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2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体现。加强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将优秀的中国文明介绍给世界,对于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②近年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具有不平衡性。以四大名著为例,海外传播影响力最大的是《西游记》,而《红楼梦》则相对影响较小。《西游记》之所以影响最为深远,是因为它所弘扬的英雄主义、冒险主义精神,更易于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从而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尽管如此,美版《西游记》宣扬的思想仍以西方思想为主线,人物刻画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也较为接近。而对于《红楼梦》这样富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来说,西方读者在接受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中国文化典籍海外传播依然任重道远。

③首先,提升思想高度,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文化有地域、国别特征,文明则可以超越国别与民族,具有普适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西文化相互分立的特性,构成了两者互补的前提,使文化互鉴更有价值,从而得以升华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以此来助益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我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若一味迎合西方话语体系,显然不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西游记》的传播效果使我们意识到,应当继续深入挖掘中国典籍中既能体现民族利益,又能为受众所接受的普遍性传播要点,如《水浒传》体现的对国家的忠诚、对压迫的反抗。

④其次,增强市场意识,挖掘完善传播渠道。目前我国文化典籍外译传播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内出版传播机构应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增加沿线国家的多语种教育,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中国文化典籍外译教育。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在对海外受众认知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实现融合海外中国文化市场培育和海外文化出版产业的有效循环和良性互动。

⑤最后,把握心理需求,打造中国典籍海外传播新平台。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设计适合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故事,在对话交流中让中国文化典籍走向世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使故事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把中国典籍讲述出来。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助于他国听众的理解,更能打动年轻人群体。

⑥当今世界,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更体现在全人类和谐共生的共同精神价值需求。文化互鉴正是顺应时代需求,为国际社会和谐共处提供了价值基础,使东西方交流得以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停留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更重要的是让西方受众从本质上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精髓。

(摘编自季璇《以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加强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能让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B.《红楼梦》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其弘扬的精神无法为西方世界所接受,因而海外传播影响力相对较小。
C.中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地域和国别特征,二者只有交流互鉴形成互补,才有可能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D.充分利用新媒体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典籍,讲好中国故事,主要是为了更好吸引外国的年轻受众。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的不平衡性作为立论前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B.文章从思想高度、市场意识和心理需求等方面论述如何加强中国典籍对外传播的问题,层次清晰。
C.第②段论及《西游记》的海外传播时,论述了其成功之处,也指出了局限性,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D.第③段以《西游记》《水浒传》为例,有力地论证了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海外传播中,西方世界接受度较高的中国典籍,都是最能体现民族利益的作品,都能主动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
B.国内出版传播机构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社的合作,可以更好开拓中国典籍在沿线国家的传播市场。
C.深入了解海外目标受众的文化传统和认知需求,确定相应的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将有助于发展海外文化出版产业。
D.东西方互相了解和接受对方文化的文脉精髓,可为双方打下和谐共处的价值基础,使双方能在精神层面进行交流。
2021·四川成都·模拟预测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一些癖好与生俱来,比如嗜糖,比如嗜茶。我也有一癖好,就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宁的月光下听字。

一片素美、干净的字便如同一首静入心扉的《高山流水》,或是《春江花月夜》,让人不自禁地心醉如斯。

于文字里倾听天地间的灵魂,倾听天地间的风吹蚁动是一种享受。好的文字总是如洪钟巨鼓,响遏行云,或是发出太阿剑器般的清鸣;再就如一件古老的青铜方鼎,须使劲去敲击才能传来遥远但却震撼人心的重音,让人沉迷;又或如一个倾城女子在秦淮河畔,借着上古之风传来的低吟浅唱,把人的心思穿透。

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它由符号汇聚成了文章,进而演绎成了思想与哲理,大凡思想与哲理,都是心灵深处的绝响,外收内敛,如一首听似杂乱、实却美极的交响曲,能听懂者在相通处,自然与墨蓝天空里自在飞翔的灵魂们相视一笑,心有灵犀。

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它只不过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书则是一部传神的机器,把思想者心灵深处的声韵,点点滴滴的凝起,掷地有声地释放,或宏大,或具体,或粗犷,或细腻。这时,洗净双手,去翻书,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是一种美丽的享受。

我一直在想,伯牙与子期在当时而言,也该是一位惊世的作者和一位崇高的听者。灵指如眼,琴音如字,似有风从峰巅而降,若有蝶自南方飞掠,句句声声击打那座坟之黄土,思想的相通直碎瑶琴,将作者与听者的忠贞,长天化碧。

思想者的字会哭,也会笑,时而凝重庄严,时而颠扑狂乱。如那地球上生命的母体——海洋,平静时懒散惬意,躁动时惊心动魄,但无论怎样,海洋里都一直不断地孕育着生命,如文字里承载涵纳着思想。在文字的海洋里随波逐流,放逐自己,便能感受到那些有灵魂的人们所有的苦与痛,倾听到他们的悲与喜,怒与哀,千折百转,荡气回肠。

听一次字,便死去活来一次,如同欣赏完《二泉映月》后接着就品味《命运》,在磨难与激昂瞬间转折的痛苦中多一次尘世里的阅历,增一分看透世事的灵性,完成一次人性中由浮躁向深沉的蜕变。

也许花落无香,席散茶凉,即使一幅旷世之丹青妙笔也难逃岁月的磨难,但融在书中的字却可以持日月之恒,并历久弥香。

每当翻开一本古老书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先人们隔着遥遥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纵然再远,声音也如金石之声铮铮响于耳畔,钝响沉沉,无丝毫间断,一下下震于心的鼓膜。

时令之书也并非都是昙花一现,正如人在尘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切,都缘于用心听字者的评说。时令声音的精者,或是警世之作,足以振聋发聩,让闻者啧啧;或有清新之作,亮丽婉转,让听字者心境旷远,寻幽探胜。也偶有盛行之嘈杂之音,但萤虫之光终抵不过朗朗晴日下的白光,日月会见证着它的自生自灭。

这便是字了,古字、今字、远字、近字……每一个好字都如同一滴剔透的珍珠,每一篇好字都是一副璀璨的珠琏,发出耀眼的豪光,直撼天地,起伏跌宕,让听字者怎不动情,怎能不听?

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无憾。

等到躺在坟墓里时,将绕梁之余音奉在手里,听在心里,再不冷清孤单、寂寥落寞。

(选自林文钦《在文字中倾听》,有删改)

文本二:

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的活动。现代散文文本的创造活动必须将散文家的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境况物化形成文本中的意境。物化过程就是化虚为实的过程,赋无形的意境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握、可感受的对象。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没有内在感觉,外在之物是一种自在之物;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觉便失去了依附之物。由于内在感悟的私人性,因而,作为主客观之物的意境也具有私人性。意境,并非一种可以用符号性语言加以描述的实体,它不仅包含外在世界,更重要的是它融有作者的内在感悟,是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之境。因而,现代散文文本作为一种人造的“客体”,要完成对意境交流的目的,就不可能“对世界逼真逼肖地‘复写’”,而是对与本世界类似的另一世界的真实创生,但并不企图摹写本来世界,而是使其成为可解释的。

(选自胡永喜《中国现代散文结构论》,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中“真正意义的字”指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它们包含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B.文中的“听字”即用心阅读的意思,作者多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阅读带给人们的感受及影响,如第三段就是如此。
C.文中时令之书是今字、近字,时令之书中的“盛行之嘈杂之音”指书中揭示的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的、不公平的现象。
D.本文清新典雅,极富诗意的语言使得文章意味隽永、动人心弦,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充分展示出阅读的魅力。
【小题2】下列与两则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通过对比的手法引出“听字”的话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又紧扣标题“在文字中倾听”。
B.文本一多处运用生动的感官描写来形容“我”听字时的感受,如“先人们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
C.文本一中“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体现了“我”从听字中获得了精神享受及对听字的深深眷念。
D.文本二认为,现代散文创作不是对本来世界进行复写或摹写,而是对另一世界进行创生,以便交流意境。
【小题3】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小题4】文本二说“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13河北邯郸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
唐宋两代都进行了文学复古运动,但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宋代的复古兼及于诗;唐代的复古是复三代两汉之古,宋代的复古是复唐代之古。无论唐代的复三代两汉之古或宋代的复唐代之古,在当时都是一面大的旗帜。在这旗帜下进行的,不止是复古运动,更重要的还有革新运动:唐代的革新运动是在针对着魏晋以迄唐代的骈文,宋代的革新斗争是在针对着晚唐以迄宋初的时文。他们一面复古,一面革新,再加上时代不同,表现的对象不同,所以结果是唐代的文章并不全同于三代两汉而完成了唐代独特的风格,宋代的诗文也不全同于唐代而完成了宋代独特的风格。
唐代的复古运动成于韩愈,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则所复之古当然是三代两汉。他反对骈文,倡作古文是人所共知的,但找不到反对律诗的言论;所作虽以“古诗”为多,但“律诗”也有八十首。他推崇李杜,李主张复古,杜兼取古律。和韩愈同时的元稹指出杜诗的特长是:“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少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正是就律诗而言。韩愈的复古源于独孤及,独孤及对于诗却称道沈佺期宋之问的:“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说是:“绿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这实质就是赞扬沈宋的完成律诗。可见唐代的复古止是文的以古代骈,诗则并不一定以古代律,相反的还提倡律诗。
宋代的复古运动始于柳开,中间经过王禹偁诸人的努力,到欧阳修总集大成。柳开初名肩愈,字绍先,意思是肩韩愈,绍柳宗元。王禹偁赠朱严云:“谁怜所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云:“学者当至是而止尔。”可见他们都是在复韩、柳、李、杜之古,也就是在复唐代之古。自然他们也进而复三代两汉之古,如柳肩愈的更名开,字孟涂,据他自己说,就是因为“既肩既绍”之文,又“大探六经之旨,已而有包括杨孟之心”,“意谓将开古圣贤之道于时”,“为必开之为其涂矣”。但复三代两汉之古既是在“既肩既绍”之后,知也是由唐代引导。
韩柳之古是文,李杜之古是诗。欧阳作苏氏文集序云:“子美(舜钦)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可见他们的复古不止在“古文”,还在“古歌诗”。欧阳修统名苏穆所作为“古歌诗”,检苏学士(舜钦)文集,则标为“古诗”者九十六首,标为“律诗”者一百一十六首,这就是因为对古体而言,后者为“律诗”,对“时文”而言,则后者也是“古歌诗”。
南宋刘克庄竹溪诗集序云:“本朝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有诗,诗各有体,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逞辨博,少者千篇,多至万首,要皆经义策论之有韵者尔,非诗也。”后人论诗者也都指出“唐人以诗为诗,主性情;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尽管清人叶燮曾在原诗卷四有反驳。这一则是由于诗的本身有了转变,二则也由于另外又有了主性情的新文体,就是词。元人刘祁在《归潜志》就说过了:“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在长短句,今之诗则俗间俚曲也。”既然唐以前的诗在诗,主性情,所以就与文章分道扬镳;既然宋代的诗在词,诗本身转于主议论,所以就与文章合流发展。
(选自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两代都进行过文学复古运动,不同的是,唐代的复古多表现在对“文”的复古,而宋代则既有对文的复古,也有对诗的复古。
B.唐代、宋代的复古运动有其相同之处,即这两次复古运动都不仅仅是在简单地复古,而且还有创新,也是一次革新运动。
C.唐代的文学复古运动是摒弃魏晋直到唐代的骈文,复三代两汉之古;宋代的文学复古运动则是晚唐到宋初的时文,复唐代之古。
D.唐代的革新运动与宋代的革新运动虽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这两次革新运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他倡导学古文作古文,反对从魏晋以来盛行的骈文。唐代的文学复古运动成于韩愈。
B.在唐朝文学复古运动中,韩愈倡导写作古文,但对于当时盛行的律诗并不反对,他除了写作古诗,也作过几十首律诗。
C.李白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复古,但杜甫则兼取古律。元稹所说杜甫诗歌的特长“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正是就律诗而言。
D.韩愈的复古源于独孤及,独孤及有诗文:“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这对韩愈的诗文产生了影响。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复古运动始于柳开,中间经过王禹偁诸人的努力,到欧阳修总集大成。他们都是在复韩、柳、李、杜之古,也就是在复唐代之古。
B.柳开初名肩愈,字绍先,显受唐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后更名“开”,字“孟涂”,表明宋代的复古其实也是由唐代引导的对三代两汉之复古。
C.韩柳之古是文,李杜之古是诗,他们的复古不止在“古文”,还在“古歌诗”。 苏学士文集中的“律诗”,是相对古体而言的,若相对“时文”而言,也是“古歌诗”。
D.“唐人以诗为诗,主性情;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这一则是由于诗的本身有了转变,二则也由于另外又有了主性情的新文体——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寓教于乐”

贺拉斯是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时代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文艺批评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寓教于乐”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贺拉斯认为通常来讲,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并对二者采取并重的态度。“教化”在思想史上包含着原型与摹本的双重含义。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只有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亚里斯多德虽然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是他的质料与形式说仍然是原型与摹本关系的变形。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教”,从广义的范围来说,应该包括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综合。如果从文学创作的实际过程来看,“教”应该是诗人(创作者)表达自己的目的意识或情感,而这也是欣赏者(接受者)的对象。当这种意识外化为诗(艺术作品),它就在文学交流中、在审美意识交流中起到中介作用。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艺术品)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的“诗境”。这种物化结构形成固定的“诗境”结构,这个结构在诗(艺术品)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并且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

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然后由语言、文字、节奏等因素“物化”成诗。诗,就是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此时,也在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重现为“教与乐”,在读者的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此时诗人的情趣和意象都会在诗中体现。诗人就乐在其中。这样,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就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乐”也就整体地实现了。


  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始终主张道德教化功用与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指出“教”与“乐”不可只重一方面,他正是认识到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要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道德原则。好的诗歌就是如此。首先,他认为正是因为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古代诗人“阻止人类不使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教导人们“划分公私,划分敬渎,禁止淫乱,制定夫妇礼法,建立帮国,铭法于木。”其次,他认为这样的诗歌还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最后 他主张诗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又说:“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就会把它赶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是人们对此问题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后来为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理论家们反复地援引过、讨论过,成为影响后人至深的权威观点

【小题1】下列关于“寓教于乐”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寓教于乐”是罗马杰出诗人、文艺批评家贺拉斯提出的,贺拉斯认为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如诗歌既能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能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B.贺拉斯认为“教”与“乐”应双方并重,甚至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能达到完美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文艺的功用。
C.寓教于乐中的“教”不应理解的过于狭窄,从广义上来讲,应该综合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乐”则可以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审美中。
D.作为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后来经过反复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成为权威观点。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寓教于乐”思想不但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现今衡量艺术作品优劣一个标准。
B.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诗境”。
C.诗作为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既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的产物,也是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在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的体现。
D.贺拉斯认为古代诗人能够通过诗歌阻止人类彼此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甚至教导人们明确公私,礼法行事,所以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亚里斯多德在继承柏拉图的观点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
B.“诗境”结构在诗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
C.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比如一首好的诗歌甚至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
D.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其实其他艺术作品也是如此,如果是一出有益且有趣的戏剧,会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