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枯荷雨声

聂鑫森

这个暮秋的午后,又下起了稀稀落落的冷雨。

游千闻坐在听荷楼一楼的落地窗前,隔着透明的玻璃,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雨点落在枯荷上的声音,脸上透出落寞的况味。

城中这一大块地方叫雨湖公园,处在上湖的听荷楼是个茶社。游千闻家在不远处的一条巷子里,步行二十分钟便可到达。以往他很少来喝茶,眼下退休了,闲得骨头发酸,便喜欢坐在一楼喝茶,他觉得此处离湖水近,离已到暮年的枯荷近,离雨打枯荷的声音近。他的父亲是个中学老师,常讲解些古典诗词给他听,游千闻最有印象的是唐代李商隐写荷的两句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稀疏的雨点击在枯残的荷盖上,声音萧瑟、低沉,很清寂。

游千闻干的工作就很清寂。

他是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管网探漏工。这个工种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游走在夜深人静的大街小巷,见他们一面都难。每夜十二点上班,到早晨八点下班。游千闻和同一个小组的两个伙伴,身穿反光衣,头戴耳机,肩挎听漏仪,手提一个连着主机的探听器,在划定的区域,一步一步地追着自来水管网里流淌的水脉,聆听着哪一条管道有漏水的声音,然后确定漏点,通知抢救人员到达现场,以防管道爆裂造成大面积停水。

游千闻一听见“滴滴答答”的漏水声,全身的神经就会蓦地绷紧,耳机扣在耳朵上,仿佛听见堤坝决口的雷霆之声。

游千闻下班后回到家里,吃点简单的早餐,赶快睡觉。中午起床后,吃过午饭,再睡到下午四点起床。然后,看看书,读读报。晚上呢,摊开探漏区域的自来水管网图,比看各条老管线的岁月历程,熟悉新管线的延伸方位,详细地记在笔记本上,乐此不疲。

几十年来,游千闻夜出晨归,职业特征正如他的名字:夜游不止,耳闻不辍。本公司员工千余之众,除探漏班的几十人之外,别人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别人。只有在年终年度先进标兵的红榜上,大家才知道有“游千闻”这么个了不起的人物。

退休后的第一个夜晚,游千闻睡得很早,很香。半夜时,他突然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大声说:“又有管道漏水了!”

妻子惊醒了,说:“是下雨的声音,安心睡吧。”

“哦,我还以为在上班哩。”

“老游,你以后不要上班了,和我一样可以消消停停过日子了。儿子在外地已成家立业,尽可放心。家务事你无须操心,还是多去听荷楼喝喝茶吧,听听雨,聊聊天,而且听雨就像你还在上班探漏。”

于是,有雨的午后,游千闻就去听荷楼。先前上班和下班,都要经过雨湖,特别是夏日和初秋,荷叶重重叠叠,荷花有红有白,像一个人的最佳年龄段。现在,繁华已被风吹雨打去,荷叶枯残,褪去了碧绿,变成了赭石色;花早落了,赭黑色的荷梗,在一池白水里投下灰色的影子,正如人生的老境。游千闻心里总觉得有点空。

店堂里响起脚步声。

游千闻转过脸一看,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额上的皱纹又深又密,还蓄着一把银亮的胡子。肩上挎着一个大帆布袋,手里提着一个轻巧的折叠木画架。

年轻的女服务员,从柜台后走出来笑脸相迎。

“伏老,好久不见,到哪里云游去了?”

“小尤呀,我去云南乡村学校义务短期支教,培训美术教师,是我要求去的,一眨眼就是一个多月。”

“七十岁了,你真正是伏老不服老!怎么还带着画画工具来喝茶?”

“一边喝茶,一边画画,我们美术学院要搞一次退休教师的美展,还命题让我画枯荷。听说荷楼边的枯荷很好看,我来写生打草稿。”

“枯荷有什么看头!”

“小姑娘,人到老年就像进入枯萎期的荷,有的自悲自叹,有的却活得自尊,神清气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就是后者。”

伏老忽然用手指了指游千闻,说:“还有这位老哥子,也是后者。他一个人坐在窗前,应是枯荷的知音。”

伏老边说边走过来,朝游千闻拱了拱手,说:“恕我冒昧,我姓伏名嘶远,退休美术教师。我来之前,你一定是在看枯荷。”

游千闻赶忙站起来,拱手回礼,说:“还听……枯荷雨声。”

“好!过会儿我画枯荷,只用黑、赭、灰三种颜色,草草几笔就有形有神,请老哥子指教。”

“我太有幸了,观老哥子画画,等于当面聆教。”

自那个下午后,游千闻再也没有在听荷楼见过伏嘶远,这个老爷子又去忙什么事了。

游千闻却依旧在每天午后来到听荷楼,天晴也来,下雨也来。他挎着一个装满笔记本、图纸、资料和稿纸的帆布袋,在靠窗的桌子边坐下后,喝茶、赏枯荷,然后写应邀为新来的探漏工讲课用的讲稿:《如何正确使用仪器探测自来水管网的漏点》。

游千闻写着写着,闻到了枯荷散发出来的清香。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中游千闻“脸上透出落寞的况味”,这般“落寞”有不再忙于工作的空虚,也有人到暮年的感伤。
B.游千闻以看自来水管网图为乐趣,平日里听到滴答漏水声全身就会绷紧,这些都体现他热爱工作、敬业勤勉的特征。
C.小说结尾游千闻赏荷时不复之前低落的情绪,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恢复了青春活力,能和年轻人一样发光发热。
D.“伏老”和“游千闻”虽然步入了生命的暮年,但不自哀自怜,仍“有形有神”,都可谓是“枯荷的知音”。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插叙游千闻的工作细节和他在妻子的劝说下到听荷楼打发时间的情节,小说内容更丰富完整,情节展开更合理。
B.小说第三段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让作品更具文学性,也能突显游千闻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生性喜静的性格特点。
C.小说娓娓道来,叙事语言平实自然,写景语言优美典雅;记叙与描写浑然一体,使整个作品富有情致,颇具特色。
D.作者给人物起名别有意味,游千闻的名字既契合其职业特征,也暗示了他的性情与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小题3】请简要分析“伏老”这一人物的作用。
21-22高一上·黑龙江大庆·期中
知识点: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泥鳅

这地方抓泥鳅的手段很特别:将芦苇秆截成两尺多长,中间拴一根线,线的一头再拴一根不足一厘米长的细竹枝,那细竹枝只有针那么粗细,两头被剪子修得尖尖的,叫“芒”,往剪开的鸭毛管中一插,穿上四分之一根蚯蚓,然后往水中一插,觅食的泥纵见了蚯蚓张嘴就是一口,哪知一用劲吞咽,芒戳破蚯蚓,在它嗓眼里横过来,它咽不下吐不出地被拴住了,然后可怜地翻腾挣扎出几个小水花,便无可奈何地不再动弹了。

这地方上的人称这玩意儿为“卡”。

傍晚插卡,一清早收卡。

十斤子和三柳各有200根卡。

这里冬末春初的田野,别有一番景致:到处是水田,水汪汪的一片,微风一来,水面皱起一道道细细的水纹,一道赶一道,往远处去,那水分明有了细弱的生命;风再大一些,田野上便会四下里发出一种水波撞击田埂的水音,柔软的,温和的,絮语样的,田野也便不再那么无聊和寂寞;中午若有一派好阳光一把一把洒下来,水面上便广泛地弹跳起细碎的金光,把世界搞得很迷人,很富贵。

十斤子和三柳对这样的田野很投入,有事无事总爱在田野上转悠、疯跑,或坐在田埂儿上犯傻、琢磨、乱想、编织荒唐的故事。若太阳暖和,便直条条地躺在松软的田埂儿上,那时耳畔的水声便会变得宏大起来,让人动心,让人迷惑不解。阳光、泥土、水、老草和新芽的气味融合在一起,好闻得很。

当然,最使他们投入的,还是因为这一片片水田里有让人心儿一蹦一蹦的泥鳅。

但,这两个家伙似乎很隔膜。

十斤子的身体像榆树一样结实,细短的眼缝里,总含有几分“阴谋诡计”,平素风里土里地滚,又不喜清洗,黑皮肤便更黑,太阳一晒,如同紧绷绷的牛皮。他常用那对不怀好意的眼睛去瞟、去瞥、去盯那个三柳。

性情怯懦的三柳抵不住这种目光,便低下头去,或远远地避开他。

今天他们来得太早了点,太阳还老高。

十斤子觉得瘦长的三柳,长得很像那些古怪的鹤。当他在等待日落的无聊中,发现三柳与鹤有着相似之处时,不禁无聊地笑了。

三柳觉得十斤子肯定是在笑他,便有点不自在,长腿长胳膊放哪儿都不合适。

太阳落得熬人,十斤子和三柳便一人占一条田埂儿躺下来。

可是十斤子却还容不下三柳。他对三柳插卡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十斤子又很有点瞧不上三柳:知道往哪块田插卡吗?知道在大风天怎么插卡吗……你也会插卡?!

三柳是个微不足道的孤儿,连间房子也没有,住在久废不用的砖窑洞里,三柳常常把抓来的泥鳅交给村里的蔓,蔓是从二百里外的芦苇荡嫁到这儿来的,才结婚半年,丈夫在雨中放鸭,被雷劈死在稻地里。蔓总能把泥鳅卖个好价钱。这些钱依三柳的意思,要拿出一半儿来给她做油盐酱醋的费用,她也不硬推辞,笑笑,但只用去很少一些,其余皆放入一个瓦罐里替三柳存着。

村里其他人根本不在意他。

三柳也很知趣。

太阳终于沉没了,暮鸦从田野上飞起,鼓噪着,往村后的林子里去了。

十斤子用绳兜子提着卡,来来回回地选择了半天,也未选定一块田。三柳今天有点心急,想:你就慢慢选吧,反正这块田你不会要的,今天就不等你了。想着,便第一回抢在十斤子的头里下了田。

十斤子心里很不得劲,跳进一块田就插,本来每隔五步就可插一根,他不,两条腿不停往前趟,将水弄得“哗啦啦”响,身后翻起一条白练来,十多步下去了,才又插一根。傍晚的田野很静,天空下只有十斤子喧闹的涉水声。

三柳刚插了一行,十斤子已插了一块田。

三柳的卡还有一半未插,所有的水田就已被十斤子插完了。十斤子爬上田埂儿,将空绳兜往腰里一系,在昏沉的天色里,朝三柳诡谲地一笑,一蹦三尺,仰天胡叫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天才蒙蒙亮,十斤子和三柳就下田收卡了。一人提一只水桶,十斤子故意将芦苇秆在桶边磕得特别响,并且不时地将并没挂上泥纵的芦苇秆也往桶边使劲磕。而远远的三柳那边,半天才会响起一下微弱的敲击声。十斤子心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快乐,便在寂寥的晨野上,用一种故意扭曲、颤抖的声音叫唱起来:

新娘子,白鼻子,

尿尿尿到屋脊子……

天便在他的叫唱中完全地明亮了。

初春的早晨,水田里还很冷,三柳收罢卡,拎着水桶,缩着脖子,哆哆嗦嗦地往前走。

“三柳!”十斤子叫道。

三柳站住了。

十斤子走上前来,打量着耸着肩胛、两腿摇晃的三柳,越发觉得他像只鹤。

“我要走了。”三柳说。

十斤子把自己的水桶故意挨放在三柳的水桶旁。他的桶里,那些金黄色的泥鳅足有四五斤重。而三柳的桶里稀稀拉拉十几条泥鳅,连桶底都未盖住。

“哟,真不少!”十斤子讥讽地一笑。

三柳并没有注意到十斤子的嘲讽,只是抬头朝远处的那棵大柳树下望去。

(选编自《泥鳅》)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了十斤子和三柳两个少年抓泥鳅的故事。三柳是个孤儿,十斤子从心底瞧不起他,对他在田里插卡也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B.三柳是普通的农村少年,生活艰辛,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除了蔓之外,很少有人在意他。作者用悲悯的笔触描写了三柳的生活。
C.十斤子和三柳抓泥鳅,十斤子总是抢占泥鳅多的地方,排挤、嘲讽瘦长的三柳,这个典型的坏蛋形象个性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D.十斤子身体强壮,有抓泥鳅的高超本领,经常用“阴谋诡计”来对付、捉弄和欺压三柳,与三柳的怯懦、忍让、善良形成鲜明对比。
【小题2】“三柳”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作者在《泥鳅•序言》中写到:“它不是诗,但却应当具有诗性。诗性意味着向善、向美。”请你联系全文,分析“诗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聚集在斗技场上的观众大约八万人对这场角斗下了赌注。一个小时后,在整个角斗场上已被打死或者受到致命伤的角斗士东倒西歪地躺着……当斯巴达克思闪电般击倒最后四个对手后,经久不息的轰雷似的掌声,好像地震一般撼动了整个斗技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向上举起了拳头,屈起了大拇指。

这时候传来了几百个声音:“让勇敢的斯巴达克思获得自由!”

色雷斯角斗士的两眼发出异常的闪光,他顿时脸色惨白得像木头一般地呆住了,他把手放在心窝上,好像想抑制被这句蕴含着莫大希望的话所引起的心脏的猛烈跳动。

“自由,让他自由!”几千个声音重复道。

“自由!”斯巴达克思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自由! ……啊,奥林匹斯山上的大神,可不要让这变成一场春梦啊!”他的睫毛顿时被泪水浸湿了。

这时候,好些由于斯巴达克思的勇气而赌输了钱的观众狠狠叫道:“不行,不行,他是逃兵!”

这位色雷斯角斗士的脸上掠过一阵痉挛。他猛地向发出责难声的那面回过头去。他用他那燃烧着憎恨火焰的两眼,找寻着发出责难喊声的人。

但是成千成万的声音都吼道:“自由,自由,让斯巴达克思自由!”

【小题1】以上两个片段分别选自短篇小说《孔乙己》和反映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思》。虽然两文主人公的国度和所处时代不同,身份迥异,孔乙己是_____,斯巴达克思是_____,但他们的社会地位都很低下,都是受人压迫的对象,被人_____的对象。
【小题2】以上两个故事发生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
【小题3】两位主人公在作品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孔乙己虽有人身自由,但灵魂受到毒害,成为_____的牺牲品。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同情中夹有_____;而斯巴达克思虽是奴隶,但渴望挣脱奴隶枷锁,成为人们心目中的_____,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同情中更多的是_______
【小题4】两篇小说语言都极为含蓄精炼,同是描写痛苦的神情,甲文只用一个“_____”字传神地刻画出孔乙己灵魂深处伤疤被刺痛时的情态;而乙文只用一个“_____”字,就将斯巴达克思受到打击后的惊恐表情描绘得栩栩如生。
【小题5】甲文中的“污人清白”和乙文中的“痉挛”分别是什么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山深处的“大兵”

李斌奎

汽车高速驶进了天山深处……

太阳从云层中露出羞怯的红脸蛋,金色的光波被白茸茸的积雪折射成五颜六色的花环。白得刺目,花得耀眼。初来之人,都会把达坂奇丽的雪景比作娇艳的少女,谁会想到,这样的天气,如果有人大喊几声都会出现可怕的雪崩。那情景就同整个冰山倒塌下来一样。

“喂,把你那位在新疆天山深处的英雄人物也给我们介绍介绍嘛。”郑志桐并不反对我同喜欢跳舞的好友小田交往,我决定带他去开开眼界。正巧赶上她们在舞厅跳舞,小田像观察熊猫一样瞅着志桐,①挑逗说;“歌舞之乡来的客人,跳一个我们欣赏欣赏。”其他人跟着起哄,我难堪极了!做梦也没想到志桐很随便地托着我就旋转起来。清雅的紫竹调伴着他灵活潇洒的舞步,宛如蜻蜓点水,萍浮河面。连我也被他的风采迷住了。他还柔情地笑了,轻轻地说:“下次我们去听音乐,好吗?”幸福几乎使我眩晕过去。

这下小田可嫉妒坏了,她打了个漂亮的响指说:“这有什么意思,来个好听的!”“《美酒加咖啡》!”一位歌手像哭一样挤出娇媚的颤声,胸前的镀金项链不停起伏颤动。她打着飞眼邀请志桐。

志桐先是皱眉,很快额上的青筋绷起老高:“对不起,我该走了。”②雕花的门重重地甩在墙上发出骇人的声响,他像狂风一样冲了出去。

“别说了,我不听!”等我追出去后,还没开口,他就吼起来,“他们哪是娱乐?!空虚,发泄。要是我们天山里的战士看到这样的场面,他们会怎么想呢?没有精神支柱,没有!”③又是天山,真烦人。“你到底是爱我,还是爱你的天山?他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关我什么事!”我蹬起自行车就走,他像石佛一样还杵在那生气,气死活该!

我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我在农村的日子自不用讲了,回京之后很快也没有多少兴致。每天上班下班、吃饭拿钱,即使从小田家狂欢罢出来,我也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闲得无聊,我就关在这个小天地里练书法翻英语。夜深人静后,总觉得我像躺在无舵的船上,在茫茫的生活之海中飘啊飘。

屋外哗哗地下起雨,喧闹的水声又把我带回到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年月。高原的沃土,难忘的雨夜,为什么我始终手执皮鞭在无情地抽打生活,郑志桐却像一个坚韧的拓荒者不懈地探索到人生的真谛,又收下一捧颗粒饱满的种子?我哭了。拼命咬紧被里,但还是哭出声。

“坐好!”司机的呵斥赶走了我幸福的苦梦。车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驶上便道。我看看表焦急地问他:“快到了吗?”

“前面就是飞线区!”司机两眼盯着路面,鼻下淡淡的小胡子冷冷抽动了两下。

“你们二营在不在飞线区?”

“在。”

“现在很忙吧?”

“不忙,每天两班倒,十二小时,还不算临时突击。”驾驶员带刺的话噎得我直想打嗝,瞧他那模样,还没穿破过一套军装呢!

倒塌的冰石砂岩堵住去路,车子可停了。真到了目的地,我却越发心慌意乱。

韩连长从车上跳下来,哆嗦着冻得乌青的嘴唇告诉我,这里是海拔三千米的雪线上,因为全是悬崖断壁,无法实地测量,只好在图上用虚线表示,所以叫飞线区。“你等着我去找副营长去。”他轻捷地跳到乱石上蹦来蹦去,落到不远处的一堆战士中间。风很响地打着呼哨,我听不见他们的谈话,只看见其中一个人举起手,指着斜前方。我不禁仰起了头。

天哪!倒四十度的山体恶狠狠地屹立在眼前,仿佛是受伤的野兽,不断向外喷吐烟雾。云雾中一个雪人贴在万丈绝壁上,举着钢钎不断向头上一块悬石扬去。絮状的浓雾紧紧裹着他的身体,强大的冷风把他不时抛起又摔下。他像一片无根的树叶,随时都有被撕裂被卷走的危险。“哦,这不是志桐吗?”蓦地一个可怕的念头占据了我的脑海。为了看得更清楚,我拖着麻木的腿脚,慌忙向前跑去。

“站住,危险!”韩连长突然大喊一声扑过来,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觉得眼前一闪,黑灰色的烟雾雪尘就把志桐吞没了。撕裂人心的倒塌声震翻了山谷,我尖叫一声捂住了眼睛。

“喊什么?谁又受伤啦?”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熟悉的声音把我吼醒,惊喜而又责怪,“你,你怎么到这儿来啦?”韩连长和战士们嗤嗤地笑,我满脸绯红,也斜了一眼。啧啧,他怎么成了这副样子啦:头上扣着破柳条帽,又宽又厚的安全带紧扣在没罩衣的旧棉衣外面,长筒水靴上溅满了黄泥巴,满身满脸的雪屑和白岩石沫子,要不是那双黑眼珠子,说什么我也不敢认。

通向营地的路越来越难走了,消融的雪水顺着千沟百壑四处漫流,到处响着滴滴答答的流水声,连个落脚的地也找不到。郑志桐不知是开玩笑,还是成心挖苦,他说:“这地方穿高跟鞋你不是找着硌脚吗?我背你过去吧。”我只当没听见,伸出一只脚去够凸起的石头。“不行,干脆你还是把我这水靴套上,我光脚得啦!”他嬉笑着还眨眨眼睛。一股闷气冲上头,我像舍身跳崖的勇士,猛地蹦过去。一辆卡车正巧这时高速擦过去,我脚下一滑,掉进水潭里,稀糊糊的泥浆一直埋到了脚腕,车轮带起的水星也溅了满脸满身。郑志桐却像孩子一样大笑起来,连眼泪都笑出来了。“说你偏不听,现在知道我们天山的厉害啦!”④“知道!我早就知道你郑志桐的厉害!”

他愣住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开头的“汽车高速驶进了天山深处”,交待了“我”出行的目的地,引人入胜。
B.郑志桐“轻轻”的柔情与“皱眉”的不悦形成对比,凸显出天山英雄鲜明的个性。
C.将“幸福的苦梦”与营区的火热生活交织在一起叙述,让文章更富有层次感。
D.小说以省略号结尾,戛然而止,使文章余味无穷,有主人公爱情无果之意。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常,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小田的“挑逗”,让人感受到小田的活泼,更让人看到小田不可告人的内心。
B.句子②采用视听结合、正侧面结合的手法以及比喻修辞,写出了郑志桐深深的不满。
C.句子③中的“又”字表示再一次,表明了当时“我”正为恋爱所困的一种心理状态。
D.句子④表达出肯定意味,刻画出“我”的激动,与前文的“气死活该”形成了反差。
【小题3】“天哪!倒四十度的山体恶狠狠地屹立在眼前”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小题4】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有一定的抒情性,请谈谈作者如何做到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