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2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宣公会晋侯、卫侯同盟于断道【1】。二年春,齐伐鲁北鄙,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城破,齐师遂南侵。鲁遣使如晋乞师。夏四月丙戌,卫师及齐师战于新筑【2】,卫师败绩,亦如晋乞师。晋侯遣师八百乘,命郤克将中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六月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剪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解张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郑丘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解张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披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3】。

前夜,韩厥梦其父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逐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齐侯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韩厥俯定其右。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4】,骖挂于木而止。前日,丑父寝于舆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辱两君。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会齐师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克将戮之。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克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取材于《左传》)


注释:【1】断道,晋国地名。【2】新筑:古邑名。【3】华不注:山名,在今济南东北。【4】华泉:泉名,在华不注山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于鞌   陈:摆开阵势
B.右枹而鼓   援:拿、执
C.将华泉   及:追赶上
D.以事君者   劝:鼓励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介马驰之/伤匿之
B.卻克伤矢/丑父寝舆中
C.师耳目,在吾旗鼓/谓之君子而射
D.韩厥梦父谓己曰/射左,越于车下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必下推车
余下的人必定要下来推车
B.逐之,三周华不注
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很多圈
C.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臣下不走运,恰巧遇到您的军队
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人不把用自己的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当作难事
【小题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卫在新筑被齐军击败,分别派遣使者到晋国请求援军,晋国派遣军队救援两国。
B.两军交战时,晋军主帅郤克伤重,他希望解张和郑丘缓可以代替他击鼓,指挥军队。
C.齐侯坚守春秋战国时的礼仪,因此御者凭借“君子”的身份,没有成为被射击的目标。
D.韩厥表达了齐晋两国并无恩怨,并且晋侯为齐侯着想,这实际上是当时的外交辞令。
【小题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披甲执兵,固即死也
【小题6】文章最后两段用极具现场感的笔墨,刻画出逢丑父的智慧,请结合相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21-22高三上·北京昌平·期末
知识点:《左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虢,皆小国也。虞有下阳之阻塞,虞、虢共守之,晋不能也。

故晋献公欲伐虞、虢,荀息曰:君胡不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彼受吾璧,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取之中厩,置之外厩。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也。荀息曰:宫之奇知固矣,虽然,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通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中知以上,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之下也。

晋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依,将在德矣。

公不听,遂受其币借之道,旋归四年,反取虞。荀息牵马抱璧前曰:臣之谋如何?献公曰:璧则犹是,而吾马之齿加长矣。

晋献公用荀息之谋而禽虞,虞不用宫之奇而亡,故荀息非霸王之佐,战国兼并之臣也。若宫之奇则可谓忠臣之谋也。

(取材于《左传》《新序》)


【注释】①翫: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②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桓叔是晋献公的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虢共守之,晋不能             禽:同“擒”,攻占
B.宫之奇知固                              知:同“智”,智谋
C.吾享祀丰,神必据我                    絜:同“洁”,洁净
D.神所依,将在德矣                       冯:同“凭”,依附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通心则其言            其虞、虢谓也
B.中知以上,能虑之     尔其无忘父之志
C.亲宠逼,犹尚害之        险衅
D.遂受其币借之道       荀息牵马抱璧前曰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   那就等于把宝物从宫里仓库取出来,放到宫外的仓库。
B.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心胸通达但性情懦弱,又是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的。
C.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那么它对虞国还爱什么呢?
D.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祭祀的粮食不芳香,只有明白了道理才是真正的芳香。
【小题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息献计,用屈地产的宝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诱惑虞君。
B.晋献公和虞君都爱慕财宝,缺乏远见,但对劝谏的态度却不相同。
C.文末晋献公叹息宝马的牙齿随年龄而增长,流露出对荀息的不满。
D.选文中的成语“假途灭虢”“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皆寓意深远。
【小题5】宫之奇的进谏分析精辟,逻辑缜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

、秦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文段二: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

【小题1】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持千金之资          币:钱财
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谢:感谢       乃引其匕首秦王       提:掷击
C.起不意                              卒:最终       群臣                    怪:责怪
D.且君尝为晋君                 赐:恩惠       秦王宠臣             遗:赠送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臣壮也,犹不如人                              ②而右手持匕首揕
B.①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其无礼于晋
C.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                       ②夜缒
【小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八创                                                邻之,君之薄也
B.使杞子、逢孙、杨孙                      诸侯之列
C.                                                    函陵
D.越国以                                          使使以大王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
B.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秦始皇之前的君主的谦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
C.郡县,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D.郎中,指宫中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小题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辞”“许”两个动词,刻画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烛之武,既有对曾经未得到重用的牢骚抱怨,也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B.晋侯忘恩负义,出尔反尔,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墙进行防御。
C.秦武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面对秦王他“色变振恐”,作为帮手,差点暴露,未能在荆轲行刺之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动的失败。
D.荆轲英勇无惧,从容不迫,秦廷行刺,惊险万分,秦王惶急,群臣惊愕失措,荆轲追刺秦王不成,反被秦王击伤,但他英勇无惧,从容不迫,“箕踞以骂”,傲视秦王。
【小题6】翻译下面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秦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

(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本文为古人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读后感)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B.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C.行李之往来,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D.越国以                            鄙:边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如“晋侯秦伯围郑”句中的晋侯、秦伯。
B.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C.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国君、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解释《春秋》的《邹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小题4】下列关于“甲段选文”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小题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