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寔字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永嘉初,固辞骁骑将军,请还凉州,许之,改授议郎。父轨卒,州人推寔摄父位。军士张冰得玺,文曰“皇帝玺”。群僚上庆称德,寔曰:“孤常忿袁本初拟肘,诸君何忽有此言!”因送于京师。寔下令国中曰:“忝绍前踪,庶几刑政不为百姓之患,而比年饥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自今有面刺孤罪者,酬以束帛;翰墨陈孤过者,答以筐篚;谤言于市者,报以羊米。”曹佐高昌隗瑾进言曰:“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窃谓政刑大小,与众共之。若善恶专归于上,虽赏千金,终无言也。”寔纳之,增位三等,赐帛四十匹。寔知刘曜逼迁天子,遣太府司马韩璞、灭将军田齐步骑一万,东赴国难。命讨虏将军陈安、故太守贾骞各统郡兵为璞等前驱。复遗南阳王保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孤州远域,是以前遣贾骞瞻望公举。中被符命,骞还军。忽闻北地陷没,寇逼长安,麹允持金五百请救于崧,是以决遣骞等进军度岭。会闻朝廷倾覆,为忠不达于主,遣兵不及于难,痛慨之深,死有余责。今更遣韩璞等,唯公命是从。”及璞次南安,诸羌断军路,相持百余日,粮竭矢尽。璞杀驾牛飨军,泣谓众曰:“汝曹念父母乎?”曰:“念。”“欲生还乎?”曰:“欲。” “从我令乎?”曰:“诺。”乃鼓噪进战。会张阆率金城军继至,夹击,大败之,斩级数千。刘弘者挟左道,客居天梯第五山,然灯悬镜于山穴中为光明,以惑百姓,受道者千余人,寔左右皆事之。弘谓之曰:“天与我神玺,应王凉州。”密与寔左右十余人谋杀寔。寔潜知其谋,收弘杀之。左右因夜害寔。在位六年。私谥曰昭公,元帝赐谥日元。

(节选自《晋书·列传五十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B.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C.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D.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嘉,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纪年的名号。汉高祖刘邦首创年号,此后历代帝王遇到大事,一般都要“改元”。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B.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如“敕命、敕书、敕封”中的“敕”。“敕令”即“帝王命令”;《林黛玉进贾府》中“敕造”,指奉诏令建造。
C.左道,又称邪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中国古代尚右卑左,因此“左道”与“名门正派”相对,含贬义。文中指此意。
D.私谥,指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评价性称号。如陶渊明去世后私谥“靖节先生”。由朝廷颁发的谥号一般比较正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寔敬贤爱士,具有领导才能。张寔辞去将军的职务后,请求回归凉州,父亲去世后,众人推举他代替父亲张轨行使职权。
B.张寔忠于职守,没有非分之想。有位军士得到刻有“皇帝玺”的玺印,想献给张寔。张寔说不能有觊觎之心,便将玺交给朝廷。
C.张寔善于纳谏,虚心听取意见。高昌人隗瑾认为政事不能独断专行,应该交给由官员们共同商讨,张寔采纳了这个建议。
D.张寔效忠皇帝,危难中谋勤王。刘曜逼愍帝退位迁徙,张寔得知此事后,率领各路人马攻打羌人,大破敌军,国难遂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比年饥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
(2)窃谓政刑大小,与众共之。若善恶专归于上,虽赏千金,终无言也。
2021·江西南昌·二模
知识点:《晋书》古代文化常识分析信息,归纳要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究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泰始中,武帝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究州举隆才堪良将。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金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帝弗纳。隆立标简试。自旦至,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加秩各有差。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房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若田者。成奚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B.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C.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D.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文中指门客,是古代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
B.泰始,是晋武帝年号。年号纪年法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C.申,指申时,古代十二个时辰之一,指下午一点至三点。
D.爵,指爵位。古代爵位有很多,如亲王、郡王、公、侯、伯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隆既勇且义,赢得州人称赞。兖州刺史令狐愚犯罪被杀,无人敢替他收尸,马隆不但自己出钱给他举行殡葬仪式,还服丧三年。
B.马隆勇于担当,能够毛遂自荐。皇帝有西顾之忧,而朝臣们又都无言以对,马隆主动请命,后率勇士三千多人,与敌厮杀。
C.马隆亲历亲为,带兵自有一套。朝廷和地方兵力众多,可直接调用,马隆却自立标准,亲自选拔,不仅如此,还亲自采买武器。
D.马隆熟习军阵,并且善于巧制。马隆作战时曾根据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窄就制造木屋放在车上,边战斗边前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蒲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后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见洪深重之,以女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奇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时年八十一。

(节选自《晋书·葛洪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
B.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
C.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
D.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于必得”与“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期”字含义不相同。
B.“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与中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两句中的“师”字含义不相同。
C.“以女妻洪”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妻”字含义不相同。
D.“遂不及见”与“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行》)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葛洪勤学不倦,究览典籍。他从小就刻苦好学,家境贫寒但勤学不辍;虽以儒学知名,但仍不畏路途遥远崎岖,到处寻书问义,充实学问。
B.葛洪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他为人木讷,不喜欢结交朋友,也没有下棋之类的爱好;他多次推辞各级官府的征召,不愿意去赴命。
C.葛洪潜心著述,思想精邃。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要急方》等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D.葛洪醉心炼丹,精研医学。他努力学习前人的成果,为了专注炼丹、钻研医学,没有接受邓岳的挽留,执意前往罗浮山隐居,直至终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奇异书以广其学。
(2)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小题5】邓岳接到葛洪的书信后,为什么“狼狈往别”?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无为之贵。文多不录。景元四年冬,时年五十四。(选自《晋书·阮籍传》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B.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C.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D.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意为召见并授与官职,如《后汉书·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拜”“除”都可表授职之意。“出”“出宰”则表职位升迁。
B.古代十日为旬,《逍遥游》中“旬有五日”即十五天,而《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则指古代官员十天休息一天的“旬休”。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语。
D.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卓尔不群,率性而为,并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其与众不同的表现,很多人认为他很痴,只有族兄阮文业很赏识他。
B.文章用“不开一言”与“喜怒不形于色”照应,又写阮籍善于避祸自保,凸显了他个性中处事阴险狡猾的一面。
C.文中写阮籍常常借酒醉远祸、自求东平相旬日而还以及对“杀父乃可”的妙解,表现出他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D.文章对阮籍“母终”时的表现和对裴楷、嵇康、嵇喜的不同态度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其“不拘礼法”的个性印象深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2)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