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梦的价值之一是合知行,即知行合一。它是认知上的,也是行动上的;是理论上的,也是实践上的。既是知,也是行。一般而言,理论家认为知难行易,实践家认为知易行难,虽然侧重不同,但都各执一面。于中国梦而言,知行都不易,知难行亦难,都认为知难行易或知易行难,都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是失之偏颇的理解。唯有知行并进、知行合一,认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才是正确主张。

在中国哲学史上,古代哲学家对知行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进行;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知行并进,相资为用;等等。朱熹强调知难行易、知先行后,而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行没有先后轻重之分。站在今人的立场来看,知行观的要点就是“知行合一”。 知与行互为表里,不分先后,不能分离。倘若知与行相分离,那么知就不是真知而是妄想;倘若行与知相分离,那么行也不是笃行而是盲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归根结底,重要的是知的自觉与行的坚定,根本要求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思想对实现中国梦具有启发意义。中国梦既不是纯粹的观念,也不是纯粹的实践,而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的观念,是时间的观念形态。其本身是知行合一,是真知和力行的统一。因此,重要的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演和完善,而是从认识到行动的自觉和践履。从实践观念看中国梦,其运思与实行,都不外是知行并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

中国梦是一个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国家理想,也是一个正在按计划分步骤而不断实施的国家目标,它全然摒弃了空想家无限的主观臆想,也超越了某些政治家有限的权宜考量,努力把理想与现实、认识与行动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关于中国梦的论述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元素随处可见。从提出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多做打基础、做长远的事”,到重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再到强调尊重劳动、劳动光荣,以及“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等,无不如此。中国梦无疑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也要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扎实努力,久久为功。

(摘编自康健《中国梦的意义与价值》)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核心的国家理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现实可行性。
B.实现中国梦重要的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演和完善,而是人们要能自觉而扎实的行动起来。
C.知不能和行紧密结合,行也不能和知紧密结合,都是人们在追求中国梦的征程中应该避免的。
D.中国梦摒弃了空想家的主观臆想,是一个正不断实施的、可能变为现实的国家宏伟蓝图。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古代哲学思想中错误的知行观进行了介绍,从而引出了今人的“知行合一”思想。
B.文章从哲学观点“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中国梦,视角独特而内涵深刻,令人耳目一新。
C.文章开篇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其奋斗目标,然后阐述了中国梦“合知行”思想。
D.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因果论证法来论证“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国梦有重要意义,逻辑严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管是古代的理论家,还是古代的实践家,他们对知行关系的认识都是失之偏颇的。
B.朱熹和王守仁有关知行关系的观点虽然相左,但都对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意义。
C.只要扎实工作,长期努力,就一定能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D.中国梦设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步骤清晰,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结合的特点。
21-22高二上·四川凉山·开学考试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礼”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术仪式和祭祀文化。先民们希望通过巫术仪式和祭祀活动表达自己的虔诚,以期获得上苍天神的庇护,免灾致福。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型的祭坛、神庙和石冢,那时人们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礼,源于天地之道,礼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体现在对天地之序的遵循上。人是由天道化生的,顺承天道来治理人情,这是礼文化基本的发生逻辑。礼把因血缘宗亲关系形成的长幼、远近、尊卑等级与社会关系比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社会差序格局的文化符号系统。礼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祭祀天地、军旅征战、婚丧礼仪到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全部都深深地烙上了礼的烙印,成为人们不可须臾而离之的东西。

“乐”的发生逻辑源于效法天地自然的和谐之道。因为“仁近于乐”,乐就不单纯是艺术的形式,而具有了德育功能。《礼记·乐记》把音乐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声”,自然界的一切声响均在此列。第二个层次是“音”,“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音”的层面体现出的是人为的程序,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第三个层次是“乐”,“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礼记·乐记》)。在儒家看来,真正可以称得上“乐”的,必须是风雅中正的德音。乐文化,通过与礼文化形成功能相异却取向相合的张力结构,而通达礼文化之精神内核,并与其相得益彰。

礼乐文化这套文化符号系统,是早慧的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为人类文明开发出的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春秋时期,孔子“释仁入礼”,使得礼乐文化从文化符号系统转型为以文化符号为载体的儒家价值系统,完成了中华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身与心的关系维度上事实与价值的双重范导,标举着以伦理道德为底色和价值支撑的“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的人文主义之光。

礼乐文化兴于三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相互印证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周时期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衣、食、住、行、婚丧、朝聘、祭祀、征伐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礼乐制度,无论是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还是普通百姓,均需依礼行事,以求上下相安、万民和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公对礼乐文化的整合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这对于礼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真正把夏尊“天命”、商信“鬼神”的文化传统带入了“明德慎罚”的“礼乐文明”。

夏商周三代已成的礼乐,在春秋时期地位尽失。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在当时的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焦虑。在这种文化焦虑的背景下,在礼乐废弛的现实面前,孔子没有从礼文化外在的行为规范层面进行损益,而是着力于“人心”,试图从精神文化的革故鼎新中赋予礼乐文化赓续发展的新的生命力,开启了对中华文化富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创造性文化实践。

(摘编自李焱《融入世俗生活的先秦礼乐文化》)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文化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从先民们表达虔诚以期获得上天庇护的巫术仪式和祭祀活动可以看出。
B.之所以说“仁近于乐”,是因为“乐”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且具备了德育功能。
C.礼乐文化这套文化符号系统可以让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走向人类文明。
D.西周时期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礼乐制度,所有人均需依礼行事。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举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型的祭坛、神庙和石冢的例子,说明了先民们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B.文章第二段先说“乐”的发生逻辑,指出其德育功能,再分析声、音、乐三个层次,最后指出乐文化与礼文化精神内核相通。
C.文章第四段特别提到周公对礼乐文化的突出贡献,他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对礼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D.文章多处引用文化典籍,如《礼记·乐记》《周礼》《仪礼》中的名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又使文章论证有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讲究长幼、远近、尊卑等级,形成社会差序格局,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B.孔子“释仁入礼”,用仁义来解说礼仪制度,将礼乐文化从文化符号系统转型为以文化符号为载体的儒家价值系统。
C.夏商周三代礼乐已成,商代的礼法大多是沿袭夏朝的,周朝实行的礼法是在商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代的礼法从周朝传承而来。
D.孔子面对礼乐废弛的现实,没有从外在行为规范层面进行增减,而是着力于“人心”,试图从精神文化的革新中赋予礼乐新的生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所以,悲剧才是戏剧的主流。叔本华的三大悲剧理论:第一,由异乎寻常的恶人反派造就的悲剧;第二,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剧中人不同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造成的悲剧。这引发我们思考悲剧产生的动因,从而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

【小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窦娥冤》中,窦娥受无赖陷害,昏官以拷打婆婆相逼,窦娥屈认,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悲愤至极,发下三桩誓愿,表达她的痛恨心情与反抗情绪。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认为悲剧产生的动因有三个:异乎寻常的恶人反派、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剧中人不同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观众殴打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说明这位观众把实际的道德评价和审美活动无意识地混淆了,看演出是审美活动。
C.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微旅行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不少人休闲度假的新选择。微旅行轻松自由,随时出发,无须提前计划详细行程,在目的地可跳出攻略,随意游玩。美食、娱乐、建筑、技艺、购物等日常生活中的元素,皆可成为微旅行的吸引物。

旅行未必去远方,只要能给心找到休憩的地方。业内人士表示,年轻游客不再执着于空间距离上的远方,而是愿意在城市及周边发现新潮的玩法和体验。一些线上平台已推出了面向本地游客的一日游、两日游等微旅行产品,帮助游客寻找藏在城市街头巷尾的新体验,体会在近处旅行的乐趣。

风景名胜固然能吸引眼球,但每个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息和生活味道更能打动人,这也是微旅行的吸引力所在。上海、北京等地早已推出了微旅行微旅行将成为新的出游风向标。

(摘编自薛珊《微旅行发现别样的好景致和好生活》)

材料二:

微旅行模式消费群体更有宽度,除了当地旅行社传统短途组团游人群外,还涵盖了90后、00后激情四溢的青年体验旅。白领族、工薪族、养老族、育孩族、社交族等社会群体,比传统旅游主体更加多元化。

微旅行没有固化的边界,既包含放松身心的城市周边游、乡村体验游等短线旅游目的地,也包括城市商超购物、博物馆里观展,酒吧茶社小聚、公园湿地漫步等自由自在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去景区化特质。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城市发展正在步入都市圈”“城市群的新阶段,这也为微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较低的时间成本等。当前微旅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2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1小时城市文化生活圈、半个小时城市购物圈、30公里乡村旅游圈、十分钟社区交友圈,这样既能巧妙寻求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也能尽情享受身边的诗和远方。为满足微旅行人群需求,不少城市开通城市美食公交”“城市观光公交”“研学旅行公交等专线专车。

微度假的旅行以所居住的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及乡村,通过短时间化大闲为小闲,负担小,频次高,惠及民生。传统度假旅游是让少数人幸福的产业,而微旅行则是让更多人幸福的产业。

(摘编自王军《后疫情时代去景区化的六大特质》)

材料三:

微旅行的显著特征是去景区化,任何地方,凡是可游、可品、可体验、能引起人们愉悦感受的对象都可以成为旅游产品。要想微旅行早日在更多地方流行起来,关键要让微旅行的体验更丰富、更美好,要在微旅行中更好地融入本地的历史风貌、时尚潮流、文娱生活、特色美食等元素,使其充满魅力。而这为一些景点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提供了发展旅游事业的新机遇——无须太多资金投入,只要深度挖掘、盘活、用好本地历史、文化、娱乐等资源,精心打造特色品牌,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并凭借善待游客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照样能将微旅行搞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

各地应学习北京、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全域、全产业链、全方位发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比如,出台考核激励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微旅行,鼓励旅游企业开发出能够深度体验本地特色的线路和产品;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此外,监管端口需要前移,把资质入口、产品模式、服务供给等全流程监管起来,通过治理上的改善、服务上的优化,为微旅行加油添力,助推其持续红火,促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形成令人期待的良性循环。

(摘编自杨维立《微旅行渐火,仍需加油添力》)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旅行时间成本较低,空间距离短,而且无须提前计划详细行程,还可随意游玩,轻松自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B.以风景名胜为代表的传统旅游业日渐式微,“微旅行”之地凭借其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和生活味道打动人,将成为出游风向标。
C.“微度假”的旅行与传统度假旅游相比,前者是以居住地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而后者需远离居住地,需要时间更长。
D.“微旅行”给那些景点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提供了新机遇,利用好当地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也能搞好“微旅行”。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微旅行”的风起云涌,一些线上平台也瞄准其商机,推出了面向本地游客的相应产品,让人们体会到其乐趣。
B.“微旅行”没有固化的边界,目的地既可以是城市及周边地区,也可以是城市商超、博物馆等放松身心的地方。
C.交通事业飞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微旅行”的发展。因为可以满足更多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微旅行”才是更幸福的产业。
D.“微旅行”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富有个性和参与感,各地应多措并举为其加油添力,助推其持续红火。
【小题3】如何更好地发展“微旅行”产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