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16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时不宜混为一谈。我们常说的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部分。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多种多样。我倾向认为,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这是广义的用法;狭义的用法,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有的文化现象只不过是一时的时尚,它不能传之久远,当然不可能成为传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观点,传统的涵义应该指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从过去传衍至今的东西。文化传统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之中,但它更多的是指这些文化现象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能够集中地体现具有同一性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的文化现象,就是“文化典范”。我们面对一尊青铜器、一组编钟、一座古建筑或一个古村落,人们有时也说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实际上看到的是传统的遗存物,这些遗存物所涵蕴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才是传统。但能够留存至今的遗存物本身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典范,里面藏有该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系列密码。

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但新增入的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状态,而且会遭到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对。除非已经进入传统变异的另一情境,即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经无法分清楚传统构成的新与旧,传统就成为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了。

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就和大胆吸收西域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就具备这种条件。而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这种情况,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

(摘编自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传统文化从广义角度讲是在传统社会中,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背后体现的价值系统。
B.留存至今的青铜器是一种文化传统,因为内部蕴含着代表中华民族文化规则、理念和信仰的一系列密码。
C.文化传统会不断更新,但新增成分很多情况下处于边缘态,也可能成为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
D.晚清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是因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全盘弱化,无法与外来异质文化进行平等对话。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逐层深入,先解释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传统文化”后,进一步阐释了“传统”的两个特点。
B.文章第三段写到了文化传统在传承中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而新增入的成分可能呈现边缘和融合两种状态。
C.文章列举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是为了证明文化传统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D.文章逻辑严密,作者运用道理论证进行概念辨析,同时适当加入举例论证使文章深入浅出,更具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是文化现象,而文化传统则是隐含的具有传承性的精神连接链,二者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
B.当固有传统与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无法分清传统构成的新与旧时,就有可能将新成分当作固有传统。
C.如果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那么它对异质文化传统进行吸收和融合,就不会引发剧烈冲突。
D.汉唐时期的国家没被东西列强瓜分,所以在旧传统融入异质成分的濡化过程中,既存的文化秩序才不会被破坏。
21-22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漫长的人类艺术发展来看,任何艺术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时代精神是艺术创作如影随形的基因序列和永恒动力。

在新时代的文化艺术领域,影视艺术是传播力最强、影响力最广、关注度最高的艺术品类。影视艺术作为书写历史、观照现实、畅想未来的文化阵地,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手段,理应绘就属于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与梦想之光。然而,在影视行业,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创作者以所谓艺术先锋或者精神贵族自居,把荒诞不经当作艺术个性,把精神颓废当作价值追求;有的创作者不回应时代呼声、不关注社会现实……这些有违时代精神的作品,与大众离得很远,和生活背道而驰。

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脉的民族精神。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创作都应跟上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命题。新时代的影视创作应该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文化自信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艺术定力,在作品中展现时代精神赋予的气度、胸襟和情怀,把个体命运、寻常生活置于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之中。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用七个故事讲述七十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其中有大事件的史诗气魄,也有小人物的朴素情感,成为扛鼎之作;电影《流浪地球》以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在硬科幻的类型范畴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东方审美……这些作品视野开阔,情怀高致,把时代精神深刻融入创作格局之中。近年来,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成为诠释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花繁叶茂》等剧聚焦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深情刻画新时代新农村的山乡巨变。表现2020年抗击疫情的《在一起》,以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创作姿态,生动诠释了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这些作品,高扬当代中国的精神风帆,深入挖掘创作主题,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阐释和深情礼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精神的践行主体。扎根人民、讴歌人民是影视创作最为重要的方法论,也是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罗布泊的科学家,塞罕坝的造林人,右玉的县委书记以及谷文昌、廖俊波等走在前列的时代楷模,在影视作品里熠熠生辉。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同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代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产生的思想碰撞和社会现象,为影视创作激活了灵感。《青恋》《索玛花开》等剧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代特征,用现实主义手法书写了一幕幕都市放歌、山乡耕耘、职场开拓的精彩画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理应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从时代精神中吸收影视创作的内生动力,阐释时代,讴歌时代,实现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杨洪涛《时代精神是影视创作的永恒动力》)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艺术,任何艺术都是其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反映。
B.影视艺术书写历史、观照现实的能力使其成为影响力最广泛、传播力最强大的艺术品类。
C.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创作者与大众离得很远,和生活背道而驰。
D.要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精品,影视作品就必须以走在前列的时代楷模为创作对象。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阐述了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然后再具体论述新时代影视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B.文中第二段采用了反面论证法,罗列了影视艺术创作中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
C.文章用电影《流浪地球》的例子阐释了影视剧是最具影响力、关注度最高的艺术形式。
D.文末先引用诗句,增强了论证力量,再着重指出当代影视作品应如何观照时代精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影视创作中,我们要坚决反对创作者把荒诞不经当作艺术个性,把精神颓废当作价值追求。
B.《青恋》《索玛花开》的成功充分表明,只有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才能真正地诠释时代精神。
C.在新时代的影视剧创作中,我们可扣住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从而实现对时代精神的深刻阐释。
D.当下人们生活方式时代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阅读《咖啡和茶》,完成小题。

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三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服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和“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A.咖啡含有香精油、咖啡醇和1%—2%的咖啡碱,其价格十分昂贵。茶含有咖啡碱,还有茶单宁、维生素和芳香油等,是一种保健饮料。
B.咖啡和茶都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重要饮料,二者分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对世界饮料的重大贡献。
C.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D.咖啡是黑色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
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
C.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
【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B.我国的白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状况接近 “碧螺春”,而和“祁红” 有较大区别。
C.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
D.咖啡和茶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论阅读梁治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还是费孝通对于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研究,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明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时代的影子。

当然,研究历史与传统的兴趣绝不仅是由于可以借以认识当下,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认真对待传统十分必要,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意义重大。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此说道: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既然传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既然传统是我们的生活基础,而真正的传统是不会过去的,那么,人们想要进行改革,自然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且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强调重视传统,并非意味着要泥古不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当然也会随之变迁,只是变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各有不同而已。在对乡土中国所作的研究之中,费孝通先生也关注到社会变迁问题,在《乡土重建》中,他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他还说:历史能不能合理发展,是在人能不能有合理的行为。一个被视为书生的人,有责任把合理的方向指出来,至于能不能化为历史,那应当是政治家的事了。在这段话里,费孝通先生提及了学者和政治家对于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在笔者看来,能不能化为历史,其实也并不完全有赖于政治家,政治家的助力当然是可观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学者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所以,就学术层面来看,笔者主张,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以此来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当然,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对传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视传统的基础性和限制性。

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先生还说:在欧洲曾有过一次文艺复兴,为这现代文化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否认世界文化史中可能再有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次文艺复兴也许将以人事科学为主题,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传统可能成为复兴的底子。”“若是我们还想骄傲于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有在这当前人类共同的课题上表现出我们的贡献来。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重述、文化重建已绝不仅局限于对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问题了,而是与世界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

总起来说,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不只可以指引我们反思历史中的经验;也可以从现存的生活经验中去加以印证。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改革须从传统中来,也遭受着传统的限制。但人们也无须悲观地对待传统,因为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这些都是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可以得到的启示,也是该书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借以认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改革和重建文化传统所必须重视的重要价值。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材料二: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关于乡村建设的各种思潮,在各家学说之中,社会学家费孝通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乡土重建思想,即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这一思想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乡村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整合,调动农民潜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链式反应的乡村工业化之路,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建立一个工业化的新农村

费孝通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的着眼点就在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在他看来,农村中最缺乏应用现代技术的生产事业,而各种生产事业中最容易有效的是工业,乡村工业的转变并不是突然的,也不一定是彻底的。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一点是一点,愈多愈好,愈快愈好。有多少可用的机器就用多少,有多少可以引入的现代知识就引用去多少

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自身传统的迷恋与回归,而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巧妙嫁接。对费孝通乡村发展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今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摘编自刘长亮等《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传统的认识之所以可以借以认识当下,是因为传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当下性,我们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
B.改革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学者们提出的一种学术主张,也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事实。
C.传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传统,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
D.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必然随之变迁,而且变迁方式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不一,所以重视传统就一定会关注变迁。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可以经由重述乃至重建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不仅有益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更能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
B.对于学者在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和费孝通的见解有所不同,作者据此对费孝通学术研究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意见。
C.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表现在他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着眼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
D.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是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费孝通学术贡献的一项是(     
A.提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B.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
C.指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合理的方向D.开展传统的重述和文化的重建
【小题4】你认为材料一中费孝通的哪一观点和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并请简述理由。
【小题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