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天然情感,正常的亲情,健康的亲情,蕴含着人间大义,同样能够让天地动容。清明墓祭,敬拜的不仅是什么神灵,而且是真实的各自祖宗和前辈,是亲情衍生的一种祭礼。哲学家冯友兰说:行这种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落其实者思其树,欲其流者怀其源。”每个逝者都应该受到后人的追怀,每个生者都应该牢记前辈的抚育和培养。然而,这种缅怀本来属于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容易被淡化、被省略的思想过程,(            )这就是“墓祭”,这就是清明祭扫。

先人有在天之灵,这不过是生者的想象,不过是活人的表述,死者对生者没有任何约束力,躺在地下的先辈无法得知子孙是否到墓前看过他们。因此,为先辈扫墓,自己去还是不去,理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是,理智同时告诉人们,自家的祖茔应该有人祭扫。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现场行动,更需要一种仪式
B.所以更需要一种仪式,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现场行动
C.所以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仪式,更需要一种现场行动
D.所以更需要一种现场行动,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仪式
【小题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月晴日里,碧空下的漓江波光潋滟,真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叫人喜欢?
B.中国人爱做梦,千年美梦一脉相通。梦桃源,梦大同,梦一个天下为公。梦回归,梦嫦娥,梦一个小康繁荣。
C.特斯拉面对消费者时居高临下的“倔强”,带有几分蛮横,其后果就是既损失了“口袋”,又丢失了面子。
D.老板随口说出的一席温暖的话语,化解了这个老同志的尴尬,让他如同沐浴在春风里,提着的心一下落地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21·重庆·三模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并修改病句连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     ),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在上面,让人觉得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①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②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③——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萦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 ④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萌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默然洒在我脸上的是那霏霏的毛雨,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B.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C.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是那默然洒在我脸上的罪霏毛雨带来的
D.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群花的“光泽”本为视觉,却以味觉与触觉的“甜软”来形容,新颖生动。
B.第②句运用移情手法,将人的情感转移到色彩纷呈的花朵上,把花与人融为一体。
C.第③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连用两个反问句,与雨后零落的群花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D.第④句“饿了”赋予“花香”以人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花香”不再浓郁的特点。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点号,有人认为应该用句号,有人认为应该用逗号。你认为应该用哪个?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月31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者以绚烂之身,________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用半年时间在18岁时画成的传世名画,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绚丽的青绿色调交织描绘着千里江山的________,这也是《只此青绿》中“青绿”的来源。

春晚里的片段是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设色________出来,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这一段群舞是在表达群山________的概念。舞者的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女主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似是山间瀑布;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来;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该选段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千里江山图》,展现出作品追寻中华文明根脉的意义。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勾勒   锦绣恢弘   抽离   层峦叠嶂B.塑造   锦绣文章   抽离   千山万壑
C.勾勒   锦绣恢弘   剥离   千山万壑D.塑造   锦绣文章   剥离   层峦叠嶂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
B.《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用半年时间在18岁时画成的传世名画,因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
C.《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因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
D.《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用半年时间在18岁时画成的传世名画,因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