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搂,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①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②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③回天地,即扭转乾坤。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即景生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
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此处是诗人自喻,慨叹自己的悲惨遭遇。
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
【小题2】请分析本诗颈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异同?
21-22高二上·湖南益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李商隐(813-858)分析、理解古诗内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注】①冀马、燕犀:范阳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犀,犀利,指刀剑兵器这里指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②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③玄宗回马:指两京收复后,唐玄宗从四川回长安途中经过马嵬坡的杨贵妃墓。④景阳宫井:指陈后主事,在隋军打进金陵时,他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军俘虏。
【小题1】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的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包含了玄宗的无限痛苦,他不得已杀了贵妃,也无可奈何使自己一片真情化为飞灰。
B.第二首诗的第二句中“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山河重光的欣喜与怀念杨妃的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
C.第一首诗作者对荒淫误国者表达了强烈的批评谴责,认为唐玄宗不应该迷恋女色以致误国,对贵妃充满了痛恨与厌恶。
D.第二首诗作者肯定唐玄宗还算圣明,因为他虽然与杨贵妃难分难舍,却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做出了有利大局的决断。
【小题2】两首诗在抒情侧重点上有何不同?抒情方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