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安史之乱后归乡途中所作。②估客:商贾。③三湘:本指湘江流域泛指江南地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晚次鄂州”中的“晚”交代了作诗时间,“次”意思是驻扎,交代了作诗地点。
B.首联中已能“远见汉阳城”,但“犹是”“一日程”,写出诗人快到故乡的喜悦之情。
C.颔联明写“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暗写自己因心切无论白昼还是黑夜都不能寐。
D.“更堪江上鼓鼙声”的“堪”有“不堪”“哪堪”之意,写出了诗人晚次鄂州的感慨。
【小题2】本诗的诗眼是“愁”,请结合全诗分析“愁”的具体内涵。
21-22高三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知识点: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小题1】下列对《九江口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不凡,“漭漭”一句描绘了九江水势浩淼、江面广阔的场景,气势雄浑,意境壮阔。
B.“驿门”四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望”“期”等词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前景的深沉思考。
C.“明时”二句作者感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怀才不遇。“孤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悲苦。
D.本诗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何当”两句直接描绘了他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战斗场景。
【小题2】简析“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一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3】两首诗都写及“吴钩”。请比较两诗运用“吴钩”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