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48
揣摩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某班上有两位同学,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了口角,其中甲同学拿起一本书打了乙同学一下。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对这件事的表述,请你从文字表情达意的角度简要说明两句话的本质区别。
甲:争执急了,我就顺手拿起一本书拍了他一下。
乙:他急了,操起一本书就砸了过来。
17-18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认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秉承的哲理。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

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站不住脚,而昏厥过去。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认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秉承的哲理”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B.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C.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
D.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洇湿了一大片。蹚起来的黄土干得呛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到了夜里老瞎子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小瞎子正睡得香甜,他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她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①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②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夜风在山里游荡。

(选自史铁生《命若琴弦》)

【小题1】文中画线处运用叠词“莽莽苍苍”“匆匆忙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小题2】文学作品①②中省略号让语言表达更有意味,请分析其各自不同的意味。
【小题3】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这段文字别有美感,请任选一处修辞,结合文段内容简要赏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