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东坡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百读不厌就出在这里。诗原是勉励落第的读书人,旧书也指的是经典。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但是后来所谓百读不厌,往往不指经典而指一些诗,一些文,以及一些小说。吟诵诗文是为了欣赏,甚至于只为了消遣,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能够教人百读不厌,那些诗文和小说到底是靠了什么呢?

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民间流行的小调以音乐为主,而不注重词句,欣赏也偏重在音乐上,跟吟诵诗文也正相同。感觉的享受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像所引起的感觉,也还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了故事或情节。人们在儿童时代就爱听故事,尤其爱奇怪的故事。成人也还是爱故事,不过那情节得复杂些。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和小市民是受着重重压迫的,他们寄托希望于超现实的神仙,神仙化的武侠,以及望之若神仙的上层社会的才子佳人;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会变成了这样的人物。这自然是不能实现的奇迹,可是能够给他们安慰、趣味和快感。

封建社会渐渐垮了,五四时代出现了个人,出现了自我,同时成立了新文学。新文学提高了文学的地位;文学也给人知识,也教给人怎样做人,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而新文学跟过去的诗文和小说不同之处,就在它是认真的负着使命。早期的反封建也罢,后来的反帝国主义也罢,写实的也罢,浪漫的和感伤的也罢,文学作品总是一本正经的在表现着并且批评着生活,扬弃了消遣的气氛,回到了严肃,自然不再注重传奇,不再注重趣味和快感。

新诗或白话诗和白话文,它得说出人人心中所欲言而不能言的,自然就不注重音乐而注重意义了。小说也不注重故事或情节了,它的使命比诗更见分明。至于文,长篇议论文发展了工具性,让人们更如意的也更精密的说出他们的话。发展在后的小品散文,倒是回到趣味中心,企图着教人百读不厌的。然而时代太紧张了,不容许人们那么悠闲;大家嫌小品文近乎所谓软性,丢下了它去找那硬性的东西。

文艺作品的读者变了质了,作品本身也变了质了,意义和使命取代了趣味,认识和行动取代了快感。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解释。硬性的作品得一本正经的读,自然就不容易让人百读不厌。于是百读不厌就不成其为评价的标准了,至少不成其为主要的标准了。

但是在我们的现代文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有的。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三部曲,这几个作品的好已经定论,它们的意义和使命大家也都熟悉。《阿Q正传》里的幽默和三部曲里的几个女性,都产生让人百读不厌的趣味。不过这里的幽默决不是油滑的,无聊的,也决不是为幽默而幽默,而女性也决不就是色情,这个界限是得弄清楚的。有些作者忘记了自己的边界,放纵到色情上,以及粗劣的笑料上,去吸引读众,这只是迎合低级趣味。而读者贪读这一类低级的软性的作品,也只是沉溺,说不上百读不厌

(摘自朱自清《论百读不厌》)

材料二:

在新世纪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玄幻小说、仙侠小说、架空小说、言情小说等类型小说在受众中拥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些类型化作品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当网络文学建立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之后,涌入的文化资本聚集于类型文学的生产与IP开发,进一步强化类型文学的娱乐功能与商业价值。但是,过度的商业开发会抑制网络文学的原创性,类型文学在烂熟套路的束缚下失去了新鲜度。以玄幻小说生产为例,在与网络游戏开发的联动过程中,废柴逆袭、打怪升级、美女珍宝成为核心的叙事法则,过度的重复很容易催生受众的厌倦心理,大多数根据玄幻小说改编的在线游戏经营寿命都很短暂,其根源就是人物、情节、模式的严重雷同。当幻想类网络文学遭遇发展瓶颈时,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迎来极好的发展契机。从创作实绩来看,阿耐的《大江东去》、齐橙的《大国重工》、小桥老树的《侯沧海商路笔记》、卓牧闲的《韩警官》等作品,既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反映鲜活的现实,又以接地气的文风贴合大众趣味,回应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批以玄幻小说奠定地位的网络作家纷纷涉足现实题材创作,这是网络文学风尚转变的典型反映。唐家三少的《拥抱谎言拥抱你》《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和《斗罗大陆》相比,写法和风格都大异其趣。

(摘自新华社《网络文学新趋势》)

【小题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读不厌”最早指向经典作品,经典内涵丰富,要多读熟读,才能领会其中的课题和相关考证。
B.五四时代,新文学作品创作强调文学表达意义与使命,文学创作应与时代紧密结合,凸显“硬性”。
C.“百读不厌”之所以不再是新文学主要的评价标准,是因为时代变了,读者变了,作品使命变了。
D.在新文学成立之前,“百读不厌”的作品不是让读者获得感觉上的享受,就是给予他们做梦的自由。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幻想类网络文学遭遇发展瓶颈时,一部分网络作家通过创作的转型探索,走出了一条文学创作新路径。
B.网络文学的发展陷于类型化的怪圈,虽满足了读者的阅读趣味但却削弱了文学创作的现实感与厚重感。
C.从《斗罗大陆》到《拥抱谎言拥抱你》,唐家三少完成了文学创作的蜕变,标志着网络文学转型的完成。
D.朱自清否定将“百读不厌”作为评价标准的必要性,这说明作品不必令人“百读不厌”也仍有其价值。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与朱自清对《阿Q正传》的评价最接近的是(     
A.鲁迅:我也并没有把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它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B.胡适:“活”的文学,需用人喜闻乐见的白话进行创作,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
C.韩少功: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文学的)主要任务是产出新的人物形象、生活感受、思想方法、审美范式。
D.郭沫若:今日的文艺,是我们现在走在革命途上的文艺,是我们被压迫者的呼号,是生命穷促的喊叫,是斗士的咒文,是革命预期的欢喜。
【小题4】材料一是如何围绕“百读不厌”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5】根据两则材料,请简述网络文学需从哪些方面着力,方能革除弊病,创作出新世纪“百读不厌”的好作品?
21-22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杂谈》一文中写道:许多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有一股狠狠砍几板斧’,扭转一下局面的虎劲。这种工作热情和想获得社会承认的动机是好的。但如果在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的时候,求成心切,操之过急,也容易违背科学,脱离实际。治乱绳,不可急’,急于求成本身就孕育着失败的危险。这里引用的治乱绳,不可急就出自《汉书·龚遂传》。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编纂的《汉书》系统全面地记述了西汉两百多年的历史。和许多古代经典一样《汉书》不仅搜集、保存了大量史料文献,而且保留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除了治乱绳,不可急,《河间献王传》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元帝纪》中的安土重迁,黎民之性等都是今天依旧耳熟能详的名句。

《汉书》承袭了《史记》的编纂体例,又有所变化。比如,《汉书》将《史记》中的世家列传合为”“改为,形成了纪,表,志、传并立的格局。在内容上,《汉书》对《史记》也有所继承。《汉书》中汉武帝以前的篇章,基本沿用《史记》的文字。武帝以后的历史,则是根据其他文献重新编纂。

前人对《史记》《汉书》的异同作过很多研究。他们发现,《汉书》中武帝之前的内容,并非完全移抄《史记》,而是下了一番功夫进行整理加工。《汉书》还补充了不见于《史记》的《惠帝纪》及《李陵传》《苏武传》《蒯通传》等篇章。在《史记》中,张骞的事迹见于《卫将军骠骑列传》,篇幅仅有百字左右,而《汉书》为张骞立传,用翔实的文字记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成为今天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史料。此外,《汉书》还增补了不少诏令,奏议,像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言兵事疏》、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等文章都是赖《汉书》得以保存。司马迁的名篇《报任安书》,有人误以为收在《史记》中,其实这封信并不见于《史记》,而是抄录在《汉书》中。

此外,《汉书》还新写了武帝之后的七篇《纪》,新创了《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系统总结官制、人物、刑法、地理、学术源流等。这些新纂的内容,往往也有所依傍,比如记录当时书籍目录的《艺文志》,以刘向、刘歆《七略》为基础。《七略》失传已久,《艺文志》对于了解古代学术源流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班固编纂《汉书》的年代,可谓是一个抄本的时代。那时文献的获取、传播与后来的雕版印刷时代大不一样,与当下的信息时代更不可同日而语。过去,曾有人批评《汉书》缺少原创,但仅以其保存史料之功来说就不可低估。更何况《汉书》能够兼采众贤,对史料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据记载,《汉书》撰写完成后,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也有人认为,《史记》囊括3000历史,不过用了50万字,而只记200多年历史的《汉书》却有80万字之多,由此判断《汉书》不如《史记》简练。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史记》的简练有一部分原因是上古史料的贫乏造成的,《汉书》史料虽然堪称丰赡,但今天的史家无不盼望它能搜罗得多些再多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贴近那段2000年前的历史。

因为文辞典雅,体例严谨,《汉书》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写作的典范。唐代学者刘知几的《史通》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自尔迄今,无改斯道。清代学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也称:固书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通观汉代之后编纂的正史,的确大多沿袭着《汉书》的断代史体例。《汉书》不仅为史家所重,而且广为文学家所称道。宋代的诗人黄庭坚就说:三日不读《汉书》,便觉俗气逼人。

《汉书》好用古字,不易阅读,历代不乏为之注解的著作。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始自汉末,迄乎陈世,为其注解者凡二十五家,至于专门受业,遂与五经’相亚。唐代为《史记》作注的司马贞说,《史记》与《汉书》相比微为古质”“故汉晋明贤未知见重。可见,汉晋之际,学者对《汉书》的重视。唐初,颜师古将二十多家旧注汇集起来,成为当时最为详尽的注本。此后清代还有王先谦的《汉书补注》、近人杨树达的《汉书补注补正》《汉书管窥》,后出转精,多所发明。

(摘编自《光明日报》,杜羽《〈汉书〉:自尔迄今,无改斯道》)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从政杂谈》中引用的“治乱绳,不可急”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实事求是”“安土重迁”,问世近2000年的《汉书》在今天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B.《汉书》不仅在内容上对《史记》有所继承,而且在编纂体例上与《史记》一脉相承,只是汉武帝以后的历史根据其他文献在体例上有所变化。
C.《史记》不过用了50万字就囊括了3000年的历史,而《汉书》记200多年历史却用了80万字,单从字数与所记历史长度来判断,《汉书》不如《史记》简练。
D.本文以《史记》为参照,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汉书》的特点,突出了《汉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向,刘歆《七略》失传已久,如果不是《汉书》以《七略》为基础撰写了《艺文志》,那么今人对于古代学术源流的了解会因此缺失很重要的一块。
B.因为雕版印刷时代和当下的信息时代文献的获取、传播比班固的抄本年代更为便捷,所以作者认为不要批评《汉书》缺少原创。
C.正因为《汉书》用80万字只记载了200多年历史,史料堪称丰赡,今天的史家才能更贴近那段2000年前的历史。
D.“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自尔迄今,无改斯道”“为后世不祧之宗”,评价的是《汉书》于纪传体断代史上的开创性和典范性。
【小题3】朱自清先生称“班固著《汉书》……比《史记》更为广大: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尽在其中”,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朱自清先生观点的一项是(     
A.《汉书》补充了不见于《史记》的《惠帝纪》及《李陵传》《苏武传》《蒯通传》等篇章。
B.《汉书》增补了不少诏令、奏议,系统总结了官制、人物、刑法、地理、学术源流等。
C.《汉书》为在《史记》中见于《卫将军骠骑列传》的张骞单独立传,用翔实的文字记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
D.《汉书》新写了武帝之后的七篇《纪》,新创了《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小题4】请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
【小题5】校园“读书节”即将到来,文学社拟邀你作“《汉书》推荐官”,请结合材料,写出你推荐《汉书》的几个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也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兰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礼赞,是对宇宙的敬畏。更不要说四大古典名著了,它们是那么博大精深,直至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取舍与待人接物。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

文化表达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看上去似乎难以达到,其实,就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追求,有没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在长期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其他同题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虽然只是一幅肖像油画作品,画面内容并不复杂,题材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它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甚至说是征服了观众,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的力量,作品通过精湛的油画语言将父亲塑造成了中国父亲的形象,中国农民的形象,它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劳动文化。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都无不说明,艺术需要文化,艺术更要表现文化,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人物形象的意义是丰富的,这丰富的形象意义常常包涵了文化的内涵。《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主要就在于它塑造了众多成功而典型的人物形象,上到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下到平头百姓、三教九流,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无不生动形象,个性鲜明,又无不是一个个差异性的文化符号。一般来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人物之间的冲突就是文化间的冲突。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是近期文化自信相当鲜明的作品,剧中人物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

文艺对文化的表达还会借助于文化的形式。贾平凹在长篇散文《秦腔》中说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贾平凹对秦腔的理解是深入到了文化,深入到了秦人的生活方式中的,他这样言说秦腔与秦人的血肉联系,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这是在说艺术,也是在说文化。

(摘编自汪政《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

文本二: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追求德艺双馨,担负时代重任,成就人生价值。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鲁迅说: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文艺能够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由此发挥着引导社会价值,引领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而文艺创作者扮演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其人格与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

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久久为功。作家路遥为创作《平凡的世界》,找来十年报纸埋头翻阅,身体力行走入矿井体验生活;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把时时刻刻观察和揣摩人物变成了生活习惯,为塑造好角色,反复打磨推敲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歌唱家郭兰英童年学艺饱受磨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为人民唱歌的坚定信念,支撑着她在民族歌剧艺术上不断探索创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他们如果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最终都会在大浪淘沙中被时代抛弃,被人民遗忘。

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也关乎文艺行风的好坏,而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在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文艺界也存在着个别从业者触碰道德法律底线,部分文艺创作背离主流价值观的现象。这些都提示着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中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敢于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做出表率,拿出经得住时间和人民检验的作品,这才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摘编自郭超《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自信,文艺家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才有可能创作出经典。
B.《诗经》不只是诗,《楚辞》也不只是歌,它们不仅能够传承文化,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
C.油画《父亲》和小说《红楼梦》都通过塑造有文化内涵甚至是某种文化代表的形象来反映文化。
D.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虽然对个人发展没有影响,但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既是文学作品,又是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种生命观、自然观和宇宙观。
B.《觉醒年代》等作品表明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C.散文《秦腔》中表现了秦腔与秦人的血肉联系,这说明文化的文艺表达需要借助于文化的形式。
D.从《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可以看出,作家路遥表现出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小题3】下列作品的解说尚不足以体现“文者,贯道之器也”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氓》中表现了一个被抛弃的女子从缠绵到悲伤再到决绝的心路历程。
B.《再别康桥》中展现了诗人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创作追求。
C.《包身工》中记述了旧社会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
D.《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历经艰辛,展现出硬汉子的精神。
【小题4】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文艺和文化的关系。
【小题5】请简要梳理文本二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显然,中国人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内趣,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

与西方比较,中国园林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因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国林迹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自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非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是自然的典型化,比自然本身更概括、更典型、更高,也更美。中国园林不仅停留于形式美,更进一步通过显现于外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

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的意境。暗香盈袖,月色满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岸芷汀花,村桥野亭,体现了远离尘嚣的出世情怀;水光浮影,悬岩危峰,暗示了山林隐逸、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追求。

这些,都是文人学士标榜的生活理想。因此,中国园林的高下成败,最终的关键取决于创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文野。

1685年,英国著名学者坦伯尔针对西方的几何式园林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它们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他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此时,欧洲所流行的园林,正像凡尔赛花园的建造者勒诺特所说的,却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黑格尔也认为中国园林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绘画,让事物再现自然形状,力图幕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都纳到园子里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它具有再现自然的性质,而不再是不再现任何东西,只抽象地表现出一种氛围的“建筑”。

歌德则用诗一样的语言称赞中国人:“在他们那里,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他在这里谈的,很大程度上都指的是中国园林。

(摘编自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

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颈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片,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作“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这就是所谓“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逼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扩大了境界)。园中凿池映景,亦是此意。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对“有若自然”情趣的追求,受“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对自然美的重视甚至可以不加改变而保持其自然形态。
B.在对中国园林外在形式进行设计、加工时追求以情为先、触景生情,通过要素的选取、加工和组合寄寓外景以内蕴之情。
C.坦伯尔认为中国的花园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园,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才能创造出来。
D.中国园林通过布置、组织、创造和扩大空间来丰富空间美感,《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便是运用园门、假山等创造艺术意境的。
【小题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不仅在中、西方园林之间,还在二者的建筑群和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借中西方之间的对比,彰显中国建筑理念之优。
B.材料二使用“分景”的概念,并以颐和园长廊的作用为例证加以证明,意在强调中国园林建筑善于处理空间的艺术。
C.材料一中歌德所说的“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从效法自然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园林善用“借景”之法寄寓感情的特点。
D.材料二中沈复所言的有关大小、虚实、藏露等关系的观点,从美感特点来说,与材料一所论中国园林追求“道法自然”的观点如出一辙。
【小题4】坦伯尔与黑格尔对中国园林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小题5】艺圃是苏州一座极具特色的明代小园林,园中至高点有座朝爽亭,亭内的槛联这样写道:“漫步沐朝阳,满园春光堪入画;登临迎爽气,一池秋水总宜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朝爽亭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