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5 组卷1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貂皮大衣

马克·吐温

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

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25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津的东西。

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件貂皮大衣。

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而后选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

您穿正合适,夫人。

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并向每一个人示善。她随便的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

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

在家呆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

天气日渐转暖,阿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

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伍。她偶尔出去一趟,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

我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

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

真抱歉未能满足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

打那以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

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置在后座上,仿佛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

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这样做。

什么!

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

她乞求,她哀嚎,可都无济于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接受遗产买大衣——享受大衣——看守大衣——遗失大衣——获赔大衣,情节发展逐步展现了主人公阿曼达的性格特征。
B.“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这一情节一方面说明阿曼达对这件貂皮大衣喜爱至极,另一方面也说明貂皮大衣的华贵,同时为下文情节埋下了伏笔。
C.“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表明阿曼达对奢侈品有了重新的认识,让她认识到财富的罪恶。
D.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同时引起人们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小题2】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小题3】简要分析小说以“貂皮大衣”为题的作用。
20-21高二下·河南新乡·期末
知识点:马克·吐温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美】马克·吐温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

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

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他们把地层表面给挖了个遍,然后就离开了这里。

在那一带附近的乡间,沿着那些布满尘土的道路,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荒废了的住宅。这是在最早的淘金时代由第一批淘金人修建的,偶尔,这些小木屋仍然有人居住。

那么,你就可以断定这居住者就是当初建造这个小木屋的拓荒人;你还能断定他之所以住在那儿的原因——虽然他曾有机会回到家乡,但是他不愿回去,他感到羞耻,于是决定与所有的亲人朋友断绝往来,好像他已经死去似的。

这是一片孤寂荒芜的土地!

除了使人昏昏欲睡的昆虫的嗡嗡声,辽阔的草地和树林静寂安宁,别无声息;杳无人烟,兽类绝迹;任什么也不能使你打起精神,使你觉得活着是件乐事。

因此,在一天过了正午不久,当我终于发现一个人的时候,我油然生出一种感激之情,精神极为振奋。这是一个四十五岁左右的男人,他正站在一间覆盖着玫瑰花的小巧舒适的村舍门旁。

村舍的前院是一个花园,繁茂的鲜花正盛开着,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当然,我受到了主人的邀请,主人叫我不要客气——这是乡下的惯例。

好几个星期以来,我日日夜夜和矿工们的小木屋打交道,那是一种艰苦的、凄凉的生活,没有欢乐,而这里,却是一个温暖舒适的栖息之地。

我内心的快乐从我的脸上表现出来,那男人见了很是欢喜。他把我带进一间卧室让我洗手,这样的卧室我是多年不见了:白色的床罩,白色的枕头,铺了地毯的地板,裱了糊墙纸的墙壁,墙上有好些画,还有一个梳妆台,上面放着镜子和轻巧精致的梳妆用品。

那男人心满意足地说:都是她弄的;都是她亲手弄的——全都是。这儿没一样东西不是她亲手摸过的。

她过了十九岁的生日,我们就是在她生日那天结的婚。你见到她的时候——哦,只有等一等你才能见到她!

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在家?

哦,她探望亲人去了,他们住在离这儿四五十英里远的地方,到今天,她已经走了两个星期了。

你估计她什么时候回来?

今天是星期三。她星期六晚上回来,可能在九点钟左右。

我很遗憾,因为那时候我已经走了。我惋惜地说。

已经走了?不,你为什么要走呢?请别走吧,她会非常失望的。

我决定留下来。那天晚上,我们安安静静地抽着烟斗聊天,一直聊到深夜。

很久以来,我确实没有过这么愉快这么悠闲的时光了。星期四来了,又轻松自在地溜走了。黄昏时分,一个大个子矿工从三英里外来到这儿。他是那种头发灰白、无依无靠的拓荒者。

他用沉着、庄重的口气同我们热情地打过招呼,然后说:我只是顺便来问问小夫人的情况,她什么时候回来?她有信来吗?

哦,是的,有一封信,你愿意听听吗?汤姆?

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我是愿意听听的,亨利!

亨利从皮夹子里把信拿出来,他读了来信的大部分——这是一件她亲手完成的妩媚优雅的作品,充满着爱恋、安详的感情。

星期六下午,亨利已经是第四次拉着我沿着大路走到一处,从那儿我们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他总是站在那儿,手搭凉棚,眺望者。

当夜幕开始降临的时候,乔也来了。于是大家就动手用鲜花把屋子装饰起来。

时间快到九点了。亨利站在门口,眼睛直盯着大路,内心的痛苦折磨得他有些站立不稳。伙伴们几次让他举起杯来为他妻子的健康和平安干杯。他喝完酒,时钟开始敲九点。他听着钟敲完,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他说:伙伴们,我很害怕,帮帮我——我要躺下!

他们扶他到沙发上,他躺下去,像在睡梦中说话一样,他说:我听见马蹄声了吧?是他们来了吗?

话还没说完他就几乎睡着了。这些人马上灵巧地帮他脱了衣服,给他盖好了被子,就准备动身离开。我说:别走呀,先生们,她不认识我呀,我是个生人。

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乔说:

她?可怜的人儿,可以说,她死了19年啦!

死了?

或许比这更糟哪。她结婚半年后回家探望她的亲人,在回来的路上,就在星期六的晚上,在离这儿五英里的地方被印第安人抢走啦,从此以后就再没听到过她的消息。

结果他就神经失常了吗?

是啊,不过他只是每年到这个时候才更槽。在她要回来的前三天,我们就开始到这儿来,鼓励他打起精神,问问他是否接到她的来信,星期六我们都到这儿来,为迎接她做好一切准备。

19年来,我们年年都这样做。第一年的星期六我们有27个人,还不算姑娘们;现在只有我们3人了,姑娘们都走了。我们给他吃药让他睡觉,要不他会发疯的。

于是他又会乖乖地等着来年——想着她和他在一起,直到这最后的三四天,他又开始寻找她,拿出那封可怜的旧信,我们就来请求他读给我们听。上帝啊,她是一个可爱的人啊!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方式,写了一个多年前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与那里的居住者交往中发生的故事。
B.那仅存的几个还居住在小木屋里的拓荒人之所以还没有离开这里,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赚到钱,便羞于回乡。
C.“我”和房主人聊天一直聊到深夜,体现出“我”很有亲和力,在短时间内就和亨利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D.从陪伴亨利的由27人到后来只有3人,说明人们大多离去,这也印证了小说开头人们早已消失殆尽的交代。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覆盖着玫瑰花的小巧舒适的村舍”与“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荒废了的住宅”形成鲜明对比,为“我”留下等女主人回来做了铺垫。
B.“使人昏昏欲睡的昆虫的嗡嗡声”衬托出“辽阔的草地和树林静寂安宁”,这让来到这寂寞荒芜的土地上的“我”有了闲适之感。
C.“从皮夹子里把信拿出来”这一细节,表现出亨利对信十分珍惜;“手搭凉棚,眺望着”这一细节,表现出他对妻子归来的期盼。
D.小说结尾处交代了亨利的妻子19年前的不幸遭遇与19年来汤姆等人对亨利的关照,虽然故事是悲剧性的,但却闪耀着丝丝亮色。
【小题3】小说中对主人公卧室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请结合本文中的人物,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修表记

(美)马克·吐温

①我的那只漂亮的新表起初一直走得很好,18个月中从没慢过,也没快过,更没停过。因此我不免认为,它在结构组织的完美上足堪不朽。但不幸的是,它终于在某个夜晚停了下来,对此我真是悲恸万分,大有熟人前来报凶,大祸临头之感。不过日子一长,我也就慢慢振作起来,于是经常凭着约摸,定定表针。

②不久,我跑进一家大珠宝店去对准确时间。店主从我手中接过表去,给我对好。接着他道,表慢了四分钟——它的整时器需要紧紧。我马上想拦住——想让他知道这只表在时间上从未出过半点差错。但,这个白薯头脑所懂得的就是慢了四分钟,所以那整时器必须紧上一紧。因此尽管我在一旁急得直跳,哀求他手下留情,他还是面不改色、手毒心狠地干下了那桩可耻罪行。

③于是我的表走得快了起来,而且一天快似一天。不出一个星期,它已经病得发起高烧,脉搏的速度在背阴处也已跃到一百五十。到了两个月将尽,它早已将全城里的大小钟表统统抛到后面,比历书上的日子超出十三天还有余。在它的带动下,我不得不赶凑房租,赶结账目,赶办一切事务,弄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达到全然无法容忍的地步。我只好将它拿到一家钟表商处去修理。表商问我,这表以前修理过没有。我回答说没有,它一直好好的,不用修理。他听到后,一脸奸相,透出暗喜,于是急忙撬开表壳,抓起个小骰子盒戴到眼上,便瞅了起来。瞅罢讲道,需要擦泥上油,另外调调——一个月后来取。

④经他这样一番除垢上油以及调节之后,我的表又开始慢了下来,慢到以后滴嗒起来,其音悠悠,有如叩钟。在行动上,开始事事落在时间后面,变得出门误车,对客爽约,甚至赶宴逾期;我自己也渐渐被拖向昨天,拖向前天,甚至拖向一个星期之前。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突然醒悟到,我已成了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仍然徘徊在那上上个星期之中,整个世界已经从我的面前消失不见。说来惭愧,我甚至察觉,内心深处,我已经与博物馆里的木乃伊隐隐产生感情。

⑤我于是又去了一家表店。等的工夫,店家已把表全部拆散。然后讲道,表的发条匣子发胀了,三天之后可以修复。

⑥在这以后,这只表只能说是平均来讲,走得还好,但却决不是万事大吉。有时,一连好几个小时,它那里边简直是在闹鬼,又是吵嚷,又是吼叫,喷嚏不断,鼻息不停,搅得你意乱心烦,不知如何是好;但过上一阵,它又会渐渐慢了下去,晃晃悠悠,不慌不忙,于是被它甩到后边的钟表又都一路追了上来。不过看看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将尽,它又会一阵疾步,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裁判台前,正点到达,分秒不误。它拿给人的是它那倒也不错的平均数值,现在职责尽到,谁又能说人家干多干少!但只是平均准确,在表来说,却决不是什么突出美德。于是我又带上它另去表铺。铺里人说是中枢梢发生断裂。说实在的,我根本不知道那中枢梢是什么。只是当着生人面前,又岂可表露无知。

⑦那中枢梢是修理好了,然而它成了这种情形:一会走走,一会停停,再走上一阵,再停上一阵;至于那短暂快慢,已经完全听凭它去决定,再也无从过问。而且每次发动起来,简直像子弹出膛一般,坐力很大,震得胸口发疼。因此好几天来,我不得不戴上护胸,以保安全。最后我只好再去找人修理。店家把它全部拆开,拿起那残骸在他镜下翻来复去地检视了一遍,然后宣布,它的微力发火机出了毛病。但他终于把表修好,于是再次给予了它一个效力机会。

⑧从此我的这个计时仪器倒也在各方面表现得并无特别异常之处,只是往往当它平安无事地一连气工作上七八个小时之后,它里边的每个零件就会猛地全部变松,放出蜜蜂般的嗡嗡嘤嘤之声,顿时表上的几个走针也都一齐疾迅飞转,不消六七分钟工夫,它已经像是放脱了轴线似的,把未来的二十四个小时全给放光,然后砰的一声,停在那里。我怀着异常沉重的心情,再次去找表商,而且这次拆的时候,两眼一定得紧盯不放。我还准备将他着实地盘问一番,因为事情确已发展到了严重地步。这只表当初买时所费不过二百余元,但是修它的费用早已高达二三千元。就在我等他和看他修的时候,我突然认出这表匠原来是个熟人——早先曾在一个汽船上当过司机,当然也绝不是什么高明司机。正像其他表商那样,他也是照例先行检查一番,然后便以那同样自信的口气对它的病况作出判断。

⑨他道:主要是冒气太多——你该把这活动扳头挂到安全阀上去放放气!

⑩听到这话,我当场将他击毙,然后自己出钱掩埋了他。

⑪我的一位名叫威廉的长辈(可惜如今早已去世)常讲,一匹好马,只要从来没偷跑过,就总是一匹好马;一只好表,只要匠人没得机会拨弄过它,就总是一只好表。另外他还经常纳闷,世上的一些糟糕的工匠,不论补锅的、造枪的、制鞋的、打铁的,还是当司机的,最后他们都混得怎样,只可惜从来没人能告诉他。


【注】①小骰子盒:指放大镜。
【小题1】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第②段加以分析。
【小题2】从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小题3】评析这篇小说的思想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子的秘密(节选)

[法]马克·李维

我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让马格对我恨之入骨,才短短一天我就犯下了无法弥补的错误。我们的英文老师——雪佛太太刚跟我们解释,简单过去式就是某种已结束的过去,与现在再无关联,无法持续,能清楚地在时态中定位。多了不起啊!

忽然,雪佛太太用手指着我,要我自选一个例句来说明。当我提出如果学年制是简单过去式就棒极了时,伊丽莎白爆出一阵大笑,我的笑话只逗笑了我们两个,我因此推测班上其他人根本就没搞懂英文的简单过去式的定义,马格却因此认定我在伊丽莎白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这一刻决定了我整个学期的悲惨命运,从这个星期一,开学的第一天,更精确地说是从英文课后,我就活在真正的地狱里。

我马上被雪佛太太处罚了,判决从星期六早上开始执行——扫操场的落叶三小时。

星期二和星期三,我的报应是马格一连串的蚌脚。每次我掉倒在地,马格就又往全班逗乐王的宝座前进了一步。不过伊丽莎白不觉得这样好笑,所以他的报复心远远无法满足。

星期四,马格更拉高了报复层级。数学课时,我被他反锁在我的柜子里。最后,是来打扫更衣间的警卫听到了我的敲打声,我透过通气孔,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警卫密码,请他帮我开门。我担心会因为告密而平添更多麻烦,只说是自己太笨,在找躲避处时误把自己关在了里面。警卫惊讶地问我怎么从柜子里用挂锁反锁柜门,我假装没听到问题,赶快溜走。我错过了课堂点名,星期六的处罚又被数学老师加重了一小时。

处罚日的星期六早上,当同学们坐在电视机前吃着早餐时,我已走在上学的路上了。

操场很冷清,警卫把我那妥善签名的处罚证明折了折,收进灰色外套的口袋里。他给了我一支长柄叉,要我小心使用不要弄伤自己,又指了指篮球架下那堆落叶和手推车,篮球网袋看起来就像可恨的邪恶之眼,或许应该说是马格之眼。

我和那堆枯叶足足奋战了半个多小时,直到警卫跑来营救我。

咦,我记得你,你就是那个把自己反锁在柜子里的小子,对吧?开学第一个星期六就被处罚,这跟从柜子里用挂锁反锁柜门一样了不起啊。他边说边拿走我手上的长柄叉。

你做了什么好事被罚来做这个?他边问我边铲起叶子堆满手堆车。

动词变位变错!我含糊带过。

哦,我没立场指责你,文法向来不是我的强项。你看起来对打扫也不太在行啊,有没有什么事是你拿手的呢?

他的问题让我陷入沉思。

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你热爱并且最喜欢去做的,一个未完成的梦想?他加了一句,一边扫起第二堆落叶。

驯服黑夜。我结结巴巴地说。

伊凡(伊凡是警卫的名字)笑了,他笑得太大声,两只麻雀被吓得撤离栖身的树枝,振翅逃窜。我则是头低低的,两手插在口袋里,从操场另一头离开。伊凡在半路拦住我。

我不是要嘲笑你,只是你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如此而已。

篮球架长长的影子拖在操场上,太阳远远触不到苍穹,而我的处罚远远谈不上做完。

那你为什么想驯服黑夜?这个想法很有趣啊!

你也一样经历过我这个年纪啊。夜晚总是在吓你,你甚至请求大人把房间的百叶窗关起来,以确保夜晚不会溜进来。

伊凡一脸惊愕地瞪着我,他的脸色变了,和悦的神情也消失了。

第一,你说得都不对;第二,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就算我说得都不对,那又怎样?我边反驳边继续走我的路。

操场不大,你跑不远的。伊凡说着追上我,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我就是知道,就这样。

好啦,我承认我以前真的很怕黑夜,但是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这样吧,如果你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并且向我发誓你一定会保守秘密,我十一点就让你偷溜,不用留到中午。

一言为定!我边说边举起手掌。伊凡和我击掌,定定地看着我。

过来,我们来这边坐。伊凡指着篮球架旁边的长椅命令道。

我比较想坐那边。我指着对面的长椅说。

好啦,听你的!

我该怎么向他解释,就在刚刚,当我们肩并肩站在操场上时,我好像看到了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他的影子。我不知为何会这样,也不懂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只知道他房间的壁纸已经泛黄,他家的地板踩起来会吱吱作响,而这常常让他在夜晚来临时吓得脸色发青。

我不知道,我怯怯地说,我刚刚是乱猜的。

我们两个在长椅上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然后伊凡笑了,他拍拍我的膝盖,站起来。

好了,你可以走啦,我们有言在先,现在已经十一点了。不过你要记得保守秘密,我可不想还有别的学生来取笑我。

我跟警卫道别,比原先预计的时间早了一小时回家。一边想着不知道爸爸会怎样迎接我;他昨天很晚才出差回来,现在这个时间,妈妈一定跟他解释过我为什么不在家里了。我又会因为开学第一个周六就被老师处罚,而遭受什么样的处罚呢?正当我不断盘旋着这些灰暗的念头时,一件惊人的事让我大吃一惊——太阳已经高挂在天空,我发现我的影子大得诡异,比平常还要高大许多。我停下脚步,近距离地观察影子,我发现它的身形和我的大不相同,啊,是伊凡……伊凡的影子。我再度仔仔细细地端详,看到一些不属于我的童年片段:一个不认识的男人把我拖到花园的尽头,他抽出皮带,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

即使大发雷霆,爸爸也从来没对我动过手。我忍不住猜想,这段记忆究竟来自哪一段回忆。潜意识里,我觉得这似乎不太像是我的遭遇。我加快脚步,怕得要死,决定用最快的速度冲回家。


【注】①本文选自长篇小说(偷影子的人)。小说中的小男孩拥有“偷别人的影子”的特殊能力,能够为每个偷来的影子点亮生命的光芒。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交代马格与“我”的紧张关系,为下文写马格制造的一系列恶作剧做了铺垫。
B.“我”遇到困难时,既有怯懦,也有坚忍,表现出人性的真实性,极易引发共情。
C.小说想象奇特,“我”能通过别人的影子看见他人的心事,知晓他人心中的秘密。
D.作者灵活运用写作技法,结尾将陌生人与爸爸行为对比,突出“我”童年的不幸。
【小题2】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佛太太是“我”的英文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对犯错学生的处罚较为严厉。
B.伊丽莎白是“我”和马格都喜欢的女生,虽着墨不多,却有推动情节发展作用。
C.马格的种种“坏”行为表现出了小孩子的幼稚与可笑,而这些做法也令人不齿。
D.伊凡是学校的警卫,乐于助人,但他童年的不幸遭遇,致使其性格又喜怒无常。
【小题3】“影子”在小说中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偷影子的人》是治愈文学的代表作品,治愈文学以“温暖”“柔情”和“充满希望”为主题,请结合所给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主题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