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自典祠下大夫历沔、硖二州刺史。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咸悦。

尉迟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寻进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户。其年转吏部尚书,余官如故。四年,丁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准。世康之在吏部,选用平允,请托不行。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事免。未几,授安州总管,寻迁为信州总管。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时天下唯置四大总管,并、扬、益三州,并亲王临统,唯荆州委于世康,时论以为美。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曰文。

(《隋书》卷四七)


①直寝:在皇宫值班。②二疏: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叔侄疏广与疏受。③台铉:宰辅重臣。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B.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C.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D.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停职守孝的制度。
B.坐,在文中指“连坐”。是指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的制度。
C.耳顺,六十岁,意指个人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也称“花甲”。
D.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世康德隆望重,性情恬淡。尉迥兴兵作乱,世康受任绛州刺史,凭着素来的德望使全境安宁整肃;他崇尚古人质朴之风,不因得失扰乱心志。
B.韦世康自幼慧敏。谦进平和。世康从小沉稳敏捷,年纪轻轻就被官府任用;任吏部尚书后也未曾以官位名望轻视别人,自己做了善事也不求名誉,仍像原先一样对待其他官员。
C.韦世康为官公平,廉洁正直。世康两次吏部任职,荐举提拔官员甚多,都能做到选拔任用公正,得到朝廷的高度评价。
D.韦世康爱民惠民,治理有方,东夏刚刚平定,世康便安抚士人百姓;任职荆州,施政简素清静,百姓爱戴,全境没有争论官司。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
(2)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小题5】文中韦世康三次请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1高二上·江苏·阶段练习
知识点:魏征等《隋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材料二: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竟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选自《贞观政要·论君道》)

材料三: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

【小题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魏征与我A安天下B虑生C骄逸之端D必践E危亡之地F所以见G守成之难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克”指能够,与成语“克勤克俭”中的“克”意思不同。
B.材料一中的“物”指人,与成语“待人接物”中的“物”意思相同。
C.材料三中的“虽”指“即使”,与《六国论》中“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的“虽”相同。
D.材料三中的“诚”意为如果,表假设,与“诚能见可欲”中的“诚”意思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房玄龄认为创业难,魏征认为守成难,太宗赞成魏征的观点,并提出当下需全力守成。
B.材料三中,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恩泽声威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太宗起初对此很不理解。
C.材料三中,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受到了太宗的充分肯定,认为魏征让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失。
D.三则材料都谈到民心向背与国家安危的紧密关系,阐述了百姓可以“载舟覆舟”的重要作用,警示君主治国要心系百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2)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
【小题5】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奉法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文本二: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周蔡王引为记室。迁卫州治中。高祖①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征轨入朝。时卫王爽②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开皇初,诏征入朝,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开皇十六年,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致事,上优诏之。大业初卒官。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敬肃字弘俭,河东蒲坂人也。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炀帝嗣位,迁颍川郡丞。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川,每有书属肃。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治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

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于路将送数百里不绝

(节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高祖:隋文帝杨坚。②卫王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杨爽。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A去B官C吏D人E无F少G长H号I泣J于K路L将M送N数O百P里Q不R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法循理之吏”的“循”是遵循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奉事循公姥”的“循”字含义不同。
B.别驾,官名。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C.“上优诏听之”的“听”是听从、应许、允许的意思,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的“听”字含义相同。
D.“每以诚恕应物”的“物”是别人的意思,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善万物之得时”的“物”字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王杨爽在夜间行走,其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踩坏了庄稼。于是,赵轨停下来等到天明,在赔偿百姓的损失之后才离开。
B.公孙景茂先后在多地任职。等到其去世时,前来奔丧的官吏和百姓有数千人,一些没有赶上葬礼的就望坟哭泣,随地祭祀后离开。
C.敬肃在担任颍川郡丞时得罪了宇文述,所以宇文述对其怀恨在心。后隋炀帝多次准备提拔敬肃担任太守,宇文述总是诋毁敬肃。
D.监狱都长满了杂草,官署厅堂可用来张设罗网捕捉鸟兽,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在刘旷的治理下,平乡的社会风气发生了良好的变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2)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
【小题5】较之司马迁,《隋书·循吏传》的作者为循吏增加了哪些内涵?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娄子干,字万寿,本代人也。子干少以骁武知名。周武帝时,释褐司水上士,称为强济。累迁小司水,以勤劳,封思安县子。大象初,领军器监,寻除秦州刺史,进为伯。

及尉迥作乱,子干与宇文司录从韦孝宽讨之。遇贼围怀州,子干与宇文述等击破之。高祖大悦,手书曰:"逆贼尉迥敢遣蚁众作寇怀州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丈夫富贵之秋,正在今日,善建功名,以副朝望也。"其后每战先登,及破邺城,与崔弘度逐迥至楼上。进位上开府,封武川县公,邑三千户。

开皇元年,进爵巨鹿郡公。其年,吐谷浑寇凉州,子干以行军总管从上柱国元谐击之,功最优,诏褒美。高祖虑边塞未安,即令子干镇凉川。明年,突厥寇兰川,子干率众拒之。贼众甚盛,子干阻川为营,贼军不得水数日,人马甚敝,纵击,大破之。于是册授子干为上大将军曰:"唯尔器量闲明,志情强果,任经武将,勤绩有闻。往岁凶丑未宁,屡惊疆埸,拓土静乱,殊有厥劳。"征授营新都副监,寻拜工部尚书。高祖以陇西频被寇掠,甚患之。彼俗不设村坞,敕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子干上书曰:"比者凶寇侵扰,荡灭之期,匪朝伊夕。伏愿圣虑,勿以为怀。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屯田疏远者,请皆废省。请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高祖从之。俄而虏寇岷、洮二州,子干勒兵赴之,贼闻而遁去。

高祖以子干晓习边事,授榆关总管十镇诸军事。岁馀,拜云州刺史,甚为虏所惮。母忧去职。朝廷以榆关重镇,非子干不可,寻起视事。十四年,以病卒官,时年六十。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逆贼尉迥/敢遣蚁众/作寇怀州/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
B.逆贼尉迥/敢遣蚁众/作寇怀州/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
C.逆贼尉迥/敢遣蚁众作/寇怀州/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
D.逆贼尉迥/敢遣蚁众作/寇怀州/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喻始任官职;科举时代也称新进士及第授官为释褐。
B.爵是皇帝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号爵位,周代爵位依次为公、伯、侯、子、男五等。
C.尚书是封建时代政府高官名称,隋代正式确立六部,各部以尚书为最高行政长官。
D.屯田是为了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娄子干强干有才。周武帝时他开始做官,担任司水上士,后来又多次得到提升。
B.贺娄子干骁勇善战。年少时便以骁勇而闻名,以后屡立战功,甚得高祖荣宠信任。
C.贺娄子干卓识深远。他提请延期执行高祖提出的屯田设想,加强边备,被高祖采纳。
D.贺娄子干通晓军事。他熟悉边疆战事,担任云州刺史等职务,为稳定边疆立下大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岁凶丑未宁,屡惊疆埸,拓土静乱,殊有厥劳。
(2)母忧去职。朝廷以榆关重镇,非子干不可,寻起视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