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3 组卷20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布鲁海牙,畏吾人也。布鲁海牙幼孤,年十八,随其主内附,充宿卫。太祖西征,布鲁海牙扈从,不避劳苦,帝嘉其勤,赐以羊马毡帐。太祖崩,诸王来会,选使燕京总理财币。使还,庄圣太后闻其廉谨,以名求之于太宗,凡中宫军民匠户之在燕京、中山者,悉命统之。辛卯,拜燕南诸廉访使。未几,授断事官。有民误殴人死,吏论以重法,其子号泣请代死。布鲁海牙戒吏,使擒于市,惧则杀之。既而不惧,乃曰:误殴人死,情有可宥,子而能孝,义无可诛。遂并释之,使出银以资葬埋,且呼死者家谕之,其人悦从。征讨之际,隶军籍者,惮于行役,往往募人代之,又军中多逃归者,朝廷下制:募代者杖百,逃归者死。然募者闻命将下,已潜遣家人易代募者。布鲁海牙闻之,叹曰:募者已惧罪往易,逃者因单弱思归,情皆可矜,吾可不伸理耶?

遂奏其状,皆得经减。有丁多产富而家人不往,及未至役所而即逃者,则曰:此而不杀,何以戒后!有窃妓逃者,吏论当死,布鲁海牙曰:败乱纲常,罪固宜死;此妓也,岂可例论!命杖之。世祖即位,命布鲁海牙使真定。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时庄圣太后已命取真定金银,由是真定无本,钞不可得。布鲁海牙遣幕僚邢泽往谓平章王文统曰:昔奉太后旨,金银悉送至上京。真定南北要冲之地,居民商贾甚多,今旧钞既罢,新钞不降,何以为政?且以金银为本,岂若以民为本!又太后之取金帛,以赏推戴之功也,其为本不亦大乎!文统不能夺,立降钞五千锭,民赖以便。俄迁顺德等路宣慰使,佩金虎符。至元二年秋卒,年六十九。初,布鲁海牙拜廉使,命下之日,子希宪适生,喜曰:吾闻古以官为姓,天其以廉为吾宗之姓乎!故子孙皆姓廉氏。后或奏廉氏仕进者多,宜稍汰去,世祖曰:布鲁海牙功多,子孙亦朕所知,非汝当预。大德初,赠仪同三司、大司徒,追封魏国公,孝懿。

(节选自《元史·布鲁海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B.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C.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D.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卯,是干支纪年中的一年,古人用六十对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
B.路,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纲常,一般是三纲五常的简称,三纲五常是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D.谥,是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赞性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鲁海牙德才兼备,很早就被重用。他归附蒙古后充当成吉思汗的宿卫和随从,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得到嘉奖和调任。
B.布鲁海牙谨慎严密,不肯滥用死刑。有个百姓误杀了人,他通过观察了解实情后宽恕了杀人者,并取得死者家属的认可。
C.布鲁海牙宽严相济,执法公允恰当。针对违法乱纪者,他会根据罪行的大小,采用减轻处罚、死刑和杖刑加以区别对待。
D.布鲁海牙功勋卓著,受到朝廷信任。他的家族里入仕做官的人很多,嫉恨的人便上奏朝廷应该逐渐淘汰,皇帝没有同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还,庄圣太后闻其廉谨,以名求之于太宗,凡中宫军民匠户之在燕京、中山者,悉命统之。
(2)募者已惧罪往易,逃者因单弱思归,情皆可矜,吾可不伸理耶?
【小题5】布鲁海牙是怎样说服平章王文统给真定路发新钞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21-22高三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宋濂(1310-1381)《元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从元裕学,年十五,以儒生中词赋选,河东宣抚司又举楫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师,平章王文统命为中书省掾,以不任簿书辞,改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深器重之。一日,从省臣立殿下,世祖见其美髯魁伟,问曰:“汝秀才耶?”楫顿首曰:“臣学秀才耳,未敢自谓秀才也。”帝善其对,授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未几,立大司农司,以楫为劝农副使。时商挺为安西王相,遇于途,楫因言:“京兆之西,荒野数千顷,宋、金皆尝置屯,如募民立屯田,岁可得谷,给王府之需。”挺以其言入奏,从之。三年,屯成,果获其利。寻佩金符,为陕西道劝农使。

至元十三年,宋平,帝命平章廉希宪行中书于荆南府,以楫为左右司员外郎。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明年,擢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己款伏。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人服其明。改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命招讨郭昂讨叛贼董旗,兵士俘掠甚众,楫询究得良民六百口,遣还乡里。

二十三年,授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立尚书,会计天下钱粮,户部尚书王巨济,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楫考满去。徽之绩溪、歙县民柯三八、汪千十等,因岁饥阻险为寇。行省右丞教化以兵捕之,相拒七月,乃使人谕之。三八等曰:“但得许总管来,我等皆降矣。”行省为驿召楫至,命往招之。楫单骑趋贼垒,众见楫来,皆拜曰:“我公既来,请署榜以付我。”楫白教化,请退军一,听其来降。不听。会以参政高兴代教化,楫复以前言告之,兴从其计,贼果降。

二十四年,授太中大夫、东平总管,谢事二年卒,寿七十。

(节选自《元史许楫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
B.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
C.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
D.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书省,古代中枢官署名。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天下政务,于各路设置行中书省,分掌地方政务,归属于中书省管辖。
B.屯田,利用农民、商人或戍卒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屯田有民屯、商屯、军屯之分。
C.考满,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亦常为任满。旧时考察官吏政绩,结合地方政务繁简状况,作为评定和迁调的标准。
D.舍,即馆舍,文中指招待宾客供应食宿的房舍、客栈等。文中许楫请求教化率兵退回馆舍,等待柯三八等前来投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楫形容魁伟,才思敏捷。世祖诏问,他回奏自己不是秀才科目出身,却会努力做优秀人才,世祖认为他善于应对。
B.许楫重视农耕,相机进言。他在路上碰见安西王相商挺,劝谏商挺募民屯田,可给王府带来收益。建议被朝廷采纳。
C.许楫办案细致,不伤无辜。他任江西道提刑按察使期间,仔细查问郭昂部下俘获的董旗叛众,释放良民六百人回乡。
D.许楫声名卓著,民众服膺。徽州百姓因饥荒,占据险要之地为寇,与官兵相持。许楫孤身前往招抚,叛军立刻投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己款伏。
(2)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
【小题5】柯十八等人最终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耶律楚材,字晋卿。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终尚书右丞。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见知于帝,因每自矜曰:“国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楚材曰:“治弓尚须用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帝闻之甚喜,日见亲用。西域历人奏五月望夜月当蚀,楚材曰:“否。”卒不蚀。明年十月,楚材言月当蚀,西域人曰不蚀,至期果蚀八分。壬午八月,长星见西方,楚材曰:“女直将易主矣。”明年,金宣宗果死。帝每征讨,必命楚材卜,帝亦自灼羊胛,以相符应。指楚材谓太宗曰:“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己丑秋,太宗将即位,宗亲咸会,议犹未决。时睿宗为太宗亲弟,故楚材言于睿宗曰:“此宗社大计,宜早定。”睿宗曰:“事犹未集,别择日可乎?”楚材曰:“过是无吉日矣。”遂定策,立仪制,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楚材曰:“真社稷臣也。”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

辛丑二月三日,帝疾笃,医言脉已绝。皇后不知所为,召楚材问之,对曰:“今任使非人,卖官鬻狱,囚系非辜者多。古人一言而善,荧惑退舍,请赦天下囚徒。”后即欲行之,楚材曰:“非君命不可。”俄顷帝少苏因入奏请肆赦帝已不能言首肯之是夜医者候脉复生适宣读赦书时也翌日而瘳

后帝崩。皇后乃马真氏称制,崇信奸回,庶政多紊。奥鲁剌合蛮以货得政柄,廷中悉畏附之。楚材面折廷争,言人所难言,人皆危之。甲辰夏五月,薨于位,年五十五。皇后哀悼,赙赠甚厚。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后命近臣视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

(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有删节)


【注】①女直:即女真。②睿宗:孛儿只斤·拖雷,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成吉思汗去世后,三儿子窝阔台继位,拖雷监国。其长子蒙哥即位后追上尊号,谥“英武皇帝”,庙号“睿宗”。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顷/帝少苏/因入奏/请肆赦/帝已不能言/首肯之/是夜/医者候脉复生/适宣读赦书时也/翌日而瘳/
B.俄顷/帝少苏/因入奏请/肆赦/帝已不能言/首肯之/是夜/医者候脉复生/适宣读赦书时也/翌日而瘳/
C.俄顷/帝少苏/因入奏/请肆赦/帝已不能言首肯/之是夜/医者候脉复生/适宣读赦书时也/翌日而瘳/
D.俄顷/帝少苏/因入奏请/肆赦/帝已不能言首肯/之是夜医者/候脉复生/适宣读赦书时也/翌日而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右丞:中国古代官职名,右丞佐仆射,掌钱谷等事,秩均四百石。著名山水诗人王维曾任此职。
B.定策:古代尊立天子时,要把这件事写在简策上,以告宗庙,因此称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
C.辛丑:属于干支纪年法。此法把干支顺序相配,周而复始,循环记录。按照顺序,辛丑年的前一年是己子年。
D.称制: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耶律楚材的父亲是金朝的高官,在其三岁的时候去世。耶律楚材由母亲教育长大,博览群书,涉猎的知识相当广博。
B.耶律楚材精通天文历法及占卜,在与西域人的较量中获得胜利,并准确判断出女真易主一事,以致于太祖认为其是上天赐予的。
C.耶律楚材是太祖皇帝为太宗选定的辅政大臣。他先后劝说睿宗确立君主是国家大计,宜早不宜迟;后又劝说察合台亲王率先礼拜太宗。
D.耶律楚材借由皇帝重病的机会奏请释放囚徒为皇帝消灾,并且在皇帝去世后也敢于和奸邪小人当面斗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见知于帝,因每自矜曰:“国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
⑵ 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楚材曰:“真社稷臣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六年,除知南阳府。唐、邓二属州为襄阳府所夺,曾按图经、稽国制以闻,事得复旧。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十七年,朝廷以安南世子陈日烜不就征,选曾使其国,不辱使命。二十九年,召至京师,入见内殿,有旨令曾再使安南,授吏部尚书,以礼部郎中陈孚为副。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陪臣郊迎,将由左门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右门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中门阳明门迎诏入。又责世子日燇亲出迎诏,具宣布天子威德。日燇大感服,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帝大悦,解衣赐之。是日,有亲王至自和林,帝命酌酒,先赐曾,复于便殿赐酒馔,留宿禁中,语安南事,至二鼓方出。明日,陶子奇等见诏,陈其方物象、鹦鹉于庭,而命曾引所献象。曾以袖引之,象随曾转如素驯者。帝以曾为福人。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明年,迁两浙都转运盐使。又明年,拜云南行省参知政事。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皇庆元年仁宗以曾前朝旧臣,特授昭文馆大学士。累章乞致仕,不允,复起为集贤侍讲学士。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元史·梁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
B.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
C.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
D.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大德”“皇庆”都是皇帝的年号,“皇庆元年”是仁宗皇帝即位或改元的第一年。“仁宗”是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大臣等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的称号。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乞骸骨”,一般七十左右就可以退休了。文中“乞致仕”是指自请退职,请求回家安度晚年。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曾为官得法,卓有政绩。他担任南阳知府期间,想办法要回了被并入襄阳府的两个州;他掌管淮安期间,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他商议。
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他出使安南之功,脱下自己的衣服奖赏给他;有亲王在场,赐酒时也是先赐给梁曾。
C.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都圆满完成任务,并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陶子奇等见诏,陈其方物象、鹦鹉于庭,而命曾引所献象。曾以袖引之,象随曾转如素驯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