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8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秦朝建立之初,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严格控制权力的归属,建立起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政治根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密制度也日渐完善。秦朝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实行保密制度,对于泄密之人有严格的刑罚,并规定专人传送公文,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保密措施。而由于秦始皇确立了皇帝身份的至高无上性,秦代初期的保密信息侧重于皇帝本人的行踪,包括居所、行为言论甚至死亡信息。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所记载:(秦始皇)所居宫毋令人……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言论的保密更甚。秦始皇曾因怀疑随行人员泄露了他说的话,下令将当时所有在场的人皆杀之。除了上述的明确保密要求,统治者还要控制知情范围。秦始皇在外巡行过程中驾崩,随行贴身官员选择秘不发丧,除丞相李斯外,只有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由于保密措施严密、知情范围控制严格,其真相在公布前始终未泄露。正是因为早期保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旨在维护国家政权的保密制度可能误入歧途,成为专制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手段。在这种严苛的保密观下,自然催生出官吏的自身警惕性。《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谨之谨之,谋不可遗;慎之慎之,言不可追。体现了当时官吏的为官之道。

在史料中,能够发现当时的统治者曾经通过颁布诏书、制度约束等多种方式,告诫各级官员要注重保密工作,并着重强调了泄露秘密的后果。《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天子之命为制,天子之令为诏。在明确分类的同时,秦代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公文起草、送呈、归档的机构,负责人称为尚书。尚书机构的所在地,戒备森严,有利于公文的安全保密。不仅机构秩序森严,对出任尚书的官员也有保密要求,国家旧法,选尚书郎,取年未五十者,使文笔真草,有才能、谨慎。关于公文收发的程序也有《行书律》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搭配日月夙暮。

为防止公事文书在传送过程中被私自拆阅,秦代专职人员都要对公文进行一定的处理。这种传统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和卿大夫在文书上用玺印封缄以示慎重,防止传递时泄密。发展到秦时,将文书的保密处理称为。《法律答问》中记载:丢失公文,已坐以论,后自得所亡,论当除不当?不当。意为丢失公文,以罪论处,其后即使自己找到了所丢失的公文,但所论之罪仍不应免除。秦代对档案归档也有严格的保密要求,《商君书·定分》记载:有铤钥,为禁而封之,内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禁印,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剟一字以上,罪皆死不赦。通常情况下,档案正本存于中央禁室,副本存于皇帝殿廷禁宫、丞相御史大夫府及郡县,并规定私自进入禁室偷看档案者、改削者死罪,进一步保障了档案安全,防止泄密。

(摘编自蒋怿旻《秦代保密文化漫谈》)

材料二:

唐律不仅在宏观上清晰审慎地作出保密规定,还在各分则中考虑周全,未有疏漏。如《杂律》规定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泄坐减二等。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这一规定使得涉密人员更加严于律己,提高职业操守。《卫禁律》规定诸缘边城戍,由外奸内入,内奸外出,而候望者不觉,徒一年半;主司,徒一年。《擅兴律》规定诸密有征讨,而告贼消息者,斩;妻、子流放二千里。其非征讨,而作间谍;若化外人来为间谍,或传书信与化内人,并受及知情容止者,并绞。这些刑罚制度对泄密罪作出比较明确系统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了重要依据。唐宪宗时期,官吏张宿自布衣授左拾遗……数召对,不能慎密,坐漏禁中语,贬郴丞十余年

在唐代的诗歌中,保密文化信息也有诸多隐藏其间。《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一首朱庆余的《宫中词》,其中两句为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叙说两个宫女见面,本想说说心事,一看鹦鹉在前,怕它学舌泄露给别人,只好闭口不言。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元稹,因保密不慎,在仕途上遭受严重挫折,便借诗歌抒发自己的愁闷:四五年前作拾遗,谏书不密丞相知。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更为知名的是诗圣杜甫,任左拾遗时曾撰写一首《晚出左掖》,其中的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楼,意为怕别人见到自己上奏皇帝的报告,就把草稿烧毁以免闲人说自己邀名;骑马上朝觉得太张扬,于是挤在狭小的马车里,好像鸡栖息在笼子里一样。古人曾对此作出评论,明朝有封事,谏臣之心。避人焚谏草,大臣之体,从大众的角度对杜甫谨慎的行为表达了赞许的看法。

(摘编自《保密工作》杂志2020年第8期)

【小题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初的保密信息侧重于皇帝本人的行踪、言论,并且还要控制范围,这种保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它成为了专制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
B.秦代对公文进行了明确的分类,设置了尚书及其机构,对尚书人选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其机构秩序森严,这都有利于公文的安全保密。
C.秦代对档案归档有严格保密要求,档案分正本、副本且存在不同的地方,并规定私自进入禁室偷看、改削档案者的罪行,这样来防止泄密。
D.朱庆余《宫中词》中的“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两句,叙说宫女见面也不能随便说宫中事,怕泄密,可见唐代保密要求的严格。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秦朝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建立了保密制度,对泄密者有严格的处罚,有专人传送公文,逐步创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保密措施。
B.为防止公文在传送过程中被私自拆阅,秦代专职人员要对公文进行“封”的处理,如果私自拆阅,拆阅者就是“罪皆死不赦”。
C.《卫禁律》规定戍守边城者,如有由外私自进入境内者,或由境内私自外出者,而戍守者没有发现,法律要判处守卫者和主管者徒刑。
D.唐律从细节层面考虑周全。《杂律》让涉密人员更加严于律己,《卫禁律》《擅兴律》等刑罚制度作出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了重要依据。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唐诗中保密文化信息也有诸多隐藏其间”观点的一项是(     
A.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唐·罗隐《鹦鹉》)
B.真迹进来依数字,别收锁在玉函中。(唐·王建《宫词》)
C.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D.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小题5】根据材料来看,唐代保密文化在秦朝的基础上有哪些发展变化?
20-21高二上·辽宁大连·期中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闻客观性思想起源于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学者认为,新闻叙事应该像一面镜子,记者的责任就是照搬照抄和复制,而不应改变事实,更不应妄加个人评论。然而,新闻客观性的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饱受质疑。

新闻的客观性诞生之初即是由商业利益驱动使然,贴着浓厚的商业标签。《纽约时报》创始人亨利·雷蒙德认为采用客观的报道手法可以提高报纸销量,于是,客观性原则开始被应用于新闻业。而盖伊·塔奇曼认为“客观”是横亘在新闻从业人员与批评者之间的一道保护墙,“使用新闻消费者能够辨别的程序,可以保护新闻人免遭同行和批评者的责难”。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企业,报社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客户,既然要盈利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入广告客户的束缚中。

在新闻客观性支配下的媒介往往成为政治势力或权势阶层抛头露面的舞台,只有这些人或部门才是其主要的消息来源。奥斯卡·甘地认为新闻生产过程中消息源和新闻工作者的关系实际是一个价值交换的关系:一方要以低成本制作并扩散新闻,一方要以低成本扩散自己的影响。消息源扩散自己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或者提供新闻采写的方便,这就是“信息补贴”的策略。

传统媒体时代,在新闻传播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公众对于报道的内容,无法直接选择,甚至缺少必要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而政治势力和权势阶层往往能够利用媒介传达自己的影响力,结果公众成为“被动的看客”,甚至不自觉地被前者操控。

虽然批评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等各种角度对新闻客观性从现象到理论进行了有凭有据、犀利而全面的批评,但奇怪的是,新闻客观性却一直攻而不倒,至今仍然被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记者奉为职业条律。作为新闻专业的一种理想,客观性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新闻从业人员的信念和实际行动之中,成为一个“常识”。

(摘编自白靖利《解读新闻客观性》)

材料二:

随着新闻叙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纯粹客观真实的叙事是不存在的。

法国叙事学家巴尔特根据事件在作品中的不同地位和性质,将事件分为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核心事件是叙事的关键和重点,不能省略;而卫星事件则起到补充、丰富核心事件的作用。然而现实中,事实常常纷繁芜杂,多面而多变,无所谓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而新闻中所谓的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常常只是叙述者从众多新闻事件中抽取提炼出来的结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闻叙事也往往因为新闻叙事者的主观倾向而表现出对事实的不同选择。在众多新闻事实中,一些事件被放大,一些则被隐形。事实上,正是对新闻事件报道角度的切入点不同才形成了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差异化报道,而“视觉新闻”“新闻特写”等新闻类型更是新闻叙事者选择事件进行凸显的结果。

虽然新闻叙述要尽可能地还原事实,以营造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感,但事实上,叙述者一旦介入叙事,纯客观就不存在了。叙述者总是以各种方式将涵化了叙述者主观情感和倾向的态度隐藏在对新闻事件的叙述之中,并直接主宰着新闻叙事的进程与效果。此外,事实本身的纷繁复杂与新闻叙述简约性的矛盾,使得新闻叙述无法完全还原事实原貌,只能选择某些事件进行简约性叙述。这必然要求叙述者重构事件,显然这并非事实的全景揭示,而是叙述者主观选择的结果。

“新闻是一种再现的话语。”新闻话语取决于记者的立场、角度和观察点,并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新闻话语在建构新闻事实的时候,往往通过选择不同的词语和句式,或明或暗地显示出叙述者的立场和观点。日常生活中的新闻大都是断言性的言语行为,而告知与劝服则是新闻话语传播的两个层次。前者是要人们理解传播者对某个事件的叙述,后者则是期望隐匿的言语行为获得受众的接受,从而实现报道的意义。不管新闻工作者如何使新闻叙事客观公正,新闻话语总是想方设法地将受众置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使之在把握新闻价值的同时,无意识地成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进而不假思索地接受新闻叙事的观点与看法,以致丧失或者削弱自身的认知与判断能力。

(摘编自蔡之国、潘佳佳《客观真实与主观倾向之间的新闻叙事》)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一贯认为,新闻叙事要做到客观,就应照搬照抄和复制新闻事实,记者的责任就是把发生的事情写出来,而不应妄加个人的评论。
B.新闻媒介为了保持其报道的客观性,不得不仰仗政治势力或社会权势阶层来提供消息,这就使得新闻媒介沦为了他们发声的舞台。
C.在现实的新闻叙事中,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多由叙述者抽取提炼出来的结果,一些事件或被放大或被隐形,新闻成为被“选择”或者“重构”的“事实”。
D.新闻话语或多或少掺杂了叙述者的立场理念,而受众因认知与判断能力的丧失或削弱,常不假思索地接受新闻叙事的观点与看法。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亨利·雷蒙德从报社商业营销的角度,盖伊·塔奇曼从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角度,都认同新闻客观性原则。
B.政治势力或权势阶层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或新闻采写的方便,虽然新闻制作和扩散的成本低,但存在被操控的危险。
C.新闻客观性一直攻而不倒,至今仍被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记者奉为职业条律,体现出他们对专业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D.新闻话语传播分为告知和劝服两个层次,前者能够体现新闻叙事的客观性,而后者则明显带有叙述者的主观倾向性。
【小题3】下列各项新闻报道标题中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第五段论据的一项是(     
A.《移民儿童激增,墨西哥不堪重负》
B.《里希•苏纳克出任英国新首相》
C.《美“最长战争”搅乱阿富汗20年》
D.《美日想引领6G得尊重市场规律》
【小题4】同样是论述制约新闻客观性的因素,请分析两篇文章在角度上的不同。
【小题5】有人这样评价新闻:“你所看到和听到的,其实只是他们希望你看到和听到的。”面对这样的质疑,请结合材料,给新闻从业者提出一些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真善美的追求历来是一切文艺创作的起点,是最终的归宿和目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不管采取的是哪种形式,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发表于哪个时代,其内在都是对真善美的具体呈现与深刻探寻。可以说,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表现美、守护美是文艺作品的使命。

与商业文明重思辨、重理性相比,以华夏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重感性、重直觉。芳菲悱恻,多愁善感,华夏民族对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心灵之美拥有异乎寻常的敏感和信仰,自古就有山水比德的人文传统,这一传统将美与善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山川风物,与人的生命息息相通;花草树木,总是寄托着人的美德与情操、愿望与期盼:梅花坚韧、翠竹有节、兰花脱俗、菊花清高、牡丹雍容富贵、石榴多子多福……善美并重,是华夏民族悠久的礼乐文化的突出特征,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因其达到了尽善尽美之境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时空变迁,诗曾一直肩负着陶冶、净化和升华世人灵魂的使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诗人在作品中尽情描绘和表现自然美、人情美、心灵美。还是童稚之时,我们便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里想见山水之奇,在“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里感受真挚友情,在“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里景仰君子风骨……爱与善,总是这样伴随着美的感染、情的熏陶,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随着生命的成长而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当然,文艺作品并非只是表现美、歌颂美,对恶的事物的批判、对丑的事物的鞭挞,同样也是在守护美、弘扬美,是在“曲线救美”。各种文艺形式诗、书、画、乐,乃至小说、散文等,在终极意义上,都是以美为旨归的。尽管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便是都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并非只是诗歌的专利。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几百年来,常读常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高妙的意境营造功力。现当代受人们喜爱和赞誉的作家,亦莫不如此。画家深明此理,创作时,讲究意在笔先,就是要用心经营意境。有意境,创作就成功了一大半。现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善于从古人诗句中撷取最能体现意境的部分入画,寥寥数笔,情态毕现,极富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

时代发展到如今,社会生活日益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与开放便捷的新媒介传播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艺创作的队伍中来,这使得当今的文学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态势,古典审美文化的优美、崇高、庄严、秩序呈现,与当下流行审美文化的日常、随意、流动、碎片化叙事并存共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可以一展歌喉,都不乏知音见赏。相应的,文艺的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但无论如何人们在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文艺当以真动人、以善感人、以美育人,这是文艺永恒的魅力之所在。

(摘编自赵海菱《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哪个时期,不管是写诗、小说、戏剧,初衷和目的都是表现真善美。
B.反映真善美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普遍要求,文艺作品表现的美是最重要的。
C.孔子沉浸《韶》乐中,吃肉都不知肉味,这是因为孔子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D.不论表现恶还是描写丑,只要将恶与丑描写得情态毕现,都是美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总述,第二段提出论点,第三至五段主要从古诗和其他文艺形式两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强化论点。
B.文章开头从一切文艺创作到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从一般到特殊,得出结论: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
C.文章第四段引用古代诗句,论证古诗陶冶、净化和升华世人灵魂的作用,也巧妙衔接了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内容。
D.文章第五段阐述《红楼梦》几百年来常读常新,论证文艺作品都注重意境的营造,营造意境不是诗歌的专利的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打动人心的,不能给人以思想上的熏陶的,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品,就谈不上是优秀的文艺作品。
B.华夏民族对美特别敏感和信仰,并将它与善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重感性、重直觉的文明特点。
C.因为人们是追求真善美的,所以从古至今,诗在中华民族中都发挥着陶冶心灵、净化和升华思想的重要作用。
D.由于多种原因,当今文艺既有古典审美文化的态势,又产生了流行审美文化的态势,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尝试着去重新激活那个被层层叠叠的知识及社会生活沉淀物所掩盖起来的知觉的世界时,我们常常诉诸绘画,因为绘画会径直将我们重新放回被知觉的世界。在塞尚、布拉克及毕加索那里,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遭遇到这样一些物件:柠檬、曼陀铃、葡萄、烟盒……它们止住我们的目光,拷问我们的目光,这些我们“惯熟的”物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向我们的目光透露着它们的秘密本质以及它们的物性形式本身。如此,绘画将我们带回到对物本身的观看。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

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其他的桌子。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无关紧要的,从木头的纤维、桌腿的形状、木头的色泽及年龄到印证着木头年龄的某些涂鸦或磨损,而且“桌子”这个意谓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是透过所有这些“细节”显现出来的,这些细节体现着它在场的样态。一旦明白了知觉学派的教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开始懂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品也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在此总体中,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系于或者说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的。

绘画的意义全部在于画布之外,全部在画作所意指的东西那里,就在画作的主题那里。实际上,所有有价值的画作都正是在和这一看法的斗争中形成的,并且至少百年以来所有的画家都在非常有意识地和这种看法作着斗争。三十年前,布拉克曾更直白地说过,绘画并非矢志于“重新建构一个别致的事实”,而是矢志于“建构一个图像性的事实”。如此看来,绘画就不是对世界的模仿,在对肖像画的美的经验里并没有画作与模特是否“相像”这回事。即使画家在画真实的物件时,他的目的也从来都不是去召回此物件本身,而是在画布上制作出一场自足的景象。将画作的主题和画家的手法这二者区分开来是不合理的,对于美的经验而言,画作的主题全在于画家在画布上构造葡萄、烟斗或烟盒的手法或曰方式。

面对一幅画,关键不在于找到更多的关于此画之主题、关于此画起源处历史情境的参考线索,关键在于——正如对物本身的知觉那样——按照画布上落笔痕迹中处处都在无声地给出的指示去凝视、去知觉这幅画作,以期所有这些指示——无需任何话语、无需任何推理——形成这样一个严格的有序整体:我们即使不能够理解这一整体,也会觉得其中没有任何的随意之处。

(摘编自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王士盛   周子悦译,人民出版社2019版)

材料二:

儿童作画主要凭感受与感觉。感觉中有一个极可贵的因素,就是错觉。大眼睛、黑辫子、苍松与小鸟,这些具特色的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他们所感受到与表现出来的往往超过了客观的尺度。因此也可说是“错觉”。但它却经常被某些拿着所谓客观真实棍棒的美术教师打击、扼杀。

照相机发明之前,手工摄影实际上便是绘画的主要社会功能。我一向认为伦勃朗、委拉斯贵支、哈尔斯等西方古代大师们其实就是他们当时社会杰出的摄影师。这并非抹杀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伟大的古代杰作除具备多种社会价值外,其中必有美之因素。很“像”,很“真实”,或很精致的古代作品不知有千千万万,如果不美,它们决无美术价值。现代美术家明悟、理解、分析透了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美的因素及其条件,扬弃了今天已不必要的被动地拘谨地对对象的描摹,从画“像”工作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绘画发展中的飞跃。如果说西方古代艺术的主体是客观真实,那么现代绘画则是扬弃不必要的物件叙说,集中精力捕捉潜伏在客观物象中的美,并将它奉为绘画的至尊。毕加索从古希腊艺术中提炼出许多造型新意,他又将德拉克洛瓦的画作翻新,好比将一篇古文译成各种文体的现代作品。我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始终是要表现对象的美感。

造型艺术成功表现动人心魄的题材和可歌可泣的史诗,中外美术史中不胜枚举。美术工作者要大谈特谈形式美的科学性。要用显微镜和解剖刀,对具有独特成就的作者和作品的造型手法进行分析,来总结丰富发展我们的传统。同时我也希望看到更多美术作品有自己的造型美意境。当我看到法国画家沙凡奴的一些壁画,其间有丛林、羊群、沉思的人们、正缓缓驶过小河的轻舟……我陶醉在作品的形象意境中。我完全不记得每幅作品的题目,我将这些作品命名为无题。我国诗词中也有不少标为无题的作品。无题并非无思想性,只是意味深远的诗境难用一个简单的题目来概括而已。绘画作品无题当更易理解,因形象之美往往非语言所能代替,何必一定要用言语来干扰无言之美呢!

(摘编自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画作,让我们重新感知“惯熟的”物件。
B.艺术品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它的所有符号以及细节都体现着它的存在。
C.古代杰出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体现在艺术家对其所处社会的真实记录。
D.我国传统绘画对客观物象美感的艺术表现,值得现代美术家去分析明悟。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绘画作品的意义是由画家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画布上呈现的,它无法被定义和分析,只能交由欣赏者去凝视和知觉。
B.如果只是根据画家的创作意图和背景等画布之外的线索,去理解他们的作品,那是无法真正欣赏绘画和艺术的。
C.如果我们不明白知觉学派的要义,就无法找到合适的观看艺术品的方式,自然也就无法欣赏“超过了客观的尺度”的儿童画,
D.材料二将绘画作品的无题和我国古典诗词作品中的无题作比较,是为了说明绘画的形象之美更能体现意味深远的境界。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B.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C.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D.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小题4】在论述“绘画的形式”问题时,两则材料各有侧重。试简要概括。
【小题5】下图为吴冠中的抽象水墨作品《奔流》。有人认为:“儿童的胡乱涂鸦和现代派绘画大师的抽象画看起来一样,但其实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