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着(节选)

后来,我们看到了连长,他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腰里绑满了钞票,提着个包裹向西走去。我们知道他是要逃命了,衣服里绑着的钞票让他走路时像个一扭一扭的胖老太婆。有个娃娃兵向他喊:

连长,蒋委员长还救不救我们?

连长回过头来说:

蠢蛋,这种时候你娘也不会来救你了,还是自己救自己吧。一个老兵向他打了一枪,没打中。连长一听到子弹朝他飞去,全没有了过去的威风,撒开两腿就疯跑起来,好几个人都端起枪来打他,连长哇哇叫着跳来跳去在雪地里逃远了。

枪炮声响到了我们鼻子底下,我们都看得见前面开枪的人影了,在硝烟里一个一个摇摇晃晃地倒下去。我算计着自己活不到中午,到不了中午就该轮到我去死了。一个来月在枪炮里混下来后,我倒不怎么怕死,只是觉得自己这么死得不明不白实在是冤,我娘和家珍都不知道我死在何处。

我看看春生,他愁眉苦脸地也在看着我。我们吃了几天生米,春生的脸都吃肿了。他伸舌头舔舔嘴唇,对我说:

我想吃大饼。

到这时候死活已经不重要了,死之前能够吃上大饼也就知足了。春生站了起来,我没叫他小心子弹,他看了看说:

兴许外面还有饼,我去找找。

春生爬出了坑道,我没拦他,反正到不了中午我们都得死,他要是真吃到大饼那就太好了。我看着他有气无力地从尸体上跨了过去,这孩子走了几步还回过头来对我说:

你别走开,我找着了大饼就回来。

他垂着双手,低头走入了前面的浓烟。那个时候空气里满是焦煳和硝烟味,吸到嗓子眼里觉得有一颗一颗小石子似的东西。

中午没到的时候,坑道里还活着的人全被俘虏了。当端着枪的解放军冲上来时,有个老兵让我们举起双手,他紧张得脸都青了,叫嚷着要我们别碰身边的枪,他怕到时候连他也跟着倒霉。有个比春生大不了多少的解放军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我,我心一横,想这次是真要死了。可他没有开枪,对我叫嚷着什么,我一听是要我爬出去,我心里一下子咚咚乱跳了,我又有活的盼头了。我爬出坑道后,他对我说:

把手放下吧。

我放下了手,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我们一排二十多个俘虏由他一人押着向南走去,走不多远就汇入到一队更大的俘虏里。到处都是一柱柱冲天的浓烟。向着同一个地方弯过去。

地上坑坑洼洼,满是尸体和炸毁了的大炮枪支,烧黑了的军车还在噼噼啪啪。我们走了一段后,二十多个挑着大白馒头的解放军从北横着向我们走来,馒头热气腾腾,看得我口水直流。押我们的一个长官说:

你们自己排好队。

没想到他们是给我们送吃的来了,要是春生在该有多好,我往远处看看,不知道这孩子是死是活。我们自动排出了二十多个队形,一个挨一个每人领了两个馒头,我从没听到过这么一大片吃东西的声音,比几百头猪吃东西时还响。大家都吃得太快,有些人拼命咳嗽,咳嗽声一声比一声高,我身旁的一个咳得比谁都响,他捂着腰疼得眼泪横流。更多的人是噎住了,都抬着脑袋对天空直瞪眼,身体一动不动。

第二天早晨,我们被集合到一块空地上,整整齐齐地坐在地上。前面是两张桌子,一个长官模样的人对我们说话,他先是讲了一通解放全中国的道理,最后宣布愿意参加解放军的继续坐着,想回家的就站出来,去领回家的盘缠。

一听可以回家,我的心扑扑乱跳,可我看到那个长官腰里别了一支手枪又害怕了,我想哪有这样的好事。很多人都坐着没动,有些人走出去,还真的走到那桌子前去领了盘缠,那个长官一直看着他们,他们领了钱以后还领了通行证。

接着就上路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那个长官肯定会拔出手枪来毙他们,就跟我们连长一样。可他们走出很远以后,长官也没有掏出手枪。这下我不紧张了,我知道解放军是真的愿意放我们回家。这一仗打下来我知道什么叫打仗了,我对自己说再也不能打仗了,我要回家。我就站起来,一直走到那位长官面前,扑通跪下后就哇哇哭起来,我原本想说我要回家,可话到嘴边又变了,我一遍遍叫着:连长,连长,连长——

别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位长官把我扶起来,问我要说什么。我还是叫他连长,还是哭。旁边一个解放军对我说:

他是团长。

他这一说把我吓住了,心想糟了。可听到坐着的俘虏哄地笑起来,又看到团长笑着问我:

你要说什么?

我这才放心下来,对团长说:

我要回家。

解放军让我回家,还给了盘缠。我一路急匆匆往南走,饿了就用解放军给的盘缠买个烧饼吃下去,困了就找个平整一点地方睡一觉。我太想家了,一想到今生今世还能和我娘和家珍,和我一双儿女团聚,我又是哭又是笑,疯疯癫癫地往南跑。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情节没有太大的波折,语言也很平白,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B.文章描写连长在紧急关头不顾士兵死活携款逃跑,寥寥数笔刻画出国民党军官的丑态,从中可以看出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C.春生出去找大饼吃,不忘提醒“我”别走开;“我”没有叫他小心子弹,也没拦他,因为“我”知道他太饿了,拦也没用,充满了悲剧色彩。
D.“我”要回家,可只是一遍遍地叫着“连长”并哭个不停,可以看出“我”当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回家愿望成真的激动而又不太敢相信。
【小题2】请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3】文章运用第一人称“我”来展开叙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022·广西·二模
知识点:余华(1960-)《活着》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着(节选)

余华

后来,我们看到了连长,他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腰里绑满了钞票,提着个包裹向西走去。

我们知道他是要逃命了,衣服里绑着的钞票让他走路时像个一扭一扭的胖老太婆。有个娃娃兵向他喊:

连长,蒋委员长还救不救我们?

连长回过头来说:

蠢蛋,这种时候你娘也不会来救你了,还是自己救自己吧。一个老兵向他打了一枪,没打中。连长一听到子弹朝他飞去,全没有了过去的威风,撒开两腿就疯跑起来,好几个人都端起枪来打他,连长哇哇叫着跳来跳去在雪地里逃远了。

枪炮声响到了我们鼻子底下,我们都看得见前面开枪的人影了,在硝烟里一个一个摇摇晃晃地倒下去。我算计着自己活不到中午,到不了中午就该轮到我去死了。一个来月在枪炮里混下来后,我倒不怎么怕死,只是觉得自己这么死得不明不白实在是冤,我娘和家珍都不知道我死在何处。

我看看春生,他愁眉苦脸地也在看着我。我们吃了几天生米,春生的脸都吃肿了。他伸舌头舔舔嘴唇,对我说:

我想吃大饼。

到这时候死活已经不重要了,死之前能够吃上大饼也就知足了。春生站了起来,我没叫他小心子弹,他看了看说:

兴许外面还有饼,我去找找。

春生爬出了坑道,我没拦他,反正到不了中午我们都得死,他要是真吃到大饼那就太好了。我看着他有气无力地从尸体上跨了过去,这孩子走了几步还回过头来对我说:

你别走开,我找着了大饼就回来。

他垂着双手,低头走入了前面的浓烟。那个时候空气里满是焦糊和硝烟味,吸到嗓子眼里觉得有一颗一颗小石子似的东西。

中午没到的时候,坑道里还活着的人全被俘虏了。当端着枪的解放军冲上来时,有个老兵让我们举起双手,他紧张得脸都青了,叫嚷着要我们别碰身边的枪,他怕到时候连他也跟着倒霉。有个比春生大不了多少的解放军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我,我心一横,想这次是真要死了。可他没有开枪,对我叫嚷着什么,我一听是要我爬出去,我心里一下子咚咚乱跳了,我又有活的盼头了。我爬出坑道后,他对我说:

把手放下吧。

我放下了手,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我们一排二十多个俘虏由他一人押着向南走去,走不多远就汇入到一队更大的俘虏里。到处都是一柱柱冲天的浓烟。向着同一个地方弯过去。

地上坑坑洼洼,满是尸体和炸毁了的大炮枪支,烧黑了的军车还在噼噼啪啪。我们走了一段后,二十多个挑着大白馒头的解放军从北横着向我们走来,馒头热气腾腾,看得我口水直流。押我们的一个长官说:

你们自己排好队。

没想到他们是给我们送吃的来了,要是春生在该有多好,我往远处看看,不知道这孩子是死是活。我们自动排出了二十多个队形,一个挨着一个每人领了两个馒头,我从没听到过这么一大片吃东西的声音,比几百头猪吃东西时还响。大家都吃得太快,有些人拼命咳嗽,咳嗽声一声比一声高,我身旁的一位咳得比谁都响,他捂着腰疼得眼泪横流。更多的人是噎住了,都抬着脑袋对天空直瞪眼,身体一动不动。

第二天早晨,我们被集合到一块空地上,整整齐齐地坐在地上。前面是两张桌子,一个长官模样的人对我们说话,他先是讲了一通解放全中国的道理,最后宣布愿意参加解放军的继续坐着,想回家的就站出来,去领回家的盘缠。

一听可以回家,我的心扑扑乱跳。可我看到那个长官腰里别了一支手枪又害怕了,我想哪有这样的好事。很多人都坐着没动,有一些人走出去,还真的走到那桌子前去领了盘缠,那个长官一直看着他们,他们领了钱以后还领了通行证。

接着就上路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那个长官肯定会扳出手枪来毙他们,就跟我们连长一样。可他们走出很远以后,长官也没有掏出手枪。这下我不紧张了,我知道解放军是真的愿意放我们回家。这一仗打下来我知道什么叫打仗了,我对自己说再也不能打仗了,我要回家。我就站起来,一直走到那位长官面前,扑通跪下后就哇哇哭起来,我原本想说我要回家,可话到嘴边又变了,我一遍遍叫着:连长,连长,连长——

别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位长官把我扶起来,问我要说什么。我还是叫他连长,还是哭。旁边一个解放军对我说:

他是团长。

他这一说把我吓住了,心想糟了。可听到坐着的俘虏哄地笑起来,又看到团长笑着问我:

你要说什么?

我这才放下心来,对团长说:

我要回家。

解放军让我回家,还给了盘缠。我一路急匆匆往南走,饿了就用解放军给的盘缠买个烧饼吃下去,困了就找个平整一点的地方睡一觉。我太想家了,一想到今生今世还能和我娘和家珍,和我一双儿女团聚,我又是哭又是笑,疯疯癫癫地往南跑。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连长在紧急关头不顾士兵死活携款逃跑,形象地刻画出国民党军官贪生怕死、自私贪婪的形象。
B.小说写春生出去找大饼吃时,“我”没有叫他小心子弹,也没拦他,因为“我”知道他决意求死,拦也没用,这充满了悲剧色彩。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以“我”作为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既便于展开故事情节,也易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D.小说表达了对俘虏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小题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吃东西的场面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小题3】“我”被俘后心理变化较大,请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谷微风

余华

二月下旬,我和家人离开寒冷的北京,来到冬季时气候宜人的三亚,住在朋友提供的阿那亚二期公寓里。

阿那亚坐落在吉阳区的山谷里,地势狭长,绵延而上。傍晚时分,我们坐在公寓的阳台上,沐浴微风,眺望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势,辽阔壮观,心旷神怡。心旷神怡不只是视觉的向往,还有微风徐徐吹来的惬意悠然。

七年前的冬季,我们在三亚海棠湾住过一些日子,领略了什么是风急浪高。我们每天在海边的木栈道上行走,嚣张的海风吹得我一阵一阵的头痛,所以这次来三亚带上三顶帽子,心想当三顶帽子都被风吹走后,差不多是我们回北京的时候了。

我的想法当然错了,这里的微风彬彬有礼,会让我把三顶帽子安然如故带回北京。山谷微风柔和清新,亲切友好,来到身上仿佛是不间断的问候。

初来这里时,我常去下沉式的Y酒店,要一杯咖啡,坐在西班牙餐厅的长桌旁,感受微风吹拂。敞开风格的建筑结构让微风有了细致的变化,我因此想到了一个词汇,这是莎士比亚派遣记忆的信使前来告诉我的。

莎士比亚本能地把风和自由组织进一个句子,在《暴风雨》中,普洛斯彼洛对爱丽儿说,你将像山上的风一样自由。在《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里,阿伽门农对埃涅阿斯说,请你像风一样自由地说吧。”

就是自由,山谷微风来到通透的敞开式建筑里,依然自如进出,可是墙体的存在试图要规定它的进出,它的自由诉求因此表达出来了。我感受到了与公寓阳台上不一样的微风,阳台上的微风坦率直白,方向一致,扑面而来时毫不犹豫,西班牙餐厅里微风的方向并不总是一致,有些迟疑,有些暗示,有时候迎面而来,有时候在背后提醒,似乎要表达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这是什么样的微风,我找不到准确的表述语句,只找到一连串的不是,不是杜甫细草微风岸的风,不是高骈水晶帘动微风起的风,冯延已的吹皱一池春水是因为风乍起,过于突然,也不是,更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里的风,山谷微风不是壮志凌云之风,不会去送别荆轲,它知道自己普通微小,所以低调,其低调有点像我少年时期在炎热夏天里寻找的穿堂风。

⑨卷起来扛在肩上的草席,这是我少年时有关夏天的意象。那时候我们家搬到了海盐中学后面,不再与医院的太平间面对面了,我的午睡也从太平间凉爽窄小的水泥床转移到中学教学楼走廊通风的水泥地上。

⑩当时海盐中学的位置是现在的向阳小学,如今已是全新的建筑,但是这幢两层的旧式建筑完好保存下来,楼上楼下都是五个房间,当时上下各是四个教室、一个教师办公室。当时一层走廊的两端没有门,中间有大门,空荡荡的大门,我中学的四年只见过门框没见过门,这应该是穿堂风乐意光顾的原因。

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在午饭后光着上身,穿着拖鞋,卷起自己床上的草席,扛在肩上,走过池塘,走进海盐中学那幢教学楼的走廊,探寻穿堂风,从这头走到那头,既感受风向,也感受风力,然后选定一个和风习习的位置,铺开草席,席地而睡。

可是穿堂风是自由主义的风,一会儿从这边过来,一会儿从那边过来,有时候风吹不断,有时候突然没风,像是风扇遭遇停电。

我少年时期夏天的午睡因此充满了缺陷,经常是躺下后还没睡着就没风了,就得起身卷起草席去找下一个风点,确定那里的风还会吹一会儿,再躺下去,可是马上又没风了。

躺下,起身,再躺下,再起身,如此反复,睡意全无,这是穿堂风留给我的清晰记忆,在此后的日子里时常出现一下。如今的穿堂风只剩下名字,它在炎热夏天里已经不受重视。凉风习习不再是从自然界长途跋涉而来,而是人工凉风了,从私人和公共建筑里的制冷空调里出来,在房间里在大厅里在建筑里旋转扩散。

我童年时享受过人工凉风,准确的说法是手工凉风,那时候人们的家里没有电风扇,空调是闻所未闻,人们习惯在夏天的晚上坐在户外乘凉,人手一把蒲扇,一边给自己扇风,一边与邻居聊天。

童年的我假装认真听他们说话,站在扇过来的风这边,搭上一阵子顺风,这个大人手累了放下蒲扇,我就走到另一个仍在扇风的大人旁边,继续假装听他们说话,继续搭顺风,他们笑的时候我也跟着笑,其实我根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

这里的山谷微风不是当年海盐中学教学楼里的穿堂风,这里白天的上坡风和晚上的下坡风持续不断,这是山谷狭长地势给予的礼物,因此我坐在Y酒店负层的西班牙餐厅长桌旁时,感受的不是微风的离去和到来,而是微风的细致和变化,还有微风的不可知,我开始了无边的遐想。

多少豪杰壮举,不论是壮士一去不复还,还是壮士高奏凯歌而归,只要进入历史的长河就会无足轻重,维吉尔说:一丝微风勉强把他们的名字吹入我们耳中。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了旅行的目的地,北京的“寒冷”与三亚的“气候宜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洋溢着喜悦的感情,奠定了咏叹基调。
B.文章插入七年前冬季在三亚吹海风的经历,解释了这次带三顶帽子的原因,写出了我的心有余悸和对嚣张海风的不满。
C.对温情问候“我”的山谷微风的喜爱,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穿堂风、手工风的联想,暗含着自由简单的生活情趣。
D.电风扇、空调等现代制冷产品的出现,免除了追逐穿堂风的种种劳苦,夏天的午睡更加圆满,感受微风的能力却变得钝化。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⑧段中用一连串“不是……”,引用中国传统古诗文描述山谷微风,表达角度独特,突出了微风的特点。
B.第④段用堆叠式语言“在房间里在大厅里在建筑里”,描述人工凉风的情景,增强了语言表现力,强化了情感。
C.文章写了不同场景下的不同的风,联想与想象丰富、拓展了文章的广度,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助于突出主题。
D.文章前面对特征各异的风进行褒贬评价,层层递进,结尾水到渠成地得到非凡与平凡终归虚无的生命启示。
【小题3】莫言曾评价余华的写作:“这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他清晰的思想脉络借助于有条不紊的逻辑转换词,曲折但并不隐晦地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文中多处写到“微风”及由此引发的遐想,其中包含了哪些深刻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蹦蹦跳跳的游戏

余华

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果、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叫林德顺的姓名。

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透过前面打开的小小窗口,看着外面的街道,一对年轻的夫妇站在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们都是侧身而立,他们中间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绒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可是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男孩却是一身寒冬的打扮。

他们三个人站在街道的对面,也就是一家医院的大门口,他们安静地站在嘈杂进出的人群中 间,作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双手指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看大门里面的医院,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孩子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以他的身体斜在那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地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男孩的父母迎向了医院的大门,林德顺看到一个发胖的护士和他们走到了一起,站住脚以后,他们开始说话了。男孩的身体仍然斜着,他仍然在欢欣地注视着街道。

那个护士说完话以后,转身回到了医院里面,男孩的父母这时候转过身来了,他们拉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街道,来到了林德顺小店的近旁。父亲松开儿子的手,走到林德顺的窗口,向里面张望。林德顺看到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林德顺问他:

“买什么?”

他看着眼皮底下的桔子说:“给我一个桔子。”

“一个桔子?”林德顺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伸手拿了一个桔子:“多少钱?”

林德顺想了想后说:“给两毛钱吧。”

他的一只手递进来了两毛钱。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的线头来。

当这位父亲买了一个桔子转回身去时,看到那边母子两人正手拉着手,在人行道上玩着游戏,儿子要去踩母亲的脚,母亲则一次次地躲开儿子的脚,母亲说:

“你踩不着,你踩不着……”

儿子说:“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这位父亲就拿着桔子站在一旁,看到他们蹦蹦跳跳地玩着游戏,直到儿子终于踩到了母亲的脚,儿子发出胜利的喊叫:

“我踩着了!”

父亲才说:“快吃桔子。”

林德顺才看清了孩子的脸,当孩子仰起脸来从父亲手中接过桔子的时候,林德顺看到了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可是男孩的脸却是苍白得有些吓人,连嘴唇都几乎是苍白的。

然后,他们又像刚才在街道对面时一样安静了,男孩剥去了桔子皮,吃着桔子在父母中间走去。

林德顺知道他们是送孩子来住院的,今天医院没有空出来的床位,所以他们就回家了。第二天上午,林德顺又看到了他们,还像昨天一样站在医院的大门口,不同的是这次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向医院里面张望,母亲和儿子手拉着手,正高高兴兴地玩着那个蹦蹦跳跳的游戏。隔着街道,林德顺听到母子两人喊叫:

“你踩不着,你踩不着……”

“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母亲和儿子的声音里充满了欢乐,仿佛不是在医院的门口,而是在公园的草坪上。男孩的声音清脆欲滴,在医院门口人群的杂声里,在街道上车辆的喧嚣里脱颖而出:

“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接着,昨天那个发胖的护士走了出来,于是这蹦蹦跳跳的游戏结束了,父母和孩子跟随着那个护士走进了医院。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也是上午,林德顺看到这一对年轻的夫妇从医院里走了出来,两个人走得很慢,丈夫搂着妻子的肩膀,妻子将头靠在丈夫的肩上,他们很慢很安静地走过了街道,来到林德顺的小店前,然后站住脚,丈夫松开搂住妻子的手,走到小店的窗口,将满是胡子茬的脸框在窗口,向里面看着。林德顺问他:

“买一个桔子?”

他说:“给我一个面包。”

林德顺给了他一个面包,接过他手中的钱以后,林德顺问了他一句:

“孩子好吗?”

这时候他已经转过身去了,听到林德顺的话后,他一下子转回脸来,看着林德顺:

“孩子?”

他把林德顺看了一会后,轻声说:

“孩子已经死了。”

然后他走到妻子的面前,将面包给她:

“你吃一口。”

他的妻子低着头,像是看着自己的脚,披散下来的头发遮住了她的脸,她摇摇头说: “我不想吃。”

“你还是吃一口吧。”她的丈夫继续这样说。

“我不吃。”她还是摇头。她说:“你吃吧。”

他犹豫了一会后,笨拙地咬了一口面包,然后他向妻子伸过去了手,他的妻子顺从地将头靠到了他的肩上,他楼住了她的肩膀,两个人很慢很安静地向西走。

林德顺看不到他们了,小店里的食品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就继续看着对面医院的大门,他感到天空有些暗下来了,他抬了抬头,他知道快要下雨了。他不喜欢下雨,他就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例楣的。一个很多年以前的晚上,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他抱着一件大衣,上楼去关上窗户,走到楼梯中间时突然腿一软,接着就是永久地瘫痪了。现在,他坐在轮椅上。

【小题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第①段多次使用“有”字句,如“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林德顺的姓名”,小说通过物化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B.小说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通过对话来暗示人物心情,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C.小男孩“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的“红色”象征蓬勃的生命,这与后文小男孩生命的逝去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悲剧色彩。
D.虽然林德顺目睹了这个三口之家在医院附近的活动,但是蹦蹦跳跳的小男孩才是小说的主人公。林德顺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本文的次要人物。
【小题2】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孩子父亲的形象的。试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略写了男孩生命终结的过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