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困难0.15 引用1 组卷41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小题。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恋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麂、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小题2】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题3】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小题4】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茶馆》展示了旧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化。时局的动荡、政治的黑暗、社会的腐朽,迫使王利发形成“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哲学。
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的统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20-21高二下·天津和平·期中
知识点:其他散文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婆的世界

李 娟

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一段时间。

在阿勒泰时,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后来我买了一只小奶狗陪她。于是每天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一人一狗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张望。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 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

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 “这是骗钱的! 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

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 “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她居然听懂了:“晓得晓得,我又不是小娃儿。

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每次逛完回到家,她累得一屁股坐到床上,一边解外套扣子,一边嚷嚷:“累死老子了,老子二回再也不出去了。”

可到了第二天,就望着窗外蓝天幽幽道:“老子好久没出去了……”

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

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每天她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而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她走丢过两次,一次被邻居送回来,还有一次我在菜市场找到她。

那时,她站在那里,白发纷乱,惊慌失措。当她看到我后,瞬间怒意勃发。似乎正是我置她于此处境地。

但却没有冲我发脾气,只是愤怒地絮絮讲诉刚才的遭遇。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破布,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系得有。

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

这几块破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 摔跤了怎么办?”

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

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碎布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

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

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她。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便依仗她对我的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向她百般承诺,只要她不死,我就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终于痛哭出声。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在门把上系布条是为了找到我的家;离开时系破布是为了表达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B.外婆虽然年迈,但是内心仍不平静,总是埋怨,这一点从作者带她外出时对她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
C.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外婆深深地依恋,哪怕我把外婆“狠心”地反锁在家里,也是出于对外婆安全的考虑。
D.作者是四川人,语言描写多用四川方言,这样不仅贴近生活,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跃然纸上。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2)将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
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小题3】请结合文本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小题4】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白,不少于40字。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鲁院的柿子树

郭严隶

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来到的时候正是秋天,属于它的季节,它便成为突出的风景。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树木们都成为陪衬。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结着果实的柿子树,不由就看得发了呆。那是刚来到那天的中午,饭后我们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看见了它。震动的时刻里,觉得它根本不是树,分明是一首正在唱着的歌。是大地的歌唱,也是天空、阳光、微风、碧草,甚至是空际白云,地上湖水的歌唱,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在它之中。人们会把这些笼统地称为大自然,说大自然的歌声是天籁。北京的秋天,多的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现最艳的颜色,让人知道这世界上浓丽的极致是洁白。当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击中生命,人不免要恍神的。恍神中,就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的阳光,使它们幻闪人间难以见到的明亮。

许多时候,我来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它止住我的脚步。是由于唯它身上,秋的痕迹明显的缘故吗?当然,银杏不让。银杏的通体金黄最终在倾听中变作呼应。我不知道自己感受色彩的方式何以竟是倾听?也许已经只能这样了,面对一切都直接捧出心灵。银杏的呼应加深了柿子果实的意义,秋显出慈悲和丰饶。

这样写着的时候,秋在窗外变成了冬,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变的,是信手一翻,哗的一声,就成了新的一篇。冬乘着一场寒风来,不见雨,风是独自来的。楼窗外的那棵银杏树,所有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洒落地上,灿灿的,就在地上铺了一层锦,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地久天长,宛如心中珍藏的爱情。后来,银杏的叶子都不见了,树枝是叶片落尽后那种崭新的光洁,对于切切依恋的东西的突然离去,对于这大地上司空见惯的发生,树枝似乎还有些回不过神儿来。

这时候,柿子树一派沉静。它的叶子也不见了,都被风带走了,柿子却以果实的姿势仍旧挂在枝头。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来,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强烈地感觉看到了一些清澈温暖的眼睛。柿子仿似诗句一样精致地悬挂在没有了叶片的枝头,那枝干的光洁就成为诗歌里的留白。我看柿子的时候,柿子也在看我,犹如我看蓝天的时候,蓝天也在看我。这样的惊觉下,内心怎能够不慌张?我有那样足够的澄明吗?有那样足够的灿烂、温暖、殷实和爱吗?

刹那明白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来了。

是的,它在看着我,以无声之言与我交谈,说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它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它打开自己让我细细地进入,让我在抚摸和凝视中明白,自己来到了一个只有祝福、珍惜和善良的地方。真的从来没有过愤怒、怨尤、仇恨以及伤感吗?过去的时光会告诉说,那是曾经的青涩。柿子在春天曾经是花朵,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小的被叶片遮蔽着的青果。只到秋天来了,它的金色才漫天归流,凝成这样一捧盈硕结实、可摸可触的爱。

我思索柿子树在来到这里之前的经历,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或于园圃,或于野谷深山。山风的强劲中有灵,阳光和花朵的灿烂中有情意的香气。它是怎么样被命运选中,这样站到鲁院的花园里来,成为它独特的风景?就如同我们被命运选中,来到这里度过一段珍贵的学习时光。我们是遍涉了苦难之河而终于被长风荡尽衣衫上的淤尘,踏上这清宁的岛屿。你呢,柿子树?你命运中的飓风雷霆是怎样?你生命里的春风清露又是怎样?你可是也深味人间悲喜、世上情仇,才这样以物外之姿呈现尘世的喜乐和殷实?

将这些献给生命,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便都化为风景。

有一天,我清早来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小心地抚摸它们,就像抚摸深夜里凌空而降的神谕。我甚至相信这里面包含着一切关于世界和生命的宣言,也就是爱的宣言。我由此知道了,果实怎样演绎音乐与星光,传递快乐和希望。

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荫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塑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生命的气息透过那些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样在时空中传递,这是永恒的穿透,永恒的温暖和光照。当微风轻拂,花摇影移,四下里充满眷爱的情意,谁听见星光、月辉、草木、清波,这些事物轻盈地转化成意象,以审美的方式凝聚成饱满玲珑的主题,那是喜悦和善的思绪,那是文学的痕迹。

而柿子树在这些思绪和痕迹中,从容呼吸着,就像一篇文章在写作着,一幅画在描绘着,一声祝福在传播着。

秋色一日一日深了,霜冻从很高很远的地方砸落了,花园里一切都沉进稳妥静寂的灰色里,沉进无言的诉说,只有柿子树,仍旧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的鲜艳的柿子,在微笑着高歌。这样的时候,你看着那些一片叶子都没有的枝头上,挤挤地悬挂着的果实,会觉得它们还仅仅是果实吗?那已是宇宙天地之心,是关于生长、繁衍、丰收、护佑等等仁慈的旨意。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情感饱满丰富,既有对柿子树的敬仰赞美之情,又有对其他树木只能成为陪衬的遗憾之情。
B.第⑤段结尾处的三个问句,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生命状态的叩问和反思。
C.第⑨段作者说“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便都化为风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赞美。
D.文章结尾写柿子火焰般鲜艳的色泽和高挂枝头的姿态,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小题2】文章第③—⑤段,作者描述的柿子树和银杏树有哪些不同?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刹那间明白自己总要到柿子树旁边来了”?
【小题4】文章写文学大师的雕像,有哪些用意?
【小题5】作者借“柿子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钱锺书

①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②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兮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

③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人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④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跟凯罗《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

⑤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

(节选,有删改)

【小题1】首段中,“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太贱了”具体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小题2】第四段中有两处引用,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凯罗《晚歌》起句:“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联系上下文,试分析这两处引用的内容和作用。
【小题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2)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
【小题4】关于“窗”,作者提出了哪些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请加以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