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促消费,网络直播成为拉动经济内循环的有效途径。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跨越信息鸿沟、实现安全交易、形成健康循环”成为政府与企业的重要目标。网络直播作为“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完美契合了上述需求,因而成为发展新热点。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政府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通过成立电商直播协会、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培育电商直播人才、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带等多种方式,促进“电商直播+”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振兴。二是企业积极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无论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企业,还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甚至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应用,都开始将电商直播作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战略重点。企业人才资源的大量涌入,让电商直播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在接入速率、流畅程度、延迟水平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进步。三是网民广泛参与,为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随着疫情期间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加速养成,直播电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受到用户喜爱的新兴购物方式。数据显示,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经占到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占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以上。以微博为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组织的“一起遇见国货好物#这很中国#”等多个主题直播活动的用户观看量均超过千万。

(摘编自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直播带货发展迅速,2020年我国电商直播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突破6亿人。但是,直播电商在遍地开花的当下,促销、直播营销等不规范行为也在市场上显现。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就达2.55万件,其中“直播带货”诉求占比就接近8成,并且增速高达357.74%

(摘编自前瞻网,2021年6月9日)

材料三:

直播带货是主播与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相互信赖的过程。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互联网营销师”列为10个新增的职业之一,“直播销售员”这一工种也在其列,这意味着直播带货的主播也朝着持证上岗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多少量级的粉丝数作为唯一担保。

直播带货的商品五花八门,从明星代言到主播测评,从滞销农产品到企业家自荐好物,商品的质量监管是当务之急。网络直播间内的商品同样需要完善的商品许可信息,对三无产品零容忍,对伪劣产品拒之门外。食品要标明食品安全认证,电器要展示完善的售后信息,对于产地、材质等关键信息应保留完整的直播视频信息,以便事后核查商品信息是否完备。

平台作为网络直播带货的依托载体,不能轻而易举地撇清关系、坐享其成,反倒应该建立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平台还应该与相关部门搭建联系,建立售后保障体系,从解决产品售后到处理投诉,有完善的后台体系。

中国商业联合会也在7月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的意见。《规范》中既鼓励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主体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号召,积极开展公益直播,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的商家、主播、平台经营者、主播服务机构和参与用户的行为提出规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摘编自林莘宜、樊丽《当前网络直播带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媒体研究》2020年17期)

【小题1】下列对网络直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直播是一种数字经济新模式,契合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B.电商企业、短视频平台、互联网社交应用等都将电商直播作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战略重点,促进了直播电商的发展。
C.从2016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每年的用户增长率也都超过了四成。
D.2020年电商直播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但直播带货的投诉举报量也飞速增加,几乎达到全国12315平台受理总投诉量的8成。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电商直播+”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振兴。
B.近七成电商直播用户曾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超过了其所有购物消费额的三成。
C.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曾组织“一起遇见国货好物#这很中国#”等多个主题直播活动,购物用户均超过千万。
D.2020年7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这有利于规范电商直播。
【小题3】如何保障直播带货健康有序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1-22高二上·黑龙江牡丹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闻、通讯、访谈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数据规模庞大、数据流转迅速,数据类型多样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摘自搜狐百科)

材料二:

数据的开放共享是大数据产生大价值的基础。政府掌握了近70%的高价值数据集,因此,政府大数据是实现数据全面开放共享的关键,是实现大数据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基础。根据欧盟的测算,2016年欧盟开放数据市场规模预测为553欧元,2016年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36.9%,到2020年将达到757亿欧元。不仅如此,公众对政府的开放透明和积极作为要求也越来越高,主动发布政府数据和信息是所有其他开放政府活动的起点。政府开放数据意味着政府机构的高价值数据库,在非特殊情况下,在不侵犯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向公众免费开放,且开放数据为机器可读格式,公众如创新者和企业在没有知识产权的约束下容易获取并可使用,从而激发全民参与创新,由此产生价值应用并反哺社会,形成政府大数据产生于民、用之于民的价值闭环。

(摘自《2018全球大数据发展分析报告》)

材料三:

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国接连发生甲型流感(H1N1流感)疫情,谷歌公司凭借其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对疫情进行预测,并早于美国疾控中心一两周发布预测结果。2014年2月,非洲发生埃博拉疫情,手机大数据在控制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者通过分析手机呼叫数据记录,获知人们的位置或移动方向,并据此分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疫情防控处置措施。

此次新冠疫情前期, 加拿大健康监测平台BlueDot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处理结果,2019年12月31日就向其客户推送了疫情警告,并且还通过算法掌握和预测受感染居民下一个去向和时间,从而准确预测出该病毒在首次出现后的几天内可能蔓延至泰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国内百度上线“迁徙地图”,通过热力图图层直观展现出全国人口迁徙情况;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搜索“疫情地图”,即可一键查看自己居住地附近是否有确诊病例及疫情案例发生场所;通过人民在线推出的“众云大数据平台”,用户可随时随地查看最新的疫情信息和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手机运营商数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为政府部门精准掌握可能携带病毒人群的动向、及时作出防疫部署安排提供了可靠依据。

(摘编自人民智库《以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为治理现代化赋能》)

材料四: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深度融合,成为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力量,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时代,共建共享将成为“主旋律”,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各国加强合作,解决数字经济时代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如共建信息基础设施,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共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解决数字经济面临的安全问题;共建数字经济法律制度体系,解决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等保护问题;共建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新技术带来的失业问题,等等。只有深化交流、坚持走合作发展路,才能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才能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享数字经济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中国网《携手共建,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

【小题1】下列对“大数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规模庞大,以至无法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专业处理,这些海量数据难以产生很大价值。
B.大数据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基础是非特殊情况下政府将其所掌握数据集的近70%在不侵犯国家、商业、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以机器可读格式免费开放。
C.近年来,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治理过程中,尤其是在疫情潜在风险判断、发展趋势预测、防控措施部署等方面,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较好的验证。
D.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后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成长为重要力量和新力量、新引擎,改变经济社会结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的数据集合来自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就使大数据这种“产业”实现盈利,并且用之于民。
B.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价值创造与个大隐私、信息安全等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和法制体系非常重要。
C.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政府借助精准的统计数据,及时作出有效的防控部署,这正是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体现。
D.面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人类发展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世界各国唯有坚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享发展新机遇。
【小题3】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大数据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评出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中,“躺平”频频现身。“躺平”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从“丧文化”到“佛系青年”,再到如今的“躺平”,所反映的内涵其实是一致的。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逃避内卷的裹挟,“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心态”,用消极的态度对抗环境对个体的重压,于是走向另一种极端,“躺平”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有人拒绝大城市的升职加薪,回乡找了个糊口的差事舒舒坦坦;有人几次创业失败,等待继承家产;有人很长时间不工作,没钱了就打一段时间零工……“躺平”既有对自己努力不成、求而不得的嘲讽,也有对现实重压的逃避。再者,又有多少人能安安稳稳“躺平”,还不是第二天老老实实爬起来上班。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道德绑架年轻人的选择”,这诚然是一种个体选择,但是“躺平”背后的社会心态需要引起重视,更需要警惕“躺平”蔓延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躺平”现象非哪国所独有,美国有归巢族,英国有尼特族,日本也面临“低欲望社会”的危机。倘若整个社会弥漫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风气,其危害自然不言而喻。

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的当下,“躺平”文化自不是社会主流,却释放了需要关注年轻人生活状态的信号。从“躺平”“站立”到“奔跑”,人生似乎可以简化为这三种状态。一时的“躺平”,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的调适和休整,可以进行更清晰理性的人生规划。这样的“一时躺平”可以理解,但要警惕“一世躺平”,从而堕落为浑浑噩噩的生活。要知道,没有“躺赢”的人生,“站立”“奔跑”才是人生的常态。

面对“躺平”一族,他人规劝与自我救赎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层面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去化解其中的问题。大城市飞速扩张、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心理问题,有没有减压排压的出口?能不能提供更多渠道和路径,让普通年轻人获得更多的舞台,让付出有更多的回报?真正体会年轻人面临的生存压力,了解其需求,并通过有效的办法,唤醒他们对“站立”“奔跑”生活的回归,这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新华日报》2021年5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二:

“躺平族”青年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正在引发讨论。与拼搏努力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相比奋斗的收获,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这种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经济社会的转型。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面临高失业叠加高通胀的经济“滞胀”危机,朋克文化在承受巨大压力的社会底层中迅速兴起壮大,年轻人以简单的音乐结构、非主流的着装和无所顾忌的言语方式等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抗争。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开始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催生了不出社会、自我封闭的“蛰居族”,并逐渐形成了大前研一笔下的“低欲望社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尼特族”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演变为当下世界性社会问题。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层面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上。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由此,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自然会想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躺平”。而与真正付诸行动在身体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

然而,“躺平族”显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实问题带来的主观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警惕。关注“躺平族”,让“躺平族”愿意奋斗,对于面临转型发展任务的我国尤为必要。

当然,这绝非要对“躺平族”进行批判与苛责。出于身心考量选择舒适生活理应得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选择慢节奏生活也需得到更多尊重。基于现实环境自主做出适合个人的生活选择,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方面体现。引导“躺平族”奋斗,更多是需要从培育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角度出发,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给予这些青年更多的关怀。

(摘编自汪星余《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有删改)

【小题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社会层面分析“躺平”的主要原因是大城市飞速扩张、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心理问题。
B.与“丧文化”“佛系青年”内涵一致的“躺平”文化,释放了年轻人生活状态需要被关注的信号,而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
C.“未富先老”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而“未富先躺”是可以通过积极引导避免发生的。
D.对于“躺平族”,既要有批判与苛责,也要有理解与尊重,更要有关怀和积极引导。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躺平”问题,一方面依靠他人的规劝,另一方面要分析背后原因并化解其中问题。
B.“躺平族”与美国归巢族,英国尼特族,日本“低欲望社会”危机实质上是一样的。
C.材料二从中国经济转型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论证了“躺平族”兴起的社会背景。
D.需要从营造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价值取向两点出发,给予“躺平族”关怀,引导“躺平族”奋斗。
【小题3】材料一对“躺平”的不同理解引发各种热议,有人把“躺平”等同于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人认为“躺平”是面对现实困难时采取的一种心理调适、休整和自我治疗,从而进行更清晰理性的人生规划。下列表现属于前者的一项是(     
A.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C.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D.不工不作,不婚不生,不消不费,世事能奈我何?
【小题4】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小题5】“躺平族”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躺平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②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④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⑤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⑥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⑦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⑧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⑨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⑩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小题1】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小题2】阅读第⑥—⑩段,简要说出作者先后写了哪些展览内容,以及参观者的哪些感受。
【小题3】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一处令你最有感触的画面,并简要说明这幅画面为什么触动了你。
【小题4】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小题5】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小题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7】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的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
【小题8】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