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5 组卷47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作为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因此常被排斥到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是作为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而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小题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小题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3】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小题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针对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
21-22高一上·山东济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文化既是一门修身立德之学,又是一门治学求道之学。孔子更是视学习为修己安人之根本,并形成了乐学弘道的学习观。孔子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始终秉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好学、乐学之学习态度,坚守求道、弘道的学习目标,最终达到了知行合一、成人成己的理想学习境界。孔子的学习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孔子认为学习要秉持乐学情感,注重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乐学不仅被莘莘学子奉为治学圭臬,更是孔子所推崇的最佳学习境界。《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孔子十分注重学习所带来的内心的愉悦感,并且将学习本身看作一件快乐无比的事,认为经常温习所学知识能让学习者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孔子还进一步阐释了学习的三个不同层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乐学的前提是勤奋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自己在学习天赋方面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做到了勤学、好学、乐学,因而才有了博学多识的美誉。

其次,学习要坚守、志于,致力于达和弘。孔子认为乐学、善学,终其一生,要对这一正确学习方向执着追求。在孔子看来,学习的过程亦是致力于求道的过程,是追求真理、明确目标、坚定方向和信念的过程。在学习中,只有内心坚守正确的方向,秉持仁义道德,立志于对的追寻,才会最终学有所成,享受精神的富足。孔子特别强调学习以闻道,认为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论语·子张》),只有内心坚定正确的学习方向,加之日积月累的勤奋学习,才有可能闻道。闻道之后就应努力达道”“弘道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最后,学习的最终归宿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将学习践行于现实生活中。孔子不仅强调好学、乐学以丰富学识,充盈精神世界,而且还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的一部分,言行统一即是要求知行合一的前提和基础,的最初目的和最终归宿,只有做到知中彰显行、行中体现知,心怀正确的,践行实际的,才会达到实践观的理想学习境界。

(摘编自刘萌、王琇清《论孔子的乐学弘道学习观》)

材料二:

《论语》最打动笔者的,不是孔子超乎常人的好学之心,而是孔子的治学格局。无志不成学,治学的格局决定了的范围与成绩。孔子以天下之学为志,志向高远,却非好高骛远,他将好学做到了极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对孔子治学的生动诠释

在做学问时,孔子敏而好学,精益求精,面对不翔实的知识,他始终坚持阙如的态度。所谓阙如,是指空缺而不言。在孔子看来,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直面自我才是做学问该有的态度。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清除疑难,总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那些敢于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但孔子告诉我们,保持阙如的态度更为难得。阙如并非放弃求证,而是对于一些无法求证、确乎不知的问题要保持真实空缺的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李商隐五律诗《街西池馆》第三联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前句化用西晋王濬三刀梦的典故,按照律诗格律,后句也当用典,但将军一箭歌所化用的典故,至今无人知晓。在注解此句时,清人朱鹤龄、冯浩均注未详,姚培谦却将此句联系到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朱、冯二人的治学态度受到推崇,姚氏则深为后人诟病。孔子还将阙如的治学态度延伸到为人处世中,孔子从不避讳自己之,而是正确面对错误并积极改正,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以说,孔子过与更的思想展现了他直面自己过错,不文过饰非的勇气。

孔子的博学理念是十分先进的,学无常师”“万物皆可学,孔子的显示出其思想的先进性和超越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尽美矣,又尽善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不仅在立志向学方面践行,还在教育弟子方面践行。这种体现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还体现在一以贯之”“吾无隐乎尔。作为我国历史上创立私塾第一人的孔子,他用他的博育打破了当时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而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无疑是孔子博育的最好成果。

(摘编自王赣萍、徐梦婷《论《论语>中志与学的建构》)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文化本身包含了治学求道的学问,孔子更是不但以学为本,而且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学习观。
B.对内心愉悦的情感体验的追求,让孔子极为推崇乐学之道,并经由此道获得了博学多识的美誉。
C.孔子不但注重学习过程,而且特别强调学以致用,把“行”作为“知”的最初目的和最终归宿。
D.孔子的“博学”理念很先进,既强调学习的内容广、态度诚和时间长,也将其落实于教学之上。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学习上有明确的规划,对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设定,对学习的理想境界有明确的认知。
B.孔子认为“闻道”之后,要努力“达道”和“弘道”,欲学有所成,离不开秉“道”而行。
C.孔子有超乎常人的好学、乐学的学习态度,他以天下之学为志的治学格局为世人所称道。
D.材料二第二段举清人注解李商隐五律诗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敢于补“阙”的人常犯错误。
【小题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中阐述的孔子学习观的一项是(     
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D.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小题4】请简析材料二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小题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但今天,仍有不少人并非能学善学者,请结合两则材料给求学者提出合理的建议。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

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字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测定的意思。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椗子”“”“,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写法不同是因为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用木头做的叫

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

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这个传说的缘起,是因为当地浅海处有一根巨大的锚杆插在泥里,涨潮的时候不见,落潮的时候才可见。传说讲的其实就是郑和随机应变,下令抛锚,化险为夷。海船遇到台风,靠谱的做法是找个安全地方抛锚。民间把郑和神化了,抛的锚也就化身为镇海针了。

不得不佩服写出定海神针的这位作者的想象力:因为是棍子,所以能测水深;因为和水有关,所以先归大禹管,后归龙宫管,而龙宫又是号称藏宝的地方。作为全书最重要的道具,金箍棒就这样被安排出不凡的来历。这真是作家匠心独具的功夫。不妨大胆推测一下,这位作者,恐怕和海洋、水运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不要说古代,即便是现代,海船上的各种工具,恐怕一般人也多不认识。只有见过这种东西的人,才编得出这样的细节。

(取材于李天飞《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回》)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一句中的“定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子”的“定”是名词,定子是古时候的人用来测量水位深浅的一种工具。
B.定子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先沉入水中,再通过测量其长度得知水位深浅。
C.古代船上使用定子,后来演变为船锚,增加了使船只在水面上停稳的功能。
D.“定子”也可写作“碇子”或“椗子”,“定”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2)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金箍棒的“箍”
B.定海神针的“定”
C.金箍棒的演变
D.金箍棒的原型

材料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非凡,出神入化。可他一旦丢失了金箍棒,任凭有天大本领,也难免赤手空拳之忧,只落得垂头丧气。有一句俗话叫猢狲没棒弄,立时威风大减,活画出他那嗒然若丧的神态。可见这根棒非同小可。

自古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一件兵器,得心应手,所向披靡。关云长的刀,李逵的斧……哪里数得尽!但是却单单让孙大圣选取了一根金箍棒,端的是何缘故?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像今日戏台上镀镍的金光闪闪两头有箍的圆棍儿一条吗?这个棒究竟是什么呢?它果真是东海龙宫中的定海神针吗?

所谓金箍棒就是黄金、金属,就是两头有箍。这就出现疑问了:那么厉害的一个棒还得靠箍,这个棒还结实吗?我曾考证过,金箍棒原本是荆觚棒是一种荆条,这个东西最坚最硬;是觚楞,意思是棱角。中华最古的兵器叫做,就是用这种荆条做成的八角棒。这就是最早的荆觚棒,跟定海其实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孙悟空的金箍棒又能降妖除怪呢?这跟桃木有关。古人认为桃木是辟邪的,现在我们过年贴的春联,最初的原型就是挂在大门左右的两根桃木棒,做成荆觚棒的样子,用以驱邪避怪。荆觚棒在民间传说中讹了音,才变成了金箍棒

这还跟《红楼梦》有点联系。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除邪祟,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趣极了,这属于我们的民俗学问。中华民族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小说里面离不开民俗,我们重视、欣赏四大名著,原因复杂得很,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定要加强对我们中华民族基本的理念、知识、道德、观念的了解,然后再读这四大名著,就会左右逢源,更加明白其中的文化内容。

(取材于周汝昌《金箍棒的本义》)


(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金箍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兵器,孙悟空本领非凡,全都靠金箍棒。
B.现在戏台上的金箍棒,材质、色泽和形状,都与其原型不符。
C.金箍棒其实并没有“箍”,如果真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
D.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都有辟邪的作用。
(4)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
B.嗒然若丧:“丧”读“sāng”,意思是死丧。
C.辟邪:“辟”与“辟谣”的“辟”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D.左右逢源:贬义词,形容办事圆滑,在文中属误用。
(5)“材料二”中的“猢狲没棒弄”是歇后语的前半句,下列是其后半句的一项是(     
A.坐不住B.空欢喜
C.没得耍了D.坐立不安

材料三

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同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宝杖、唐僧的袈裟一样,是身份与性格的重要标记,更是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金箍棒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作为治理洪魔的英雄,其行为体现着为天下太平而牺牲的精神,这说明金箍棒本质上蕴藏着定乾坤、安天下的天性,体现着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这决定了它向善的价值取向。

其次,金箍棒全名如意金箍棒,体现着中华文化中万事如意的心理诉求,也暗示了对自由的渴望。孙悟空是一个石破而生的自然之子,他天生的自由个性与金箍棒相结合,使他获得了话语权,要与玉帝争天庭,表达了当时的人们要求自由、反抗专制的愿望,显示了自由精神的宝贵。

此外,被唐僧收为徒弟后,孙悟空运用金箍棒,一路除妖伏魔,这时的金箍棒转变为除暴安良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法宝。

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而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一件令他苦恼的法器。两件器物集于一身,一个张扬自由精神和世俗欲望,一个束缚自由,压抑欲望,两股相反的力量同在一体。作者为什么要构思出这么一个限制自由个性的法器呢?从作者的态度看,他对反叛与自由精神的颂扬是有所保留的,他意识到无限制的权力与欲望膨胀会扰乱社会秩序,会动摇社会基础,金箍棒的威力不应无限放纵,而当受规约。于是他巧妙地设置了紧箍咒,借唐僧之口管束住了孙悟空。

既有棒,何有咒?这恰是《西游记》的深意所在,作者通过金箍棒和紧箍咒这对相辅相成的象征符号,表达了一种辩证的思考:个人自由和权力欲望不可任意泛滥,应当受到限制。

归根到底,棒咒同体的设置,主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和合文化意识。中国文化讲求中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强调多元的和谐、异质的协调、对立的消解。金箍棒紧箍咒二者的运用都要有一个适宜的度,才能有和谐社会,太平盛世,这符合中华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

(取材于杨中举《金箍棒与紧箍咒:一对多重文化象征符码》)


(6)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武器,既是人物身份性格的重要标记,也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B.“如意金箍棒”中“如意”二字,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追求自由、反抗专制的理想。
C.金箍棒象征自由,紧箍象征束缚,两件器物集于孙悟空一身,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
D.“既有棒,何有咒?”一句与《三国演义》中的“既生瑜,何生亮?”一样,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7)关于金箍棒的起源,“材料一”与“材料二”作者观点不同。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郑玄注《周礼·庭氏》上记载:“救日以枉矢,救月以恒矢。”恒矢是前后重量均衡,射出以后箭行平稳,射程较远的一种特殊弓箭。月食时向月亮射出这种弓箭,就可以从怪物口中解救出月亮。这一习俗一直到清代还有延续。

唐代《开元天宝遗事》“击鉴救月”中写道:“长安城中,每月蚀时,即士女取鉴向月击之,满郭如是,盖云救月蚀也。”“鉴”为镜子的古称。唐长安人口在百万左右,月食发生时,全城士女都要拿起镜子向月亮敲击,这一场景也可以说是相当壮观了。

当月食发生时,百姓纷传天上的狗要吃掉月亮,于是敲锣打鼓,力图尽快赶走这一怪兽。光绪年间驻中国云南的法国外交官方苏雅曾有一次从睡梦中被炮声惊醒,以为遭到了民众的进攻。结果原来是城中百姓遇到了月食,在放鞭炮,“以轰走吞吃月亮的天狗”。

(摘编自《月食来了,古代官方和民间会如何应对?》)

材料二:

明末清初,西方的月亮新知先是被耶稣会士以上帝的名义部分带到中国,后又被丰富精密的现代天文学主宰。从清末开始,关于月亮的千古传说在科学的名义下渐成迷信,月食遂成为纯粹的“自然现象”。而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月亮丧失的不仅是神话,同时失去的还有那浓郁的人文生机与温馨热度,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死气沉沉的天体。当时的科学知识的确普遍认定,月球“即无机界,亦永远不生变化,盖一残骸之死界耳”。它可以被计算大小、年龄,被推测运动轨迹,但却没有生命和生物存在。换言之,月亮由从前想象的有机生命体,转变为充满火山残骸的无机物。这样的知识,在民国时期被一遍又一遍地叙说和不断强化。如1931年,郑贞文、胡嘉诏所编《太阳·月·星》一书谈论月世界时,就强调“月亮是死的东西,不是活的”。1937年译介的外文书《天象谈话》里也宣称,月不过是废石和沙构成的:“它的表面盖着一层火山喷出的灰……它是一个死的、荒芜的、寂静的世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联书店所出的“新中国百科小丛书”专门有一册新编的《太阳与月亮》,作者开篇面对“谜一样的天空”,即告诚“玄想是靠不住的”,月亮上是一个静静的世界,是“一片死寂”,没有水、没有空气,因此任何生物都不会生长:“阴森得会使人害怕。”在这类科学知识的笼罩之下,作为有机生命体、包含许多特殊人文故事的那个旧式月亮,似乎已然接近死亡。

当然,“月亮之死”也有其限度。一方面,人们仍然在怀疑月亮上不无生命;另一方面,月亮的人文情思可能会变化,却无法断绝。即便是那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也会不断地被人们赋予新的想象和情感寄托,从而持久焕发新的人文活力。1934年,天津版的《大公报》报道,有人举办“少年中秋赏月会”,主办方不仅请来天文学者王正路来讲“科学中的月亮”,同时也请来书画家桂逢伯讲演“神话中的月亮”。神话与科学,就这样有趣地共存于赏月活动之中。民国时期,月亮的人文“生机”,还广泛存续在童书、儿歌等的创作里,类似“月亮姐姐/你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给全世界穷苦的人们/点灯呀!”这种诗歌的文艺作品,仍然随处可见。无疑地,我们观念中的月亮从未完全抛弃其人文传统,只是科学与想象乃至神话之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某种变动而已。虽然伴随着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兴起,月亮的“神话”和相关的传统话语不再神圣,但这一知识转变,不尽然是科学之光驱走迷信的迷雾如此简单的线性过程。中国人心中的“古时之月”并未全然远去,她总能在不经意的时候,勾起中国人别有的人文心思,哪怕她早已失却神秘的光亮。

(摘编自谭丹《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

材料三: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

2020年11月24日,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2022年5月6日,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宣布,自即日起公开发布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效载荷2级科学数据。

(摘编自网络)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之所以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应该和中国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有关。
B.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先后进行了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多次发射,并且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C.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在玉兔号月球车的帮助下取得了月球样品。
D.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目前在进行第一阶段。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当月食发生时,人们认为是天狗正在吞食月亮,于是采取措施希望把月亮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B.月亮的科学新知从西方传到中国,这使得关于月亮的神话渐成迷信,月食遂成为纯粹的“自然现象”。
C.1931年郑贞文、胡嘉诏所编的《太阳·月·星》和1937年译介的外文书《天象谈话》都认为月亮上没有生命。
D.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不但是为了开采月球上的矿产,更是要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新的贡献。
【小题3】“在这类科学知识的笼罩之下,作为有机生命体、包含许多特殊人文故事的那个旧式月亮,似乎已然接近死亡。”结合材料对于月亮的论述,请谈谈你对有关月亮的传说和对月球的科学认知之间关系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