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大河

刘夏

我们村最长寿的张老太活到103岁,生了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逢年过节,来看望她的后辈站满了整个大院子。有一年春节,她在南方当兵的外甥捎来两箱橘子,其中一个到了我同学宋大河手里。宋大河是张老太的孙子,在吃完橘子瓣后,他把橘子皮像地瓜干一样晒干,每天掰一小块放杯子里泡水喝。大家笑话他怪兮兮的,但他一本正经地说有药用价值。

张老太的庆寿随着年龄增高越来越隆重,大家都愿意沾点寿气儿。张老太总是笑呵呵地接受大家的祝福,她一年到头对襟大褂前面掖着一方白手帕,有一般农村老太太没有的干净劲儿。张老太有一本矜贵的小画册,过寿时才拿出来给大家过过眼。看过画册的宋大河说都是繁体字,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大洪水的。“你们知道大洪水吗?”宋大河有一次问我们。我点点头,印象中有一年发大水,家里一片忙乱,东西堆得到处都是,水漫到院子里的时候,我被放在一个大盆里,不知怎么就随着盆漂到了小学旁边的水塘那里。水盆一路打着转儿,我坐在里面,看着眼前浑浊的水有点头晕,一只鸭子跟在后面,让我不那么孤单。水盆忽然停下来,原来是碰到了两棵紧挨着的树,被挡住了。我正不知道怎么办,家里人追过来,把我拉上来。这次童年经历让我对大水深有忌惮,多少知道了水火无情。我一开始对宋大河以及王大江这些同学有点抵触,觉得他们身上蕴藏着我担心的能量,直到有一天听说是因为命中缺水,起个带水的名字弥补一下,才觉得他们没什么可怕的。宋大河摇摇头,“咱们村以前的发大水算不了什么,画册上说的发大水才厉害。那水高过最高的山,把所有能喘气的都淹死了。”我倒抽了一口气。宋大河接着讲故事:“不过画册上说有一家人躲在一艘大船里活了下来,还说我们现在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后人呢。”

我从此对张老太的小画册有了念想,希望能一睹真容。在张老太九十八大寿的时候,我拼命挤到她身边。张老太抽出手帕擦擦手,“这是游方先生送给我的,那年我听游方先生讲故事,还是个小闺女呢。他扎大棚在我们张家村讲故事,一讲就是三四天,我每天都去,先生站在台子上讲,我紧挨着听。临走时先生送了我这本画册,嘱咐我回家好好看,别弄丢了。你们不知道,先生真是好口才,心肠也好,可惜我再也没见过他。”张老太说着,小心打开画册,我看到第一张画上是两个人在一个园子里吃水果,“可惜这是个不好的果子,吃了以后他们就变坏了。”张老太叹了口气。再往下翻,就是大洪水了,果然有一艘大船,高高地浮着,看得出里面有几个人还活着,水面上漂着很多死人。“这可不是一般的发大水,除非在船里才能逃命。”张老太又叹了口气,“游方先生说,大洪水之前,人至少能活五六百岁,还有的活了九百多岁呢。大洪水之后,寿命就短了,活不过两百岁了。”大家这时便都说起过年话来:“老太太,你身子硬邦着呢,也能活好几百!”张老太翻到画册的最后,“这里还有个园子,里面的果子都是好的,吃了能长生不老呢。游方先生告诉我,只要相信他说的那些话,有一天就可以吃到那些果子,连树叶子都是上等药材,有点小病也不怕。”大家听了,都露出羡慕的神气。我追问道:“万一又来了大洪水呢?那园子不会被淹吗?果子还能存住吗?”大家有些黯然。张老太想了一会儿,忽然高兴地笑起来,“我记得先生说过,以后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洪水了。为了这个事,天上还专门设了个记号,我到现在还没忘呢。”看着我们好奇的样子,张老太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你们可不一定能猜出来,那可是个稀罕光景呢——晴天看不到,雨后才会有的稀罕光景呢。”紧挨着我的宋大河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那天我在屋檐下晒橘子皮的时候,忽然下起睁眼儿雨来,一会儿雨停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奶奶,你说的那个记号是不是彩虹?”张老太抓起一把糖果装在宋大河的口袋里,连声说:“是是是!好孩子,你说的正是!”我不禁羡慕起宋大河来,此前还嘲笑他吃橘子皮的事,谁想到他晒橘子皮能遇到睁眼儿雨呢?睁眼儿雨是突然下的时间很短的一阵小雨,通常一边出太阳一边下着雨,可能就是一片过路云彩随心所欲,走后留下一道彩虹,颇有点浪荡子的拽劲儿。我决定以后对宋大河客客气气的,这个人吃块橘子皮都能跟天上彩虹搭上关系,说不定就是个贵人。

据说张老太为她的小画册专门做了个小皮套加以保护,每天晚上都放在枕头下面,简直就是小宝书。张老太成了百岁老寿星那一年,村里着实热闹了一番。宋大河自从答对了彩虹题,深得张老太欢心,百岁宴上他作为特派员,拿出张老太的小宝书跟大家分享,并负责回答大家的提问。显然他已经对小宝书上的故事滚瓜烂熟了,我丝毫不怀疑他就是那本小宝书的继承人。我甚至起了贪念,如果有一天我能嫁给宋大河,我也会拥有部分继承权。

一贯沉稳自信的宋大河有一阵心事重重,我猜他一定有什么秘密。我学习更加努力,行事越发严谨,力争让自己成为最值得托付和信任的那个人。终于有一天宋大河来找我了,我克制自己的好奇心,认真向他请教一道数学题,频频点头表示钦佩。宋大河忽然停止讨论数学,跟我说起玄学来:“前一阵子,我奶奶告诉我,她要走了,过完生日就走,要去很远的地方……去那个园子,吃好果子,叫我别伤心……”我听了居然没有表示惊讶,甚至觉得很自然,大概是小宝书起作用了。我安慰他:“你奶奶要去享更大的福了,你没什么可难过的。如果你舍不得她,你就把那小宝书继承下来,做个念想。”

张老太在过完103岁生日后的第二天寿终正寝,她像往常一样安稳地睡了,只是没有再醒来。大家都说她没病没灾地走了,实在是天大的福气,是喜丧。就像个老面瓜,瓜熟蒂落,没啥可悲伤的。宋大河果然继承了小宝书,上大学后我们还一度保持联系,但高度始终维持在分享小宝书的水平线上,我体会到精神对肉体的辖制,当然这不能不说是人之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他结婚了,我作为同窗好友送了一份厚礼,他回赠了我一本小宝书的复印件,封面上画着一道彩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大河吃完橘子瓣后,把所剩下的橘皮晾晒干,然后用来泡水喝,这显示了宋大河生活的节俭和养生知识的广博。
B.张老太的庆寿随着年龄增高越来越隆重,是因为大家只想沾沾张老太的喜气,希望如张老太一样健康长寿。
C.由于宋大河能继承那本小宝书,所以幼时的“我”希望能嫁给宋大河,也由于宋大河继承小宝书,我们的友谊被限制在了分享的水平上。
D.“小宝书”既承载了“我”童年的记忆,又可以象征着人类的历史:有灾难,有诱惑,有信仰,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使用第一人称,主要运用儿童的视角,叙述了“我”童年时期对于洪水、对于小画册、甚至对于死亡的理解。
B.“我一开始对宋大河以及王大江这些同学有点抵触”,是因为他们的名字都带有与水有关的字,而“我”在童年时遭遇过发大水。
C.我向宋大河认真请教一道数学题,并“频频点头表示钦佩”,表现了我在数学方面能力的欠缺。
D.小说语言通俗质朴。“矜贵”在文本中是“珍贵”的意思;“就像个老面瓜,瓜熟蒂落,没啥可悲伤的”,以“老面瓜”比喻人的死亡,贴切自然。
【小题3】小说中作者设置“张老太”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中的“彩虹”具有多重的意蕴,请结合文本做简要的探究。
2022·湖北黄冈·一模
知识点:其他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运河谣

马金章

傍晚,燕翅湾西边的运河堤上,一对老人厮跟着。老汉在前,老太稍后,像河中的拖轮,牵引着随船。走到一棵浓荫匝地三四人扯手才能合围的古槐树下,老汉说,下午,就在这儿,俺给申遗办的人吼过船工号子,他们就打听你。

咋吼的,我听听。

老汉走到槐树下的青石凳处,从地下捡起一根手指般粗细,两尺多长的柳棍儿说,下午,我拿它当纤板。说着,将这纤板往胸前一放,弯腰弓背,随着夯夯实实的脚步声吼唱起来:

哈哕哈哕嗨哟——

两脚杵地背朝夭哟。

他停下,直腰说,那年,你磨(掌)舵,我打号,将那个粗词儿,改成了两脚。不改,怕你羞得烧烂了脸皮儿。

她夺过他手中的柳木棍儿,敲他一下:

多大岁数了?不正经拉纤,尽往河边柳丛蒿草里拐。

他嘿嘿一笑,继续吼唱:

往北开嘞米粮船哟,

哈哕哈哕嗨哟——

往南运嘞鱼和盐哟,

哈哕哈哕嗨哟——

……

他收了势问:咋样儿?

你自个评评咋样儿?豁口缺牙,跑风漏气,好意思问。

老两口在槐树下的石凳子上坐了。

不比当年了。当年,拉一百二十吨大船,纤工十四五个。

她拦过话头说,俺磨舵,你打号。

磨舵,还是你磨得好,你哥磨嘞不行。每到流急滩险的扭头三湾那儿,纤工一看磨舵的是你哥,扯着嗓喊:该换磨舵的了。一换你,人人肩上的纤绳,标枪一样绷绷直;纤板,抠着胸脯肉,咯吱咯吱响。那船,蛟龙游水般昂起头,劈开逆浪,咯拱咯拱,猛往前窜。

磨舵得会识风向,辨水情。船行黄水要搁浅,清水打流好行船嘛。

哪个舵手都知道这话,可恁多人,却没揣摩透磨舵的巧劲儿。

要不是你教俺凫水,恐怕这辈子,不会和船打交道。

两个老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堤下河岸的一丛丛簸箕柳。又不约而同地顺着簸箕柳,移向。上游不远处的河湾。

就在这个河湾里,你会了凫水。

起先,你古板,不教我。说啥?女人家,不兴凫水。等下辈儿,托生成男的再说吧。

你不服,抬着板脚,死乞白赖地说:菱角样的小脚女人,河中站不稳,凫水不成。俺这脚,一天没缠过,天足嘞。

你看着俺恁大的脚,嘿嘿笑笑算答应了。

俩老人,注目着不远处的河湾。

那时,你身轻得,飞燕儿样,可一下水,死笨,像个秤砣往下沉。为保你安全……

她打断他的话:你将你的毛蓝长裤在水中浸湿,扎上俩裤脚,凑上你那猪拱嘴儿,鼓腮吹气,然后,扎上裤腰,将个肥鼓鼓的裤子递给俺,让俺一手抓住裤腰的结,将我脖子摁在裤裆部,另一只手和双脚划水。生的啥肮脏法儿。

他哈哈笑了:土造儿救生圈嘛。凭着这救生圈,你胆儿肥了,学水黏了。慢慢,秤砣变成了浪里白条儿。你成了咱湾里第一个会水的女人。

都是被河水逼的。说过,她脸上显出一抹惆怅。

往事令人伤怀。

过去船家的孩子,为防止落水,腰里都拴着两只桐油浸过的葫芦当救生衣,爹娘不待见女娃,不给她拴。那年她二哥解下葫芦上岸随爹到水神庙上香,回到船上,还没顾上拴葫芦,登廒舱②梯子时踩空落水身亡。事后,娘才将二哥那葫芦要拴她腰上,她不让,她要学凫水。娘怼她:要想穷,玩木龙(船)。是不是想在船上过一辈子呀?要不愿过安稳日子,你就学凫水。不久,意想不到的灾祸来临了,娘家的船,在道口镇三里湾码头装散米,几十吨的大船过十八里溜时触了河底石,仓满货重,水柱裹挟着白米,白花花喷起两三丈高。船沉了,米被冲跑了,家破了。真应了要想穷,玩木龙这句俗语。娘便将她送到燕翅湾的姥姥家,期望她将来找个安居岸上的好人家。

上你的当了。那时,你总耍心眼儿:去河湾吧,学水。

甭得了便宜卖乖。你学不会水,能当船娘?不当船娘,大运河申遗办的人,会将你列入运河人物?今儿个,人家会来采访你?

听了老伴儿的话,她想起那个麦收前的傍晚,他俩走向运河湾,多美的画境啊:运河白帆如云,桅杆如林。风一吹,麦海金浪翻滚。因河堤不高,河里的航船,如在金色浪中游走……那时刻,她有了运河里弄潮走船的心。

老太太看着运河岸边一丛丛绿烟儿似的簸箕柳说,过去,柳丛边儿,是一条纤工踩出的光溜溜的纤道。

她看着绿烟河柳,看着隐隐约约的纤道,想起下午申遗办的人造访她的情景,不由清嗓唱起船歌:

日头出来咯窜咯窜,

一个大脚闺女弄水操船……

听着听着,老汉双眼蒙了一层泪光。

他摸索着,紧紧攥住了老伴儿的手。

夕阳,摇翻了一河鳞鳞金波。


[注]①打号:喊号子。拉纤的需要统一的口号,一起用劲。②廒舱:船上装粮食等的仓库。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运河堤岸上的古槐这一事物设计巧妙,从古槐“浓荫匝地三四人扯手才能合围”表现其粗大,从槐树的古老体现出运河历史的悠久。
B.小说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老两口在古槐树下的对话就明确了二人的具体身份、关系以及二人对运河“申遗”的态度等。
C.小说开篇有“傍晚”、结尾有“夕阳”,用事物的特征表现时间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了“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的主题思想。
D.小说中景物描写情感真挚,比如对“麦收前的傍晚”的景物描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化的描写等,营造出闲适、优美的意境特征。
【小题2】小说中的老太太对学凫水有着比较复杂的情感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小题3】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秘书长高健认为《运河谣》“场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富有地方特色”,请从文中举出三处例子,简要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冬天里的秘密
弗兰茨是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了亲人。他在医院住了两年多了,是洛里安大夫的病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冬天来临的时候,他已经连路都走不动了,还要靠人喂饭,洗脸。夜里他总是做噩梦,大声地说胡话,医生把他安排在了顶楼的小房间里,房间的窗户朝着一条寂静的横街,这意味着,他开始默默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但是圣诞节到了,新年到了,死神却一直没到顶楼房间里来找他,洛里安大夫也不明白这老人为什么看上去好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却还有强烈的活下去的愿望。凭大夫多年的经验,使弗兰茨活下来的不是药物,而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相信,这老人的心中一定有个秘密。
这天傍晚,洛里安大夫推开弗兰茨的门,却发现他正朝窗外张望。看到大夫进来,他立即把脑袋缩了回去。大夫说:“您应该静静地躺着休息,为什么总往窗外张望?”弗兰茨先生想了一会儿,对洛里安大夫说:“请您走到柜子后面去,不要露面,要不就不灵了。”
于是大夫就走到柜子后面去。弗兰茨先生坐起来,关掉床头柜上的灯,这时小房间里一片昏暗。接着他又开了灯,又关掉,又开灯。突然,在他们对面横街的一间亮着灯的顶楼窗户里出现一个姑娘。这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大眼睛,黑头发,她笑着并朝这儿招手示意,弗兰茨先生也向她招手示意。小姑娘在对面鼓掌,然后把各式各样的东西摆在窗台上,她自己站在窗台后面。窗台上摆的尽是玩具,有乔木,灌木,有一个教堂,还有许多洋娃娃,只要用手插进洋娃娃的衣服里面,它的形态就能不断变化,像活的一样。
小姑娘在她的窗口表演了一场真正的木偶戏!表演完毕,小姑娘鞠了一个躬。
弗兰茨先生笑了,这可是大夫几个月以来第一次看到他笑,于是情不自禁地往前走了两步。这时,在小姑娘半明半暗的房间里出现了一个妇人,当她意外地发现弗兰茨先生和医生时,她惊呆了,赶紧拉上窗帘,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对不起,是我妨碍了演出!”洛里安大夫沮丧地说。弗兰茨先生躺在床上喘了会儿气,终于开口了:“我认识这个小姑娘五个星期了,纯粹是偶然,一天,我想转身到另一侧,当我抬起头时,看到了她,她就把那些洋娃娃指给我看,并开始表演起来。为我表演!
“从那时开始,她每天给我表演节目,而且总是新的,感谢上帝,让我的眼睛还看得到东西。我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傍晚来临,这个时间我们用信号约好了,灯一闪,她的演出就开始。”
接下来的整个冬天,洛里安大夫每天给弗兰茨先生检查身体,每天都关切地问同一个问题:“您一定又往窗外看了吧?”
老人总是轻松地回答:“是的!”雪融化了,弗兰茨先生竟然已经能够坐在桌旁吃饭,能够自己洗澡了。3月份的时候,他可以自己走路了,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奇迹。
4月初的一天,弗兰茨先生惊慌失措地对洛里安大夫说:“大夫先生,大夫先生,昨天小姑娘不见了!要是她出了什么事……”
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星期都不见小姑娘的踪影,可怜的弗兰茨先生完全失去了常态,他甚至有点旧病复发。但是洛里安大夫对此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直到第八天,他对弗兰茨先生说:
“请您穿好衣服,有人邀请我们。”
“有人邀请?在什么地方?”
“那个为你表演的小姑娘的父母亲邀请我们去吃午饭。您动作快一点,要不我们就迟到了。”
弗兰茨先生穿衣服还从来没有那么快过!洛里安大夫想搀扶他过马路,但他走得比大夫还快,老人踉踉跄跄地径直上了对面那幢房子的顶层。
大夫似乎熟悉这里的房门,他在一道门牌上写着“维德曼”的门上按了电铃。一位女士开了门,这位女士就是老人曾经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常常看到的那个,在她后面站着一位先生,当他们看到弗兰茨先生时,脸上马上泛起了笑容,一起说:“非常欢迎,亲爱的弗兰茨先生。”
看到弗兰茨先生困惑不解的样子,小姑娘的父亲解释道:“不久前,洛里安大夫拜访过我们,谈起了您的情况。”
弗兰茨突然明白了大夫的良苦用心,他感激地看着洛里安大夫,急切地问小姑娘现在在哪里?
小姑娘的父亲领着弗兰茨走过了客厅,在一道门前站住:“我的女儿玛利亚就在这里面,这门应该由您来推开。”弗兰茨双手颤抖着推开门,这是一间装饰得很漂亮的儿童房间,玛利亚,他的小朋友,大眼睛,黑头发,她正躺在靠窗的小床上,被子滑落下来,弗兰茨先生看到玛利亚的右腿从脚趾到膝盖绑着石膏绷带。
“太好了,您终于来了!”玛利亚兴奋地喊道。
维德曼太太说:“我的女儿6个月前患了严重的骨髓炎。她必须卧床,老是卧床。我们请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物,但是毫无用处。我们非常担心玛利亚会终身残疾。可前段时间,玛利亚的病情突然好多了,起先我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每天为您演出……上一周的检查出现了奇迹。检查表明现在她只有局部发炎,医生说很快就能康复了。”
玛利亚向弗兰茨伸出一只手,他也伸手握住了她的小手。
“您和玛利亚有一个秘密,正是您和这个秘密使她得到了健康,我们将永远感谢您!”小姑娘的父亲嗓音沙哑地说。
洛里安大夫微笑的看着他们。
(文章节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从冬天写起,既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雪融化了”不仅推进情节发展,也暗示弗兰茨的病情出现转机。
B.作品讲述了一个用爱来挽救生命的感人故事,小说运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坚韧的生命力的赞颂,情感令人感到温暖。
C.小说中维德曼太太始终不明白事情的底细,所以她的出场就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使故事情节具有了悬念,达到了一波三折的效果。
D.小说多处巧妙运用伏笔,如开灯关灯的约定;对小姑娘的消失,洛里安大夫“对此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等,这些伏笔和后文的照应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小题2】【小题2】小说题目“冬天里的秘密”有何含义?
【小题3】试分析小说中洛里安大夫的形象特点?
【小题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应该改动为“当弗兰茨知道真相时,玛利亚已经离开了人世”更好,你认为和本文相比,哪种设计更合理?请阐释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中的红围巾

郝明

连长放下手中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揉了揉眼睛。瞭望塔外漫长的边境线上,除了铁丝网和柱桩上还能看到些许黑色,剩下就是满眼的雪白,刺得眼睛生疼。

“报告连长,军区正午时分将有物资抵达!”

连长转过身,接过通信员手里的电报本,签上字,回敬了军礼。

“这几场暴风雪呀!”连长心里有些感慨。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驻守了快二十年了,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几场雪了。运输道路都被齐人深的积雪填埋,推雪机没日没夜地在抢挖,但等挖到这里,估计要年后了。往年军区都是提前几天就把慰问物资运到,今年也不知为什么耽误了。

看着瞭望塔外的天空,灰蒙蒙的阴云像一群无人看管的野马,又在慢慢地压低地面并随风移动着,“做好接收准备。”

“是!”通信员答道,“连长,班里的战士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备呢。”通信员有些神秘的笑。

“什么准备?要注意安全,年三十了,可以搞点创新。”连长有些心疼地望着通信员。这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自全国的各个省市,头一次在最前沿的萨麦哨所过年,他希望新兵们能过好头一个春节。

在回营房的路上,连长几次从军大衣兜里拿出手机,又几次放回去。过年的这个电话怎么打呢?他是亏欠这个家的,平时照顾不到,就连过年,他不是有任务在身,就是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下级,今年又不能好好陪家人了。连长此刻的心,就像是自己脚底下踩着的莹白积雪,正发出嘎吱嘎吱的断裂声。

正午时分,连长站在营房前,他望着草原异常寒冷的天空,乌云黑压压堆成整坨厚铁,正准备压向地面,压向屋顶,仿佛所到之处,一切都会被碾压成扁扁的形状。

“通信员,停机坪提前做好准备!”

“是!”通信员接到命令,快步跑向指挥中心,他隐隐约约看到远处天空中一架军用直升机像只小蜻蜓般往这里飞来。

“报告机长,目前积云层覆盖严重,地面风速50km/h,顶风25km/h……”副驾拿着记录本,神色凝重地望着机长,并且偷偷瞄了一眼后排坐着的霞姐和孩子,两人正一无所知地望着窗外飞来飞去的云彩在指指点点。

“尝试悬停,油耗目前如何?”机长沉稳地拉起操纵杆,在积云层中间的一条缝隙中果断地穿行过去,开始寻找合适地准备降落。

“油量仅够维持返航。”副驾尽量把声音压低了说。

地面上的连长感觉今天空中的直升机有些异常,平时如果不具备降落条件,直升机会通知地面部队,然后从缆绳上把物资空投下来,今天这是怎么了?一圈圈地反复寻找着机会降落,不断在低矮密集的云层中穿梭,仍在试图寻找着机会。

“连长,连长!”通信员手里拿着电文和望远镜,有些跌跌撞撞地从指挥中心跑过来。

“慌什么?”连长有些训斥道,“怎么了?”

“雄鹰呼叫,不具备降落条件,空投后准备返航。”通信员因为跑得太快,回答得有些结结巴巴。

“那就接收好了。”连长说。

“是准备好了接收,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它还总是在盘旋。”通信员和连长一起怔怔地望着天空上的直升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霞姐,松开小宝,他想哭就哭吧!”直升机上的副驾大声地喊着。

小霞捂着小宝嘴的手不由得松开了,自己的眼眶里也蓄满了泪水,小宝因为妈妈的手松开了,继续自己的号啕大哭,自打他知道还要飞回去,便不顾一切地开始哭,他感到所有的新年愿望都将会落空。

“霞姐,你搂紧小宝,舱门要打开空投了——”

“等等。”小霞望着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把自己脖子上围着的一条鲜艳的红羊绒围巾系在物资的缆绳上,“把这个系上。”

副驾看着红围巾,不知道为什么,恍惚了一下,他努力保持着镇定。

“连长,那物资上绑的是标语吗?红红的一长条。”通信员用手里的望远镜仔细地看着,“怎么看着像是一条红围巾呀?”

连长看着离自己头顶越来越近的物资,还有那条系在上面的红围巾,突然像是被罩进暖融融的红色光环里,沐浴在温存和幸福之中,一种感动和血液绞在一起,开始在体内奔涌。那飘在空中的红围巾,就那么柔软地无声无息地一路过来。

连长目不转睛地望着天空,漫卷的风肆意吹打着他的脸,而这张脸上除了像被刀刻过般的刚毅,再看不出任何表情。他缓慢而坚定地抬起右手,向空中敬着标准的军礼,一字一顿地大声说道:“回电雄鹰,预祝返航顺利,祖国在萨麦哨所心中!”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哭闹的小宝忽然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地面闪闪发光的东西。小霞透过舷窗看到,地面H形的停机坪上,出现了一张闪烁的中国地图,那应该是一种EL发光带围成的,里面站着一排小小的人影,个个如雕塑般执着站立,小霞抹去小宝脸上未干的泪水说道:“那是爸爸和叔叔们驻守的地方,他们在守护着国家。”

“妈妈,爸爸会看到你系的红围巾吗?我将来也要和他们一起站在里面好不好?”小宝似懂非懂地望着妈妈认真地说。

“会的!好!”小霞看着儿子稚嫩的脸蛋欣慰地笑着,湿润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去的发光的中国地图,远去的营房,远去的草原,窗外墨灰色的云朵也被远远地甩在舷窗后。

(原载《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2期 )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长对暴风雪这一恶劣环境的感叹,既有对即将空投的慰问物资能否顺利抵达的担忧,也有对戍边战士的关爱之情。
B.副驾大声让小宝哭,表现出对小霞管不了任性孩子的严厉态度,因为一旦小宝的哭闹影响了飞机的正常驾驶,后果不堪设想。
C.通信员跌跌撞撞从指挥中心跑来,急于把飞机无法降落的情况报告连长,也表现出对飞机无法降落的失落。
D.小霞把围着的红羊绒围巾系在缆绳上,表现出她在飞机无法降落不能团聚时的机智灵活,用红围巾把亲情连在一起。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阴云比作野马,运用比喻写出了边境风云变幻、环境恶劣,为下文装载慰问物资的飞机无法降落埋下伏笔。
B.连长对直升机的异常举动心存疑惑,衬托了边防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的互助互爱,也把对飞机上的妻儿的牵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C.这篇小说通过场景的不断转换,从地面到空中,再从空中到地面,反反复复,一步步地引出空中的红围巾。
D.小说结尾运用反复手法,一连写几个“远去的”,写出了飞机无法降落飞去的情景,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
【小题3】小说以“云中的红围巾”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