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多文本阅读/4个题 0.4 引用3 组卷26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故善学者通一经而足,藏书者虽盈万卷犹有憾焉。
【小题4】两则文本都论及“学”,其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文本一: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学必本于书。一卷之书,初视之,若甚约也。后先相参,彼此相稽,本末精粗,相为发明,其所关涉,已不胜其众矣。一编一简,有脱遗失次者,非考之于他书,则所承误而不知,同字而异诂,同辞而异义,书有隶古,音有楚夏,非博极群书,则一卷之书,殆不可遽通。此学者所以贵夫博也。自先秦、两汉讫于唐、五代以来,更历大乱,书之存者既寡,学者于其仅存之中,又卤莽焉以自便,其怠惰因循,曰“吾惧博之溺心也”,岂不陋哉!故善学者通一经而足,藏书者虽盈万卷犹有憾焉。而近世浅士,乃谓藏书如斗草,徒以多寡相为胜负,何益于学。
昭武朱公敬之,粹于学而笃于行,尊所闻,行所知,亦无
予闻故时藏书,如韩魏公“万籍堂”、欧阳充公“六一堂”、司马温公“读书堂”,皆实万卷,然未能绝过诸家也,
(节选自陆游《万卷楼记》)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亦无 |
B.以栖 |
C. |
D. |
A.荀子以“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设喻,用以说明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并没什么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 |
B.陆游认为,初读一本书会觉得简单,然而经过对不同书本的查考,常会有新的发现,也能纠正一些沿袭的谬误。 |
C.许多求学之人会以“书读得太多就会迷失本心”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怠惰守旧,在陆游看来,这是十分浅陋的。 |
D.朱敬之致力于藏书,在家中建起藏书楼后还特地赠书给陆游,请他写文章记录,并打算将陆游的文章传给后代。 |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故善学者通一经而足,藏书者虽盈万卷犹有憾焉。
【小题4】两则文本都论及“学”,其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21-22高一上·福建泉州·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