机械工程系的焊接馆。这年,潘院士已经年过八十了。

对这位“身陷”焊接领域50多年的专家而言,年龄不是衡量他是否已经“老”了的唯一指标。这位老院士像年轻人一样,玩微信、看微博,家中电脑QQ“噔噔”上线的声音不时响起。尽管已过耄耋之年,他却可以不借助眼镜。轻松地翻查手机号码。他自由穿梭在铁块拼接起来的焊接机器人和墙角的缝除间,俯下身随手拣起一块普通成年人才掂得动的钢板。当然,他还能清晰地说出某个发动机焊接转子的转速、直径以及气压值。这位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摊开双手,自信地说:“我现在研究的课题,是焊接领域的前沿,比如‘高超超临界’,仍是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

他和年轻的同事吃饭时,时常念叨他的西南联大。2012年11月3日,在“西南联大建校75周年纪念大会”上,潘际銮和一百多位老校友,他们中的很多人双手抚着桌沿,颤颤巍巍地站着,齐声唱着西南联大的校歌。他们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潘际銮的心里“激动不已”。

1980年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时,“填了一张表”,简单地写下完成的工程成果,而且“当时也没发几篇论文”。“我所获得的荣誉,都不是我追求的结果。”潘际銮说。不少接触过潘际銮的人一致评价他,“对名和利,不敏感”。

(节选自陈璇《不合时宜的老派院士》,《中国青年报》2013年11月27日)

材料二:

高中毕业时,云南省会考,我拿了全省第一,被西南联大录取。我父亲一直怀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受他的影响,我选择了机械系。西南联大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每学期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大概有三分之一,没有一个人能在联大随随便便就混到毕业文凭。当时的教室是土坯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夏天像蒸笼,冬天寒风穿堂入室。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屋顶上叮叮当当作响,老师得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风声和雨声。

1948年我本科毕业,1950年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深造,从此选择了焊接领域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当时有人笑话我:“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实际上,焊接是非常重要的。火箭、导弹、军舰、航母都是焊出来的,清华的第一个核反应堆是我负责的,建秦山核电站时,我也是顾问。

我常说,这辈子我做事有两个驱动力,年轻时候父母很少过问我的学习,靠的是“兴趣”。后来是“成就感”,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为国家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时,那才是最快乐的时刻。

(节选自《潘际銮自述》,《环球人物》2015年第22期)

材料三:

潘际銮知道焊接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这门发展中的技术一定会在新中国的未来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哈工大决定成立焊接专业,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教研室代理主任,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创建了第一个焊接专业。1955年夏天,潘际銮返回清华,又在清华大学建立焊接教研组,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教研组主任,成为我国第二个焊接专业和焊接教研组的建设者。60年代,他率领一支队伍,承担了由清华大学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历时3年终于成功完成了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为了解决反应堆中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焊接问题,他又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潘际銮获得了很多荣誉,如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等。谈到这些荣誉,他说:“那只是奋斗的结果,绝不应是奋斗的目标!”他始终认为,只有当自己的创造发明获得成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时,才会享受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节选自《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报》2014年4月4日)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回顾了潘际銮先生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的经历,再现了联大师生治学环境的艰难以及联大严谨的教学风格。
B.材料一从如今清华园里的潘际銮先生写起,在记述潘老先生人生片段的同时,侧重表现年过八旬的他老而弥坚的精神。
C.三则材料都涉及潘际銮先生在焊接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第三则材料概括得最充分,第二则材料中只是略微提及。
D.材料三侧重记述潘际銮先生研究焊接技术以及创建我国高校焊接专业的艰难历程,同时表现了潘老先生面对荣誉时的态度。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潘际銮先生的“年轻”主要表现在:他虽为耄耋老人却骑电动自行车穿行校园,还玩微信、QQ等,并且行动自如、记忆力好。
B.西南联大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对学生要求严格。潘际銮先生和他的同学在联大求学期间学业大进,以致几十年后老人们唱起校歌时仍然激动不已。
C.潘际銮先生的事业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驱动力来自他对焊接科学的兴趣,第二个阶段的驱动力来自他在焊接科学领域获得的成就感。
D.潘际銮先生当年选择焊接专业时,有人对这个专业缺乏了解,但潘先生义无反顾地将它作为终身的职业,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小题3】材料三的原文标题为《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及其具体表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