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四十岁、即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所写,②头陀:苦行僧。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远”“深深”运用叠词,写出了与所思之人的距离遥远以及对其所思之情的深厚。
B.一至四句采用虚笔,“所感事”是回忆中的事,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的主观情感。
C.五、六句写乡远不可归去,却还要日日瞻望、可见诗人的心早已回到故乡。
D.全诗贯穿着白居易平易浅切的诗风,用直白的语言,抒发真挚的情感。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所思之情?
21-22高一上·江西吉安·期末
知识点:白居易(772-846)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注:①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写《琵琶行》的次年,此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②“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四句写秋季未至而蝉已鸣叫,透露出诗人听到连绵的蝉鸣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再四句写诗人的感慨,六月之初,秋风未起,竟然听到蝉鸣,思乡之情自然涌上心头。
C.尾四句借助今昔听蝉的不同感受的对比,表达了谪居湓城后理想破灭的无限失意之情。
D.此诗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人间至情,正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平易但绝不平庸的特点。
【小题2】下列同为咏蝉诗,与本诗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B.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C.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D.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雍裕之《早蝉》)
【小题3】“今朝无限思”表明作者内心有着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整首诗,简要分析这“无限思”中包含了哪些具体情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