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爱   

张炜

就在一个月前发生了一些争执,当然关于融融。因为远方的孩子完全出于好意,要送给我们一份出乎意料的“厚礼”。这实在是有点莽撞了,在没有征得我们同意的情况下。就提前定下了融融的事情,而且要故意给人一个惊喜:再有三十多天它就会出现在家里。

我们给吓了一跳。这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啊,这件事究竟有多么大,作为下一代人,孩子,肯定一点都不知道。马上在电话上拒绝:不行。我的口气坚决到不容置疑,可是已经有点来不及了。最大的麻烦是孩子难以理解:收养一只宠物真的有那么难?“你们看看就知道了,难道一点都不动心?真的没有照顾它的能力?”

“不是,而是,”我停顿了一下,“这种事从头说起来很麻烦的。”

“它是很省心的,绝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麻烦。”

我想告诉电话那一端:这不是麻烦与否的问题,而且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我又一次停住了。我想如实相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我、我们,已经发过誓——决不再养动物了。

电话突兀地终止了。可是这件事情想要扭转已经很难了,因为一月后要来我们家里的这只猫,孩子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差不多是看着它长大的,并且在它一个月大的时候就取好了名字。在对方看来,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要舍弃简直有点不可思议。我之所以没有说出“誓言”,是有些担心。这很容易被当成上一代人特有的矫情:这种事也要发誓?为一只宠物?

因为要谈的太多,反而一时讲不明白。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最后变成了不可挽回的事实。这件事情的深层原因,除了沟通的困难,或许还有另一个:我们内心深处也在挑战那个誓言,哪怕是尝试一下某种可能性也好;说不定我们也在盼望融融的到来。

我想说的是,正因为深爱,才要拒绝。有些可怕的经历不属于下一代人,那种独有的恐惧也就不属于他们。我犹豫着,想说:我们在这个地方的日子还不牢固,还不稳定,还有些不能确定的元素,总之还需要观察和等待一段时间。可是这些话我同样说不出口。

我能说出这几十年来,我们与它们一起经历了多少故事?不敢回忆,不愿回忆。我只能简明扼要地说:以后吧,当我们具备了起码的条件,能够确保它的安全,一切都太太平平的时候,一定会欣然而幸福地欢迎它们的到来。

事实上真的没有十足的把握。失去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我们也就不能拥有,更不能动心。这必须成为一个原则,必须横下一条心,坚定不移。

这样的誓言其实是几十年前立下的,而且不是自说自话,不是悄悄地隐在心底,而是在特别的时刻、由特别的人做过见证的。我说过,凡是誓言必得遵行,不然就会遭到报应。那种后果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可怕的是这几十年里,违背誓言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于是就有了疼痛彻骨的一些经历。在事后,在静夜,我会一遍又一遍地深究:为什么会遗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糟糕的事情?就这样,那会儿不仅忘掉了誓言,而且将其扔到了一边。总有侥幸心理,总想重新尝试。

这似乎是可悲的。最后,悲剧总是缘此发生,几乎没有什么例外。我将一再发现并证明:自己的生活是如此脆弱,个人的能力是如此微小。是的,我总是要愧对它们;我甚至没有能力让它们平平安安地过完自己短促的一生,而这又是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回头看,那种让人一时失去理性的原因,说到底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爱,深深的爱。结果无论怎样担心和害怕,怎样提心吊胆,最后还是被这深爱所征服:紧紧地拥住它,一刻都不想疏离。就这样,它们再次加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这次,我们拥住的是融融。

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努力忘记所有的往事,让一切重新开始。我们要有这样的认知:时过境迁,现在是和融融在一起,一起享受崭新的生活。这是怎样宝贵的光阴,我们除了倍加珍惜,别无选择。只看着它的眼睛,一切便悉数得到满足,仿佛人生再无他求。

是的,在一个绝美的生灵面前,什么话都是多余的。

(节选自张炜《爱的川流不息》,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把孩子要送来的宠物认为是出乎意料的“厚礼”,又是惊吓又是拒绝,其原因下文做了说明,形成了呼应。
B.“我”虽坚决反对收养融融,但最终还是接纳并喜欢上了它,是因为“孩子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差不多是看着它长大的”。
C.文章以第一人称“我”讲述事件,剖析心理,让人感同身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本文构思上很有特色,通过“我”心路历程的剖析,向读者娓娓讲述了“我”对融融从拒绝到接受再到深爱的经过。
【小题2】如何理解题目“深爱”的含意?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爱的川流不息》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大作品”。叶圣陶对评判儿童文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准:一个是真诚,一个是精致。这两个特点在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1高二下·云南·期末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书房

陈平原

人们常说,看一个人的书房,就能大体知道其经历、趣味与修养。其实看一个父亲的书房,同样可以大体预测孩子将来的趣味与修养,只是个人经历受外在环境影响太大,远不是书房的氛围所能笼罩。可这一切有待几十年后事实的印证,无法马上拿证据来。所以,旁人一般不会对父亲的书房之类过于遥远的话题感兴趣。只有当事人自己,才会明白那可能早就消逝了的书房的深刻影响。我也是在父亲去世以后,整理其藏书,翻着儿时喜欢的各种读物,才猛然意识到这一点的。

在父亲居住的房间里,沿墙根排开一溜大小不一的书架和书橱,摆着同样大小不一的图书。至于藏书总量有多少,从来没做过统计,只知道常有学生来借阅学校图书馆里没有收藏的书。除非关系相当密切,父亲一般不肯出借藏书。因为常有人勤于借书而懒于还书,书一出门便泥牛入海无消息。小时候常见父亲用各种谎言对付那些不受欢迎的借书者,心里只觉得好笑。直到自己也开始藏书,才明白这小小的狡黠里蕴含着读书人对书籍的那种特殊的感情。

父亲很珍惜他的藏书,大部分书籍都用画报纸包上封皮,再端端正正地写上书名。就连我们兄弟取书,也得事先征求他的同意,并接受他不厌其烦的叮嘱。当年我从不敢奢望自己将来也有这么多藏书,因此,每当面对这几大架藏书时,总有一种敬畏的感觉。书是父亲一本本请进来的,几乎每本都有它特殊的命运,父亲喜欢在扉页上记上一笔,几十年后还能娓娓道来。几年前回家度假,随意捡起一本书翻阅。父亲忽然兴奋起来,指着那本书说就是它。六十年代初,有一次父亲上广州开会,把身上带的钱全都买了书,以至归途上一天没吃饭,下了长途汽车,又背着一大包书步行近十里路,回到家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聚书不易,散书却不难。文化大革命开始,各家各户都在处理可能惹麻烦的书籍。一般性的图书撕下封面当废纸卖,有问题的图书则半夜拉好窗帘在屋里烧。那些天,谁家都是大清早端出两脸盆纸灰,谁也别笑谁。我们家藏书多,加上父亲老下不了手,烧书速度不免慢了些,急得母亲直跺脚。果然,红卫兵宣布封存各家藏书,以备日后审查,再也不准烧毁罪证了。

瞪着那几大架贴着封条的藏书,父亲一下子愁白了头。真没想到,这一封存还真有好处。别的学校的红卫兵来破四旧,也都不敢动它。居然就靠这几张封条,顶过了那最疯狂的抄家热潮。尽管后来为了寻找罪证,红卫兵取走了一些书籍和文稿,可我们家的大部分藏书还是保存下来了。而这批藏书,是我八年知青生活里主要的精神食粮。真不敢想象,没有这批藏书,我将怎样打发山村里那近三千个夜晚。

1969年秋天,母亲获得解放并重新安排在一个中学里教语文。那年我初中毕业,带着两个弟弟,和祖母一起回老家插队务农。从此就与这批藏书朝夕为伍,开始了我颇为漫长的自学生涯。

比起我的很多同龄人,我是幸运的:手头有数千册藏书可供随意取阅,不必为一套《水浒传》或《普希金诗集》而四处奔波。几年间,我把家里的大书、小书、好书、坏书、连带成套的《诗刊》《人民文学》和《文艺报》,全都翻了一个遍。随便拿起一本书,我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似乎也都不无收获。明知不该这样碰到什么读什么,可根本无法制订阅读计划。于是,只好以开卷有益自慰。直到今天,我仍然保留不按计划而凭兴趣读书的习惯,而且也以长于乱翻书”“读杂书而见称于友朋间。

父亲的藏书以文学类居多,其中又以中国古典文学及外国诗集译本为主。这对我阅读趣味及个人气质的形成颇有影响。尽管上大学后有一阵子迷上了欧美现代派文学,可到头来还是更倾心于中国传统文化。我自知我的生命意识、思维方式和感觉、趣味,都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学者与文人,而不是欧美的现代主义者。硬要追赶时尚,谈论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我也能做到;可总觉得那说的都是别人的话,没有我自己的生命与感觉。这种相当古典的趣味,大概跟我早年如饥似渴的阅读不无关系。普希金、雪莱、惠特曼、泰戈尔等人的诗集,我一直都很喜欢;而这实际上阻碍了我后来对现代派诗歌的接受。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对于伴我度过无数个凄冷寂寞的漫漫长夜的普希金或泰戈尔,我永远只有感激之情。

父亲的藏书充实了我颇为艰难的八年知青生活,同时也规定了我日后学术的发展方向。甚至连我日后的求师问学,似乎冥冥之中也早就注定。在乡下,我自学了大学中文系的课程,用的是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和黄海章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简史》。真没想到,这些先生后来大都先后成了我的业师。真不知道父亲当初是如何选中这些书的,或许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父亲的书房早就不存在了——当然,也可以说,父亲的书房永远存在于我们三兄弟迈出的每一个步伐之中。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由“一个人的书房”联系到“父亲的书房”,再叙述父亲去世、整理藏书,带有追忆的意味。
B.父亲书架书橱上的藏书比学校图书馆还丰富,但一般不肯出借藏书,此细节暗示了父亲的吝啬。
C.父亲去广州开会,为了买书花光了所有钱,又背着书长途行进,表现出父亲对书籍的特殊情感。
D.文革期间,各家各户为处理麻烦书籍想尽办法,红卫兵的封条反而为父亲保存藏书提供了帮助。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泥牛入海无消息”,形容藏书一借不复返,杳无音信,语言幽默别致。
B.“聚书不易,散书却不难”形成对比,藏书与销书之间的变化引发读者感叹深思。
C.作者回顾求师问学历程,反复使用“冥冥之中”显现出看待人生的宿命论倾向。
D.父亲的书房早就不存在了与永远存在着形成辩证关系,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深情。
【小题3】请分析加点词“真不敢想象”和“真没想到”蕴含的内心感受。
【小题4】“父亲的书房”对“我”有何影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时的油桐林

晓寒

①当回过头来打量往事时,发现老屋边那片油桐林,已成为我青春的一个部分。

②假若你熟悉油桐,任何时候都不容置疑它旺盛的生命力。它总是在争分夺秒地开疆拓土,翻过一面又一面山坡,用高大的躯干和狂野的枝叶宣示它在土地上的存在。而这个过程,又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

③并非它刻意隐藏自己成长的轨迹,有些环节,照样显山露水,譬如叶长,叶飞。在春天细碎连绵的雨水里,看似僵硬的枝条上冒出一簇簇芽尖,嫩绿夹着嫩红,若有若无,像少女羞羞答答的心事,没几天,就如那只浴火的凤凰完成了涅槃。像一把把扇子,相互簇拥,呼啦啦一片,摇荡着没完没了的春风。而等到露水成霜秋雨追赶雁阵的足迹时,照样不消几天工夫,叶子黄透,一片片信马由缰地飞。像是一个季节邮往人间的明信片,也许是祝福,也许是告别。一片叶子的荣枯,构成了我关于油桐隐约的记忆。而它们的花开花落,反而被这两个场面遮蔽得模糊不清。

④我在老屋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慌张的青春,仅仅潦草在日记里,要说我盼过一朵花开,肯定是矫情。生活困顿,每一个日子,都起止在和命运的纠缠里。一棵树开不开花,开成什么样子,既没渴望过,也从未去关注。反正我盼或不盼,花都会开,就像那时的冬天,我等或者不等,雪都会来。不是要证明自己如何聪慧,过早地懂得了宁静淡泊,顺其自然,而是我一直在想着如何逃离村庄,去追逐街市上密集的灯火,改变一身泥水的身份。

⑤倒是桐花开时,父亲会在饭桌上不咸不淡地念叨一句,“要冻桐花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说要变天了,风要来了,雨要来了,提醒我们加件衣,别冻着。父亲是个称职的农人,农人一辈子都活在经验里,用经验打理家庭,用经验种庄稼,用经验处理人情世故,在经验中完成一生。大多数时候,经验是管用的。果然,没两天,风就变得冷嗖嗖的,雨也随风而来。桐花顶着风雨开了,枝条上迸出一团团新雪,我与它们偶尔相对,觉得平常无奇。油桐树上的几窝乌鸫和我不一样,像注入了兴奋剂一般,比平日飞得更勤叫得更欢了。

⑥多年以后,我离开村庄,在城市的暖风中辗转,油桐逐渐远去,移入往事的序列。这两年,意外地发现,油桐忽然多了起来,尤其是路边的山上,随处可见。有时开车外出,它们从窗外晃过,洁白的花朵,花蒂上排列着紫色均匀的线条,远远看着,让一朵花显示出无可名状的忧伤,像我青春时的忧郁和迷茫。老屋和老屋边的油桐林就是在这时候向我走来的,如一个故人,迈着阔别已久的脚步。

⑦这时候,若正走在高速上,我会把车速放慢,若非高速,我会把车停下来,摇下车窗,和桐花相对,默然无语。我不抽烟,也不会放一支平日喜欢的曲子,只会让冷风钻进窗来,伴着冷清的雨滴,穿过我身体里的山山水水。

⑧这样的对视里,猛然想起很多东西。油桐树下雪白的菌子,像童话中的雨伞,母亲采回来,洗干净,清炒,撒上辣椒和葱花,成为饭桌上的笑声。桐花凋落的日子,花瓣满地,其中的一部分穿过细雨冷风,落在青瓦上,屋坪里,牛和狗的背上。一片林子的仪式,用散漫的节奏,表达着天然的浪漫和抒情。油桐果成熟的时节,金黄的果子接二连三地掉落,林子里响着啪啦啪啦的声音,像是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什么,这样的倾诉并不孤独,总会得到四周群山的回应。早晨或者傍晚,父亲背着背篓,拿树枝扒开满地的桐叶,把那些摔成瓣的果子捡回来,堆成高高的堆。趁不宜下地干活的雨天,把果核挖出来,晒干了等待收购的贩子上门。还有林子边那棵高高的梧桐,结着一串串小勺子似的果实。小时候,我用竹篙把它们打下来,从勺子里摘下外表皱巴巴的梧桐子,烧堆火搁上一块铁皮,炒了当豆子吃。那时候,我已告别了这种童真,开始轮到侄女在做这件事情,我看着她举起竹篙,弯腰捡起一串串小勺子,摘下里面的子,再把火烧起来,青烟在她的笑声中漫不经心地升起。

⑨那些不起眼的日常,实实在在上演过,像门前那条我来来回回走过的泥巴路,穿插在我的生命里。而在以往的记忆中,似乎从未发生,比那些看过的电影还要模糊。现在重新捡起那段岁月,竟是如此清晰,枝枝节节,犹在眼前。

⑩真是惭愧,我忽略的何止是油桐花开,何止是我青春时的油桐林。我生活中发生过那么多的事情,等我倏忽忆起,重新定义,却已人到中年。

【小题1】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小题2】阅读全文,概括“我”对油桐的情感变化。
【小题3】第⑤段和第⑧段分别写到父亲作为农人的劳作生活,但作用并不相同,请对此进行分析。
【小题4】有人建议将文章标题改为《油桐林》,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与瓦共舞

①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杂乱)。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②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③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④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变化莫测),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⑤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⑥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⑦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住上了洋楼。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遗弃的妇孺(妇幼),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笞,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⑧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袅娜多姿),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

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母亲的背。

【小题1】文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中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狼藉(杂乱)B.捉摸不定(变化莫测)
C.妇孺(妇幼)D.风情万种(袅娜多姿)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写出了父亲动作的娴熟,也暗示出其经常上房补瓦。
B.文章第⑤段写作者忘不了父亲补瓦时的情景,是因为补瓦时父亲朝母亲发脾气的场景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C.文章第⑥段叙写了作者在童年时期用瓦片做船的趣事,这也是作者长大后难忘家乡瓦片的原因之一。
D.文章第⑦段描写了杂草、破瓦和父亲不再魁梧的背,这引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很多细节描写父亲补瓦,充满苦涩和悲哀,凸显作者对艰苦岁月无法忘怀。
B.作者提到以前用瓦来遮风挡雨,现在农夫用瓦建猪舍,前后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
C.本文引用“一春梦雨常飘瓦”的诗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有利于体现文章主旨。
D.本文以瓦片为线索,串联起往昔的回忆和现实生活,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小题4】请赏析文章第⑩段划横线语句。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母亲的背。
【小题5】本文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