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1 组卷976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玩 笑
[法]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为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
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E.“我”并没有逃开被人“笑够了”的命运,这个结局既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充满悲剧色彩,引发人们笑后的严肃思考。
A.小说以“玩笑”为题,记叙了一系列发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我”开人家的,朋友开“我”的,“我”假想中的。
B.“我”的朋友都是些爱开玩笑的人,所以他们那么热情的迎接“我”,策划着在晚上好好开“我”一个玩笑。
C.“我”在卧室里非常小心谨慎,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们会怎样开自己的玩笑。
D.“我”也觉得自己的高度紧张是“可笑的”,觉得一切都是平静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
【小题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小题3】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各有什么好处。
【小题4】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9-10高三·宁夏银川·阶段练习
知识点:莫泊桑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两个朋友

[法]莫泊桑

巴黎陷入重围,忍饥挨饿,痛苦呻吟。屋顶上的麻雀显著地稀少了,连阴沟里的老鼠也数量骤减。莫里索先生,职业是钟表匠,因为时局变化成了家居兵。一月里的一个早晨,天气晴朗,他两手揣在制服的裤袋里,肚子空空,在环城林荫大道上溜达。他突然在一个同样身穿军服的人面前站住,因为他认出对方是他的一个朋友。那是索瓦热先生,他在洛莱特圣母院街开服饰用品店,也是个钓鱼迷。

他们常常手执钓鱼竿,两只脚在水面上摇晃着,并排坐在那里度过半天的时光。他们就这样互相产生了友情。即使一言不发,他们也能彼此心领神会,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和一样的情怀。

春天,上午十点钟左右,恢复了青春活力的阳光,在静静的河面上蒸起一层薄雾,顺水漂移;也在两个痴迷的垂钓者的背上洒下新季节的一股甜美的暖意。偶尔,莫里索会对身旁的伙伴说:嘿!多舒服啊!索瓦热先生会回答:真是再舒服不过了。

秋天,白日将尽的时候,在夕阳照射下天空如血,猩红的云彩倒映在河面上,整个河流变成了紫红色,天际仿佛燃起了大火,两个朋友被笼罩在火一样的红光里,预感到冬天将至而瑟瑟发抖的枯黄的树木也披上了金装。索瓦热先生微笑着看看莫里索,慨叹道:多美的景致啊!而心旷神怡的莫里索,眼睛不离浮子,回答道:比林荫大道美多了,嗯?

在这样迥然不同的情况下不期而遇,他们都十分激动地用力握了握手,然后他们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地并肩走着。莫里索接着说:还记得钓鱼吗?回想起来多么有趣呀!

索瓦热问:咱们什么时候再去?

莫里索停下来,说:咱们现在就去。没多久,他们就越过前哨阵地,来到几小块葡萄园边上。下面就是塞纳河。

索瓦热先生指着河对面那些山岗,低声说:普鲁士人就在那上头。面对荒无人烟的原野,一阵莫名的恐惧令他们毛骨悚然。

莫里索结结巴巴地说:喂!万一碰上他们呢?

尽管情况险恶,索瓦热先生依然以巴黎人特有的幽默口吻回答:咱们就请他们吃一顿生煎鱼。

但是周围是那么寂静,是否还冒险穿越田野,他们被吓得犹豫不决了。

最后,索瓦热先生还是下了决心。他们弯着腰,利用葡萄藤作掩护,睁大眼睛,竖直耳朵,从一片葡萄园里爬了下去。

莫里索把脸紧贴地面,当确定只有他们后,于是放下心来,开始钓鱼。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银光闪闪、活蹦乱跳的鱼放到一个织得很密的网兜里,内心喜滋滋的;这种喜悦,是一个人被剥夺了某种心爱的乐趣,时隔很久又失而复得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的。

突然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仿佛是从地下传来一样,大地都应声发抖。那是大炮又轰鸣起来了。

莫里索正在紧张地望着他的一次又一次往下沉的浮子;突然,这个性情平和的人,对那些如疯子般热衷于战争的人怒从中来,低声抱怨道:一定是傻瓜才会这样自相残杀。

索瓦热先生接着他的话说:连畜生都不如。

但是他们突然被吓得打了个寒战,因为他们真切地感觉到有人在他们身后走动。他们回过头去一看,只见四个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手中端着枪指着他们的面颊。

两根钓鱼竿从他们手中滑落,掉进河里。

几秒钟的工夫,他们就被抓起来,绑起来,带走,然后扔进一只小船里,划到对面的岛上。

一个满脸胡须的巨人似的家伙,用一口纯正的法语说:我认为,你们两个是间谍,是派来侦察我的。你们假装钓鱼,是为了更好地掩盖你们的企图。你们是从他们的前哨阵地过来的,肯定知道回去用的口令。把口令告诉我,我就饶了你们。

两个朋友脸色煞白,并排站在那里,紧张得两手微微颤抖,但他们一句话也没说。

那军官接着说;谁也不会知道的。说出来,你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了。可是如果你们拒绝交出来,那就是死,而且马上就死。由你们选吧。

他们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普鲁士军官依然平心静气,伸手向河那边指了指,说:你们想想看,再过五分钟你们就要淹死在这条河里了。再过五分钟!你们想必都有亲人吧?

两个钓鱼人始终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那军官又说:我再给你们一分钟,多一秒都不给。

然后,他猛地站起来,走到两个法国人跟前,抓住莫里索的胳膊,把他拉到一边,低声对他说:快说,口令是什么?你的伙伴绝对不会知道的;我就假装心软了。

莫里索先生没有回答。

普鲁士人于是又把索瓦热先生拉到一边,向他提出同样的问题。

索瓦热先生没有回答。

他们又并排站在一起了。

那军官开始发令。士兵们举起武器。

莫里索先生说:再见了,索瓦热先生。

索瓦热先生回答:再见了,莫里索先生。

他们握了握手。

那军官喊了声:开枪!

十二支枪同时响起。

索瓦热先生脸朝下,一头栽倒。比较高大的莫里索晃了几晃,身子打了个半旋,仰面倒在他伙伴的身上。他们被打穿的制服的前胸涌出一股股鲜血。

一八八三年二月五日

(有删改)


【注】①指普法战争(1870一1871)期间,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②家居兵:普法战争期间巴黎的国民自卫军,因不执行任务时住在家里,故有此俗称。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插叙了战争发生之前的两次垂钓生活,恬静美好的环境,让人感到轻松愉悦,与下文钓鱼的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
B.小说在宏大的背景中叙述了一波三折的故事,在简洁的语言中塑造人物形象,在典型的细节中表现人物心理,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
C.在战争中,作为钟表匠和服饰店老板的普通市民,因时局变化而成了家居兵,显示出战争的残酷,突出了反战、反侵略的主题。
D.“钓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在隆隆的大炮轰鸣声和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垂钓,又可以表现出两个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小题2】小说善于表现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两个朋友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俘虏

莫泊桑

森林里除了雪花落到树上的声音外,没有一点响动。

一个年轻妇人正用斧头在一块石头上面劈柴。她是瘦长的和健壮的,一个在森林长大的妇人,她的父亲和丈夫都是森林警察。

房子里有人喊着:今天晚上我们只有两个人,贝尔丁快进来,很可能普鲁士人和狼在附近。

她边劈柴边回答:我就来,妈妈。

母亲,一个胆小怕事的老妇人,对她说:我真不愿意你爸爸到外面去。两个女人,顶什么用?

她回答:不见得,我一样可以打得死一只狼或者一个普鲁士人!

她抬头望了望那支大型手枪。

她丈夫参军去了,她和父母同住,因父亲不肯离开自己的住处搬到城里去。那座城市就是勒兑尔,那里的人是爱国的,以英勇自卫而著名。所以他们购置了枪炮,配备了民兵,每天操练,等候普鲁士人。

于是,她家的房子设在那里做前哨站。父亲每周到城里去两回,为了把乡下的消息送给城里的人。

父亲又到城里送消息去了,因为前两天有一个德国步兵小支队在他家里休息。父亲去城里的时候,总牵着他的猎狗,以防备树林中的狼,临行前吩咐他的妻女天黑要关门。

她不害怕,母亲却总是害怕。这天傍晚,母亲比往常更加着急。

你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母亲说。

十一点以后,爸爸在指挥官那里吃饭。

说完,她就去煮菜羹了,突然,就听见一阵模糊的响声。

她说:树林里有人,至少有七八个。

母亲更加害怕,结结巴巴地说:你爸爸刚好不在家!

这时,一阵激烈的敲门声吓得她们发抖。

一个凶恶声音喊着:开门,否则,我就要打破它!

她把那支大型手枪藏到口袋里,走过去问:您是谁?

那人回答道:我们是那天来过的队伍,在树林里迷路了。

她打开门,望见了六个普鲁士人。

她说:今天晚上,只有我和妈妈在家里。

那人回答:我们只要你弄点东西给我们吃。

请进来吧!她说。

他们进来了,满身都是雪,都很疲倦。

她说:请坐上吧!我去给你们做点菜羹。

那六个人很饥饿,③他们把枪和铁盔搁在角落里

母亲边纺纱,边慌张地望向那些兵。

忽然,一道异样的声音让他们吃惊,德国中士一下跳起来,对着搁枪的角落走过去。她却做了个手势让他不动,微笑着说道:这是狼呀!那个不肯轻信的汉子定要去看,打开门,看见两只狼,拼命地逃回房间,一心等候那份菜羹出锅。

母女俩看着他们饕餮地吃着菜羹。这时,他们口渴了,她就到地窖里去取点苹果酒。她在地窖里耽误了好些时间。地窖是一间有穹顶的小石屋,据说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曾经做过监牢又做过避难之处。那里面有一条窄窄螺旋形的梯子,穿过梯子顶上的小洞就升到了厨房尽头的地面上,这小洞是用一块厚的四方木板盖住的。

她走上来的时候,独自用狡猾的神气笑起来了,把那只装苹果酒的罐子交给了德国人。

这些兵吃完了,都围着桌子打瞌睡。

她向那中士说:你们到炉子前面去睡吧。

母女俩上楼了。

忽然,一声震耳的枪响,那些兵立刻都站起来了。枪声又响了两下,随后另外又是三下。

她赤着脚走下楼来,神色慌张地说:法国兵来了,至少有两百人光景。要是他们知道你们在这,他们就会来烧这所房子。赶紧到地窖里去躲吧,不要弄出响声;否则,我们都没命了。

那个中士回答道:我很愿意,从哪儿走下去?

她连忙托起了小洞上的那块厚的四方木板,六个人就跟着往下走,在最后一顶铁盔的尖子消失以后,她就盖上了那块沉重的榆木板,硬得像是一块铁。她用钥匙把那监狱式的锁簧旋了两转,于是她就开始笑起来。

他们没有弄出一点声响,关在像是在一只坚固的箱子里,那只箱子只靠着一个嵌着几根铁条的矮气窗接受外面的空气。

她重新燃起了炉火,重新把那只锅子挂在火上,重新炖着菜羹。她坐下等父亲。现在只有那座挂钟的摆,发出嘀嗒的声音。

她不时望向挂钟,眼光里的焦躁像是说:走得太慢了。

不久,她就觉得脚底下有人唧唧哝哝地说话。那些低而模糊的声音,穿过地窖传到她的耳朵里,那些兵渐渐猜着她的诡计了。中士就爬上了那座小梯子,举起拳头来打盖板。

他愤怒地喊着:开门!

她站起来走到盖板前说:我不开!

中士生气了:开门,否则,我就要打破它!

她笑起来了:你打吧!

中士用枪托来撞盖板。不过那盖板竟抵住了枪托的撞击。

她听见他从梯子上下去了。随后,那些兵轮流走上梯子使劲来打,并且研究这盖板是如何关上的,但他们是徒劳的。

父亲终于回来了,她把发生的事情告诉父亲,让父亲去城里找队伍。

父亲带着猎狗又动身了。在焦急的等待中,她双手抱着脑袋静候,仿佛看见了他:队伍排好了,父亲站在前面,在夜色里向森林开拔。

她打开了那扇通到外面的门,向夜色里侧起了耳朵细听。

远处一阵狗吠传到她跟前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俘虏》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从“德国步兵小支队”“父亲出门总带着猎狗”等表述看,小说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B.小说开头描写森林里只听到“雪花落树上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冷清寂静的意境,为下文听到“树林里有人”做了铺垫。
C.小说写贝尔丁的神气用“狡猾”一词,是贬词褒用;写普鲁士人猜出贝尔丁的用意用“诡计”一词,用法与“狡猾”不同。
D.小说没有写普鲁士人作为侵略者对贝尔丁母女的凶狠残忍,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是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真实写照。
【小题2】关于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望枪的细节,承接上文的语言描写,表现出贝尔丁有枪防身的自信,与母亲的害怕形成了对比。
B.②处“贝尔丁把手枪藏到口袋”,③处“普鲁士人把枪搁在角落”,分别表现了他们不同处境下的警觉与放松。
C.④处“用枪托撞盖板”,表现了普鲁士人想要冲出地窖的欲望,暗示了他们被俘虏的结局,侧面烘托了贝尔丁的形象。
D.“枪”这一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同海明威《老人与海》中鲨鱼、大海等物象一样,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小题3】本文通过情节的“加速”和“延宕”使叙事节奏发生变化,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小题4】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具有英雄人物平凡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贝尔丁身上有所体现,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坍台【注】。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 ,您瞧,绳子在这儿。”(有删改)       


坍台:吴方言,丢脸。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小题2】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高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