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适中0.65 引用11 组卷314
对下面提供的材料进行筛选、整合,给“京剧”下定义,不超过70个字。

①京剧与川剧、豫剧、黄梅戏等一样都是戏曲剧种。

②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剧在乾隆年间进京,融合昆曲、秦腔等最终形成了京剧。

③京剧舞台艺术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规范化程式。

④京剧表演形式分为唱、念、做、打。

⑤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有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2018·湖南·一模
知识点:压缩语段下定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用典,借古说今,文言中常用,当然是因为这样表达有好处,好处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古可以加重意思的分量。因为所引古事古语几乎都是名人之事、名人之言,甚至圣贤之事、圣贤之言,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文中用了,就会有更大的说服力量。如,引用老子“五音令人耳不聪,五色令人目不明”的话,比说自己认为如何如何,似乎力量就大得多。

二是表达一个意思时,引用大家熟悉的古事古语常常比用自己的话省力。如形容黄宪人品的高不可及,引用古语“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原是形容孔子的),可轻而易举达到效果;如果不引用而以事实描述,     ②       

三是用典可以简驭繁,就是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如形容文人贫困,引用“室唯四壁”,只用四个字,所表达的除穷以外,还有才学像司马相如,将来必成大名的意思。在用典的一些好处里,这以简驭繁的好处分量最重,力量最大,它常常使为文的人不能不用。这种强制性最明显地表现在作诗方面,古诗词字数往往有限制,有时还要讲究格律,表意还要丰富,不用典就不容易轻松地写出来,如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中“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一联就是这样。

四是用典可唤起联想,让意思显得更形象生动。比如,如果以“惊鸿”来代美丽的妇女,熟悉《洛神赋》的人自然会想到洛神的美,这表达的效果比说一个美女就好多了。

五是用典        ③      。通常表难言之意或难写之情,也就是不好直说的话,尽可以用典故表示。如《资治通鉴》记淝水之战,苻坚大军南下,谢安故作镇静,桓冲很忧虑,说:“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左衽"是用典(出于《论语·宪问》),等于说我要当亡国奴了。“亡国”的话当然不好明说,但用了典故委婉多了。

【小题1】下列选项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大孩子放在周公馆
B.掘起地下的煤来,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C.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D.听着那悠扬的歌声,我醉了
【小题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气比较强烈,这一效果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4】琅琊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用典。请从下面两个诗句中任选一个,结合第四段内容列出讲解要点。
诗(词)句典故出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西晋司马彪对此作注:“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被免职,后来赵王想重新起用他,派人去探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在使者面前吃下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大用。使者受廉颇仇人贿赂,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小题5】下列各项中的典故与第六段中的“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用典原因不一致的是(     
A.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B.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C.至今商女,隔江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D.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