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扩展与所研究问题的多样化,逐渐出现了许多无法用经典定量分析方法计算的“模糊量”。比如,对某个领域的家庭经济能力的评价,往往可以分为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等;对人的身体素质评价,身高往往分为高、中、矮,等等。这些便是量的模糊性,即模糊概念。

模糊概念,是指边界不清晰、外延不明确的概念。模糊集合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模糊概念的反映。客观存在的某些元素是否属于模糊集合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们既不能认为这些元素完全属于这个集合,也不能认为完全不属于这个集合,而是往往处于一种亦此亦彼、模棱两可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模糊性。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所呈现的普遍现象,主要指客观事物差异中的中介过渡的“不分明性”,或者说是研究对象的类属边界或性态的不确定性。虽然模糊事物没有绝对界限,但还是有相对的标准与合理性的。同时,模糊性中又允许主观性的存在,因为对模糊事物各人心目中的界限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承认一定的主观性是模糊性的一个特点。此外,人们心目中的界限又形成一定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因而其又是客观的。模糊性正是对这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反映。

为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便出现了使精确概念模糊化的模糊思维方法。1965年,查德教授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合》,标志着模糊思维方法的诞生。

隶属程度思想是模糊思维的基本思想。例如,我们描述“年轻人”这一模糊概念的隶属程度,在面对人在多大年龄算年轻人的问题时,可以给出一个模糊范围。这样,100个人或许可以给出100个年龄范围的模糊集合。比如,有的人认为18岁到45岁是年轻人,有的人则认为20岁到48岁是年轻人,等等。假设有一位年龄40岁的人:在这可能的100个年龄范围内,有的包含40岁,有的不包含40岁,这种状态描述为“中介状态”。如果有80个范围都包含40岁,那么这位40岁的人是“年轻人”的隶属程度就可以理解为80%或0.8.

多值逻辑思维是模糊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由于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采取多值逻辑思维,即把过去的{0,1}二值逻辑推广到[0,1]闭区间上任意取值的多值逻辑。

可以说,模糊性是精确性的推广和延伸,而精确性则是模糊性的极端。所以说,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研究事物的模糊性时,切不可忽视事物的精确性。正确理解和处理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重要。如果对这些模糊概念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所谓经典思维的方法去处理和研究,将会得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结论,更不会促使模糊控制机器人、模糊控制汽车、地铁等产品的出现。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哪些是精确现象,哪些是模糊现象,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再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目前,模糊思维方法已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具体的研究成果。比如,模糊思维方法在土壤评价、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等。此外,在工农业、经济、生态文明、国家治理、政策评价等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模糊控制的无人驾驶模型,成功地把模糊逻辑应用于航天飞机的对接和姿态控制及星际跟踪系统等许多尖端技术领域。将模糊思维方法应用于控制领域,可以更真切地模拟人脑思维和判断,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选择和控制,从而推动智能化新技术发展。

(摘编自李群《重视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

材料二:

什么是模糊思维?模糊思维是人们对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的思维,是意识的非确定性和若明若暗的投影。作家决不用严格量化的语言和完整的三段式来表达意境,塑造人物。这就是说,人们认识活动的有效性、多样性、深刻性,并非单纯来自明晰、精确的认识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相反,各种模糊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在人们的交往活动和知识交流中,有时更具有广泛、完美和高效的特征。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最初的构思常常是模糊朦胧的。作家贾平凹在他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后记中说:“我的一些作品,是在一种意会的但说不出的朦朦胧胧的意识中产生的……”当代很多小说的主题就较为模糊,很难用几句话把主题说清。如路遥的《人生》,张贤亮的《绿化树》等。文学创作中,模糊性的表现手法,都产生了相当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和某些精确描绘相结合,将使形象更为丰满动人。

总之,模糊思维不但作为模糊数学的集成名称存在,也是作为非自然科学的基本单位显现着。

(摘编自董小玉《文学创作中的模糊思维》)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思维方法,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扩展与所研究问题多样化大背景下人类认知模式的一次发展。
B.模糊性是精确性的推广和延伸,所以在实践生活中,在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应多采取多值逻辑思维。
C.模糊思维方法已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了具体的研究成果,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则相对滞后。
D.作家进行创作时通常广泛使用模糊的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决不用精确的描绘来表达意境,塑造人物。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所呈现的普遍现象,模糊事物没有绝对界限,可是并非所有事物都具有模糊性。
B.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处理模糊问题时,应尽量避免精确定量的干扰。
C.模糊性中允许主观性的存在,材料一中论述“年轻人”隶属程度时所涉及的“中介状态”就是明证。
D.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区分精确现象和模糊现象,高精尖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中涉及不少的模糊现象。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涉及模糊思维的一项是( )
A.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光速是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小题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模糊思维方法”下一个简要定义。
【小题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1高三下·重庆沙坪坝·专题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出土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以蜀锦蜀绣为意象的“锦绣之路”,宋代名画《蜀川胜概图》、东方蜀派古琴……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上,传统与现代握手,历史与今天交融,让世界看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遗址,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古代典籍……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文明底蕴,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贵”中汲取文化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政治理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彰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一脉相承。在古今交融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赓续了古老文明,让我们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时,既能运用人类今天的智慧和力量,也能运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肥沃土壤,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

材料二: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有所不同。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看法是,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文明可经由媒介在不同客体之间相互传播,而文化则必须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方得以产生。

梁漱溟先生用广土众民、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历史长久、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重视家族制度、道德气氛特别重等14个特征,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这种文化倾向于向内用力,凡事求诸己,强调内省,无论是自身的修养还是社稷的安危,最终都归到个人德行的培训上。现在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在于其“早熟”,生产未经发展、物质尚不富足之时就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期,就已经有众多的学派洞明世事,进而从物的世界进入人的世界,不注重物的开发而转向人的内省,这是发育太早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初期也曾做过类似表达:“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以文化为内核的文明营建,一定会表现出某种超越性的特征,超越世俗化的物质层面。然而,如果没有坚实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又必然会由于其凌空蹈虚而沦为空谈。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为突出代表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这个古老文明始终生生不息、愈挫愈奋,重新焕发生机,开启一段“逆生长”不老传奇、创造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的不二法门。正如第三个历史决议准确概括的那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就在于它既呵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坚持崇高的精神修养和道德追求,又以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实践力量,克服了单向度依赖“内在超越”传统必然带来的软弱性。它通过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的高质量精神生活,助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早日实现。

(摘编自曹东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蜀锦蜀绣为意象的“锦绣之路”寓意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与历史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定可以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时发挥作用。
C.梁漱溟认为,中华文化强调凡事求诸己,存在着过早忽略物的开发,而转向人的内省这一弊端。
D.中国式现代化让人民从贫困走向富裕、以体制保证社会长期稳定,使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之路。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B.从钱穆先生对文明和文化的区分看,青铜器、玉器等出土文物,四书五经等典籍本身就属于中华文化的构成因素。
C.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营建以文化为内核,却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的保障,不免凌空蹈虚,显现出某种困境。
D.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是单向度的,其软弱性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以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来克服。
【小题3】下列选项,不适合用来印证材料二中梁漱溟观点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雍也》)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C.今子有五石之,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庄子·逍遥游》)
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墨子·兼爱》)
【小题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请分析各有什么作用。
【小题5】梁启超曾如此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请结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资源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高中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红色资源本身具有的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对容易被错误思想裹挟的高中生进行引导。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有机结合的创新产物,包含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课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将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政课有机结合,为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促进公共参与提供了可行性。

在高中思政课中利用红色资源,可以丰富、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库,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本地的红色资源对学生具有天然亲和力,教师积极开发运用这些红色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摘编自邓西延《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材料二

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青少年一般对新兴文化比较感兴趣。红色文化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参观红色景区,直观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广州红色文化很难引起高中生的兴趣。

高中政治教材中很少涉及红色资源,教师对于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不重视,只是偶尔在某一章节中利用红色资源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而没有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引入的内容单一,引入方式简单,导致学生们对广州红色资源只是一知半解,对课堂缺乏兴趣。

广州红色资源众多,但运用却很不充分。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即使有学校意识到了,也没有能够切实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这些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实践中,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各个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摘编自李凯乐《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材料三

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中对红色资源进行了明确界定,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近年来,尽管红色资源有所应用,但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仍流于表面,对应用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没有做到全面认识,忽视了红色资源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引导作用。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反思。

教师应该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准确掌握思政课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强化结合课程的重难点知识合理应用红色资源的意识;最后,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把高中思政课打造成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这样,教师应用红色资源的素养才能最终得以提升。

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红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红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积极主动整合课程资源,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红色资源应用于导入、讲授、小结环节,丰富应用红色资源的方式。

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应当丰富红色资源的呈现方式。学校可以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结合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和学生学习特点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作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补充。各地应将当地的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红色资源的信任度和认同感。教师可以应用VR交互、5G实感、AI智能等新媒介技术,向学生全方位展示红色遗迹、遗址场馆、人物事迹等,使学生拥有沉浸式的视听感受。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极具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应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实现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水平的不断飞跃。

(摘编自王东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研究》)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资源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与高中思政课的融合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B.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政课的融合利于提升教师的科学精神,同时丰富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库。
C.广州高中生对本地红色资源的认知度较低,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利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补充教材内容。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地红色资源对学生来说,具有天然亲和力,若加以开发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B.广州红色资源运用不充分表现在广州红色资源的整合不够、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方面。
C.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反思,全面认识应用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重视其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引导作用。
D.依托互联网、融媒体、VR交互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拓展红色资源传播渠道,赋予红色资源新的活力。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思政课教师以优秀党员林占熺的事迹引入“新发展理念”这一框题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
B.思政课教师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史例融入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
C.思政课教师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发挥课后的反馈评价作用。
D.思政课教师带学生走进《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数字展厅,让学生感受习近平治国理政魅力。
【小题4】三则材料都围绕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对此简要概括。
【小题5】复兴中学高二学生小刚被高一某班聘请为“思政课小导师”。作为教师助手,他将就“如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这一问题向老师提出几条建议。请结合材料进行阐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须有学,就是要有学养。所谓学养,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养与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仅仅是知识储备。学养是学问和修养的综合,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整体气质,一种非常自然的能够传递生命信息的书卷气。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厚度。好的散文,应当以知识为核心,闪烁着知性的光辉,流露出作家的学养等,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应该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感。古人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是蕴含着知识的光辉,令人回味无穷。中国古典散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是因为它们的作者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今天的散文创作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同样取决于作家是否具备相应的学养。

散文须有识,就是要有见识。“识”与“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学未必有识,但有识必先有学。学是识的前提和基础,识是学的升华和结晶。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散文的高度。唐代刘晏总结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明确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文艺观,强调“士”要先培养自己的胸怀、器识,培养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然后才能从事文艺创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强调了文章的价值,认为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为重大的社会责任,表现了当时人们最关切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战国策》中的那些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纵观古代散文传统,占据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的是“文以载道”的创作主张。在作品中表达一种价值、一种追求,或者表达对某种价值的希冀和愿望,这不就是文学的责任吗?《论语》的“仁义礼智信”,《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韩愈的“不平则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这些都是“道”,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家有着怎样的胸襟,才有怎样的格局;有着怎样的格局,才有怎样的境界。有大胸襟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有大境界。

散文须有情,就是要有情感、有情怀。有情的散文才有温度,“情感”是散文的基底和内核。没有情感的散文是冷冰冰的,不能给人以温暖。中国散文素有伟大的抒情传统。陈世骧认为:“抒情精神在中国传统之中享有最尊尚的地位,正如史诗和戏剧兴致之于西方。”我国古人没有情感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很多散文实际上起到了情感教育作用。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是以情动人的上品。清代张潮表示:“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散文是“情感的试金石”。作者有没有情感、情怀,从他的散文中一望而知。散文必须有情,但不能过度抒情,不加节制的抒情逾越了散文的边界,必将招致读者的反感。

散文须学、须识、须情,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我努力向这个标准靠拢,但深知自己学养不足、见识不深、功力不够,只能通过多读经典、不断学习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纵观当下的散文创作,这一问题也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不少散文,可以说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也许有的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这是很危险的。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看来所有的人写散文,都不得不接受中国的传统……既然我们自己的散文传统这样深厚,为什么一定要拒绝接受呢?我认为二三十年来散文不发达,原因之一,可能是对于传统重视不够。”我相信,不管散文如何变化如何创新,它的这些基本价值永远不会过时,学、识、情,这个本不能丢。这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的灵魂,也是散文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之所在。广大读者之所以依然爱散文,爱的就是它所传达出的真善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

(摘编自徐可《散文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散文创作要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关键在于散文创作者应具备相应的学养。
B.散文创作者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高度,其思想的深度则决定着散文的厚度。
C.散文须有情,但必须有所节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背影》都是这方面的佳构。
D.纵观古代散文传统,“文以载道”的创作主张占有绝对优势,这是作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识”与“学”具有紧密的联系。这里所说的“学”即为“学养”。
B.苏轼提出“腹有诗书气自华”,隐含的意思即为多读书可以丰厚自身的学养,涵养气质。
C.“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强调了散文的社会责任。
D.结尾汪曾祺的那两句话意在强调,当时散文创作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对于传统重视不够。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C.白居易《与元九书》: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D.袁枚《答王梦楼侍读》:诗宜自出机杼,不可寄人篱下,譬作大官之家奴,不如作小邑之簿尉。
【小题4】作家如何才能做到有学养、有见识?
【小题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论证散文须学、须识、须情?请根据文本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