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我的一生可用读书、教书、写书来概括。年近九旬的安作璋先生安详地坐在狭窄的书房里,身上自然流淌着一股浓烈淳厚的文化气息。

1927年1月,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这成为他一生遵循的信条。

1937年,安作璋小学毕业,家乡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也在县城办了一些学校,但他随家庭转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他先后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1944年秋,安作璋流亡辗转到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学习。安作璋说:这段艰苦岁月,支撑我的是那些历史人物百折不挠的精神。

1947年中学毕业,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投入著名文史学家张维华、栾调甫、朱东润等先生门下,获得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教诲。

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安作璋主攻秦汉史。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是如饥似渴地涉猎各种文献,四易寒暑竟有七个假期没有回家。

1951年,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1954年2月20日、5月27日,他的论文《西汉的西北屯垦》《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罕见的,产生了很好的反响。1955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出版,1957年再版。当时,他年仅28岁。1959年,《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出版,1979年再版。

十年动乱时期,我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安作璋说。在那是非颠倒的年月,他的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安作璋迎来了学术的春天,著述达数千万字。1980年,他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教授。

安作璋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他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

安作璋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命名为《学史集》《学史集续集》,他说:历史是一座宝库,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能窥其门径,而升堂入室更不容易,因此本书题名曰《学史集》。

《文摘报》原主编肖黎回忆说:先生每次寄来稿件时都要附上一段话,说虽然已经认真地思考才下笔,完稿后依然不太满意,如可用,希望能予以修改,文章长短由我确定,不必再商量。作为老先生,他总是这样平等待人,替别人着想,让我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安作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

有人请他传授一些治史秘诀,他说:我没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

安作璋本人就是三勤的典范。他从大学读书时到如今午夜之前都极少休息,有时躺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即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

除了三勤,安作璋认为治学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博与专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他说:所谓渊博,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但对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来说,不但要精通,还要扩而大之,凡是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知识都应该通晓。同时,我们又可以把知识划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即变无限为有限,然后再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有限的知识,这里所谓有限的知识,就是‘专’的问题。

曾有人问安先生:一个历史学家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安先生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以历史学家的严谨眼光来观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历史得失,丝毫不去迎合某些人物传记中泛滥的媚俗倾向。

道德学问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

下午的阳光柔和地映照着安作璋先生慈祥的面孔,先生家客厅悬挂着一副济南名士徐北文题赠的对联: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正是先生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

【小题1】下列对安作璋先生相关事例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安作璋十分勤奋,上大学时在午夜之前极少休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即使躺下,只要一有所得,就会寝不安席。
B.安作璋在进行史学研究时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总以公正眼光来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历史学家“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素质。
C.安作璋成就卓越,曾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是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的著名史学家,参与创办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D.安作璋的成长既受到了良好家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感染,还与他的导师们的关怀与悉心指导分不开。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安作璋认为治学还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博”指的是精通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专”指的是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有限的知识。
B.安作璋年轻时在史学界就有了一定的影响,他毕业后不久就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发表论文,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独一无二的。
C.安作璋对史学研究很执着,即使在遭到隔离和批斗的“文革”中也未停止,徐北文所题的“良史春秋笔”是对此最好的说明。
D.安作璋把“道德学问”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其实就是说他在做人与做学问两个方面把做人作为根本,不容半点马虎。
【小题3】文中为什么说安作璋“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1高二下·四川乐山·期中
知识点:传记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探究内容,提出见解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的“数学传奇”丘成桐

22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在1982年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菲尔兹奖也被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刘克峰曾称赞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人的数学神话,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他——就是丘成桐。

初见丘成桐,你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家老人,而且普通话也说得不太标准。但一经接触,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以及这位当代数学大师以大刀阔斧般气魄,革新微分几何学和直面国内学术界一些陋习的勇气,将令你彻底倾心不已。

昨日下午,丘成桐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麓山论坛学术年会的压轴嘉宾,在长沙和学子们畅谈研求之乐。并为这次师大学子之约题词:岳麓书传,百代贤儒仰朱张;楚南人杰,千年王业出湘潭。

偏爱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

年少时我并不喜欢读书。丘成桐研求之乐的讲座从年少时求学讲起。

少年得志的数学天才,这是一般人眼中所认为的丘成桐,但事实恰恰相反。

小时候的丘成桐很顽皮,那时他对数学的兴趣,也远远不及对历史和古代文学的喜爱。丘成桐的父亲小时候要求儿子背诵古文诗词,如果成绩不理想,还会打掌心 。父亲离世那年,丘成桐14岁。为了缓解悲伤,他读起了《红楼梦》,觉得里面有很多感情相通,而之前他更喜欢看《三国演义》。

丘成桐喜欢将数学与文学进行比较。他强调的一点是,良好的文学修养,对培养做学问的气质很重要。解除名利的束缚,使欣赏大自然的直觉毫无拘束地表露出来,是数学家养气最重要的一步。

我本人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从《诗经》我看到比兴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激励起我对数学的热情,向大自然追寻真与美的感受。

而读历史让我学会在关键时候做抉择。他引用《史记》中刘邦虽屡败但仍坚守中原终成大业,阐明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斯坦福大学,尽管当初那里并没有很好的数学科研条件,但这是一所很好的大学。

从未放弃对至真至美的追求

奋斗的过程就像智者垂钓,看到学问的成长是最有意思的。丘成桐说,我研究数学的目标不是拿奖,也不是成名成家。对真与美无条件的追求,是我一生做学问的座右铭。他引用陶渊明的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自己的志趣。

在丘成桐的眼里,数学很美。数学之美在于简约严谨,应用一些简单数学定理把大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丘成桐认为,数学美感的获得,常常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单调乏味的运算为代价——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与错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可能在冲凉或刷牙时,突然间茅塞顿开了。

丘成桐说,数学家追求一个好的命题,如同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慕,朝思暮想。做学问的路很长,会碰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假如没有热忱,就没有办法继续。很多有终身教职的研究人员聚在一起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是求真的精神,刺激着他们不肯放松。

寻找下一个华人数学天才

这样一位在公众视野中似乎不问世事的学术大师,却在2005年掀起了一场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风波。当时他直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中国其他大学的打压令人灰心。他对院士制度的批评以及对国内高校引进所谓海外人才内幕的揭露,更是让人吃惊。

在昨日演讲中,他又提及国内很多的名教授,著作等身却不见得有多少能传世。一生所作,不见得比写几篇有点内容的短文章实在。

2007年,丘成桐参照美国中学生数学奖西屋奖设立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中学生、特别是大陆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和创造性,并从中培养和挖掘年轻的数学小天才

该奖不久前刚刚进行了第二次颁奖。他说要尽责任提拔中国国内最有才华的数学人。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着对真与美的无条件的追求,少年得志的数学天才丘成桐创造了中国人的数学神话,并对中国的中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B.丘成桐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他将文学与数学进行比较,在数学领域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并对国内学术界的一些陋习直言不讳。
C.丘成桐认为数学有简约严谨之美,而数学美感的获得又必须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单调乏味的运算为代价。
D.丘成桐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之中获得的灵感,不仅影响了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也影响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抉择。
【小题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明分析为什么称丘成桐的讲座为“研求之乐”?
【小题3】丘成桐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物理学定律“错”了吗?
20世纪20年代发玑了宇称守恒定律,人们运用这个定律解决了不少难题,科学家们为之欢欣鼓舞。1947年,有人在宇宙射线的云雾照片留下的径迹中看到一个新的奇异粒子,该粒子发生衰变时宇称不同;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和宇称守恒定律不符的奇怪现象,让科学家们伤透了脑筋。
起初,李政道、杨振宁也都力图在不改变守恒定律前提下,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并先后提出不少假说,从实验上加以检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也许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     本来就是不守恒的”这个念头在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头脑中萦绕,这意味着拒绝承认物理学     最基本的定律,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一天深夜,李政道家的电话又响了,是杨振宁的声音:“我借来了西格本所编的有关核 谱学的书,厚厚的一大本,明天你到我这来,咱们逐个推算,硪感觉到原来的宇称守恒实验     好像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
“行!我明天一早就过去。”李政道兴奋地回答。
第二天,李政道一跨进杨振宁的办公室,就看到杨振宁桌上的一大堆书和一大摞稿     纸,再看看杨振宁那熬红的双眼,笑着说:“杨兄,要注意身体啊。”
“彼此!彼此!来,坐下来!”杨振宁捧出一大堆书,“我已经算了几个,确实都以极大     的精确度证实了宇称守恒定律,可是这些实验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虽然在以     往分析实验数据时都假定了宇称守恒,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李政道颇有同感地说:“对,因为不管我们假定宇称是否守恒,都同样说明以往的实验     事实。”整整一个夏天,两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所有的实验结果,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     的看法。
1956年10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了一篇题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的论     文。这篇后来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的论文指出:虽然在所有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证据是强有力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的证据一个也找不到。因此,可以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也许根本就不成立。不过,他们又谨慎地补充:因为目前我们关于奇异粒子的知识仍很缺乏,所以上述论证是不能认真对待的,倒不如把它看做是考查宇称守恒问题的一个推动力。
论文发表后,几乎没人相信他们不同寻常的大胆声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     理学家之一泡利在给一位朋友写信时说:“我已准备好了一大笔赌注,我敢打赌实验将获     得对称的结果。”实验学家诺尔曼·拉姆齐对费曼教授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宇称在     衰变中是否不同。你是否愿意以一百元和一元跟我打赌?”费曼教授说:“不,但打五十元     的赌我倒是情愿。”
仅靠一篇论文不具有说服力,重要的是要有令人信服的实验。他们不约而同想起美籍华人、著名的女实验物理学家昊健雄。素以严谨著称的昊健雄教授,对实验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亲自把关,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常常泡在那里,一起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案。在100天的实验日子里,吴健雄一步也没有离开实验室。1956年12月,吴健雄走到每个人身旁,叮嘱大家检查好各种仪器,她自己紧张地注视着计数器。计数器快速显示,与原来的设想吻合,她沉着地下令:改变磁场方向。计数器的荧光液晶数字显示着,在跳跃着,全组人员的心紧张得不可名状……
显示器上的数字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实验成功了!吴健雄两眼盯着显示屏,咬咬牙,向大家说了句:“再来一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准确无误。紧随吴健雄实验之后,全世界有近百个不同实验得到同一结论。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已成定论。李、杨的理论告诉人们:科学总是要前进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然而却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论。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该提到的是: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在衰变中观察到了宇称不守恒现象,因对宇称守恒定律深信不疑,以为实验出现误差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大物理学家朗道的研究生曾写了一篇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文章,被朗遭斥为“开玩笑”,这位研究生出于对朗道的崇拜而放弃了这一想法。
(摘编自蒋东明《李政道传》)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E.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观察到宇称不守恒这一现象,但因为实验误差错失机会,致使这一重大发现推迟了近30年。
A.宇称守恒定律自发现以来。解决了不少科学难题,成为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一直被物理学界奉为不可逾越的信条。
B.李政道、杨振宁一开始就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经过大量推算和深入研究,发现宇称守恒定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C.因为一次实验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人们难以信服,所以吴健雄教授在第一次实验成功后,宣布“再来一次”。
D.距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提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两人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足以说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题2】尽管李政道、杨振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但在发表的论文中却“又谨慎地补     充”,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文中写李政道、杨振宁论文发表后,几位著名物理学家打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小题4】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请从“勇气”“发现”“执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李清照传(节选)
①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孰(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②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③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
④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金石录后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八月十八日,明诚病逝。
⑤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相见直要待来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痛,大病一场。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刘向《说苑?善说篇》载:“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阤”(zhì)即溃塌之意。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这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
【小题1】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小题2】“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3】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