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太白,其先隋末以罪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年,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贵妃。帝欲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年,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自(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审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③杨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解,笔成文援:拿起
B.帝欲白,妃辄沮止官:做官
C.河西尉,不拜擢:提升
D.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迨:等到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C.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D.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的意义多有关联。对他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徙,徙居,搬家,迁徙。也指流徙,即古代的流放刑罚,流放有罪之人到边远的地区。
C.天宝初年,“天宝”是唐玄宗的第一个年号,“天宝初年”属于古代帝王年号纪年法。
D.六经,指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李白得到玄宗厚爱,多次宴请,可他狂骜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B.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C.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D.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贵妃。
(2)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小题6】杜甫在上奏的赋颂中认为自己不应被皇帝舍弃的理由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1-22高一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新唐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振民,以应饥岁。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十年七月,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十五年召还京师。后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会昌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

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B.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C.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D.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指不满二十岁,还未举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体格未壮,故称弱冠。
B.进士,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甲共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C.太宗,皇帝的庙号,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汉隋时期多称谥号,唐宋多称庙号,明清多称年号。
D.刺史,原为巡查地方的官名,后来也指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文中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为杭州最高行政长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慧过人,善写文章。吴人顾况自恃才高,却盛赞其文章,后来白居易高中进士,人为翰林为学士。
B.白居易心系百姓,仁者爱人。他曾乞请皇帝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以救助灾民,多外放宫人以减少开支。
C.白居易不惧权势,敢于谏言。宰相因他越职进谏贬他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为其进言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D.白居易诗文缘事而发,文风自然。他看不上世人钟爱的杂律诗,而偏爱讽谕诗、闲适诗和有感而发的感伤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旱甚,下诏振民,以应饥岁。
(2)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口驿至黎阳。时李责力尚为密守,徵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教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责力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徵,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徵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徵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徵。徵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徵平治。徵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徵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徵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隐大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B.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C.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D.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钜鹿县男,属男爵,是古代五等爵的最末等。秦以后的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B.顿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在面见君王时,行顿首礼既表尊敬,也有请罪之意。
C.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D.特进,官名,始设于西汉后期,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之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极具才华。他精通书史术数。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召来魏征,魏征进献十策劝说李密,只是未被采用。
B.魏征眼光过人。他给当时李密部下李责力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C.魏征直言敢言。在唐初权力斗争中,李世民最终获胜。他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早些听从他的意见。
D.魏征执法公允,为官清廉。他虽不熟悉法律,却能以情理来处理案件,大家都心悦诚服。虽身居高位,住宅却连正寝都没有,还是皇帝用建自己小殿的木材为他建造了正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二)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矧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鼋之出没,波涛之汹欻,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节选自欧阳修的《画舫斋记》)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
B.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
C.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
D.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大母:先,称呼死者的敬辞。大母,祖母。下文的“先妣”指去世的母亲。
B.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发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束发之年是指八岁。
C.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味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面和记事。
D.履险蹈难:比喻冒险前进,历尽艰辛。履,蹈皆有践踏、行走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写了三处悲的情感,从感慨叔伯分家到伤怀母亲早逝,再到愧负祖母期待,情感的表达皆含蓄节制,富有层次。
B.选文(一)善于刻画典型细节,写祖母,抓住她“以手阖门”、“持一象笏”等细节,表现祖母对孙子的关怀、疼爱和期许,充满生活气息。
C.选文(二)第二段作者回忆了行舟江河的艰难凶险经历,借以警醒自己:官场如行舟,处处有危险。
D.选文(二)未段写了古代隐者泛舟江上,一日千里之“乐”,然而自己因“未暇”,只能以舟命名,聊以慰藉。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小题5】请根据选文(二)第一段概述“因以舟名”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