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 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地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 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20-21高一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把握意象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给人视觉上的印象,表现“稻束”作为劳动成果的辉煌和炫耀感,肯定着人类的劳动成就。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皱纹是沧桑的,皱纹也是美丽的,就更增添了作者对母性的赞扬,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无私。
C.“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说的是劳动者母亲,但后文“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中“伟大的疲倦”的“肩荷”者也应该是在田野劳动的母亲。
D.“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稻束”像支撑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母亲,伟大而又沉默,在最辉煌最丰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描写了一幅秋天静穆的画面,不单借景抒情,而且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等来展示更本质、更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B.“金黄”修饰“稻束”,“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意味着收获;并不是为了给“稻束”意象增添高贵的美感。
C.“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乐和满足,却写了引人思考的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眼前具体可感的形象。
【小题3】如何理解诗歌中的“静默。静默。”?请结合有关诗句简析。
【小题4】诗歌的题目为什么命名为“金黄的稻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小题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小题3】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小题4】请结合文本品味这首诗歌独特的语言艺术.。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小题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体——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小题3】“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请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