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选自《诗刊》1981年6月刊)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诗人以充满激情的音符赞美理想,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诠释理想,以春风化雨的神韵启迪人们奋发向上的心灵,去执着地追求理想。
B.诗歌起笔写“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从“火”写起,借助火、灯、路、黎明等,化抽象为具体,逐步写出了理想的意义。
C.诗歌首节总说理想的作用,统领全诗,诗歌中间则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形象阐释,最后总结全诗。全诗结构严谨,节奏鲜明,感染力强。
D.诗歌第二节,诗人以饥寒、温饱、离乱、安定四种不同环境下理想的不同内容,凸显了诗人对生活观察之细致,表达之准确。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综合运用了排比、对偶、顶真、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艺术再现了不同环境及不同际遇中人们的不同理想,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
B.诗人借助联想和想象,选择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形象,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以自身独特的视角与体验,通过品味具体形象感受理想的魅力。
C.诗歌中,诗人用连环比喻的方法,借助“路上春色正好”“理想之马”等借代、夸张手法,将理想的美好逐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D.诗歌中,诗人多次使用“是”字句和“使”字句,使得诗歌句式整齐,有反复咏叹之效,同时,诗歌节与节之间、节中句子之间也呈现对称之美。
【小题3】诗人认为,“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请以你了解的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1-22高一上·宁夏银川·期中
知识点:分析技巧分析、理解内容创意解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红叶

沙白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

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小题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一个“风”字、一个“掷”字,写出了秋风吹拂、树叶稀疏之状。
B.轻轻的一个“噢”字,便自然顺畅地引出了诗人的一番领悟。
C.“绿色”常象征生命蓬蓬勃勃,“热血”则常使人想到流血牺牲,两者相去甚远,似乎不能相提并论,可诗人却独具慧眼,他从枫叶中发现了“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这就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不再是单纯的咏物写景了。
D.“经霜”一词语涉双关,它既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也是比喻诗人人生历程中经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等考验。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对“红叶”的领悟分两点:第一点是说“秋天到了”;第二点是诗人的最新感受,即“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这两点如鸟之双翼,大大升华了诗的思想境界。
B.此诗写的是自然界的一个镜头,所抒发的是诗人瞬间的一种感受,所见者小,而所寓者大。
C.《红叶》颇有古人绝句、小令般的风姿,这一点实属不易,但更难得的是诗中有迥异于前人的新发现。
D.沙白写诗,很讲究精炼,其诗歌语言常节省到“字不得减”的地步。但只有在节省语言的同时充实诗的意蕴,才能打动读者。《红叶》就是这样的范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运燮

来自平原,而只好放弃平原;

植根于平原,却更想植根于云汉,

茫茫平原的升华,它幻梦的形象,

大家围着你,骄傲有你,而你在厌倦。

你爱的是高远变化万千的天空,

有无尽光热的太阳,谈吐风雅的月亮,

笑眼的星群,生命力最丰富的风,

戴雪帽享受寂静冬日的安静;

还喜欢一些有音乐天才的流水,

挂一面瀑布,唱悦耳的单调山歌;

或者阴森的孤庙,招引善男信女俯跪,

有暮鼓晨钟陷阱里困兽的长嚎;

或者一个隐士,羡慕你,追随你,

欣赏人海的波涛起伏,却只能孤独

生活,到夜里,梦着流水流着梦,

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的记忆。

你追求,所以厌倦,所以更追求;

你没有桃花,没有牛羊,炊烟,村落;

可以鸟瞰,有更多空气,也有更多石头;

因为你只好离开你必需的,你永远寂寞。

1945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根于平原,却更想植根于云汉”,这种矛盾,对立、不满突出了山期盼升入云汉的不凡姿态。
B.从“骄傲”“厌倦”可以看出大家都仰慕山,而山却丝毫不满足,表达了“山”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C.“欣赏人海的波涛起伏,却只能孤独/生活”说明山高高在上,无法融入平凡人的生活,因而倍感孤独。
D.“你追求,所以厌倦,所以更追求”,两个“所以”强调了“山”的永不满足、无限追求的精神。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谈吐风雅”将“月亮”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月亮”的知识很渊博,但是却很低调的特点。
B.“雪帽”与“冬日”,“寂静”与“安静”描绘了山顶冬日被白雪覆盖的画面。
C.“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的记忆”中的“平原”呼应了开头的“来自平原”,代表着山的本质,原型。
D.诗歌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用不同的情景将诗意引向深处,使诗避免流于枯燥说理而显得形象跃动,情味隽永。
【小题3】如何理解“因为你只好离开你必需的,你永远寂寞”中的“永远寂寞”?
【小题4】诗歌并没有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试理解这首诗所包含的意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