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返璞归真,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物,同则不继”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具有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独脚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道两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长期共存,形成了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
B.如果法、阴阳、名三家能与儒、道两家思想互相吸收借鉴,那么就不会导致自身不独立的命运。
C.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冲气以为和”。
D.殷周之际出现的重要的人文转向规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也决定了儒、道两家的相融互补。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三教合一。
C.材料三第1段运用反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D.“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有人只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小题3】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A.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C.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等,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儒家崇尚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等,以求合理、合时、合情。
D.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小题4】三则材料在论证上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5】儒家,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文人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以寻觅到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
21-22高一下·重庆九龙坡·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主要方向还是寻找液态水和碳元素,因为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的,没有液态水便无法生存,而且科学家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脱离液态水而保持活动状态的生命。也就是说,我们对外星生命的定义是地球以外的符合人类现有认知水平的生命。

然而,这样的定义很可能阻碍了我们发现外星生命,因为人类的非注意盲视心理问题,在搜寻地外生命时,我们总是倾向于从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意识中寻找它们,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的可能。例如,目前提出的外星生命宜居带理论仅仅适用于碳基生命而已。

除了碳基生命,大多数读者应该还听说过硅基生命、硼基生命和砷基生命等。因为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十分稳定的化学键和长链,同时碳也是构建复杂大分子的完美基石,碳原子内部有四个未配对的电子,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许多相对稳定但也容易断裂的共价键,形成脂肪、糖类、氨基酸等有机物,所以碳元素是完美的生命骨架

此外,最常被提及的其他可能的生命形态是硅基生命,因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硅位于碳的下方,所以和碳元素的许多基本性质都相似,比如说碳能和四个氢原子化合形成甲烷(CH4),而硅也能同样形成硅烷(SiH4);而且硅和碳两种元素都能组成长链或聚合物(质量较大的链状化合物),两种元素都可以与氧结合,并交替排列形成长链。碳—氧链可以形成聚缩醛,它经常用于合成纤维,而用硅和氧搭成骨架可以产生聚合硅酮,一些特殊的生命形态就有可能以类似硅酮的物质构成。而且许多硅基化合物比碳基更耐高温,比如硅—氧可以承受大约327℃的温度。因此科学家相信,由于硅—氧化合物能承受高温,硅基生命可以在更炎热的行星上生活,所以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硅基的。外观看上去,硅基动物很可能像是会活动的晶体。科学家们推测上述其他生命形态的原因也差不多。

根据目前的宇宙理论,宇宙的95%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发光物质仅占很少的含量,而发光物质中大部分可以看作是等离子体。那么,暗物质、暗能量,又或者等离子能否构成新的生命形式呢?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可能性。

(摘编自《大科技杂志社》)

材料二

美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许多行星上可能存在所谓的自催化化学反应,其能使用碳以外的多种化学元素,制造出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杂志》。

地球上的生命以有机化合物为基础,这些分子由碳组成,通常也包括氢、氧、氮、磷和硫等元素。但科学家们一直怀疑外星生命的基础可能基于截然不同的化学反应,例如,有科学家推测硅也可能是生命的基础。该研究资深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天体生物学家贝图·卡萨指出,探索这些可能性很重要,这样人们才能了解所有形式的生命,而不仅仅局限于地球生命。

自催化是一种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的化学相互作用,自催化反应会产生促使相同反应再次发生的分子,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旨在寻找有机化合物之外的自催化反应。

为找到这些反应,科学家们分析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用多种不同语言撰写的科学文件。研究团队指出,通过有效的语言搜索和翻译工具,他们得以设计并首次评估自催化反应的普遍性。

最终,他们发现了270种不同的自催化反应,其中大多数没有使用有机化合物,一些反应与地球生命中不存在或极为罕见的元素——如汞或放射性金属钍有关。许多自催化反应可能只在极高、极低温度或压力下发生,研究人员甚至发现了4个涉及稀有气体的自催化反应。

卡萨表示,最新研究除了对寻找宇宙中的生命及了解生命起源等产生影响外,还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例如优化化学合成、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

(摘编自《科技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碳元素被称作完美的生命“骨架”的原因之一,就是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十分稳定的化学键和长链,有利于和其它元素形成脂肪、糖类、氨基酸等有机物。
B.目前,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主要方向还是寻找液态水和碳元素,而这对于探寻生命,就陷入了人类“非注意盲视”心理误区,导致忽略了其它的可能。
C.美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使用碳以外的多种化学元素,制造出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因此,推断外星生命的存在或许并不以碳为基础。
D.人类一直未止息探寻外星生命的步履,美国最新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了解对生命起源等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实际应用价值。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外星生命的探寻,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符合地球以碳为基础的认知,要解放思想,调整思路,美国的最新研究就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B.说明文要注重事实,语言力求科学严谨,准确有分寸。如“这样的定义很可能阻碍了我们发现外星生命”中的“可能”;“目前提出的外星生命宜居带理论仅仅适用于碳基生命而已”中的“仅仅”。
C.根据美国的最新研究,他们发现了270种不同的自催化反应,其中大多数没有使用有机化合物。那么,这些没有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元素,都可能成为构成外星生命的基础。
D.为寻找有机化合物之外的自催化反应,研究团队付出了辛勤努力,设计并首次评估自催化反应的普遍性。表明只要选准方向,就能找到解密外星生命的密码。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可能作为外星生命基础的一项是(     
A.宇宙的95%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发光物质中大部分等离子体。
B.硅基、硼基和砷基。
C.一些反应与地球生命中不存在或极为罕见的元素——如汞或放射性金属钍有关。
D.4个涉及稀有固体的自催化反应。
【小题4】科学家认为,可能以硅基生命存在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小题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是对外星生命基础的探究,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指由中华民族创造或构建,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达之中,如“华夏”“节气”“清明”“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讲信修睦”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

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上。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有了差异。譬如,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沙漠地带和沿海地区显然有别,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不同之处。区域性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又必然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又反过来阐释、维护和强化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各地的生产和生活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精神特质与各地的生产、生活形态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并以术语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术语即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例如,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必须靠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来保障民众的安全和生产,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秩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秩序、合作、责任等方面的文化思想术语。当然,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终极基础,而许多先贤的提炼与升华,使这些术语具有学术性、审美性甚至“神圣的”恒久力量。

林林总总、数量繁多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当代中国人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变化乃至文学艺术、历史等各领域之发展的关键密码,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只有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精妙内涵,才能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譬如,“和而不同”在理性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这种思想给予西方“唯我独尊”的思想强有力的批判。因此,在观察、思考、理解和体悟中国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时,必须理解中国自身的思想文化术语,弄清楚这些术语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

(摘编自韩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

材料二:

中国核心术语体现了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核心术语不仅包括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还包括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术语,是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已发布对“新时代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生态环境及社会治理”等多个专题的核心词汇的权威解读和阐释,以多语种、多媒体的方式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体现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的核心术语。

系统阐释中国核心术语能够强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功能,提升其国际舆论引导作用,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第一,通过系统阐释可以使国际受众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流和历史,拓宽共通的意义空间,从而增进文化理解。以“自由”这一术语为例。在古代中国,儒道两家都向往内心与生命不受拘束的自由。近代以来,自由主要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法律层面的,一个是哲学层面的。法律视公民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为自由。哲学视人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将规律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为自由。第二,通过系统阐释可以将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进行对比,发现文化融合和文化杂糅现象,从而增加中华文化与国际受众的贴近性。第三,通过系统阐释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挖掘其新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推陈出新,增加中华文化对国际受众的感召力。

我们要巧妙地将中国核心术语的世界意义传达给国际社会。比如,“和而不同”这一术语正是强调在尊重事物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共存。把这一术语置于国际关系和跨文化的语境下进行考量,可以有效化解国与国之间的分歧、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又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术语的含义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我们要向国际社会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不讲究传达的技巧,就难以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国智慧的融通性、中国方案的可推广性,就不能有效突出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摘编自刘滢《发挥好核心术语的文明传播作用》)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表达中常用到这些术语。
B.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存在差异,人类能形成多种文明与这些差异密切相关。
C.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先贤们的提炼和升华增强了这些术语的审美性、力量等,有助于这些术语的传承。
D.“和而不同”思想与西方“唯我独尊”的思想迥异,“不同”体现了对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尊重,“和”强调整体的和谐共存。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数量繁多,涉及哲学、文艺、历史等诸多领域,他国人民可通过这些表达极其凝练的术语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B.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巨大挑战,各国可从包含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和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术语的中国核心术语中获得一些启示。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具有创新性、融通性和可推广性,实施该方案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
D.在国际传播实践中系统阐释中国核心术语才能让国际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才能有效突出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小题3】下列选项,不适合列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一项是(     
A.上善若水B.文以载道C.车水马龙D.境生象外
【小题4】材料一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选择两种论证方法,结合相关内容,各举一例分析论证效果。
【小题5】怎样系统阐释中国核心术语?材料二带给我们一些启示,请根据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到读闲书,一是要身闲心闲,确实有闲工夫;另外,所读的应确实是闲书。

我进入文坛几十年来,文艺理论批评的书,这斯基那可夫的皇皇巨著买了几书柜。读起来手拿红蓝铅笔认真勾勒,企图钻研清楚拉奥孔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又想弄明白美学与生活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交情。读时正襟危坐,还记点心得抄点卡片,这种状态就不是读闲书,迹近于古时候举子皓首穷经。

记得若干年前,我首次进入中央党校进修,发下《中共中央文件汇编》《改革开放新思路》《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稿》等浅红封皮的厚书,你若把它们当闲书来读,一是读不成,二来也读不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批书也与前面提到的书性质类似,属于正经的、严肃的必读书。你在接触它们时先要理清思路,继而佐以浓茶,然后气定神闲,一本正经地阅读。有人形象地称读这类书为“啃”。

闲书没有“啃”的。让你“啃”的绝对不是闲书。

曾经有家刊物问我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我觉得不好回答。事实上每个人不可能一生只喜欢一本好书,不同的年龄阶段喜欢不同的书。年轻时中意的女郎,待成为鸡皮老妪,肯定会面貌大变,感觉亦变,人与书有一理相通之处。当时我只拣眼前喜欢的书说了两本,一本是清末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另一本是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赵汝珍为古玩专家,该书汇集了古玩知识之大成,有趣至极;托夫勒是《第三次浪潮》的作者,学问、见识高人一等。

《古玩指南》与《力量转移》是闲书,因为读来轻松,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闲书。前者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你准备收藏、购买古玩字画。后者有明晰的指导意义,如果你有对世界经济、政治进行了解的热情。譬如对当年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托夫勒动用自己“力量以三种形式转移”的观点予以解释,很能说服人。他认为力量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暴力、财富和知识,三者顺次为低级的、中级的和高级的力量,三者中知识最为重要。由于暴力和财富在惊人的程度上依靠知识,因此今天正在出现空前深刻的力量转移、从而使力量的性质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托夫勒以海湾战争为例,战争前夕他判定,这三种力量均已凝聚于海湾形势中,萨达姆对科威特的侵略用的是第一种力量,西方对伊拉克的封锁用的是第二种力量,双方的宣传用的是第三种力量。而前两种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都离不开知识第三种力量。

从某一角度而言,我党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对知识的肯定、强调达到一种空前的高度,谁说不是认知上的殊途同归?由此可见闲书不闲。

(摘编自高洪波《闲话“闲书”》)

材料二:

阅读力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社会的阅读力决定着社会的学习力,它不仅能有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还能提高全社会的思想力、创新力,从而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使民族精神更加厚重深邃,使国家更有力量。从人才培养、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强烈的阅读兴趣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支撑他们的学习毅力,增强阅读能力则能直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要提高阅读力,首先要提高阅读兴趣。阅读兴趣主要从好奇心来。书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神圣的好奇心。”著名作家王蒙说他小学三年级读到一篇作文范文,里面描写到“皎洁的月光”,他第一次发现“皎洁”这个词,特别高兴。著名作家莫言说他小时候辍学在家,特别想读小说,为了跟另一个小孩借到一本书,硬是答应帮那个小孩推磨,整整推了一个下午。

有了阅读兴趣,还要养成阅读习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故意去闹市里埋头读书,从这里开始,养成了他终身手不释卷的习惯。日本有一位绘本大师松居直,他为了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晚上在家里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带着孩子们读书,以至后来到时间不等他来,孩子们就捧着自己的书到固定的地方读起来。

有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要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判断阅读内容的能力和联系实际乃至联想创新的能力。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阅读时学会联系实际、联想创新、举一反三的重要性。为此,我特别想强调,青少年阅读一定要“动心”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文章,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学习力也就会得到应有的提高。

(摘编自聂震宁《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小题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有闲工夫,让身心闲下来;相对严肃的必读书而言,生活中更需要多读闲书。
B.文艺理论批评的书和《改革开放新思路》都不是闲书,所以需要一本正经地阅读。
C.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和托夫勒的《力量转移》是闲书,因为书中含有大量的知识。
D.托夫勒认为知识比暴力和财富都重要,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同理。
【小题2】下列图解,不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   
B.   
C.   
D.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A.譬如读《道德经巡理想国》等哲学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个思想实验、一句句“灵魂拷问”获得头脑的操练,学习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B.数据显示,38.0%的受访者选择阅读电子书,30.2%的受访者选择纸质阅读,18.0%的受访者选择网络在线阅读,13.8%的受访者选择手机等移动终端阅读。
C.作家黄蓓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每天至少有五六个小时花在手机阅读上,起码在我还有能力阅读的时候,用不着担心自己会落伍,会跟社会脱钩。
D.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一首题为《读书》的诗:“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读“闲书”与“提高阅读力”是否矛盾?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