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5

喜雨诗

曹植

太和二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分为饥饿。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注①苞:通“包”,容。②庆云:祥云,此指雨云。③郁述:同“郁律”,雷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雨”之情源于旱情消除,百姓不再饥饿,反映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切。
B.天旱不雨,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凄苦,诗人以悲伤的笔触揭露社会的黑暗。
C.“弃”与“惠”、“憔悴”与“滋荣”对举,突出了天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D.诗中的“时雨”与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都有“及时雨”的意思。
【小题2】全诗运用哪些写作手法表现“喜雨”之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下·吉林长春·阶段练习
知识点:曹植(192-232)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答柳恽

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催轴:即催车上路。②原陆:高原和平陆。③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
【小题1】曹诗用“高树”,吴诗却用“高木”,“高木”一词使用的是否恰当?请结合所学具体分析 。
答:                                                                  
                                                                     
【小题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悲”字,请结合诗歌说说两位诗人为何而悲。
答: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