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B.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C.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D.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
B.永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
C.吏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吏部尚书。
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攸恪尽孝道,谨承祖荫。他按照礼制居丧九年,以孝著称;太守想推举他为孝廉,也被他委婉谢绝。
B.邓攸志向远大,才华过人。他希望天下没有诉讼,深得镇军厚爱;他被俘后修书一封便打动了石勒。
C.邓攸廉洁自守,关心民生。他在吴郡任职,自带钱粮;吴地饥荒,他开仓济贫,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
D.邓攸品行高尚,为人钦敬。诬陷过他的胡人,因他承担失火过失不加辩驳而感动,主动向石勒请罪。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20-21高一上·福建莆田·期末
知识点:《晋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传(节选)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谓姥曰: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遍游东中郡,穷诸名山,泛沦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B.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C.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D.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小题2】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许,以为右军将军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谓姥曰                                 我欲之梦吴越
C.言是王右军书                       为君故,沉吟至今
D.又与道士许迈遍游东中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热衷仕途,求职并非一帆风顺。王羲之担任秘书郎后,又被任命为护军将军,此后他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却未得到准许。
B.王羲之直率任性,生性对鹅情有独钟。王羲之对老妇烧煮善于鸣叫的鹅这件事非常惋惜,道士让他书写《道德经》换群鹅时,他欣然提笔。
C.王羲之擅长书法,书法深得世人看重。王羲之在门生家几案上写的字被误刮,门生懊恼了多日;给老妇的竹扇上写了字后,人们竞相购买。
D.王羲之非常自负,常与钟繇、张芝相比。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可以与钟繇比肩,并说如果自己也像张芝一样沉迷练习,造诣未必在张芝之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2)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刁协,字玄亮,渤海饶安人也。协少好经籍,博闻强记,释褐濮阳王文学,累转太常博士。及东赢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元帝为丞相,以协为左长史。中兴建,拜尚书左仆射。于时朝廷草创,宪章未立,朝臣无习旧仪者。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凡所制度,皆禀于协焉,深为当时所称许。大兴初,迁尚书令,在职数年,加金紫光禄大夫,令如故。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莫不侧目。然悉力尽心,志在匡救,帝甚信任之。以奴为兵,取将吏客使转运,皆协所建也,众庶怨望之。及王敦构逆,上疏罪协。帝使协出督六军。既而王师败绩,协与刘隗俱侍帝于太极东除,帝执协、隗手,流涕呜咽,劝令避祸。协曰:“臣当守死,不敢有贰。”帝曰:“今事逼矣,安可不行!”乃令给协、隗人马,使自为计。协年老,不堪骑乘,素无恩纪,募从者,皆委之行。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德刁氏,收葬之。帝痛协不免,密捕送协首者而诛之。敦平后,周顗、戴若思等皆被显赠,惟协以出奔不在其例。威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丹阳尹殷融议曰:“王敦恶逆,罪不容诛,则协之善亦不容赏,协之比君,在于义顺。且中兴四佐,位为朝首。于时事穷计屈,奉命违寇,非为逃刑。谓宜显赠,以明忠义。”成帝诏曰:“协之勤有可书。今可复协本位,加之册祭,以明有忠于君者纤介必显。”于是追赠本官,祭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刁协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东赢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B.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C.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D.及东赢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意思是脱掉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指始任官职;有时特指进士及第后授予官职。
B.太常,本名为奉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
C.中兴,指王朝由衰落而重新振兴;又可讳称偏安,或指恢复并非由本人失去的帝位。
D.太牢,指古代祭祀时牛、羊、豕(猪)三种牲畜全备;古人有时候也把羊叫作“太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刁协满腹经纶。刁协年少时喜欢阅读经籍,见闻广博,曾担任濮阳王文学;刁协谙熟礼仪,中兴后对朝廷制度的创建很有贡献,深受时人赞许。
B.刁协尽心国事。刁协为朝廷用尽心力,有匡时救世的志向,很受皇帝信任;刁协建立征用文官武将们的奴仆、门客的规定,使得众人对他心怀不满。
C.刁协时危见节。局势紧迫时,刁协于宫中陪伴皇上,并表态愿意尽臣节而死;避乱途中,刁协被杀害,首级最后落到元帝手里。
D.追赠刁协时出现争议。叛乱平定后刁协未蒙显赠,直到儿子刁彝上书诉讼后才受追封;但进行讨论时,有人认为他未能坚守节操,有人认为他忠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
(2)及王敦构逆,上疏罪协。帝使协出督六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彻。虽时辈亲狎,莫能媟也。广陵戴若思东南之美,举秀才,入洛,素闻顗名,往候之,终坐而出,不敢显其才辩。弱冠,袭父爵武城候,拜秘书郎,累迁尚书吏部郎。中兴建,补吏部尚书。顷之,以醉酒为有司所纠,白衣领职。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及王敦构逆,或劝其避敦,顗曰:“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与戴若思俱被收,路经太庙,顗大言曰:“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逐于南门外石上害之时年五十四敦素惮顗,每见顗辄面热,虽复冬月,扇面手不得休。敦使缪坦籍顗家,收得素簏数枚,盛故絮而已,酒五瓮,米数石,在位者服其清约。敦卒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康,祀以少牢。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选自《晋书·周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于南门石上害之/时年五十四/
B.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于南门石上害之/时年五十四/
C.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于南门石上害之/时年五十四/
D.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于南门石上害之/时年五十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称人用字。
B.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旧时亦为国家代称。
D.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的一种等级,祭品有羊、豕。“太牢”则多一“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顗年少成名。即使是同辈中较为亲近的人,也不敢对他轻慢无礼;东南俊士戴若思前去拜访他,也不敢显露自己的才思。
B.周顗忠贞坚毅。王敦造反时,他不顾别人的劝告,不躲避王敦,表明自己的态度;被捕后,指斥王敦恶行,最终被杀而死。
C.周顗清廉节约。王敦派人抄捡周顗家,只搜到几只装着旧棉絮的箱子、几石米和五坛酒,这让当时在位的高官佩服不已。
D.周顗为友请命。刘隗劝谏皇帝要除尽王氏一族。周顗向皇帝当面陈述王导的忠诚,皇帝马上答应了周顗,成功解救了王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顷之,以醉酒为有司所纠,白衣领职。
(2)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