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非攻

鲁迅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出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吗?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得怎么样了?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还是讲空话的多……

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

……

楚国的郢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啊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吗?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

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根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

(摘编自崔军艺《浅析<非攻>》)

文本三:

《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被删去。】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墨子的学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都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
B.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
C.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
D.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认同,同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
【小题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B.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对比,楚国人的活泼精悍、衣服干净和墨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形成对比。
C.“饭碗敲碎”“募捐救国队”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篇小说语言轻松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
D.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公输般的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小题3】请结合文本二内容,概括小说《非攻》中墨子的形象特点,并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小题4】文本三《墨子·公输》在教材中被删去的结尾,鲁迅在《非攻》中做了保留,且描写得细致生动。请结合文本一谈谈鲁迅这样处理的好处。
21-22高二上·江苏镇江·期末
知识点:鲁迅(1881-1936)其他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奔月

鲁迅

还没有走完高粱田,天色已经昏黑;蓝蓝的空中现出明星来,长庚在西方格外灿烂。马只能认着白色的田塍走,而且早已筋疲力竭,自然走得更慢了。幸而月亮却在天际渐渐吐出银白的清辉。

“嫦娥一定生气了,你看今天多么晚。”羿想。“说不定要装怎样的脸给我看哩。但幸而有这一只小母鸡,可以引她高兴。”

他望见人家的灯火已在前面,一高兴便不再想下去了。马也不待鞭策,自然飞奔。圆的、雪白的月亮照着前途,凉风吹脸,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

马自然而然地停在垃圾堆边;羿一看,仿佛觉得异样。迎出来的也只有一个赵富。

“怎的?王升呢?”他奇怪地问。

“王升到姚家找太太去了。”

“什么?太太到姚家去了么?”羿还呆坐在马上,问,“不是等不迭了,自己上饭馆去了么?”

“喳。三个饭馆,小的都去问过了,没有在。”

羿低了头,想着,往里面走,三个使女都惶惑地聚在堂前。他便很诧异,大声的问道——“你们都在家么?姚家,太太一个人不是向来不去的么?”

她们不回答,只看看他的脸,便来给他解下弓袋和箭壶及装着小母鸡的网兜。羿忽然心惊肉跳起来,觉得嫦娥是因为气忿寻了短见了,便叫女庚去叫赵富来,要他到后园的池里树上去看一遍。但他一跨进房,便知道这推测是不确的了:房里也很乱,衣箱是开着,向床里一看,首先就看出失少了首饰箱。他这时正如头上淋了一盆冷水,金珠自然不算什么,然而那道士送给他的仙药,也就放在这首饰箱里的。

羿转了两个圆圈,才看见王升站在门外面。

“回老爷,”王升说,“太太没有到姚家去;他们今天也不打牌。”

羿看了他一眼,不开口。王升就退出去了。

“老爷叫……”赵富上来,问。

羿将头一摇,又用手一挥,叫他也退出去。

羿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想了些时,才问那呆立在下面的使女们道——“太太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掌灯时候就不看见了,”女乙说,“可是谁也没见她走出去。”

“你们可见太太吃了那箱里的药没有?”

“那倒没有见。但她下午要我倒水喝是有的。”

羿急得站了起来,他似乎觉得,自己一个人被留在地上了。

“你们看见有什么向天上飞升的么?”他问。

“哦!”女辛想了一想,大悟似的说,“我点了灯出去的时候,的确看见一个黑影向这边飞去的,但我那时万想不到是太太……。”于是她的脸色苍白了。

“一定是了!”羿在膝上一拍,即刻站起,走出屋外去,回头问着女辛道,“那边?”

女辛用手一指,他跟着看去时,只见那边是一轮雪白的圆月,挂在空中,其中还隐约现出楼台,树木;当他还是孩子时候祖母讲给他听的月宫中的美景,他依稀记得起来了。他对着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觉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

他忽然愤怒了。从愤怒里又发了杀机,圆睁着眼睛,大声向使女们叱咤道——

“拿我的射日弓来!和三枝箭!”

女乙和女庚从堂屋中央取下那强大的弓,拂去尘埃,并三枝长箭都交在他手里。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大,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

飕的一声,——只一声,已经连发了三枝箭,刚发便搭,一搭又发,眼睛不及看清那手法,耳朵也不及分别那声音。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但他为必中起见,这时却将手微微一动,使箭到时分成三点,有三个伤。

使女们发一声喊,大家都看见月亮只一抖,以为要掉下来了,——但却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毫无伤损。

“呔!”羿仰天大喝一声,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

他们都默着,各人看各人的脸。

羿懒懒地将射日弓靠在堂门上,走进屋里去。使女们也一齐跟着他。

“唉,”羿坐下,叹一口气,“那么,你们的太太就永远一个人快乐了。她竟忍心撇了我独自飞升?莫非看得我老起来了?但她上月还说:并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堕落。”

“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

“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

“胡说!”

“那豹皮褥子脱毛的地方,我去剪一点靠墙的脚上的皮来补一补罢,怪不好看的。”女辛就往房里走。

“且慢,”羿说着,想了一想,“那倒不忙。我实在饿极了,还是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喂马!”

(节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开头通过羿与赵富的一番对话,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赵富一副奸诈而机敏的仆人形象。
B.小说构思巧妙,作者将大众熟知的神话故事改编成文人作品,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既有对神话故事的继承,又有创新。
C.小说写羿打猎归家后的猎物——小母鸡,与前文“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中的“大猎”比照,射日英雄的没落感隐约而出。
D.羿确定妻子嫦娥偷吃仙药“私”奔月亮后,内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原来的狐疑不安到确认后的愤怒,甚至有了射月的念头。
【小题2】小说中多处写到月,极富意味,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用意。
【小题3】神话传说中的射日英雄羿在这篇小说中,也有普通人的一面,结合你学过的鲁迅作品,简要说明作者这样塑造人物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第二章

优胜记略

阿 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 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 Q 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阿 Q 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 Q 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 Q 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 Q 真能做!”这时阿Q 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 Q 很喜欢。

阿 Q 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⒅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 Q 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加以进了几回城,阿 Q 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阿 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 Q 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 Q 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 Q 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谁知道阿 Q 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阿 Q 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阿 Q 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容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但上文说过,阿 Q 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犯忌”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 Q 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 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 Q 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 Q 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阿 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阿 Q 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 Q 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 Q 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阿 Q 以如是等等妙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又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通,又得了胜,愉快的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假使有钱,他便去押牌宝⒇,一推人蹲在地面上,阿 Q 即汗流满面的夹在这中间,声音他最响:“青龙四百!”

“咳……开……啦!”桩家揭开盒子盖,也是汗流满面的唱。“天门啦……角回啦……!人和穿堂空在那里啦……!阿 Q 的铜钱拿过来……!”“穿堂一百——一百五十!”

阿 Q 的钱便在这样的歌吟之下,渐渐的输入别个汗流满面的人物的腰间。他终于只好挤出堆外,站在后面看,替别人着急,一直到散场,然后恋恋的回到土谷祠,第二天,肿着眼睛去工作。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 Q 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这是未庄赛神的晚上。这晚上照例有一台戏,戏台左近,也照例有许多的赌摊。做戏的锣鼓,在阿 Q 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他只听得桩家的歌唱了。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他兴高采烈得非常:“天门两块!”

他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他才爬起来,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辣辣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辣辣,——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他睡着了。

(节选自鲁迅《阿 Q 正传》)

【小题1】下列有关《阿 Q 正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 Q 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只好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的心态。
B.阿 Q 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的盲目趋时和盲目的自尊自大、狭隘保守这样的心态。
C.小说中阿 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里的“九分”描写的是阿 Q对自己能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的心态。
D.“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 Q 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闲人”,这些“闲人”还出现在鲁迅的其他作品(《祝福》 《孔乙己》《药》……)中。这些“闲人”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本文和鲁迅的其他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以下是画家创作的阿 Q 画像,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认为哪幅画与你心中的阿 Q 更为接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起死

鲁迅

(一大片荒地。处处有些土冈,最高的不过六七尺。没有树木。遍地都是杂乱的蓬草;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离路不远,有一个水溜。远处望见房屋。)

庄子——(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胡子,道冠,布袍,拿着马鞭,上。)(走着,向四处看,)阿呀!一个骷髅。这是怎的?(用马鞭在蓬草间拨了一拨,敲着,说:)还是请司命大神复他的形,生他的肉,和他谈谈闲天。(放下马鞭,朝着东方,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秦褚卫,姜沈韩杨。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敇!敇!敇!

司命——庄周,你找我,又要闹什么玩意儿了?你就是找闲事做。认真不像认真,玩耍又不像玩耍。……那么,也好,给你试试罢。

(司命用马鞭向蓬中一指。所指的地方,发出一道火光,跳起一个汉子来。)

汉子——(大约三十岁,体格高大,紫色脸,像是乡下人,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用拳头揉了一通眼睛之后,定一定神,看见了庄子,)哙?

庄子——哙?(微笑着走近去,看定他,)你是怎么的?

汉子——唉唉,睡着了。你是怎么的?(向两边看,叫了起来,)阿呀,我的包裹和伞子呢?(向自己的身上看,)阿呀呀,我的衣服呢?(蹲了下去。)

庄子——你静一静,不要着慌罢。你是刚刚活过来的。你的东西,我看是早已烂掉,或者给人拾去了。

汉子——你说什么?

庄子——我且问你:你姓甚名谁,哪里人?

汉子——我是杨家庄的杨大呀。学名叫必恭。

庄子——那么,你到这里是来干什么的呢?

汉子——探亲去的呀,不提防在这里睡着了。(着急起来,)我的衣服呢?我的包裹和伞子呢?

庄子——你静一静,不要着慌罢——我且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

汉子——(诧异,)什么?……什么叫作什么时候的人?……我的衣服呢?……

庄子——呸呸,你这人真是糊涂得要死的角儿——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你这尚且没有弄明白,哪里谈得到你的衣服呢?所以我首先要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唉唉,你不懂。……那么,(想了一想,)我且问你:你先前活着的时候,村子里出了什么故事?

汉子——(想着,)哦,有!有!那还是三四个月前头,因为孩子们的魂灵,要摄去垫鹿台脚了,真吓得大家鸡飞狗走,赶忙做起符袋来,给孩子们带上……

庄子——(出惊,)鹿台?什么时候的鹿台?

汉子——就是三四个月前头动工的鹿台。

庄子——那么,你是纣王的时候死的?这真了不得,你已经死了五百多年了。

汉子——(有点发怒,)先生,我和你还是初会,不要开玩笑罢。我不过在这儿睡了一会儿,什么死了五百多年。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快还我的衣服、包裹和伞子。我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且让我来研究一下。你是怎么睡着的呀?

汉子——怎么睡着的吗?(想着,)我早上走到这地方,好像头顶上轰的一声,眼前一黑,就睡着了。

庄子——疼吗?

汉子——好像没有疼。

庄子——哦……(想了一想,)哦……我明白了。一定是你在商朝纣王的时候,独个儿走到这地方,却遇着了断路强盗,从背后给你一闷棍,把你打死,什么都抢走了。现在我们是周朝,已经隔了五百多年,还哪里去寻衣服。你懂了没有?

汉子——(瞪了眼睛,看着庄子,)我一点也不懂。先生,你还是不要胡闹,还我衣服、包裹和伞子罢。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

庄子——你这人真是不明道理……

汉子——谁不明道理?我不见了东西,当场捉住了你,不问你要,问谁要?(站起来。)

庄子——(着急,)你再听我讲:你原是一个骷髅,是我看得可怜,请司命大神给你活转来的。你想想看:你死了这许多年,哪里还有衣服呢!我现在并不要你的谢礼,你且坐下,和我讲讲纣王那时候……

汉子——胡说!这话,就是三岁小孩子也不会相信的。我可是三十三岁了!(走开来,)你……

庄子——我可真有这本领。你该知道漆园的庄周的罢。

汉子——我不知道。就是你真有这本领,又值什么?你把我弄得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叫我怎么去探亲?包裹也没有了……(有些要哭,跑开来拉住了庄子的袖子,)我不相信你的胡说。这里只有你,我当然问你要!我扭你见保甲去!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况且我还要去见楚王呢!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

汉子——(发怒,)不还我的东西,我先揍死你!(一手捏了拳头,举起来,一手去揪庄子。)

庄子——(窘急,招架着,)你敢动粗!放手!要不然,我就请司命大神来还你一个死!

汉子——(冷笑着退开,)好,你还我一个死罢。要不然,我就要你还我的衣服、包裹和伞子,里面是五十二个圆钱,半斤白糖,二斤南枣……

庄子——(严正地,)你不反悔?

汉子——小舅子才反悔!

庄子——(决绝地,)那就是了。既然这么糊涂,还是送你还原罢。(转脸朝着东方,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呢,大叫起来:)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毫无影响,好一会。庄子向周围四顾,慢慢地垂下手来。)

汉子——死了没有呀?

庄子——(颓唐地,)不知怎的,这回可不灵……

汉子——(扑上前,)那么,不要再胡说了。赔我的衣服!

庄子——(退后,)你敢动手?这不懂哲理的野蛮!

汉子——(揪住他,)你这贱骨头!你这强盗军师!我先剥你的道袍,拿你的马,赔我……

(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注】①鹿台:商纣的仓库。②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在那里是对的,在这里就是错的了。出自《庄子·齐物论》,体现了庄子的“无是非观”。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故事发生地设置在寻常的荒野,模糊化处理时空,使故事呈现出寓言化的效果。
B.作者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生动描写了庄子和汉子的外貌、语言,体现故事的写实性。
C.作者在体裁上大胆创新;以戏剧体的形式重构小说,叙事充满张力,内容丰富而深沉。
D.“真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等现代语言的运用,增添小说幽默讽刺的艺术表现力。
【小题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真不像认真,玩耍又不像玩耍”,司命认为庄子“起死”的想法是一种游戏心态。
B.“天地玄黄”“赵钱孙李”等分别取自开蒙读本《千字文》《百家姓》,有启蒙意味。
C.“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表明庄子有着辩证的是非观。
D.杨大最后揪住庄子,骂他“强盗军师”,并要剥下他的道袍,表现杨大朦胧的觉醒和反抗意识。
【小题3】文中反复出现有关“衣服”的情节,请简要分析“衣服”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鲁迅先生将《庄子·至乐》中的经典故事进行改编,创造出一个古今交织、新奇荒诞的世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如何展现这一荒诞世界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