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3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迂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选自《兼爱(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B.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D.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后一个“子”,是夫子(先生、老师)的意思。
B.国,本义是“邦国”“封邑”。主要是指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统治的区域,还可以指国都。在文中指诸侯封地。
C.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诸侯源自分封制,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D.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也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文中“君子”和荀子《劝学》中的“君子”意思一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等现象,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B.士君子虽然能够充分认识兼爱的好处,但是他们认为实行起来很不容易。
C.墨子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兼爱实行起来虽然困难,但是只要君王想做,就能做到。
D.楚灵王喜欢细腰,臣子就吃一顿饭来节食,这个事例说明了君臣相爱的重要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2)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小题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21-22高二上·江苏苏州·期中
知识点:《墨子》议论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兼爱

《墨子》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人之与人之相,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母羊)之裘,韦(熟牛皮)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之与家之相            篡:劫夺B.人之与人之相            贼:偷窃
C.何以                      易:改变D.士闻鼓音,破乱行     碎:聚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视人之国若视                       颜渊曰:请问
B.以相爱生也,是仁者誉之          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C.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为名       不仁,如礼何
D.人与人相爱不相贼                    慎终如始,无败事
【小题3】给文中最末段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B.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C.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D.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小题4】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墨子先说明,“仁人”的事业就是“兴利”与“除害”,然后围绕什么是“害”,什么是“利”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B.墨子认为,“害”就是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人相贼,君对臣不惠,臣对君不忠,父对子不慈爱,子对父不孝顺,兄弟之间不协和,并且认为这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源起。
C.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才是“除害”“兴利”的最好办法,只要普遍地不分远近,不分亲疏,互相施爱,互相使对方得到好处,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就不会发生。
D.墨子认为,“天下士君子”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的好处,分辨不清事情的得失,“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楚灵王好士细要”“越王勾践好士之勇”的故事,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小题6】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子墨子自鲁即齐,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

(选自《墨子·贵义》,有删改)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虽贱A人B也C上比之农D下比之E药F曾不若G一草之H本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故人”与“不过数金”(《五石之瓠》)中“过”字的意思不同。
B.辞,指拒绝、推辞,与“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中“辞”字的意思相同。
C.何之,指到哪里,“君将何之”与文中“何故止我”两者文言句式相同。
D.说,指高兴,与“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字的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以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天下不如生命珍贵论述了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道理。
B.墨子的一位故人劝说墨子不必追求道义,墨子以人有十子作比,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C.墨子南游到了楚国,去见楚惠王,楚惠王以自己年老为借口推辞不见,派穆贺去会见墨子。
D.墨子向穆贺讲述了商汤拜见伊尹的故事,目的是希望穆贺不要成为像彭氏之子一样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2)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
【小题5】穆贺是如何看待墨子的主张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竟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节选自《墨子·尚贤上》)

材料二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A古B者C圣D王E之F为G政H列I德J而K尚L贤M虽N在O农P与Q工R肆S之T人U有V能W则X举Y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御,为古代六种技艺中的两种,另外的四艺指礼、乐、书、易。
B.“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社稷”常代指国家或朝廷。
C.“鄙”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用法不同。
D.“伏”与《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中的“伏”意思并不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从王公大人“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的为政愿望与现实国情不相符谈起,引出观点。
B.墨子以上行下效为起点,以不同人的反应为线索,反复究诘,不厌其烦,使“举义”的观点无可辩驳。
C.墨子的尚贤,要求不避富贵贫贱、亲疏远近,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可见墨子思想高远宏达。
D.韩非子说理冷峻深刻,在对比中指出君主根据声誉和朋党关系提拔任用人才会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
【小题5】先秦诸子的论说都闪烁着智慧光辉。两则材料有讨论的共同话题,但论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