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35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祖开宝四年,唐主李煜遣其弟从善来朝,奉方物入贡。帝赐第,留京师。唐主手疏求遣从善归国,优诏不许。时唐主事中国,虽外示畏服,内实修备。及南汉亡,惧甚。因上表乞去国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入朝。门下侍郎陈乔、内史舍人张洎劝其主无入朝。江南主信之,遂称疾固辞,且言:“谨事大朝,冀全济也。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富雄,恐不易当。宜熟思之,无贻后悔。”江南主不从。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缓师。铉至,言于帝曰:“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二月城克,群臣称贺,帝泣曰:“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实可哀也。”命出米十万赈恤之。九年正月,曹彬俘江南主李煜还汴。帝御明德门,以煜尝奉正朔,命勿宣露布,止令煜君臣白衣纱帽至楼下待罪。帝责张洎曰:“汝劝煜不降,使至今日。”因出洎所草召上江援兵蜡丸书示之。洎谢曰:“书实臣所为。今得死,臣之分也!”帝奇之,以为太子中允。初,彬之伐江南也,帝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彬曰:“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二月,拜彬为枢密使。六月,江南州郡皆降。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B.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C.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D.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朝,指地方官员、属国或外国使臣谒见天子,也指进入中央朝廷做官,文中指谒见天子。
B.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近侍,后官位渐高,唐代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首。
C.正朔,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新历法,象征着一个王朝的合法性与唯一性,即“正统”。
D.蜡丸书,蜡丸是用蜡做成的丸状物,因为能够防潮保密,古代常常会在蜡丸中放置机密文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南唐对宋朝看似臣服,实际上却在修整军队,由于宋朝过于强大,李煜只求得以保全,主动上表请求废掉国号。
B.宋太祖召令李煜入朝,陈乔、张洎认为不能入朝,李穆认为入朝与否不是关键,江南甲兵、物力尚可,应考虑恢复实力。
C.宋太祖在徐铉请求暂缓进兵时,不赞同他的说辞,认为江南即使能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宋朝,也不能不入朝归降臣服。
D.九年正月,曹彬俘虏李煜回朝,太祖让李煜君臣穿戴白衣纱帽,在明德门下等待判决;六月,江南州郡向宋朝投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唐主手疏求遣从善归国,优诏不许。
(2)初,彬之伐江南也,帝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
【小题5】请结合文本,概括宋太祖平定江南采取了哪些措施。
21-22高三下·湖南·开学考试
知识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曾祖遂,密令。祖彖,水部郎中。父舆,精吏术。图,成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黄巢陷长安,天子出幸,图从之不及。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王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淘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有文集三十卷。

(节选自《新唐书·司空图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B.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C.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D.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也称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巡行所到的地方。
B.狩,可指帝王出外巡视,也讳称帝王被迫外出,文中为第一个意思。
C.笏,即朝笏,古时君臣相见时臣子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多用玉、象牙等制成。
D.弑,杀,封建时代专指臣子杀君王,子杀父母。例如,弑君、弑父、弑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出身官宦,有才学。司空图曾祖、祖父、父亲都为官;他咸通末年考中进士,并有文集留世。
B.司空图屡被提携,重情义。司空图先后被王凝、卢携、卢渥提拔;王凝遭贬他追随前往,被升官也不忍离开王凝。
C.司空图正直忠君,有气节。司空图拒绝和贼军将领相见,不愿和乱国奸臣同朝为官;闻听哀帝被杀,绝食而死。
D.司空图行为怪诞,轻名利。司空图常带领客人在为自己准备的墓穴中饮酒赋诗;多次辞去官职,不接受他人馈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请。
(1)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
(2)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①曰“舜目盖重瞳子②”,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③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 ①周生:汉时的儒者。②重瞳子:目中有两个眸子。③五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后人。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B.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C.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D.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就是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
B.“亚父”是项羽对项伯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C.“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意思是拜两次。
D.“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
【小题3】下列对两则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城府很深。不管是对属下还是对敌对阵营,沛公都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谦卑。
B.项王没有杀沛公的决心。如果以沛公离席等为借口,挑起战争,项王胜算很大。
C.张良和陈平忠心耿耿。沛公能顺利从鸿门脱身而去,张良与陈平二人功不可没。
D.文段(二)中对项羽的一生做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苏曼殊传

(民国)陈赣一

苏曼殊,以诗人致力革命,所著诗文小说脍炙人口。擅语言学,梵文及英、日、德、法诸国文字,无不精谙。母为东瀛产,而生平恶日人如寇仇,侨居数稳,不肯操日语,宁辗转觅舌人,不惮烦也。尝病,友人访之,讶曰:“胡不就医?”曰:“倘不以通事为劳,将从君请。”乃相偕赴医院,医者所苦,曼殊无语,友代告。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之曰:“去而忽返,不谋之于我,何也?”曼殊曰:“君传语乖误,疾病岂可乱施药剂耶?”友赧然曰:“然则君自言之,奚害?”曼殊曰:“君忘吾不操日语乎?”

曼殊性脱略,无人己之界,囊空如洗,不称贷友人,有周济之者,受而不谢,亦不复偿欠。尝断炊数日,偃卧呻吟,自忘所苦,友至,叹曰:“吾迟来一步,君为饿俘矣。”为之饭食,馈百金而去。越数日,复往视之,偃卧呻吟如前状,骇曰:“君欲绝食自毙耶?”曼殊喃喃曰:“吾囊得君钱,腹饥顿解。欣然行于市,见自动车构制绝精美,好之,购置家中。又遇乞人,不食三日矣,倾余囊以献。”友曰:“君未习乘坐法,购车奚为?”曼殊曰:“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注】①舌人:译员。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医者所苦                                      (2)友之曰
(3)为之饭食                                      (4)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诗人致力革命 / 倾余囊
B.生平恶日人如寇仇 / 馈百金
C.君饿殍矣 / 之具饭食
D.友赦曰 / 欣行于市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
【小题4】概括苏曼殊的主要思想性格。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