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1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①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开篇呈现仲春之景,花儿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一点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B.“枝上柳绵”随风远去,愈来愈少,但“芳草”青绿,又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
C.下阕前三句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D.这首词将情感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是苏轼婉约词作中最为出众的作品之一。
【小题2】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下·陕西咸阳·期末
知识点:苏轼(1037-1101)写景抒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 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润州甘露寺弹筝

苏 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注】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 浮玉:喻指金山。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后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
D.《润州甘露寺弹筝》一诗首句写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E.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郑户曹①

宋•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①郑户曹:郑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 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 ③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 博士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淡如也。杜甫曾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B.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
C.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颈联承上写了郑户曹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诗歌,表现郑户曹一直做小官,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激愤。
E.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担心。
【小题2】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