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3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的先贤们对天地自然的初始认识、接触、对话过程,成熟于人们长期的渔樵耕读的实践。当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国各地乡村正积极地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生态、宜居、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乡村景观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透视这些充满诗意的美丽乡村,发现和合思想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和合”是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耕读渔樵自古以来就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庄子·让王》中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句子,逍遥而安泰,这是乡村聚落空间中最常见的和合状态,我们将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叫做渔樵之美,而究其根源,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

和合思想源自阴阳说和《易经》学说。《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主张天、地、人三才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共同维系着整个系统。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一天一地、一上一下、一热一冷,构成最朴素的阴阳观,所以人们早期的思索还是基于天地阴阳二气的相互渗透和推衍的过程的。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和合渔樵美学观贡献非常大。道家在肯定天、地、人三才相和合的基础上,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最为典型的思想是老子的“无为”观。老子告诫人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提醒人们无为而求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这一顺其自然的和合渔樵美学观至今仍在治国、齐家、修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人们在长期渔樵耕读的劳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与天调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语出《道德经》)。老子的道之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勾画出了西方人的理想国度。老子也构想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陶渊明的笔下也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幸福之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王维的田园诗中也有“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的经典诗句。这种美好的小国寡民的境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截然相反,“理想国”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规制国度,老子追求的是一种和合的渔樵世界。

乡村渔樵世界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彰显了祥和、质朴、诚明、向善的渔樵之美,也解蔽了天、地、人相和合,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等先贤哲理。乡村文旅设计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彰显乡村的和合本色,笃守其向善的本质。若真正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是很难的,但当今乡村渔樵世界中所呈现出的那种祥和、恬静的境界是可期的。

(摘编自朱力、冯越峰《和合: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识、接触、对话过程及人们渔樵耕读的实践。
B.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是众多文人雅士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
C.《易经》因主张天、地、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所以被称为“群经之首”。
D.如今虽很难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但乡村渔樵世界中的祥和恬静的境界足可期待。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在全国各地乡村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引用《庄子》“日出而作”等句子意在论证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就叫做渔樵之美。
C.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述小国寡民境界与西方人的理想国度是截然相反的。
D.文章收尾总结前文,且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并为当今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和最朴素的阴阳观。
B.道家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讲究顺其自然的老子的“无为”观最为典型。
C.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内容到思想都承续了老子的理想世界构想。
D.渔樵之美祥和、质朴、诚明、向善,乡村文旅设计要彰显坚守乡村的和合本色、向善本质。
20-21高三下·四川·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任何一种审美,都分为物象审美与心智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更是如此。物象审美,是一个初级的阶段,只停留在皮相的欣赏,如釉色、造型、图案等。而深入到物象之里的心智审美,是一个高级的阶段,能进入器物的核心价值,了解其产生的根本动因。也就是说,理解了皮相的特征,还要求得其所以然,那就需要研究其时代风尚、时代审美以及工艺技术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才能与古物气息相通,领会器物的象征作用,深入堂奥。

比如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瓷器、也是世界器物史上最有名的品种——汝窑瓷器,汝窑瓷器表面看来并不惊人,只见全身素雅的青釉装饰,或瓶或盆或笔洗等。但如果叩问,为何用简约的素雅之釉装饰?首先,汝窑瓷器有着特殊的年代限定,据考证是宋徽宗时代二十年里生产的神品,是宫廷烧造,数量有限,流传不足百件的神奇传说,以及世界各大博物馆以拥有一件汝窑为荣,这些特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难出其右。其次,宋代是一个众多优质瓷器林立的时代,而汝窑之釉饰以及埋伏着特有的文化信息,才使其木秀于林,鹤立鸡群。

汝窑产品施天青釉,内为香灰胎,其意指天地。青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首要的颜色。青色是天,天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核心的部分。如此看汝窑瓷器,就不会停留在汝窑瓷器曾打破拍卖的天价这个层面上,而会视其为一种象征,一个寓言,任何装饰手段在她面前皆是浮云,其至圣境界,就是“王”,陶瓷界定汝窑器为王,即是此理。如要进一步推究,还可继续,经过大唐盛世,文化辉煌够了,精彩够了,堂皇够了,到了宋,文化应该休闲一下,回归一下,不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搞得那么紧张,而是顺其自然,因势而为。宋人达到了这个境界,是历史的必然,宋代的很多器物,都体现了这个特征,感性之后归于理性,灿烂之后趋于平淡,器物之理,乃人性之变也。宋人各类文化充满玄机,此言不谬。还说汝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征,因表面气泡的缘故,造成了“寥若晨星”,这是古人的评语,多么美妙,四个字足以构成一首诗,一篇散文,足以打动后世每一个人:浩瀚天宇间有星光闪烁,星星与天空的对应关系,是不是能涵盖一切?在你的心中是否会有一刻晨星寥寥的夜景?

可见,欣赏古代陶瓷艺术,既要重视其外相的元素构成,更要探寻其精神密码的埋伏,久而久之,就可以避免单向度视角,避免狭隘的商业心理。古物给予我们更高远的境界,滋养我们疲惫又贫乏的心灵,让我们健康、审美地活下去,这才是收藏古物最终的真谛。

(摘编自程庸《文物的心智审美》)

【小题1】在勾画圈点、筛选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全文结构导图(在横线上写出层次要点,也可以在文中圈出)。
提出论点:______________→分析问题: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瓷器的物象审美指的是对瓷器的釉色、造型、图案等表象外在元素的品味与欣赏。
B.作为审美的初级阶段,物象审美只停留在皮相的层面,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并不重要。
C.意指天地、顺其自然、因势而为等是汝窑瓷器全身素雅青釉装饰中包含的精神密码。
D.没有心智审美,收藏家就无法与文物气息相通,领会其象征作用,心灵就难以得到滋养。
【小题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以汝窑瓷器为例,重点阐述了文物的心智审美及其重要意义。
B.文章指出任何一种审美都包括初级阶段的物象审美和高级阶段的心智审美。
C.文章第三段从并列角度把汝窑瓷器的釉饰及其所埋伏的特有文化信息揭示出来。
D.文章以文物审美为话题,按照总分总结构行文,篇末揭示了收藏古物最终的真谛。
【小题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汝窑瓷器能打破拍卖的天价,跟它不但是宋代优质瓷器的翘楚而且还是陶瓷之冠有关。
B.汝窑瓷器因为在宫廷烧造,存世数量又极其有限,所以有瓷器中的“神品”之誉。
C.宋徽宗时代虽然文化已经逐渐衰颓,但其休闲的文化氛围却孕育了瓷器的巅峰之作。
D.物象审美与心智审美互为表里,两者结合,就能获得多向度视角和开阔的商业心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讲到“汉语哲学”,人们最为直观的反应便是“中国哲学”与“汉语哲学”究竟有何区别?早在“中国哲学”提出之初,金岳霖先生便对“中国哲学”这个名称表达过质疑——这究竟是“在中国的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金岳森先生倾向于认为冯方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部“在中国的哲学史”,是发现于中国的哲学。这样的立论预设了一种类似于数学、物理学的“普遍哲学”,于是便有了在英国的物理学、在中国的哲学之类的说法。但这样一种思想也恰恰是造成当代学界讨论“中国哲学合法性”的缘由,因为哲学的普遍性特征与中国的特殊性称谓之间有着巨大张力。如果以所谓“普遍哲学”为标准,那么在中国的哲学难免成为某种特殊的东西,成为某种“朴素的什么”“自发的什么方法”之类的:“中国的哲学”则与哲学的普遍性指向矛盾,哲学似乎不能以“中国”这样一种民族性概念自我设限,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不能只是针对中国这一特殊人群的哲学反思。正如陈嘉映所言:“德国哲学不是说它讨论的是惟德国人特别关心的概念,它主要倒是在讨论法国人中国人都关心的概念,它之所以仍然是德国哲学而不是法国哲学,是因为它借助了德语、德国思想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力量。”以这样的思路来看待“中国哲学”,其或是传统思想的阐释或是曾遍哲学下的特殊体现,由此很难伸张中国哲学之于人类的普遍意义。

作为哲学学科的“中国哲学”,目前的相关研究多为对古典思想的阐释,在历史上形成了非常宽泛的学术内涵,包含非常多样的研究进路。但哲学研究并不止于哲学史的经典阐发,更需要一种原创性工作。从冯友兰到陈来,都提出过很多原创性的思想;很多有西学背景的学者也进行了很多有中国意味的原创性哲学工作,如张东荪、张世英、王树人、张祥龙、赵汀阳等人的工作。不过,他们的工作很少被纳入“中国哲学”这个学科范畴。其实,这些基于“汉语世界”本原性思想的哲学正是“汉语哲学”所推崇的。

“中国哲学”的提出从一开始就陷于“普遍的”还是“特殊的”困惑,“中国”二字包含了太多历史、社会、民族的意涵,模糊了哲学的普遍性意味。另外,“中国”作为国别是否意味着“中国哲学”也应该包含国内各种少数民族的哲学呢?“汉语哲学”的提出意在避免“哲学”的国别性,并超越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流派。“汉语哲学”强调哲学之于人类的普遍性关切,同时强调汲取“汉语世界”的本原性思想、以创造性的方式来回应人类的普遍性问题。

(摘编自孙向晨《“汉语哲学”何之谓》)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金岳霖看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并没有体现出一种“普遍哲学”的存在。
B.结合陈嘉映的观点来看,与德国哲学不同,中国哲学是一种特殊性的存在,不容易表现出人类的普遍意义。
C.哲学研究需要一种原创性工作,冯友兰等人的原创性哲学工作却很少被纳入“中国哲学”这个学科范畴。
D.相较于“中国哲学”,“汉语哲学”这一提法能更好地体现哲学的普遍性特点,也有利于发挥汉语世界的价值。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中国哲学”和“汉语哲学”的区别为立论前提,论述了汉语哲学的意义。
B.文章特别注重概念的提出与辨析,论证语言严密,说理性和思辨性都很强。
C.文章列举陈来、张世英等人进行的工作,意在论述原创性工作的重要价值。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
【小题3】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意味着文学构思可以超越时空,不受任何拘束。王夫之则在《姜斋诗话》中指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这意味着诗人能看多远,诗笔就延伸多远,不能超越视觉的阈限。这两种明显对立的说法,都有不少拥趸,因此诗歌中的距离便成了争议的焦点,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宋代王得臣在《麈史》一书中说:“白傅(白居易)自九江赴忠州,过江夏。有《与卢侍御于黄鹤楼宴罢同望诗》曰:‘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句则美矣,然头陀寺在郡城之东绝顶处,西去大江最远,风涛虽恶,何由及之。”白居易虽然是大诗人,但是王得臣对他写的“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这两句诗颇不以为然。理由是头陀寺在城东绝顶处,距离长江甚远,再大的风浪也不至于把江上的浪花溅到头陀寺去。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价杜牧《江南春》一诗道:“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慎认为杜牧诗歌涵盖的“千里”范围非人之听力和目力所能及,所以想当然地认为杜牧诗歌原本是“十里莺啼”,今本作“千里莺啼”,乃“俗人添一撇”所致,于是很鄙夷地说道:“士俗不可医也。”对于杨慎的说辞,何文焕颇不以为然,他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批驳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和杨慎的分歧,既有对诗歌主旨理解的不同,也和诗歌所涉及的距离以及涵盖的范围有关。

有道是距离产生美,但是以上几则诗话却充分表明了距离足以产生争议。假如穷根溯源作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争议产生的原因在于以考据的思维和标准评价诗歌。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序里说考据只能断定“已然”,而文学艺术却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其“所以然”。以考据的尺子来衡量诗歌,难免方枘圆凿,争议自是不可避免。

其实,“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是说文学源于实际生活,并不意味着文学不能进行超越时空的书写。尽管文学来源于生活,但文学终究是对生活活能动的反映,可以视通万里、想落天外。而恰恰是诗评家的短视,使得诗歌所涉及的距离成了有争议的话题。

(摘编自朱美禄《距离的争议》)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话意思是人们进行诗歌创作可以不受任何时空的拘束与限制。
B.王夫之《姜斋诗话》中则认为诗歌构思创作,以人力视觉的极限为度,也就是写目力之所及。
C.刘勰与王夫之对立的创作主张,在后世引起广泛争议,使后人在创作中非此即彼或莫衷一是。
D.宋代王得臣在(塵史)一书中认为,虽然白居易是大诗人,但他的诗句也只是徒有其名而已。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由刘勰王夫之的诗话引出论题,然后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最后两段概括分析“争议”的原因。
B.文章第二、第三两段均以大量篇幅论证诗歌所涉及的距离的问题,表明这一问题历来受到诗评家高度关注。
C.文章引用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的话表明了文学艺术不能简单用考据的思维和标准来进行评价的观点。
D.文章前三段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分析论述,使得论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白居易诗中的“头陀寺”建在长江边,那么王得臣就不会认为他的诗歌有不实之嫌了。
B.何文焕认为杜牧的《江南春》—诗如果按照杨慎“目之所见”的主张修改,就会境界全无。
C.如果诗歌创作都以“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标准来进行,诗人就写不出脍炙人口的诗作。
D.诗歌所涉及的距离引起争议,源于诗评家过于重视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却忽略了高于生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