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陷落

老舍

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

李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地对大家说:预备下一块白布吧!万一非挂旗不可,到时候用胭脂涂个红球就行!说完话,他蹲在了地上,呆呆的看着一条绿槐虫儿。

拉车的小崔,赤着背出来进去的乱晃。今天没法出车,而家里没有一粒米。晃了几次,他凑到李老夫妇的跟前:四奶奶!您还得行行好哇!李四爷没有抬头,还看着地上的绿虫儿。李四妈,不像平日那么哇啦哇啦的,用低微的声音回答:待一会儿,我给你送二斤杂合面儿去!”“那敢情好!我这儿谢谢四奶奶啦!小崔的声音也不很高。剃头匠孙七今天铺子都没开市,他在家中喝了两盅闷酒,脸红扑扑的走出来。借着点酒力,他想发发牢骚:我恨日本鬼子!我等着,他们敢进咱们的小羊圈,我教他们知道我孙七的厉害!六号没有人出来。小文夫妇照例现在该吊嗓子,可是没敢出声。刘师傅在屋里用力地擦自己的一把单刀。

头上已没有了飞机,城外已没有了炮声,一切静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搏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亡国的晴寂!

瑞宣,胖胖的,长得很像父亲。不论他穿着什么衣服,他的样子老是那么自然,大雅。这个文文雅雅的态度,在祁家是独一份儿。在他心境不好的时候,他像一片春阴,教谁也能放心不会有什么狂风暴雨。在他快活的时候,他也只有微笑,好像是笑他自己为什么要快活的样子。

他很用功,对中国与欧西的文艺都有相当的认识。可惜他没机会,或财力,去到外国求深造。当下过雪后,他一定去上北海,爬到小白塔上,去看西山的雪峰。那白而远的山峰把他的思想引到极远极远的地方去。赶到不得已得由塔上下来,他的心便由高山与野海收回来,而想到他对家庭与学校的责任。他没法卸去自己的人世间的责任而跑到理想的世界里去。于是,他顺手儿在路上给祖父与小顺儿买些点心,像个贤孙慈父那样婆婆妈妈的!好吧,既不能远走高飞,便回家招老小一笑吧!他的无可奈何的笑纹又摆在他冻红了的脸上。

今天,瑞宣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地被飞机与坦克强奸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瑞全小声地说:大哥!你要是这样,教我怎好走开呢?

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三段写北平陷落时小羊圈胡同中各类人的反应,表现了人们低落、惶恐、兴奋、害怕、期待等各种各样的情绪,真实生动。
B.小说中的李四爷在日本人即将进城时呆呆看虫,已经开始谋划悬挂日本国旗,小崔来求粮他连头都没抬,可见其见风使舵,为人刻薄。
C.“最爱和平的中国……”一段运用反复、拟人、夸张等修辞,突出北平温和、友善却无辜受难的悲惨,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憎恨。
D.小说语言有明显的“京味儿”,如“绿槐虫儿”“杂合面儿”“那敢情好”等,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腔调,极富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晴空阳光,请举例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题3】小说中作者写了祁瑞宣由“笑”到“泪”的变化,请根据小说内容,探究其中的深刻内涵。
2021·四川遂宁·模拟预测
知识点:老舍(1899-1966)其他小说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节选)

老舍

时间   一九五〇年夏末。龙须沟的新沟落成,修了马路。

地点   同第一幕小杂院。

布景   杂院已经十分清洁,破墙修补好了,垃圾清除净尽了,花架子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赵老的门前,水缸上,摆着鲜花。丁四的窗下也添了一口新缸。满院子被阳光照耀着。

【幕启:王大妈正坐在自己门前一个小板凳上,给二春缝着花布短褂,地上摆着一个针线笸箩。四嫂从屋里出来,端详自己的打扮,特别是自己的新鞋新袜子。】

大妈   (看四嫂出来,向她发牢骚)四嫂哇!您看二春这个丫头,今儿个也不知又上哪儿疯去了!我这儿给她赶件小褂,连穿上试试的工夫都抓不着她!

四嫂   她忙啊!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也不是要开什么大会,就是办喜事的意思。她说啦,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换上新鞋新袜子呢!您看,这双鞋还真抱脚儿,肥瘦儿都合适!

大妈   我可不去开会!人家说什么,我老听不懂。

四嫂   也没什么难懂的。反正说的都离不开修沟,修沟反正是好事,好事反正就得拍巴掌,拍巴掌反正不会有错儿,是不是?老太太!

大妈   哼,你也跟二春差不多了,为修沟的事,一天到晚乐得并不上嘴儿!

四嫂   是值得乐嘛!您看,以前大伙儿劝丁四找点正事做,谁也劝不动他。一修沟,好,沟把他劝动了!

大妈   臭沟几儿个跟他说话来着?

四嫂   比方说呀,这是个比方,沟仿佛老在那儿说:我臭,你敢把我怎样了?我淹死你的孩子,你敢把我怎样了?政府一修沟啊,丁四可仿佛也说了话:你臭,你淹死我的孩子?我填平了你个兔崽子!就是这么一回事。【娘子提着篮子回来。】

四嫂   娘子,怎这么早就收了?

娘子   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喝,四嫂子,您都打扮好了?我也得换上件干净大褂儿。这,好比说,就是给龙须沟作生日;新沟完了工,老沟玩了完!

大妈   什么事儿呀,都是眼见为真;老沟还敞着盖儿,没填上哪!

娘子   那还能不填上吗?留着它干什么呀?老太太,对街面儿上的事您太不积极啦!

大妈   什么鸡极鸭极的,反正我沉得住气,不乱捧场,不多招事。

四嫂   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您心里有这点委屈别扭,就看什么也不顺眼,是吧?

大妈   按说,我不应当因为自己的别扭,就拦住你们的高兴!是啊,你们应该高兴。你就说,连疯哥都有了事作,谁想得到啊!

娘子   大妈,您别提疯子,他要把我气死!

大妈   怎么?

四嫂   怎么?

娘子   自从他得着这点美差,看自来水,夜里他不定叫醒我多少遍。一会儿,娘子,鸡还没打鸣儿哪?大妈他可真积极呀!

娘子   待一会儿,娘子,还没天亮哪?这家伙,看看自来水,倒仿佛作了军机大臣,唯恐怕误了上朝!

四嫂   娘子,可也别说,他要不是一个心眼,说干就真干,为什么单派他看自来水呢?

娘子   是呀,无论怎么说吧,他总算有了点事作;好歹的大伙儿不再说他是废物点心,我的心里总痛快点儿!要是夜里他不闹,不就更好了吗?

四嫂   哪能那么十全十美呢?这就不错!我的那口子不也是那样吗?在外边,人家不再喊他丁四,都称呼他丁师傅;你看,他乐得并不上嘴儿;回到家来,吹胡子瞪眼睛的,瞧他那个劲儿!

娘子   可也别说呀,他这路工人可有活儿干啦!净说咱们这一带,到永定门去的大沟,东晓市的大沟,就还够作好几个月的。共产党啊,是真行!听说,三海、后海、什刹海,连九城的护城河,都给挖啊!还垒上石头坝。以后还要挨着班儿地修马路呢。四哥还愁没事儿作?二嘎子更有出息啦,进工厂当小工子,还外带着念书,赶明儿要是好好的干,说不定长大了还当厂长呢!

四嫂   唉!慢慢地熬着吧,横是离好日子不远啦!哟!二嘎子那件小褂儿还没上领子呢!(进屋取活计)【程疯子自外面唱着走来。】

疯子   我的水,甜又美,喝下去肚子不闹鬼。

娘子   瞧这个疯劲儿!大妈!您坐着,我进去换衣裳去啦。(下)

疯子   (进来,还唱)沏茶喝,甜又香,不象先前沏出茶来稠嘟嘟的象面汤。洗衣裳,跟洗脸,滑滑溜溜又省胰子又省碱。

四嫂   (取了活计出来,缝着衣服)疯哥,你不看着水,干吗回来啦?

疯子   大妈、四嫂,我回来研究那段数来宝,好到大会去唱!二嘎子替我看着水呢。

四嫂   哼,你们这一对儿够多么漂亮啊!

疯子   四嫂,别小看我们俩,坐在一块儿我们就讨论问题!

四嫂   就凭你们俩?

疯子   您听着呀!刚才,我说,二嘎子,新沟管子已经都安好,完了工啦;上面修成了一条平平正正的马路。二嘎子说,赶明儿个,旧沟又咵喳咵喳地一填,又修成一条马路。我就说,咱们房前房后,就有两条马路,马路都修好,该怎么办了?二嘎子真聪明;他说,该种树!我说,种柳树,垂杨树,多么美呀!二嘎子说,呸!

四嫂   你看这孩子!

疯子   他说,得种桃树,到时候可以吃大蜜桃啊!我跟二嘎子又研究出来,咱们这儿,还得来个公园。二嘎子提议,把金鱼池改作公园,周围种上树,还有游泳池,修上几座亭子,够多么好啊!

【注】①话剧《龙须沟》讲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写了大杂院里的人围绕给龙须沟“过生日”而进行的谈话及所做的种种准备工作,气氛欢乐祥和,基调欢快明朗。
B.画线句中的“反正”意为“无论如何”,语气肯定;四嫂连用四个“反正”,说明她的语言缺乏逻辑支撑,没有文化,又表现出她真诚的喜悦。
C.节选部分的语言生活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鲜明,同时不失风趣幽默,如“这双鞋还真抱脚儿”“什么鸡极鸭极的”等。
D.二春、丁四、二嘎子等人在节选部分并未直接出场,作者通过几个女人的闲聊,侧面烘托了他们为龙须沟忙前忙后的形象。
【小题2】关于话剧节选部分矛盾冲突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淹死我的孩子”“先前沏出茶来稠嘟嘟的象面汤”说明人与旧沟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B.“共产党啊,是真行”让人联想到旧社会统治者的无能,说明深层矛盾是不同阶层的矛盾。
C.王大妈与王二春,丁四嫂与丁四也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属于人民群众内部的冲突。
D.作者从不同视点、角度和层次设置多种多样的矛盾,引导读者全景式地观照、思索社会生活。
【小题3】话剧开头介绍布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请结合话剧节选部分,从内容、语言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人民性”的理解。

牛天赐传(节选)

老舍

天赐在四月才找到了先生。这位先生姓赵,大学毕业,好念书,会作诗,没事作,挺穷。赵先生在学校里教过几次书都失败了,他管不住学生。他的脑袋不知怎长的,整个像头洋葱,头顶上立着几根毛儿,他可是很会教天赐。他和天赐说开了:你爱念什么就念什么,不明白的问;不问也没关系。天赐很乐意这么办。每天有一课叫做思想,师生相对无语,各自想着心事。想完了就讨论,想不出就拉倒。天赐想改造十六里铺,先修一条马路,赵先生给补上:马路两边得有树和流水。天赐很佩服赵老师,问他一切的问题,老师都有的说。天赐念小说,老师敢情能背《红楼梦》!爸要来查看,天赐就练字,老师教他写魏碑。爸走了,师生就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老师会说:你闭上眼想想看!一闭上眼,天赐很会想象,他看见了黛玉!他很想找蜜蜂(天赐的订婚对象)去;蜜蜂可是不会黛玉那样呢!大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黛玉了,除非再想出一个来。他想,他拿笔瞎写,有一天写了篇蜜蜂,赵老师很夸奖,叫他再去看她,回来再写。他找了她去。蜜蜂已长成个大姑娘,脸似乎长了些,也不光着脚,黑眼珠还是那么黑,可是黑得不能明白了。她走路非常的轻巧,大脚片不擦地似的。天赐不敢多看她,她不是先前那样自然了,她会笑出点什么意思来。天赐回来了,皱着稀眉毛想:假如蜜蜂的嘴再小一点,鼻子再长出一分,然后配上那俩黑眼珠?那一定更好看。蜜蜂得光着脚,在河岸上,绿阴凉底下,不出声的轻走!好了,他就这么写了一篇。赵老师说:这就对了,这就是文学,你明白了没有?可是你没写出个主点来,‘蜜蜂’哪儿最好?当然是那对眼,黑的,怎个黑法?他等着天赐自己想。

黑得像——墨!

老师摇头。

黑得像——夜里!

老师拍了桌子:河岸上,绿阴凉下,眼黑得像夜里!天赐你行了,你比我高!你猜我想象什么?像两颗黑珠子。珠子是死的呀,夜会动会流,流到不知道多远,是不是?天赐明白了,他也学着作诗,没人管他,他自己会用功。他什么都细心的看,而后去想。他管四虎子太太叫月牙太太,因为她的嘴歪;虎爷差点恼了他。虎爷说天下的歪嘴要算他的太太第一,天赐说月牙也只有一个,于是他们照旧是好朋友。

爸很怀疑赵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他和老师谈,老师夸奖天赐有天才。爸不懂。老师拿出天赐的文章来,爸才相信天赐的书没白念,有一篇文章用了六张红格子纸!爸没看说的是什么,数了数字数,够一千五百字!一千多字!这简直是作论了!赵老师笑了:有三年的工夫,他什么也会作了!

爸信服了赵老师,也替儿子骄傲。逢人必说天赐会作论。天赐也很高兴,遇上爸叫他作点事的时候,他会说:别,别乱了我的心思,正在这儿作论!

跟赵先生一年多,天赐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得也怪秀气。爸的铺子的春联都由他写,伙计们向他伸大拇指,他怪害羞的挺得意。

爸承认赵先生是好老师;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发现了:书房中的书籍增多了,但是短了别的东西。桌上的磁瓶,铜墨盒什么的都不见了,天赐使着个小粗碟子当砚台。爸追问四虎子,虎爷不知道。问天赐,天赐笑了。老师没钱买书或别的东西,便拿起点东西去卖掉。

为什么不跟我要钱呢?爸胡涂了。

赵先生说了,屋里东西多,显着乱得慌!

可那是我的东西!爸倒不在乎那点东西,他不喜欢这个办法。

卖了你的东西和向你要钱还不是一样?天赐完全投降了赵老师。

在我的门口卖东西?!这太丢人了,爸以为。常卖着点,老师说,好忘不了穷;穷而后工!天赐非常的得意:前天,我把皮鞋卖了,卖了一块半钱;我请老师吃了顿小馆,老师很喜欢!

你是我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爸的脸沉下来。什么都可以马虎,可不是这么个马虎法,这是诚心教坏!

天赐没回答出什么来,他晓得爸的规矩,但是赵老师的办法更有意思。这能使他假装穷,而穷得又不像乳母纪妈家那样。这是卖了皮鞋去吃小饭馆。就是赵老师的穷,虽是真的,也非常的好玩。赵老师会卖了铜墨盒买本小书,而后再卖了书买烟卷。由爸与十六里铺,他明白了钱的厉害;由赵老师,他得到个反抗钱的办法,故意和钱开玩笑。钱自然还是好东西,可是老师的方法使钱会失去点骄傲,该买书的偏买了香烟,用鼻子向钱哼几声!肚子饿了就卖棉袍,身上冷就去偷煤,多添点火,老师有办法,而且挺快活。

爸受不了这个:好吗,先生还偷东西,教给孩子卖皮鞋?我只懂得买,不准卖!爸非辞赵先生不可。纪妈以为爸是对的,他们偷煤,而且把没点完的洋蜡放在地上喂老鼠!

天赐舍不得老师,而且决定反抗,他现在是十六七的小伙子了,自己很有些主张。他说话已经和大人一个声儿了,嘴上的汗毛也很重,他不能完全服从爸。他本是很喜欢整齐清洁的,因为妈妈活着的时候事事有一定的办法,可是他也爱老师的凡事没有一定,当作诗的当儿还有工夫擦桌子么?老师和他都是诗人,而爸是商人,这是很清楚的;诗人不能服从商人,也是很清楚的。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赵先生,使其形象立体却不扁平。他虽是个好老师,但和学生一起私卖物件,偷煤添火,德行有瑕疵。
B.赵老师每天有一课叫作“思想”,放手让天赐说,适时加以点播,还与天赐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这体现了赵先生教育有方。
C.赵先生引导天赐写“蜜蜂”这一情节细腻生动,从中既可看出天赐的文学灵性,也可看出赵先生是一个易使学生亲近的性情中人。
D.父亲坚决辞退赵先生,是因为赵先生坏了他家的规矩,他担心天赐被教坏,但天赐决定反抗,他认为赵先生与父亲本身就不是一类人。
【小题2】赵老师是天赐碰到的“别样”老师,他给了天赐哪些方面的教导和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老舍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字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取得了“俗白精致”的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馆》第二幕(节选)

老舍

松二爷走进来,穿的很寒酸,可是还提着鸟笼。

松二爷:王掌柜!听说明天开张,我来道喜!(看见常四爷)哎哟!四爷,可想死我喽!

常四爷:二哥!你好哇?

王利发:都坐下吧!

松二爷: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

王利发:(一劲儿说)好!托福!(提起鸡与咸菜)四爷,多少钱?

常四爷: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王利发:对!我给你们弄壶茶来!(提物到后面去)

松二爷:四爷,你,你怎么样啊?

常四爷: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二爷,您怎么样啊?

松二爷: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常四爷:二哥,您能写能算,难道找不到点事儿作?

松二爷:嗻,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王利发:(端着一壶茶回来。给常四爷钱)不知道您花了多少,我就给这么点吧!

常四爷:(接钱,没看,揣在怀里)没关系!

王利发:二爷,(指鸟笼)还是黄鸟吧?哨的怎样?

松二爷:嗻,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有了点精神)你看看,看看,(打开罩子)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

王利发:松二爷,不准说死!有那么一天,您还会走一步好运!

常四爷:二哥,走!找个地方喝两盅儿去!一醉解千愁!王掌柜,我可就不让你啦,没有那么多的钱!

王利发:我也分不开身,就不陪了!

[常四爷、松二爷正往外走,宋恩子和吴祥子进来。他们俩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马褂。]

松二爷:(看清楚是他们,不由地上前请安)原来是你们二位爷!

[王利发似乎受了松二爷的感染,也请安,弄得二人愣住了。]

宋恩子: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王利发: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吴祥子:哈哈哈哈!松二爷,你们的铁杆庄稼不行了,我们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杆庄稼,哈哈哈!(看见常四爷)这不是常四爷吗?

常四爷: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宋恩子:您的记性可也不错!混的还好吧?

常四爷:托福!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赶上庚子年;扶清灭洋,我当了义和团,跟洋人打了几仗!闹来闹去,大清国到底是亡了,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公道话!现在,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绕到十点来钟就卖光。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您二位怎么样?

吴祥子:瞎混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宋恩子,该怎么说啦?

宋恩子: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常四爷:要是洋人给饭吃呢?

松二爷:四爷,咱们走吧!

吴祥子: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

松二爷:您说的对!嗻!四爷,走吧!

常四爷:再见吧,二位,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同松二爷下)

宋恩子:这小子!

王利发:(倒茶)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让茶)二位喝碗吧,刚沏好的。

宋恩子: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发: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我拿来,二位看看?

吴祥子:我们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发: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帐不是?

宋恩子: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

宋恩子: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

王利发:二位,二位!您放心,准保没错儿!

宋恩子:不看,拿不到人,谁给我们津贴呢?

吴祥子: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对吧?王掌柜!

王利发:我……

宋恩子: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祥子:那点意思!

宋恩子: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李三:(提着菜筐由后面出来)二位爷!(请安)今儿个又得关城门吧!(没等回答,往外走)

(二、三学生匆匆地回来。)

学生:三爷,先别出去,街上抓夫呢!(往后面走去)

李三:(还往外走)抓去也好,在哪儿也是当苦力!


[注]第二幕与第一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
【小题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二爷是一个典型的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叫自己的鸟儿饿着,与常四爷的对话中流露出了浓浓的怀旧情绪。
B.选文的人物台词具有个性化特点,比如王利发与不同人物应酬时的不同话语可以表现他作为一个茶馆掌柜的八面玲珑和谨小慎微。
C.选文将常四爷和松二爷进行了对比。常四爷因在清朝坐过牢而痛恨清王朝,松二爷却因在民国挨了饿而留恋已经不复存在的过去。
D.作者用舞台说明“没等回答,往外走”这一细节,表明李三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也说明他对关城门、抓壮丁的动乱局面习以为常。
【小题2】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请根据剧本内容分析文章划线语句的“言外之意”。
①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
②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小题3】老舍先生说:“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可都与时代发生关系……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请结合选文内容,以宋恩子吴祥子为对象,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