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材料三: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述诗歌时,开始“格”“调”是分开用的,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B.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皎然《诗式》从内容上讨论谢灵运诗歌的精神境界,从形式上体会诗人的随性。
【小题3】有人说,诗歌能够润泽生命。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你的阅读体会,表达你的观点。
21-22高三上·新疆乌鲁木齐·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筑重物质,文学重精神,分处艺术的两极。两者看似毫不相干,却有着奇妙的关联。对比中西方传统建筑,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文学在建筑上的叠加,在中西方建筑体系中是不均衡的。

西方建筑中大量引入雕塑和绘画,只有少数纪念性建筑中刻有一些文字,内容又常常是记叙性的,作为对雕塑、绘画的补充。而中国传统建筑在上千年的建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叠加经验,创造了楹联、匾额、招幌、牌坊、碑碣、摩崖、刻石,以及各种嵌板刻字、纹样纹饰等品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叠加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不仅强化了建筑意境,而且增加了建筑的生命力。这些建筑中的文学基因,无论从数量、质量上,还是广度、深度上,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建筑体系。

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深深植根于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曾公开赞叹:汉字是我所见过的全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学语言的大量叠加,与汉字独特的个性密不可分。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性文字,具有长于表意、文法自由、书写灵活、高度艺术化的特点,恰好可以弥补建筑作为一种具象艺术,难以表述语义的欠缺,两者联袂呈现,创造了意蕴无穷的想象空间。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的加持,更是为文学融入建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各有风韵,篆书敦圆苍茫、隶书工整精巧、草书潇洒奔逸、行书流动自如、楷书清丽娟秀,可根据建筑需要,因时因地灵活融入。汉字这种独特的意象美和形式美,为文学融入建筑创造了条件。

中国传统社会崇文重教。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把创作激情投向自然、历史、人文,当然也包括建筑。他们登高望远,往往游目骋怀、胸罗万物,发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这些文人骚客、士族阶层,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甚至身体力行,直接参与建筑营造,建立了文学与建筑的耦合性,为文学融入建筑创造了主体条件。

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书法造诣固然无与伦比,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体现出的造园思想,丝毫不亚于书法。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于是,曲水流觞成为中国山水园林的营造范式,流传至今并传播出海。

相比于其他建筑,介入程度最深,取得成就最大的传统建筑,是园林建筑,就连园林一词,也源自诗作。早在西晋张翰的《杂诗》中,就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一说,从此以后,囿、苑、圃等建筑称谓逐渐被园林一词替代,并传播到海外,成为中国式山水建筑的通用叫法。英国园艺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曾著书《中国:世界园林之母》,记录了他在中国考察的见闻,其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的观点,得到世界园艺界的广泛认同。

园林建筑是在文人的直接参与下营造的,从一开始,就自带诗情画意的文学基因。白居易建造了履道里宅园,和它相距不远的,是唐朝名相裴度的集贤里庄园,两人为同道中人,因而履道集贤来往频百余步地更相亲。王维建造的辋川别业,可以说是唐代最出名的民宿,这是一个集住宿、餐饮、采摘、垂钓、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庄园。王维还专门写了一本诗集——《辋川集》,介绍自己的别墅之景。王维同母亲在辋川别业生活了十四年,且俱终葬于这绿水青山环绕的风水宝地。唐中期名臣李德裕设计的平泉山居,是他的心灵家园,他一生遗留的数百首诗中,有八十几首提到平泉山居,足见该园在他心中的位置。后来,有些文人干脆跨界下海,成为职业的造园师,如明代杭州的陆叠山,上海县的张南阳,松江的张南垣,以及著名的造园家计成、李渔等。其中上海豫园出自张南阳之手。张南垣生养四子,都能传父术,其中张然最为知名,曾被聘为清朝皇家总园林师。

不同于西方建筑的单体性特点,中国传统建筑自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体建筑为目标,而是将亭台楼阁、馆轩斋室等多样化的建筑单体,相互连接配合,形成具有强烈时间感和序列性的建筑群体,宛如一幅在大地上徐徐展开的画卷,其中的空间起承转合、动线曲折迂回,人在其中行走,产生峰回路转,移步异景的体验。这种时间感和序列感,使文学语言在建筑上可以得到主次分明、清晰流畅的表达,为文学融入建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物质载体。

(摘编自张军利《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学》)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建筑因为叠加了楹联、牌坊、刻石、纹样纹饰等,其建筑意境得到强化,生命力得到增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B.中国传统建筑能够获得文学的叠加,与中国传统社会崇文重教的特点关系密切,许多作家把创作激情投射于古代建筑。
C.《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的作者在中国考察时,对古代园林建筑十分欣赏,发出了“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的感叹。
D.绿水青山环绕的辋川别业,是将亭台楼阁、馆轩斋室等建筑巧妙配合在一起的建筑群体,王维的《辋川集》对其多次提及。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西方建筑中的文字是对雕塑、绘画的补充,没有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叠加,所以文章拿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进行对比。
B.建筑是具象艺术,难以表述语义,而汉字长于表意,书写灵活,可以高度艺术化,两者巧妙配合,可以创造意蕴无穷的想象空间。
C.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红楼梦》对于大观园的描写,也应该能够给建筑师们以启发,让他们从书中找到较好的园林营造范式。
D.文章第七段列举了唐代和明清时期多位名人的例子,这样举例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同时增添了文化底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本文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A.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苏州寒山寺成为胜景。
B.传统建筑借助楹联,用直观之景,喻间接虚境,可拓展景物的想象空间。如扬州史公祠的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C.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智慧高度的两个标识,一是文学,二是建筑。文学展现了人的生活与内心情感,而建筑则是一门综合艺术。
D.苏州沧浪亭之名取自《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寓意隐逸遁世,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4】文学在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叠加,有哪些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如其人”是中国非常流行且流传历史悠久的表述,包含两种内涵: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常将道德和文章并称,认为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西汉扬雄也在《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成为后来品评书画、司法笔迹鉴定的理论依据。此后,王充、曹丕、刘勰等人也多以不同的视角和话语鲜明地标举和阐扬“文如其人”这一观念。明代冯时可在《雨航杂录》卷上说得更加不容置疑:“九奏无细响,三江无浅源,以谓文,岂率尔哉!永叔侃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道畅,次公恬而文澄畜,介甫矫厉而文简劲,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这就是著名的“文如其人”论断的明确出处。

作者的个性给作品灌注了生气,作品中总要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总要打上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文如其人”在这个意义上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从主观方面而言,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其中,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下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文风的形成与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李白敢于在皇皇朝堂之上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亲手为自己脱靴,而读者在展读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生宣言,焉能不为他的人文如一拍案叫绝?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作者的人品与文品是统一的。

“文如其人”有其真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文以行立,行以文传”等等,都说得不错。但我们不能据此在人与文之间划等号,天真地认为文即人也。在“文如其人”一语中,这个“如”毕竟是个“模糊概念”,而不是等同。人与文之间、心与言之间并不本质地存在着同一性。有德者不必有文,有文者不必有德。或者更直接地说,文字驱遣与道德修为虽然不能说截然两途,但并非可以淆然相混的,心言分离、人文相背的现象亦复不少,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明代大奸严嵩窃权罔利,构结祸乱,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但是他的《钤山堂集》中也不乏“晚节冰霜恒自保”这般“清峻”的诗句,俨然一副重节尚义的面孔,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竟出自一个滥施淫威、贪赃枉法的奸相之手。这种“文行两途”的现象无疑是对“文如其人”提出了诘难,而且这一诘难是难以反驳的,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我们有一百条“文如其人”的证据,只要有一条文不如其人的证据,那么“文如其人”的论断也没法成立,亦没有办法准确地应用于历史考据学中。

此外,文、人相悖还有文、人关系中的外力牵引因素。作品的形成大多出自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能超绝于世外。由他人、社会所形成的外力一并涌入,往往对作者构成有形或无形的牵引。政治权力的影响在这种外力牵引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时代的文章,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政治开明时期,作者的自由度相对大,没有或者相对较少约束,这种自由自然可以反映在文章的风格上。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自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人、随俗为言,文章中就会出现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现象,导致言与志、文与人之间拉开距离,产生不同形式的文、人相悖的现象。一种表现是,作者屈就压力地歌功颂德,投其所好地鹦鹉学舌;另一种表现是,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作者不敢铮铮有声,只好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隐晦方式尽管形式上与违心迎合不同,但在本质上同样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

(摘编自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据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有关“言”“书”之说,有助于品评书画等级、作出司法笔迹鉴定。
B.之所以文如其人,是因为作品中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打上了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
C.“文如其人”有其局限性,人们只需找出一条文不如其人的证据,“文如其人”的论断便站不住脚。
D.在政治严酷时期,失去创作自由的作者只能随俗为言,文章就会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释“文如其人”的内涵,是以作者道德、个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为立论前提的。
B.文章以严嵩为例,论证了“文如其人”的论断是不可信,历史考据学也是不可靠的。
C.文章分析随俗为言与隐晦表达两种现象,可以证明二者在遮蔽真实人性上的相似性。
D.文章既肯定了“文如其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也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次来分析文、人相悖的原因,论证严密而全面。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如其人”的观念虽出自明代冯时可的《雨航杂录》,但在中国流传的历史十分悠久。
B.作品的格调会流露本性,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装假,但始终掩盖不了文品与人品相统一的事实。
C.人与文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如果混淆了这两个层面,“文如其人”的问题可能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D.文学作品用隐晦方式表达主旨,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更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有共同的有机化学机制和共同的进化遗传特征。因此,我们的生物学家的知识面就显得十分狭窄。他们只研究一种生物学--生命乐章中单一的主题。在成千上万光年里难道只有这么一个微弱的曲调吗?或者还有一种多主题和多声部、谐和音与不谐和音的共鸣乐曲--亿万种不同的声音鸣奏出银河系生命的旋律?

……

我说不清楚地外生物会是什么样子,我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我只知道一种生物,即地球上的生物。有些人,例如科幻小说家和艺术家,已经对其他星球上的生物进行了猜测,我对那些地外生物的幻想表示怀疑,因为它们似乎过多地以我们已知的生物体为幻想的依据。但是假如你强迫我的话,我也可以想象出一种颇不相同的东西。

在一个木星那样巨大的气体星球上,大气层里充满了氢、氦、甲烷、水和氨,星球表面没有可着陆的地方,而是一个密集的云状气层,像我们实验器皿里的生成物那样的有机分子可能不断地从空中降落到这个云层里。但是这样的行星对生命的形成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障碍;表层湍急,深处炎热。生物体必须时刻小心,以免被拖向受煎熬的深渊。

为了说明生命在这样极其不同的行星上并不是不可能的,我和我在康奈尔的同事萨尔彼得做了一些计算。当然,我们不可能准确地了解生命在这种地方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要弄清楚在生物和化学法则的范畴内这种星球是否可能有生物。

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的方法之一是在你受煎熬之前就进行繁殖,并指望空气的对流能够把你的一部分后代带到大气层高处较凉爽的地方。这种生物体可能极小,我们把它们叫做坠子。但是你也可以是浮子——抽掉氦和重气体而只留下最轻的气体氢气的大氢气球,或者是热气球,通过保暖和利用食物等方法维持漂浮状态。就像我们所熟悉的地球上的气球一样,浮子越往下拖,它回弹到高层大气较凉爽的安全地带的浮力就越大。浮子可能会把预制的有机分子吃掉,或者像地球上的植物那样,通过阳光和空气将预制的有机分子化为己用。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浮子越火,它的功效也越大。我和萨尔彼得设想浮子有几公里宽,比最大的鲸鱼还大。

浮子可能会像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或火箭那样,用迸发的气流将自己推到行星云层以外。我们设想它们懒散地群集在一起,大得一眼望不到边。在它们的表皮上有花纹,这是一种适应性伪装,同时也说明它们遇到了问题。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至少还有一个小的生态环境:狩猎。狩猎者行动迅速,动作灵敏。它们吞食浮子,一方面是为了补充自身的有机分子,一方面是为了储存纯氢。最初的浮子可能是由空坠子演变来的,而最初的狩猎者则可能是由浮子进化来的。狩猎者的数量不可能很多,因为如果它们把浮子都消灭掉的话,它们自己也要毁灭。

物理和化学容许这样的生物形态存在,艺术则赋予它们一定的魅力,然而自然却不以我们的臆测为转移。但是,如果在银河系里有几千亿个住着生物的星球,恐怕也会有几个住着我们根据物理和化学的法则想象出来的坠子、浮子和狩猎者的星球。

与其说生物学像物理学,不如说生物学像历史学。你要了解现在,你就得了解过去,并且要极其详细地了解它。正如至今还没有历史学的先验论一样,至今也还没有生物学的先验论,理由是相同的:两个学科对我们来说仍然太复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的东西来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对地球外某种生物的研究,不管如何粗浅,都会推动生物学的进步。生物学家将会首次弄清楚什么样的其他生物可能存在。当我们说探索其他地方的生物很重要时,我们并没有说很容易找到,我们只是说值得一找。

迄今为止,我们仅仅听到一个小星球上的生命之声,但是我们终将一起开始注意收听宇宙乐曲中的其他声音。

(节选自卡尔·萨根的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宇宙》第二章《宇宙的音乐》)

材料二:

1976年的夏秋,作为“海盗”号着陆舱模拟飞行队的成员,我跟我的百人科学工作队一起探索了火星。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宇宙飞船首次在火星上着陆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举世公认的。然而,大众对这样伟大的事件却几乎一无所知。报刊采取了漫不经心的态度,电视对此置若罔闻。

“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B·金特里·李是一个具有非凡组织能力的人。李建议我们组织一个专门的电视制作公司,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传播科学。最后,我们一致同意制作一部关于天文学的13集电视记录片。《宇宙》这部电视记录片和本书为如何传播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乐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引言)

材料三:

制作自然科学纪录片,目的都是将人类对世界最新的认识给呈现出来。而对世界最有好奇心的人,就是青少年。一部好纪录片,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主导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宇宙》,在全球有数以亿计的人观看了这个纪录片。不只是美国,很多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自然科学纪录片的价值,从很早开始就投入很多资源,拍摄优质的纪录片。而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就略显薄弱。最近十几、二十年来,由我们国家制作的火爆纪录片,几乎都是美食主题和国家主题。

就在很多人猜测,什么时候我们国家才会制作出影响广泛的高质量自然科学纪录片时,一个国产自然科学纪录片突然上线了,那就是汪诘制作的《寻秘自然》第一季。

汪诘对科学和科普的热爱,就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很多从国外引进的科学纪录片,像前面提到的卡尔·萨根的《宇宙》就让小时候的汪诘印象深刻。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汪诘心里就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后来科学成了他一生的爱好甚至事业。

他知道科学纪录片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所以当开始全职做科普之后,他的心愿就更加强烈,那就是做出可以媲美BBC的科学纪录片,让中国人自己的纪录片也能为下一代种下科学的种子。

(摘编自澎湃新闻《40年前美国纪录片<宇宙>影响了一代人,今天中国不应该缺席》)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法则,卡尔·萨根对科幻小说家和艺术家们幻想出的地外生物样子持怀疑态度。
B.坠子、浮子和狩猎者作为存在于地外星球的生物体,与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共同鸣奏出银河系生命的旋律。
C.“海盗”号首次着陆火星这一伟大事件不被大众熟知和被媒体冷落,是促使纪录片《宇宙》创作的重要原因。
D.国产科学纪录片《寻秘自然》填补了我国自然科学纪录片的空白,也将对当代中国青少年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宇宙的边疆》一样,以科普为主,穿插了一些灵动活泼的内容,与说明性文字配合自然,体现了卡尔·萨根相同的语言风格。
B.材料二为卡尔·萨根自述,介绍创作纪录片《宇宙》和同名著作的目的,即用生动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的思想、方法与乐趣。
C.材料三提到,在汪诘看来,我国近期制作的火爆纪录片大都聚焦于人文社科领域,而国产自然科学纪录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D.材料一有对地外生物是否存在的科学推测,又有对地外生物样貌的大胆想象;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一部好科学纪录片对青少年的影响。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一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亿万种不同的声音鸣奏出银河系生命的旋律”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流露出卡尔·萨根对银河系生命的热爱。
B.“浮子有几公里宽,比最大的鲸鱼还大”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设想中的浮子形体之大有较为具体的印象
C.“如果它们把浮子都消灭掉的话,它们自己也要毁灭”运用作假设的说明方法,表现了狩猎者与浮子命运与共的关系。
D.“正如至今还没有历史学的先验论一样”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生物学与历史学这两个学科对我们来说太复杂。
【小题4】作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的卡尔·萨根,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小题5】卡尔·萨根的纪录片《宇宙》为下一代种下科学的种子,其精彩的解说词功不可没。好的科学纪录片的解说词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